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04 自然环境志

第一节 平原


一、冲积平原
主要指长江、淮河及其主要支流的冲积作用所形成的平原。主要特征地势低平,海拔40~50米以下,比高5~10米以下,有的仅1~2米,宽度可达2~3公里以上,上覆冲积物,厚度大于1~4米,其组成物以亚砂土、亚粘土、砂壤土为主。
沿江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以河漫滩、沙洲、低阶地地貌类型组合为主,由长江干支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平原上多河、湖,并散落丘陵和低山。因受新构造自北向南掀斜运动和地球偏转力的影响,促使长江河床南移,南岸不断受到侵蚀,冲积平原狭窄,临江多基岩组成低山、丘陵,成为陡悬峭削的矶头,而北岸则不断接受堆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矶头约束河道展宽,成为控制河床演变的节点。促使长江河床平面形态矶头、节头处束狭、非矶头处展宽,流速减缓,水流分散,有江心洲的形成。沿江冲积平原可分东西两部分,铜陵以东,以芜湖为中心的冲积平原,地势低下,水网密布,为典型的水网冲积平原;铜陵以西,以安庆为中心的冲积平原,比宽南窄尤为显著,且北岸湖泊罗列。因受皖西、皖南两山控制,冲积平原没有东部开阔,平原上分布的丘陵、低山也较多于东部。
淮河平原是黄淮平原的一部分,由河漫滩、天然堤微高地、河间洼地、高滩地和决口扇等组成。淮河平原的发育受黄泛、淮河及其平行南东流向的北岸支流的影响,据历史记载,黄河早在公元前132年就多次改道夺淮,使地势低平,水网稠密鱼米之乡的富饶的平原,覆盖了厚层黄泛堆积。黄泛最主要的泛道,位于淮河平原北部的黄河故道,以及泗、汴、濉等河,有时黄泛也经浍、涡、颍等水南下,不仅破坏了原有淮河水系的格局,而且黄泛在淮河平原上堆积的厚度,由北向南渐次减薄,使地面呈1/7500~1/12000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黄泛阶段,沿诸河南下,沿河地带与河间地区,沉积物的厚度也有明显变化,沿河地带沉积物厚于河间地区,使平原横向上出现一定的起伏,河间地区就发育了与河流流向一致的长条状洼地。加之,各支流带有串流现象,有时长条状洼地被堵塞成封闭或半封闭的洼地。〔河漫滩〕
河漫滩又称泛滥平原,是长江、淮河河谷底部,枯水期出露水面,洪水期被水淹没的滩地。汊河之间的江心洲也属河漫滩类型中的1个亚类。
长江河床两侧除局部为濒临江岸的山丘外,大都有河漫滩发育。其中北岸河漫滩比南岸宽广,一般宽达500~800米,最宽处东在无为运漕,西在怀宁长江与支流皖河交汇处,宽达3公里左右。河漫滩海拔由西向东渐次降低,西部望江县为海拔16米,至东部和县已降为海拔6米左右,再东至马鞍山老和尚港已降到5米以下。河漫滩主要由全新世冲积物组成,各地厚度变化悬殊,可从数米至40余米不等,从西至东厚度增大明显。冲积物具“二元结构”,上层为细颗粒的河漫滩相沉积,其中往往埋藏湖积物,主要成分为亚粘土、局部有粘土和亚砂土;下层是河床相冲积物,厚度一般不超过20~30米,有的埋深可至-40米左右,主要为细砂、中砂,局部为粗砂和砾石。
河漫滩临江面,往往为自然堤,地势比河漫滩面略高,比高1~2米左右,呈长条堤状沿江岸分布,人们对其常加以利用,即加固加高,在其基础上修建人工堤,以免河漫滩受到洪涝灾害侵袭。在有些河漫上,还保留鬃岗和岗间洼地,部分洼地积水成为沼泽。这些微地貌形态,都是河流作用的重要佐证,是分析河床和河漫滩演变的可靠标志。也为人们利用河漫滩划分田块,为耕作提供有利条件。
