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油食品
大米:为传统出口商品(详情见粮油篇米市章)。解放以后,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大米属于限量出口物资,外销严格按照国家计划执行。芜湖市一米厂为全省第一家优质样榜米厂,与市三米厂同为芜湖出口米的生产厂家。加工出口大米数量最多的1973年达7500吨。
菜油:油料资源非常丰富。解放前,由于榨油技术落后,只能出口油菜籽。解放后,随着油料作物的发展和榨油技术的提高,于1982年开始出口菜油。由芜湖油厂生产,直接用输油管装入油轮运沪出口,出口数量最多的1983年达2363.31吨。芜湖油厂加工的菜油质量上乘,曾连续获部优产品称号。
肉类:出口包括片肉、分割肉、猪副产等。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为芜湖主要出口商品之一,由芜湖肉厂加工出口,销往苏联、罗马尼亚、意大利等国家及香港地区。三年困难时期,每年出口数量仍在数十至数百吨,1966年达到2262.8吨。从1976年起由于生猪货源减少,供应出口数量逐渐下降。1981年以后,肉厂冷库损坏,出口一度中断。
冻家禽:1957年开始出口。1958年出口达236.01吨,后每年维持在数十吨左右。1965年禽蛋厂划归芜湖专区以后,出口业务同时划出。1984年起,因为高亏停止出口。
鲜鸡蛋:为芜湖传统出口商品之一。解放以后,1958年开始收购出口354.92吨,主销港澳市场。禽蛋厂划出后,出口业务归芜湖专区。
再制蛋:有皮蛋、咸灰蛋等规格,以芜湖协兴昌变蛋厂加工的湖彩松花蛋质量最佳,1969年开始外销,1980年曾获商业部优质产品奖,销于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及荷兰、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其用龙缸装盛者卖价更高。年出口量在100-200万只左右,最高年份1973年为214.22万只。
鱼:芜湖是鱼米之乡,盛产廿多种鱼类。外贸部门收购出口的有冰鲜鱼和活杂鱼两大类。冰鲜鱼中的鲥鱼,肉嫩味美,营养价值很高,活杂鱼中的大闸蟹,滋味鲜美,古今都是席上珍品。出口外销为各国顾客所争购。安徽自营出口后,除运供港澳同胞品鲜外,并空运日本、泰国、美国应市,甚受消费者欢迎。最高年出口冰鲜鱼620.23吨,出口活杂鱼121.43吨。
二、茶叶
茶叶:是芜湖的大宗传统出口商品。解放后,1953年恢复出口,1959年创历史最高水平达28851.89担。
1983年以前调沪拼配出口,1984年,安徽绿茶开始集运芜湖拼配,由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经营出口。外销香港、日本、巴基斯坦、苏联、美国及非洲国家。
三、土产品
脱水菜:是七十年代出口的新品种,用开水冲泡加调料即可食用。1973年市蔬菜公司所属鼎泰八厂利用芜湖沿江两岸盛产的蒜、姜、葱、豆,加工脱水菜供应出口,畅销于日本和欧洲市场 。近几年芜湖脱水菜不仅数量上有较大增长,品种上也扩大到蒜片、葱片、姜片、姜粉、蒜粉、蒜粒、胡萝卜粒等品种规格。1983年出口量达418.31吨,1985年为365.4吨。
芡实米:芜湖芡实藕粉厂于1957年开始由宿松等产地调进芡实果加工出口。芜湖芡实米粒大色鲜,可供食用和药用,在港、澳、新、马市场久享盛誉。1960年出口792.87吨,近年因产区建厂就地加工,原料减少,出口锐减,1985年仅有18.8吨。该厂生产的另一产品精制淀粉,1973年开始调上海土产进出口公司出口,1976年出口量达825.3吨,但因成本过高,至1979年出口中断。
液体葡萄糖:芜湖永康食品厂于1973年开始生产出口,出口量连续4年超千吨,1978年达1925吨,因成本偏高,于1981年停止出口。
蜂蜜:营养丰富,可供食用、药用及加工原料之用,外销日本、西德、英、法、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全省收购蜂蜜于1984年开始集中芜湖乳品厂进行精制,量达数千吨,其中:芜湖市郊及4个县每年收购数量200余吨,1985年达641.23吨。
麻袋:为包装用品,芜湖麻纺厂生产,1981年开始外销,1982年达376.16万条,1985年为365.44万条,销往马来西亚、英国、瑞士、比利时等国和香港地区。
