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论(唐臣)
发布时间:2024-05-08 20:41:16
苑论志向远大,为人敦厚,深谙处世之道。《毛诗序》写道:“量其志,知其达于昭代(昭代,指政治清明的时代,这里是对当时社会的誉称)“探而讨之,则明韬于朴厚之质,行浮于休显之间(间,在这里通"闻",读wen),游公卿之间,质直而不犯,恪谨而不慑,交同列之群,以诚信闻。”作为至交,柳宗元的述评可以使我们对苑论的人品德行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从开始和苑论交往,柳宗元就看出了这一点,预感到他一定会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中显达起来。这说明苑论有抱负,有远见,能够审时度势,积极进取,有希望最终走向成功。苑论有着敦厚朴实的品格,柳宗元体察到,他的聪明才智正是蕴藏在这种禀性之中。虽然他已有很好的声誉,但只要和他实际相处,就会感到他的品行远远胜于他的名声。
备考期间,苑论和达官贵人有了广泛接触,作为一个小人物,对这些声名显赫的重臣,他态度恭谨,出语率直,既不冒犯,也不胆怯,不卑不亢,非常得体。对一个尚未步入仕途的年轻人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
和同辈人交往,苑论总是以真诚相见。正因为如此,他能够广交朋友,广结情谊。在他得中状元后回家省亲时,众多友人赶到霸陵相送,并举办筵席,为他祝酒。这些朋友还挥毫泼墨,写诗作文,柳宗元的《送苑论登第后归觐诗序》,就是在这个场合写成的。
备考期间,苑论和达官贵人有了广泛接触,作为一个小人物,对这些声名显赫的重臣,他态度恭谨,出语率直,既不冒犯,也不胆怯,不卑不亢,非常得体。对一个尚未步入仕途的年轻人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
和同辈人交往,苑论总是以真诚相见。正因为如此,他能够广交朋友,广结情谊。在他得中状元后回家省亲时,众多友人赶到霸陵相送,并举办筵席,为他祝酒。这些朋友还挥毫泼墨,写诗作文,柳宗元的《送苑论登第后归觐诗序》,就是在这个场合写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