在自然堤的背后,或河漫滩后缘与阶地的交界处,常分布大小湖泊。湖岸平直,湖底浅平的为长江南徙后,部分故道演变为现今的湖泊;另外,有的湖泊,湖岸曲折,且湖水深邃,其成因与沉溺作用有关,如武昌湖、泊湖、大官湖、黄湖和龙感湖等。
注入长江的主要支流,如皖河、华阳河、青通河、青弋江、水阳江等,其下游都广泛发育河漫滩,主要由粉砂、亚砂土和砂砾石组成。
江心洲靠岸形成的河漫滩:江心洲一侧汊道淤塞,江心洲自然靠岸并入河漫滩。如马鞍山河段北岸的黄洲、南岸的恒兴洲、神农洲,先后汊道淤塞靠岸,成为河漫滩。
河道横向移动形成的河漫滩:由于河流的横向移动,即河流一岸受到侵蚀,另一岸发生堆积,河流轴线向侵蚀岸移动,堆积岸就发育有河漫滩,随河流横移而不断扩大。有的分布于顺直微弯河段,如芜湖河段至马鞍河段,河漫滩宽400~1000米,自然堤呈长条状;有的分在弯曲河段,如贵池河段、黑沙洲河段,河漫滩宽1000~3000米,河漫滩上有一系列鬃岗和岗间洼地,表明弯曲河段的演变与河漫滩形成的过程。
〔沙洲〕
长江安徽省河段,是长江中下游典型分汊河型的组成部分,河床宽浅段与束狭段相间分布,由于其水动力条件不同,束狭段流速快,发生显著的冲刷作用,而宽浅段流速减缓,流水挟带的泥沙等,在此堆积形成心滩,逐渐发育成江心洲,并使河床分汊。
三号洲:在宿松县城东南,长江北侧江中,属复兴镇。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沙洲自上而下按顺序编号而得名。又名江洲。清光绪初年沉积成洲,20世纪前半期,为三号洲主要扩展期,面积增大三分之二。呈东北向展布,长约8公里,宽约2~3公里,宽度向头、尾两端渐次减小,面积约20平方公里,海拔16.5~18.0米。现洲身以南崩北淤为主,不断向北侧伸展,与复兴镇日益趋近。
玉带洲:在望江县城关镇东北2.5公里,长江主泓道西侧。属望江县莲花乡。由北东向雁行排列的玉带、棉花、天生3个洲组成,因玉带洲面积最大,故名。长约9公里,宽1~2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海拔16.5~17.8米。清代末年以来,因上游雍水,造成局部水面比降加大,流速加快,促使冲刷作用强烈进行,带来大量泥沙沉积形成沙洲,因其位于比较束狭河段,洲身冲淤变化不定,尤以洲头和南缘崩岸最为剧烈。目前尚未围垦,仅有芦苇生长约600亩左右。
清节洲:在怀宁县石牌镇东25公里,长江主流线东侧,属怀宁县金堤乡。近南北向展布,长约7公里,宽1~3公里,面积16平方公里,海拔12~16米。清代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逐渐淤积成洲。目前洲东缘以冲为主,西缘以淤积为主,一冲一淤,洲身不断西移。
官洲:在怀宁县石牌镇东22公里,长江主泓道西侧,属怀宁县红星乡。走向南北,长约7公里,宽4~5公里,面积28平方公里,海拔12~13米。清乾隆、嘉庆年间已出露水面,道光年间(1821~1850年),与铁定洲、姚家洲合并呈长条状。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吉阳单矶挑流增强,促使官洲向北迅速扩展,形成向北弯曲的鹅头状江心洲。同时主泓逼近官洲,洲头严重崩退,洲尾北部淤积逐渐形成培文洲,直至清末官洲与培文洲之汊淤废,两洲合并,定名为官洲。
新洲:在安庆市东15公里,大江主泓北侧,原属怀宁县竹墩乡,1983年划归安庆市郊新洲乡。原名长风沙。唐代已露出水面,明中叶洲身迅速向东扩展,清代仍不断淤长扩大,并向下游方向延伸。呈近似长圆形,走向东西,长8公里,宽6公里左右,面积约40平方公里,海拔12~16米。现仅洲头和洲尾,出现崩岸,洲身以淤长为主,尤以北侧淤长很快。