四、畜产品
羽毛:大宗传统出口商品。芜湖羽毛有绒朵厚、毛花大、弹性强等特点,尤其白鹅毛颜色光亮洁白,质量居同类羽毛之冠。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羽毛加工厂,年出口量在数百吨至干余吨,为日本、香港及欧美客商所争购。近几年因加工羽绒制品用量日增,出口渐减。
猪肠衣:传统出口商品。解放后于1964年恢复加工出口,销往日本、欧美,出口量最多的1981年为91.43万根。
猪鬃:传统出口商品。芜湖猪鬃系按上海猪鬃规格进行加工,故又称“申鬃”。出口数量最高的1985年达4734箱。销往日本、意大利、英、美等国家及香港地区。
油漆刷:“永乐牌”油漆刷系出口新产品,由芜湖猪鬃厂和日用化工厂采用纯猪鬃制作,有吸油性强、油漆面光等特点,工业民用皆宜。1977年开始外销,1985年出口近20万打。销路由港澳地区扩大到东南亚、欧洲及拉美国家。
羽绒制品:是安徽省出口外销的拳头商品。芜湖天河羽绒厂是生产羽绒制品的主要厂家。1957年开始生产出口,由天鹅牌羽绒被产品陆续增加到羽绒枕、鸡撕毛枕芯、羽绒睡袋、羽绒座垫、羽绒服装、羽毛粉等10多个品种,畅销于廿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皮革及其制品
皮革:资源丰富,由永久制革厂加工。1964年开始出口半硝革,销往港澳及西欧。至1976年累计出口29.236万张,1977年以后转向深加工,精制出口皮鞋、皮件,停出皮革。
裘皮制品:芜湖皮毛厂加工,有各种生熟皮、皮褥子、裘皮翻毛大衣等品种。1961年开始对外出口,行销苏联和欧美各地。
六、纺织品
绸缎:芜湖丝绸厂生产。1969年开始外销,有真丝绸、人丝绸、交织绸和复制品用绸等品名规格,外销香港、西德等地,1982年,出口达88.45万米。
床单:芜湖锦华被单厂是安徽省最早生产出口床单的企业,1958年开始生产“英雄”牌床单,交上海外贸出口,销往苏联和民主德国。1964年转向西方出口,1978年外销数量达到70.81万条,占该厂生产总量的70%,占全省出口量的77%。近几年外销比例有所下降。其花色品种有起绒织物、彩格织物、印花织物、提花织物4大类49个规格。远销加拿大、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35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质量稳定,上海口岸免检出口。
毛巾、浴巾:为芜湖毛巾厂的出口商品。1958年首次出口16335打,销往苏联、民主德国和新加坡,1960年-1964年出口中断,1965年恢复出口后,外销数量稳步上升。1979年出口达37.63万打,销往39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因控制高亏商品收购,大部分交上海口岸出口。
坯布:芜湖纺织厂于1973年开始生产。第一年外贸收购出口109万米,出口最多为1979年,纯棉布达619.97万米,涤棉布125.73万米,销往日本、美国、加拿大、苏联、英国及港澳地区。
棉纱:解放前需要进口,解放后,国家采取进料加工,再反馈外销。芜湖市1974年开始出口,1975-1980年中断,1981年恢复出口后,外销数量剧增。1984年达21300件,1985年为13202件。涂腊纱尤为畅销。销地遍及港、澳、日、美、法、比、西德、瑞士、冰岛、塞浦路斯等国家和地区。
宽幅布:是国际市场的畅销商品。芜湖于1982年开始外销,由芜湖宽幅布厂生产。远销欧美各国及香港地区。1984年出口32.92万米。
灯芯绒:芜湖灯芯绒厂生产。1979年外贸部门收作出口服装面料,1980年前调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外销港澳、苏联等地,最高年出口量125.73万米。1981年起,以调本省加工出口服装为主。
服装:国际市场销量很大,芜湖美华被服厂1958年一度加工府绸胶领衬衫、花吱绒睡衣、卡吱夹克衫,对西德、约旦、加拿大出口。1961年又生产皮大衣对苏联出口。1979年恢复布服装出口,1982年增加绸服装绸绣衣出口,至1985年扩大到棉涤纶服装、棉麻混纺服装、进料加工服装以及男女童装等品种。有芜湖市服装厂、美华服装厂、大众服装厂、童装绣品厂等单位运用传统工艺,名师设计,专门车间加工。最高年出口量达64.72万件。销往香港欧美等地。
