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的迁都是怎么回事
北魏政权建立之初,将都城定在了地处偏僻的平城。虽然政府一直不断地移民于塞上,但无奈那甲的上地大过于贫瘠,生产的粮食往往只够供应六镇的军粮。而聚集在平城周边的人口却越来多,尤其是官僚、贵族、商人,这些不直接从事耕种的人的大量存在,使得粮食供应变得更加艰难。哪怕是平城地区年年丰收,粮食供应也依旧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只能调发关内州县的粮食以供给塞上。至少在明元帝时代,一遇荒年就有迁都于粮食丰收之地的打算。
太和十一年(487年),平城一带发生了严重的旱灾,甚至到了'野无青草"的地步。旱灾造成严重的食物短缺,出现了"郊甸间甚多馁死"的情形。严重的饥荒,使迁都成为迫在眉睫之事。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而言,平城也已经丧失了它作为都城的必要性。此时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全面复苏,已然成为北魏王朝经济的重要支柱。且中原地区原有的先进的政治文化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也全面复苏与繁荣。洛阳,是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也是北魏政府迁都的最佳选择。
此外,柔然的侵袭也越来越频繁,北方边疆动荡不已。在拓跋氏族未全面进入封建化之时,氏族成员和各个少数民族首领往往前往六镇进行镇守,六镇的军事力量是北魏军队的核心。但随着封建化的日益加深,拓跋氏族内部的贫富分化越来越大,自由民的经济状况日益恶化。自由民是北魏军事力量的骨干,他们的没落直接导致了北魏军事力量的衰落,如同后来清朝的八旗一样。没落的六镇已经无法再给予平城强有力的军事保护,平城随时都有被柔然围攻的可能。
虽然迁都已势在必行,但统治阶级内部依旧没有达成一致。保守派坚持认为,他们应该保有鲜卑族固有的风俗,不能被汉化,更不能离开祖宗立国之地到汉人的包围中去。尽管迁都的命令已经下达,但保守派依旧负隅抵抗。太子元恂甚至在迁都洛阳之后,谋划退往平城。事情泄露后,孝文帝严厉地处置了与他政见相左的太子(先是废黜,然后用毒酒将其毒杀)。但这并没有吓退鲜卑贵族们想要回到平城的心,鲜卑族内的元老穆泰就秘密联系了镇北大将军乐陵王元思誉、代郡太守元珍等人,企图另外拥立阳平王元颐为皇帝,以平城为基地起兵造反。孝文帝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急忙派出亲信任城王元澄前去镇压,并亲自到达北都进行巡视。在捕杀多人之后,这次政变才被压了下去。通过这几次对元老重臣的铁腕镇压,朝中再无人敢反抗孝文帝的命令了,这也为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打下了基础。
出自《中国古代历史三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