铁铜洲:在枞阳县城关镇东南1公里,长江主泓道北侧。属枞阳铁桐乡。南北向展布,长6公里,东西最宽处5公里,面积约18.5平方公里,海拔12~15米。由铁板、铜板、玉板三洲并联而成。明代中叶铁板洲已形成出露水面,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铁板洲尾部,铜板洲出水,同治年间(1862~1874年)2洲并联,20世纪30年代,铜板洲东南玉板洲出水,相继与之相并。
凤凰洲:在枞阳县南长江中主泓北侧。属枞阳县凤凰乡。近东西走向,长9公里,南北最宽处4公里,面积约28平方公里,海拔12~12.5米。宋代沙洲雏形初步形成,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沙洲进一步扩大。现除沙洲北缘局部发生崩岸外,洲头、洲尾和洲身南缘仍在淤涨之中,尤以沙洲南缘处于淤积作用的强盛带,洲身向南扩展很快。
长生洲:在枞阳县城关镇东24公里,长江主泓北侧江中。属长沙乡。近东西走向,长8公里,宽2~3公里,面积16平方公里,海拔12~13.5米,平面形态似蚌壳状,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开始成洲,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始围垦。今长江主泓南移,南崩北淤现象显著,并联了其北侧的木排洲,另外,新长洲也即将被其并联。
和悦洲:在铜陵市西南15公里主泓道东侧,属大通镇。近南北向展布,长4.5公里,宽2公里左右,中段宽,向头尾两端宽度渐窄,面积9平方公里,海拔13~14.1米。北宋已逐渐形成出露水面。现洲身稳定,冲淤变化不显,民国37年(1948年)开始围垦。洲上主要种植棉和豆类等作物。洲东汊河已辟为中国一类保护珍稀动物——白鳍豚养殖场。
成德洲:在铜陵县城关镇西北2公里,长江主流线西侧。属铜陵县老洲乡。故又各老洲。呈南北向展布,长10公里,宽2~3公里,面积约26.5平方公里,海拔12~15.5米。洲缘稳定,崩淤不显,仅洲头、洲尾都具轻度淤长现象。该洲清末出水,民国37年(1948年)始围垦。
张家洲:在铜陵县城关镇北8公里,长江主泓北侧。属胥坎、平安2乡。平面形态似倒凹字,长、宽各约8公里左右,面积近70平方公里,海拔10.5~11米。明中叶至清中叶张家洲所处河段江流形势发生重大改变,微弯河段演变成曲率达1.8的弯曲河段,江中凸岸发生大量沉积,于明末清初已形成沙洲雏形,后不断扩大发展。目前该洲除洲尾微冲外,洲头洲缘以淤为主,其东侧、北侧已淤长几个小洲,将和其相联。
黑沙洲:在无为县城关镇东南12公里,长江主泓北侧。属黑沙洲乡。黑沙洲河段,北岸为广阔的冲积平原,南岸多石质矶头,两岸抗蚀性差异很大,使河道大幅度向北摆动演变,河道拓宽,江中泥沙淤积成沙洲。宋代黑沙洲已成雏形,清代后期发展更快,并和其北的大新洲、小新洲相并联。近南北走向,长5.5公里,东西宽2~5公里,面积约20平方公里,海拔11~12米。现仅洲头和南缘经常有轻度崩坍,北缘仍淤长很快。
大洲:在繁昌城关镇北18公里,长江主泓南侧。属繁昌县保定乡。呈近东西向展布,长10公里,南北最大宽4.5公里,面积43.7平方公里,海拔10~11.5米。清代初期已露出水面,以后不断扩大。曾名金椅洲、废形洲、便兴洲。1954年圩堤溃决,经堵口复堤后,更名保定洲。
小洲:在繁昌县城关镇北25公里,长江主泓南侧。属繁昌县小洲乡。走向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3.5公里,面积34.5平方公里,海拔10~11米,按出露水面先后,分大凸、二凸、三凸……直至八凸。因面积小于大洲而得名。现洲身冲淤不显,处于稳定状态之中。
曹姑洲:在芜湖市区西北10公里,长江主泓西侧。属芜湖市鸠江区四褐山乡。呈南北向展布,长3.5公里,宽小于1公里,海拔9~13米。平面形态似纺锤状。它的形成与下游河道东、西梁山(合称天门天)节点有关,使该处河道突然束狭,造成下游雍水,比降减缓,流速变小,泥沙沉积形成沙洲,明末该洲已成雏形。近期洲身东崩西淤,洲头、洲尾比较稳定。