针织内衣:有棉绒、晴棉等织物,芜湖红光针织厂生产。1981年开始外销,1985年外销数量增加到11.11万打。销往香港、日、美、加拿大等地。
苎麻制品:包括麻纱、麻布、麻条等品种,芜湖苎麻纺织厂于1985年建成投产,当年供出口麻纱222.81件,麻布4.11万米,麻条20.01吨。销往香港、日本及英国。
七、轻工业品
热水瓶:芜湖光华玻璃厂生产。1957年首次出口水瓶胆1.5万只,1958年出口竹壳水瓶7万只。1965年开始出口铁壳水瓶,最高年出口水瓶70.01万只,瓶胆52.76万只。1979年前以销往苏联为主,1980-1983年转销香港、马来西亚、南也门、喀麦隆等国家和地区。1984年起同时对苏联及资本主义国家出口。至1985年连续21年完成出口任务。
皮鞋:华侨皮鞋厂与第一制鞋社于1958年开始生产,对苏联出口。1964-1968年中断,1969年华侨皮鞋厂恢复外销,产品有“金叶”、“腾达”、“牡丹红”等商标,男、女童单鞋、凉鞋、皮靴及运动鞋等型式规格。最高年出口量达31.63万双。先后销往苏联、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阿曼、坦桑尼亚等18个国家和地区。
桅灯:芜湖桅灯厂生产。1973年开始出口,大部分调上海外销,1981年安徽开始自销出口,最高年出口量达11.46万打。1985年工厂自营调省外出口8.32万打。销往伊朗、伊拉克、肯尼亚、加纳、沙特阿拉伯等国。
铝制品:芜湖铝制品厂生产。1964年开始出口,每年出口数量数十吨,最多的1966年达108.65吨,销往印尼、多哥等国家。1983年以后国际市场滞销,国内市场转畅,出口锐减,1985年仅出口铝制品1.05吨。
烤炉:是外国人野游和家庭必备的炊具,芜湖市郊区农机厂1984年投入批量生产,当年出口“乐尔牌”烤炉2.14万套。1985年增加到6.51万套,远销欧亚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羽毛球:“青松”牌羽毛球系繁昌县羽毛球厂生产,质量属全省之冠,1981年进入国际市场,销往日本、英国、瑞士等12个国家和地区。年销量由1982年的近2万打,增加到11.19万打。
八、工艺品
珍珠:是化妆装饰品的重要原料,并可供药用,本市郊区及所辖三个县圩区多有养殖,外贸收购数量最多的1984年计296.66公斤。外销日、美等国。
人发渣:是弃之为废物,收之为财富的工艺原料,从1961-1985年共收购224.95吨,调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加工出口。安徽开港自营以后,于1983年在繁昌县三山镇建立发渣加工厂自行加工出口。销往日本等地。
九、化工医药品
乳液: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粘合剂,芜湖凤凰造漆厂为省内唯一的生产厂。1974年开始外销,1981年出口量达801.44吨,1984年因外贸控亏,停止收购出口。
苯酚:芜湖木材厂生产。1980年出口300.2吨,1982年达504吨,1983年出口中断。
聚氯乙烯:芜湖化工厂生产。1984年出口450吨,1985年出口600吨,安徽省化工进出口公司经营出口,外销新加坡、日本等国。
苯左卡因:芜湖制药厂生产。1967年开始出口,1980年出口量达5吨,调天津化工进出口公司外销。
扑热息痛:芜湖制药厂生产。1975-1979年计出口101.5吨,调往上海口岸出口外销。
十、五金矿产品
钉丝:芜湖铅丝厂生产。1973年起每年出口数十至100吨。先后交上海、安徽口岸外销。销往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元钉:亦系芜湖铅丝厂加工。最高年出口量348.27吨,销往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
水泥:白马山水泥厂生产。1982年出口4279吨。因国内供应紧张,出口中断。
十一、工农具
果树工具:芜湖园林工具厂在省内独家生产,有剪枝剪、整篱剪、高校剪、稀果剪等品种,1969年开始交天津机械进出口公司外销,后扩大到上海、安徽、浙江、广东、河北等口岸,远销五大洲的36个国家和地区,最高年份出口51.42万件。
管子钳:芜湖第二工具厂生产,1975年开始出口,最高年出口量8.76万把,销往香港及美国等地。
双头扳手:1980年开始出口,至1985年共出口13.19万套。
套筒扳手:到1985年共计出口1.01万套。
锉刀:到1985年共计出口133.38万支。
