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孟子为“亚圣”
孟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孟子》一书中,共7篇14卷,是其弟子将其言行记录汇编而成的语录体散文集。这部书是儒家学派重要的典籍。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正式由官方将《孟子》一书列入经书,并成为古代科举考试的基本教材。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孟子对儒家学说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仁政学说。这是孟子对孔子"仁"的学说的一种发展。孔子的这一学说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孟子将孔子的仁学思想扩而广之,发展成为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施政纲领,这就是仁政。主要内容是:在政治上反对兼并战争,主张任用贤能;在经济上主张减少赋税,使"民有恒产";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进行儒家思想教育等。
(二)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天生是善良的,每个人生来就具有怜悯同情之心、羞耻憎恶之心、恭敬辞让之心以及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如果能让人们把这些萌芽扩充开发出来,就会汇成滔滔江河,不可遏止,治理天下就是极其容易的事了。
(三)民贵君轻的思想。孟子说:"民为贵,刘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在这三者中,人民最重要,接下来是国家,最后才是君主。君主要想巩固统治,就要取得人民的拥护,而要获得人民的拥护,就要施行仁政。这是一仲重民的思想,应该说是一种了不起的贡献。孟子在谈到君臣关系时指出:"如果君主把臣子看成自己的手足,臣子就会把君主看成是自己的腹心;如果君主把臣子看成是狗马,臣子就会把君主视为一般人;如果君主把臣子看成泥土草芥,臣子就会把君主视为仇敌。"这一思想发展了孔子提出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观点。
(四)积极的进取精神。孟子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他认为这种精神主要表现在:一是不怕吃苦,所谓故天将降人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如果一个人不能经受住苦难的磨难,是难于担当大任的;二是要积极进取,要具有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甚至要舍生取义;三是要具有高风亮节,即要具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要敢于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而抗争。
当然孟子还有许多深刻的论述和提出了不少的合理命题,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应该加以发扬光大。孟子不光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学说,而且还身体力行,周游各国,但是他的主张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只好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孟子》一书不仅发展了儒家学说,而且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是先秦时期最优秀的散文集之一。所以孟子也被视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正因为孟子在发展儒家学说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儒家学派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故元朝在至顺元年(1330年),加封他为"亚圣公'',这是以后称其为"亚圣"的缘由,并在文庙中处于陪享地位。
出自《中国古代历史三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