陈家洲:在和县历阳镇南25公里,长江主泓西侧。属和县黄山寺乡。平面形态近似方形,面积约5平方公里。明中叶已出露水面,据传曾有陈家在此牧马,故名。近年洲尾淤长甚速,枯水季节水位下降,可与曹姑洲相连。
江心洲:在当涂县城关西北6公里,长江主流线东侧。属江心洲乡。南北向展布,长近14公里,宽2~5公里,面积59.5平方公里,海拔6.4~9.5米。明代初期已形成雏形,称成洲。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改称江心洲。由于它位于宽浅河段,其洲头、洲尾、洲身都处于淤涨之中。它的洲头南侧、洲身北侧,分别又有泰兴洲、彭兴洲和无名洲的淤长出水。民国19年(1930年)开始围垦,生产棉花、豆类、麦类为主。
泰兴洲:在当涂县城关镇西北4.5公里,长江主泓西侧。属江心洲乡。呈北东向展布,长5公里,宽1公里左右,向洲头、洲尾宽度渐小,面积5.5平方公里,海拔7~9米。原分、东、西两洲,中夹小汊江,西洲先发育名泰兴洲,东洲在清道光年间形成,名小泰兴洲。20世纪40年代,东西两洲淤涨连成一体,改名为太阳洲。1949年复名为泰兴洲。地面由洲头向洲尾微微倾斜。
彭兴洲:在当涂县城关镇东南7.5公里,属江心洲乡。北东向展布,长2.4公里,宽1~2公里,面积4平方公里,海拔6~9米。清代同治七年(1868年),千总扬培皇发现该洲,呈请长江巡检阅使彭玉麟,专槢奉留为用,遂由原名雁来洲,改名彭兴洲。
小黄洲:在马鞍山市西4公里,长江主流线西侧。属马鞍山市郊区小黄洲乡。近南北向展布,长5公里、宽2~2.5公里,面积9.5平方公里,海拔10~12.2米。清代光绪十六年(1890年)开始成洲。目前仅洲尾向下游淤长,洲头、洲缘都处于崩塌状态,尤其洲头,顶冲主泓,崩退极剧,现已建分水鱼嘴工程,崩岸现象已被抑制。洲上设有渡口,东与马鞍山市,西与和县都有渡船往来。
〔河流低阶地〕
分布于长江、淮河沿岸及主要支流的中、下游地带和上游的山间盆谷内。大部由晚更新统和全新统组成。经过较长时期的堆积作用,再因地壳轻度抬升和流水下切而形成。
长江两岸河流低阶地可分2级,北岸与南岸保存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北岸低阶地分布广泛,宽度一般为2公里,最宽处在望江、怀宁、无为、和县等地,最宽处可达8公里;南岸河流低级阶地常有缺失,但贵池、芜湖、马鞍、当涂等县市宽度较大,可达3~4公里。
安庆以上,第一级阶地比高10米,由晚更新世棕黄色冲积物组成的堆积阶地。第二级阶地比高20~30米,上层为晚更新世棕黄色亚粘土,下层为中更新世紫红色网纹层,其中夹数层古土壤层;安庆以下,第一级阶地比高5~8米,组成物为全新世浅棕色或灰黄色冲积层,属堆积阶地类型。第二级阶地比高20~25米,大部由下蜀黄土组成的堆积阶地。
淮河沿岸地区也分布二级阶地,第一级阶地高出河漫滩后缘约5米左右,阶面完整平坦,由全新世灰褐色、亚粘土、亚砂土组成。第二级阶地高出一级阶地缘4~5米,阶面已被较强切割,起伏不平,高差2~3米,由晚更新世棕黄色亚粘土组成。从总体看淮河南岸低阶地比北岸发育,尤以西部较东部宽广,西部宽度可达30~50公里,东部最宽处为10~20公里。
〔冲积倾斜平原〕
淮河平原的淮北广大地区,从总体上看,地面以1/7500~1/12000的坡降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淮河主支流冲积和黄泛加积形成,故称冲积倾斜平原。依其地面组成物和微地貌组合不同,又可分为河间平原和黄泛平原。