胡桃钳:至1985年共计出口40.45万把。
大力钳:共计出口5.95万把。
以上产品均为芜湖市工具厂生产,交上海、天津、安徽等口岸出口,远销美、英、法和东南亚国家及香港地区。
十二、机械设备
分马力电机:芜湖微型电机厂生产。该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基地,除分马力电机是主要出口产品外,还生产出口小型交流电机等品种,自1974年开始出口,至1985年仅供市外贸部门收购出口部分即达41.7万多台,销往北美、西欧、东南亚等24个国家和地区。
机床:芜湖重型机床厂生产。自1967年起为援外和外销提供立式和卧式镗床共250余台,销往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锻压设备:芜湖电工机械厂生产。1980-1985年共计出口70余台,销往泰国、马来西亚及香港。
汽车仪表:芜湖仪表厂生产。有水温表、压力表、油量表、车速里程表等品种,自1979年开始出口,至1985年累计出口72万多只。销往新加坡等国。
电度表:芜湖电表厂生产。1980-1985年提供出口22.5万多只,销往巴基斯坦等国。
显微镜:芜湖光学仪器厂生产。先后5次出口体视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共500台;销往古巴、巴基斯坦等国家。
轴承:芜湖轴承厂生产。1984年首次出口4000套,1985年出口增加到27.1万套,销往加拿大、意大利、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
柴油机:芜湖柴油机厂生产。有S195型12马力和S1100型15马力等规格,1985年首次向南亚国家出口390台。
十三、有色金属
铝材:芜湖铝制品厂于1985年首次加工出口铝板32.12吨,销往科威特。
至1985年在省内唯芜湖所独有的出口品种有:微型电机、镗床、锻压设备、电表、汽车仪表、显微镜、果树工具、双头扳手、套筒扳手、L型扳手、甘蔗刀、胡桃钳、大力钳、小四件、八角锤、钢镐、钢钻、海绵钯、封闭糊、乳液、苯酚、玻璃仪器、桅灯、烤炉、铁画、铝制品、铝材、仿腊花布、蒜粒、醋渍藕、加工蜂蜜等30余种。
外销数量占全省同品种一半以上的商品有羽绒被、羽绒枕、羽绒服装、羽毛球、铁壳水瓶、皮鞋、平绒、棉绒衫裤、晴纶衫裤、色织布、童毯、毛巾被等10余种。
出口商品以质取胜。为保证出口商品质量达到出口标准,各出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就进行自检,产品出厂前再经过商检,严格把守质量关,出口商品的质量绝大部分都符合出口要求,有些商品在多年的出口外销中质量一直良好稳定,赢得了盛誉。1983年1月全国出口基地展览会在北京召开时,芜湖的脱水菜、羽绒制品、猪鬃、床单、铁壳水瓶、皮鞋、工艺竹编、果树工具、分马力电机等9种商品获得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质量荣誉证书。有的商品由于质量优异,在国内外都显现了较强的竞争力,“青松牌”羽毛球省内原有3家工厂生产,唯繁昌羽毛球厂的产品质量最好,并率先打入国际市场,外销数量由第1年的2500打很快增加到10多万打。“乐尔牌”烤炉是1984年开始出口的新品种,由于其质量优异,规格性能适应用户的需要,在国际市场很受欢迎,原来经营南朝鲜产品的商人亦订购此货。
在当代国际贸易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芜湖地方产品进入国际贸易市场的竞争力尚有诸多方面的差距,如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做工不细,质量不高,包装不美等。1980年售与香港中国国货公司,转口外销的女皮鞋11880双,因质量差,做工粗而降价5%。1982年售与意大利红点公司绸绣衣一批,发货前商检人员发现绣衣上有蓝色染点提出必须擦净才能出口,而生产单位未认真执行即将货发出,经对方验收其中4891件有污点,结果赔偿58303美元,仍用合格绣衣补偿。
商品结构由解放初期以农副产品为主,逐步改变为以工业品为主。各大类出口商品中,机电化工产品的比重稳步增长。
出口商品结构变化情况表
表3

各大类出口商品发展情况表
表4单位:万元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