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赵准生(1910-2002)乳名月琴,辈名世标,1910年出生于新丰县马头镇军屯村,是中共新丰地方党组织创始人之一。
赵准生少年勤奋好学,读初中期间,他除了学好课本外,还阅读了孙中山的《-》、《建国大纲》以及《呐喊》、《徬徨》等一批进步书刊。
1929年,国民党筹办新丰县党部,赵准生和中学的师生一起随大流参加了国民党。1931年初中毕业后,回到二区区校任教。一年后,被县政府任命为二区署副区长、区党部执委、县党部候补监委等职务。期间,他目睹国民党政府腐败,官场丑态。1934年便辞去副区长职务,同时断绝与国民党组织联系。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抗日烽火燃烧中华大地,也振荡了新丰。1938年8月,周冷(周振国,中共地下党员)受党的委派到新丰县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任政训员,结识了赵准生等一批进步青年。经周的启发,使他对共产党有了初步认识,逐渐萌生了追求革命真理,投身革命的念头。
1939年2月,东江抗日先锋队到锡场宣传抗日,在当地组建抗先队,赵准生和当地一些青年参加了抗先队。同年4月,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书记尹林平派李光中到新丰锡场建党,首先吸收了赵准生入党,赵准生成为新丰县建立党组织时的第一个党员。然后通过他的引荐,又吸收了古师贤、黄其章、李思哲入党,并成立了中共锡场小组,赵准生任组长。10月,中共新丰县马头支部成立,赵准生任支部书记。
马头党支部成立后,赵准生转到马头任区校校长,在校内积极发展党组织,壮大革命力量。为了扩大抗日宣传,他和支委郑选民一起,组建了马头抗先队,广泛接触进步青年和农民群众,深入区乡向各阶层人士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亡的方针政策。同时,他带领马头支部成员积极筹款,到东江抗日先锋队创办的东江书店,购买一批进步书籍,在军屯修睦小学成立读书会,组织党员和进步青年学习。
1940年11月,中共新丰县中心支部成立,赵准生任书记。
1941年2月,县工委书记周惠敏被国民党军逮捕。4月,中共后东特委派张福生到新丰任县工委书记,张福生未到任前,赵准生负责了新丰党组织工作。5月,中共新丰县工作委员会成立,赵准生任县工委委员、组织部长。
1943年10月7日,因叛徒谢国璟告密,赵准生被国民党新丰县政府以“共党嫌疑罪”逮捕入狱。1944年3月,被押往韶关“基庐”监狱,后被解往南雄均平监狱所。在狱中,面对敌人审讯,他立场坚定,坚贞不屈,不低头,不背叛,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念。1945年3月,他积极参加越狱行动,并于4日凌晨和邓慈等12人集体越狱成功。越狱后,赵准生回到新丰,找到县特派员梁泗源,汇报了越狱经过。随后,梁泗源派他到马头组织抗日锄奸团,参加筹建新丰人民抗日武装工作。
1946年6月至1947年底,赵准生按组织安排撤退到香港新界教书。1948年初,奉命回江北人民自卫总队搞群运-工作。随后,受命任新(丰)连(平)河(源)边第一区(半江)区长。是年秋,离开半江到马头、百叟、隆街一带活动,担任新连边区负责人。
解放后,赵准生历任隆街区区长,中共新丰县委委员、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汕头地区粮食局科长等职。1974年7月退休。
赵准生投身革命以来,在-的艰难岁月里,为追求真理和寻找新中国解放道路,毫无畏惧,冒着生命危险进行革命活动,从新丰第一批国民党党员,转变为新丰第一位共产党党员,使新丰党组织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为新丰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一生经历,坎坷不平,受过错误的处分,被撤销副县长职务,1981年落实政策,恢复享受离休处级干部待遇。
赵准生离休后,积极撰写党史、文史资料,为新丰党史、文史研究做了大量工作。
2002年2月12日,赵准生因病在新丰逝世,享年92岁。
来源:新丰县史志办
上一篇:陈燕贻
下一篇:张雪斋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