河间平原:广泛分布于淮北地区的中部和南部,面积2.32万平方公里,省洪河、颍河、浍河、西淝河、涡河、濉河等多条淮河主要支流流经其间,自北西流向南东,注入淮河。平原被分割成长块状,介于两条河流之间,人们通常称其为河间平原。因近河带常受泛滥作用影响,沉积作用最盛,故地势相对高起,而河间地区沉积作用渐弱,地面显得比沿河地区稍低。这样就造成微地貌类型的不同,可分沿河高地、河间倾斜地和河间洼地3类。在横向上沿河地带向河间地作微微倾斜。沿河高地分布于淮河各支流河漫滩后缘,呈带状,一般宽0.5~2公里,比高1~2米,在临河面往往有1~3°坡度,故坡面上冲刷作用稍显;河间缓倾斜地,介于沿河高地与河间洼地之间,与沿河高地有清晰的坡度转折;分界比较明显,但与河间洼地之间呈逐渐过渡状态,分界模糊。只是反映在土壤类型上有一定差异,河间缓倾斜地,以黄土、青白土、黑土为主,而河间洼地则以死黑土、死黄土和白碱土为主。它既有微微坡度,地势也稍高于河间洼地,涝渍的危害程度不太严重;河间洼地位于河间地中心地带,地势最为低下。由于淮北淮河各支流,分水高地和流域界线,随一次洪水泛滥的冲淤变化就发生明显演变过程,各河的串流干扰比较普遍,河间洼地被堵塞成多个封闭或半封闭状的洼地,常积水成湖,宿县紫芦湖为典型的代表。河间洼地比河间倾斜地低0.5~1.5米左右,极易积水形成涝灾。
黄泛平原:分布于东起泗县—灵璧—宿州—蒙城—利辛—阜阳—临泉一线以北地区。汉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就开始南泛,经历了早期夺泗入淮阶段、中期全面夺淮阶段和后斯的北流南泛阶段多次黄河泛滥而形成。黄泛物质可溶性盐类含量较高,尤其砀山、萧县一带,经受黄泛历史最久,沉积物厚度可达20米以上,土层中可溶性盐类的绝对含量最大,可达18%以上,故土壤极易盐化和碱化。黄泛是高出于地表的地上河溢流的特殊形式,其地表形态与一般冲积平原有一定差异,黄河故道及其主要泛道汴渠有高出两侧地表的高滩地,它们堤外有决口扇,决口扇外又有黄泛滩地、黄泛倾斜地、黄泛洼地等微地貌类型。
地上河高滩地,分布于砀山、萧县场内废黄河和主要泛道汴渠沿线。是在不断增高人工堤约束下,高于地面的地上河中的河床沉积。由于废黄河和汴渠在水量、含沙量上都有很大差异。前者形成的高滩地,宽出地面6~8米,宽5~10公里,犹如条巨大沙龙横亘于淮北大地,现今成为淮河与沂、沭河的分水岭;后者沿灵璧——河南省永城县公路分布,高出地面1~3米,宽0.5~2.0公里。其组成物质,以细砂、粉砂、粘质砂土、砂质粘土为主。高滩地内有废河床、天然堤、波状滩和沙丘等;黄泛微高地,分布涡河、颍河中游以上沿河两岸,黄泛时沉积作用特别强烈,故形成上凸形态的微高地;黄泛缓倾斜地是黄泛平原上的主体,黄河大面积泛滥时形成,地面组成物质,随其距黄河故道的远近和主流距离大小而异,由近而远依次为砂、粉砂、粘质砂土、砂质粘土的粘土等物质;黄泛滩地分布黄泛洩道下游的河谷中,为地势低下的滩地,易洪易涝;黄泛洼地分布于两条或数条黄泛主溜间,由于受黄泛影响小,沉积物厚度很薄,甚至缺失,形成半封闭的浅平洼地,较邻近地区低1~2米,不仅积水难排,地下水位很高,中心部位经常积水,如汪湖、康家湖等;决口扇是当黄河故道的堤防溃决时,在决口外围洪水挟带泥沙在此堆积而成的扇形地,是黄泛平原上的重要正地貌类型,扇形大小不等。其顶部地势较高,地面微微向扇缘缎斜,坡度1~3°,组成物质由扇顶至扇缘依次为粉砂、细粉砂和沙壤土,利于毛细管作用,使地下水上升至地面被蒸发,盐碱沉淀于土壤中形成盐碱土。
二、洪积平原
洪积平原分布于皖西、皖南丘陵山地、宿北、皖东丘陵等山前地带和山间盆谷地区,以及一些间歇性河流的谷口附近。由洪积冲积扇或洪积扇联合而成的平原。这种平原在安徽省境内分布比较零星。
三、河谷平原
