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司马迁其人
司马迁(约前145年一?),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迁从10岁开始阅读古文,20岁时游历于南北各地,察风俗,采集传说。由于其父司马谈曾担任过太史令,家中藏书很多,司马迁在此期间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从而为他以后撰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迁初入仕时,担任郎中,这是皇帝的一种侍从官。曾经奉命出使巴蜀以南,到达过今四川、云南、贵州一带,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他继承父职,担任了太史令,从而有条件大量地阅读官府和宫中收藏的图书和档案。太初元年(前104年),他又与唐都、落下闳等人,共同编订了太初历,对历法进行了改革。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生前已经收集了大量的史料,并且开始修撰史书,临死前又叮嘱司马迁继续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投入到史书的修撰之中时,却遇到了飞来的横祸,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李陵事件。这一年汉武帝派宠妃李夫人的哥哥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大军讨伐匈奴,另派汉代著名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率5000名步兵出居延策应。李陵的军队在浚稽山与匈奴单于遭遇,被匈奴8万骑兵包围,激战8昼夜,汉军斩杀匈奴1万余骑,自身也死伤严重。匈奴见汉军作战勇敢,难以歼灭,决定主动撤退。这时汉军中有叛徒向匈奴告密,说汉军粮食与弓箭已尽,死伤惨重,且并无救兵。于是匈奴又增加兵力,全力围攻汉军,汉军全军覆没,李陵被俘。汉武帝本来希望李陵战死殉节,却听到了他投降匈奴的消息,十分愤怒。前几天还纷纷称赞李陵的大臣们,此时却附和皇帝,指责李陵降敌,要求诛其三族。当汉武帝征询司马迁的意见时,司马迁却认为李陵所率的是步兵,在外无救兵、粮箭已尽、兵疲力竭的情况下,能够英勇作战,杀敌数倍,已属不易,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还认为李陵之所以投降匈奴,决非出自真心,一定是想再找机会报效汉朝。同时还批评了那些见风使舵和援救不力的人,暗示李广利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这些话激怒了汉武帝,将司马迁下狱治罪,又草率地将李陵的母亲、妻儿处死。
负责审理此案的是著名的酷吏杜周,为了讨好皇帝,他判处司马迁死刑。按照汉朝的法律,免除死刑的办法有二:一是拿出50万钱赎罪,二是接受"宫刑''。司马迁由于官小家贫,拿不出这么多钱,可是宫刑又是对人的肉体与精神极大的摧残,他曾经想到过一死了之,但又考虑到自己未竟的事业,为了完成一部像《春秋》一样伟大的史籍,他毅然选择了宫刑,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出自《中国古代历史三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