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王承烈

王承烈(生卒年不详),字逊功,陕西泾阳县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中解元,四十八年(1709)考取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雍正初年,他任监察御史时曾出巡东北,查清了谋财害命大案,因有清正廉明之声,受雍正皇帝特准召见。次年,被升为湖… [详细介绍]

张连登

张连登(生卒年不详),字瀛洲,号省斋。陕西咸阳人。他几次应试不中,便捐官得职。任山东青州知府。后调直隶真定府,升为通永道员。康熙四十九年(1711)被提升为按察使,再升通政使,晋为湖北巡抚。雍正元年(1723)被罢官。他有才学,通韬略,临事… [详细介绍]

王郡

王郡(生卒年不详),陕西乾州(今乾县)人。清康熙三十年(1691),陕西发生饥荒,他逃荒流落于福建,后从军当兵,被补授把总,升千总。台湾发生民众起义,他奉命自厦门率士兵渡海前往镇压。到达台湾后,他安抚百姓,收复城府,平息事变,被朝廷提升为台… [详细介绍]

梁世勋

梁世勋(生卒年不详),字廷庸,号鹤汀,陕西三原县人。其父梁加琦为蜀军统领,他由一品荫生授任奉天(今辽宁省)治中县令。后擢为刑部员外郎,升郎中,出任永平知府。在任10年,升任两淮盐运使,再迁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因政绩卓著,被升为广西巡抚。在广… [详细介绍]

徐法绩

徐法绩(?~1836年),字熙庵,陕西泾阳县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两年后,由于父母年老,生活无人照料,他便辞职归家,赡养父母达10年。道光九年(1829),朝廷将他补为御史。他认为作谏臣,向皇帝上疏言事… [详细介绍]

冯崑

冯崑字春膏,号玉冈。陕西咸阳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授湖南慈利知县。他善理民政,因俗而治,得百姓拥护、上司赞赏,升署道州知州。咸丰二年四月(1852年6月),太平军进击道州。他固守城池,督率“乡团”抵御,城危时结带于梁曰:“城… [详细介绍]

张芾

张芾(1814~1862)名黼侯,字小浦。陕西泾阳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庶子,值南书房。大考一等,擢少詹事。二十二年四月王鼎自缢后,张以门生至王家,与陈孚恩“共劝王沆”,同意由陈代改遗疏,得穆彰阿赏识,超迁… [详细介绍]

员凤林

员凤林字悔生,号梧桐。陕西三原人。清咸丰六年(1856)中举,次年中进士,授兵部主事。因父母年老,请假归家奉养,先后讲学于耀州(今耀县)、华州(今华县)和咸阳各书院。同治初年,陕西回民起义。员追随官府说服百姓捐助镇压回民军饷,清廷奖他员外郎… [详细介绍]

邹子良

邹子良(1879~1914)名炎,字子良。原籍甘肃宁州(今甘肃宁县),寄居陕西三原,遂以三原为籍。少年时家贫,给某富家作书童。在送主人之子去私塾读书时,常偷听塾师讲课,竟能借书诵读。这位塾师见他聪慧过人,力劝其主人供他读书。邹在主人的帮助下… [详细介绍]

吴希真

吴希真(1885~1924)名聘儒,字希真,又字庠生。陕西乾州(今乾县)人。早年就读于三原宏道学堂。清末的民族危机,使他无法安下心来完成学业,遂东游日本,寻求救国之道。在日本得遇孙中山,即加入中国同盟会。旋回国从事西北革命工作,创设平民共济… [详细介绍]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