分布于长江水系水阳江、青弋江、漳河、秋浦河、青通河、皖河、长河、罗昌河等;新安江水系率水、横江、练江等;淮河水系淠河、史河、池河、北沙河的中、上游河谷地带。由河漫滩、河流阶地、洪积扇等,海拔视所处位置而定,在河流上游段的河谷平原,海拔可达200米,中游段河谷平原则可下降至100米左右。根据河谷平原的发育程度,一类为宽谷型河谷平原,都位于山间盆谷之中,如休—屯—歙盆谷中的河谷平原宽度可达4~5公里,河漫滩一般500~800米,表面平坦,沉积物具明显的二元结构,最上层由亚粘土或壤土覆盖。河漫滩以上为2~3级阶地,第一级阶地比河漫滩后缘高5米,由全新统亚粘土、亚砂土组成的堆积阶地,地势平坦,宽1000~2000米;第二级阶地比第一级阶地后缘高10~20米,下层为网纹层、上层为晚更新统棕黄色亚粘土,已近盆谷内缘,呈狭长状分布,宽度不超过50~100米;第三级阶地比第二级阶地后缘高10~15米,呈断续状零星分布,由早更新统砾石层和中更新世网纹层组成,底部往往为基岩,属基座阶地。另一类为狭谷型河谷平原,分布于山丘间的束狭河段,一般在河流上游或盆谷之间的山丘分布地带,宽度为数十米至百米不等,由河漫滩和低阶地组成,河漫滩由砂砾层组成为主,二元结构不明显,上覆河漫滩相细粒物质很薄或缺失。低阶地比河漫滩后缘高5~10米,宽度比河漫滩略宽,以河流凸岸保存较好,最宽50~100米左右。
四、湖积平原
分布于巢湖、南漪湖、白荡湖、丹阳湖、菜子湖、泊湖、武昌湖、大官湖、八里湖、龙感湖、瓦埠湖等湖滨地带,地势低下,水网密布,起伏度小,比高大都小于0.5~1米,海拔一般在15米以下,由亚粘土和淤泥组成。地貌类型组合为湖滩地和湖积低阶地。
〔湖滩地〕
湖滩地是湖积平原的最低下部分,汛期往往被水淹没,枯水期则出露水面以上,分布于湖泊周边,如石臼湖、龙感湖、巢湖等湖滨地区,湖滩地最为宽广,最宽处8~10公里,有的湖泊已全部经淤积为湖滩地,如丹阳湖、白湖、寿西湖等。由全新统淤泥质粉砂土、亚粘土组成,最大厚度可达20米左右。其上大部已围垦,部分为荒滩,生长芦苇、湖草或成为沼泽。
〔湖积低阶地〕
湖积低阶地发育最好者,在当涂县境的石臼湖、丹阳湖和宣州市的南漪湖等湖滨地区,与湖滩地毗连,海拔5~8米,比高1.5米。组成物质为全新统和更新统晚期的亚粘土和粘质粉砂土等。
五、湖积冲积平原
分布于入湖河口一带,是湖、河交互沉积而形成的平原。如巢湖、龙感湖、瓦埠湖等河湖交汇地带都有湖积冲积平原的分布。由全新统湖积冲积亚砂土、亚粘土组成。平原上河网密布,并残留一些湖泊和废弃河道。因各个湖泊演变过程不同,湖积冲积平原往往由滩地、低阶地、三角洲和洼地等组成。
〔湖积冲积滩地〕
仅分布瓦埠湖、安丰塘等沿岸地区,海拔10米左右,组成物以粉砂质粘土为主,地面平坦,土壤深厚,一般40厘米以上。
〔湖积冲积洼地〕
分布沿淮地区的霍邱县城西湖、城东湖,寿县安丰塘,嘉山县女山湖、七里湖一带等,水网密度较大,沉积物源于淮河及其支流,有厚达0.5~1.0米的湖积层,地面由南向北微倾,北降约为1/20000~1/30000,地势低洼,易形成洪涝灾害。
〔湖积冲积低阶地〕
分布于寿县瓦埠湖、淮南市高塘湖和枞阳、桐城交界处的菜子湖等湖滨地区,阶地比高6米以下,上覆全新统的湖积冲积层,以粉砂质粘土为主,土层深厚,一般在40厘米以上,是最重要的土地资源之一。
〔湖滨三角洲平原〕
分布入湖河流的河口地区,以巢湖西岸肥西县三河镇附近杭埠河、丰乐河交汇后以下的河口区最为典型。三角洲下部由中、晚更新统砂砾层、砂层等组成。上部由全新统湖积冲积物组成,共分3层,下层为砂砾层平薄层粘土;中层为灰黑色淤质粘土;上层为河流泛滥沉积和湖沼沉积。三角洲平原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地势低平,比高在0.5米以下,地面比降1/30000左右,土地肥沃,是重要农耕和渔业基地。
上一篇:第五节 人为活动与地貌
下一篇:第二节 台地(岗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