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腌鲜鳜鱼”原名“臭鳜鱼”是徽州传统名菜。几百年来经历代厨师精心研制,把传统工艺更新、升华,使这一脍炙人口的佳肴延传下来,至今盛誉不衰。去黄山、屯溪旅游的中外客人都以一尝“腌鲜鳜鱼”为快事。

约在300年前,沿江一带的商贩每年入冬前将长江中产的鳜鱼运至黄山、屯溪、歙县等地出售。由于交通不便,需要七、八天才能抵达目的地。商贩们在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采取摆一层鱼,撒一层盐的方法,并每天上下翻动。抵达屯溪等地后,鱼不仅没变质,还散发出一种特殊的“臭味”。经烹调后,其鲜香味较鲜鳜鱼有过之而无不及,久而久之,便成为屯溪、黄山等地的席上珍品。

沿淮一带,四季分明,物产丰富。在烹调上擅长烧、炸、卤等技法。善用芫荽配色,姜、辣椒佐味。有“一咸三分味,一辣到十成”的说法。沿淮一带渔民每当捕捞旺季,在船上也采用盐腌保鲜的方法炮制各种鱼类,俗称“曝腌鱼”,所制成品和徽州“臭鳜鱼”有异曲同工之特点。

据此,笔者于10年前就苦心揣摩,以沿淮“曝腌鱼”之方,继承徽州“臭鳜鱼”的传统做法,融沿淮以辣椒佐味的烹调技法,把“腌鲜鳜鱼”这一传统的佳肴摆上餐桌。

具体方法是:将鳜鱼用盐、绍酒搓透,加葱姜腌制,用保鲜膜裹好,放入0℃至1℃的保鲜冰箱内(夏季1-2天,春秋季3-5天,冬季7-8天为好)。取出略洗,煎好。烧制时佐以笋片、火腿、葱、姜、干红辣椒、蒜瓣等配料。

我认为,任何菜肴只可不失其传统风格原貌,在原有基础上根据当地食俗口味制作,能被食者接受即为“正宗”。如“知味停车梅龙镇”虽在沪,但把川菜的原貌代入,依据上海派菜系的特点,相互借鉴,方能在大上海扎深根,结硕果,堪称“正宗”川菜馆。

可喜的是,我把“腌鲜鳜鱼”引上餐桌,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
上一篇:天柱山五香干
下一篇:徽州毛豆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