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04 自然环境志

第二节 台地(岗地)

一、冲积台地
主要分布沿江、江淮之间和皖西、皖南丘陵山地的山前地带,以及山间盆地的盆底。由砾石层、砂砾层、砂层和粘土层等冲积物组成。由高阶地经流水切割和轻度抬升发育而成的地貌类型。因受切割的程度不同,按其形态可分平坦冲积台地、起伏的冲积台地,海拔60~80米,比高30~60米,台地面向主要河道倾斜,坡度1/500~1/1000不等。
〔平坦的冲积台地〕
全省除广德县北部外,分布都较零星,面积大都在1~5平方公里以下,组成物底部为基岩,中、上由棕红色砂砾层和网纹粘土组成,海拔60米,比高30~40米,台面平坦,台坎遭较强切割,形成坡度约为50°~60°的陡坎。
〔起伏的冲积台地〕
分布长江沿岸低阶地的后缘以上地区和皖西丘陵山地的山前地区。由第三级阶地经流水切割呈台地与坳沟相间的起伏状态。按其高程可分两类:一类为起伏的冲积低台地,海拔40米,比高20~25米,底部为基岩,中、上部依次为网纹红土层、砂砾层、薄层棕红色亚粘土或下蜀黄土;另一类为起伏的冲积高台地,海拔60~80米,比高40~50米,下部为基岩,中、上部为砂砾层、网纹红土层、棕红色亚粘土和棕黄色亚粘土等。上述台地分布的面积都比较大,成数10平方公里至数百平方公里的片状分布,故过去有些学者称其为波状起伏平原。
二、洪积台地
分布于皖西、皖南丘陵山地的山前地带等,由间歇性河流暂时性流水携来大量松散物质,到山前地带,因河流的比降骤然变小,水动力减弱,遂将大量泥沙堆积下来,形成洪积台地,一般组成物质的分选性差、磨圆度也较次,大部由砂砾层、砂层组成,仅上覆薄层砂质亚粘土或粘土。海拔60~150米左右,比高50~120米。可分洪积低台地和洪积高台地二类。各地分布的面积都比较狭窄,都在1~3平方公里以下。
〔洪积低台地〕
分布郎溪十字铺西北侧、繁昌城关镇西部、祁门赤岭、城安和宿县符离集等地一带的低山丘陵的麓部。由晚更新统、全新统洪积层组成,海拔一般在80米以下,前缘向低阶地微微倾斜过渡,地面比降较大,一般大1/200以上。因受不均衡抬升和流水切割影响,目前多呈倾斜洪积低台地、起伏洪积低台地的地貌形态,平坦状洪积低台地已不常见。
〔洪积高台地〕
分布芜湖县新丰乡、郎溪县北部岗南、凌笪和南部姚村、以及宁国盆地的东北部等地。台地上部覆盖薄层棕红色洪积、冲积物或洪积物,其下大部为基岩组成。海拔100~160米,比高100~140米。被流水长期切割,不仅已呈倾斜或起伏的洪积高台地状态,而且保存也不多。
三、湖积台地
分布十分零星,仅见于南漪湖的北岸。由中更新统棕红色网纹粘土和砂砾层组成。海拔40米,比高20~25米,台地边缘覆盖晚更新统棕黄色粉砂亚粘土,台地面微微向湖心倾斜,坡度1/400。
四、侵蚀剥蚀台地
普遍分布轻微缓慢上升的地区,如江淮之间的嘉山、凤阳、定远、淮南等县市,皖西丘陵山地东南部的潜山、太湖、宿松等县,沿江地区的马鞍山、铜陵、贵池、当涂等县市,皖南地区的宣州、郎溪、广德、宁国、泾县、青阳、歙县、屯溪、休宁等县市的山前和山间盆地内部。大部由前震旦系浅变质岩和白垩系、第三系红色岩系组成。在山地周围受不均衡上升或差异性断块上升的影响,台地往往向山前或盆心倾斜,由于流水的切割,台面大都呈微波状起伏。
〔侵蚀剥蚀低台地〕
分布萧县梅村乡、白土乡,滁州市城郊乡、沙河集,嘉山县池河以来,七里湖以南的广大地区,六安县的苏家埠、江店,霍邱县的姚李庙、叶集,金寨县的白大畈,潜山县的源潭铺、岭头乡,太湖县岔路口、凉亭,宿松乡的柳溪、二郎河,马鞍山市的濮塘、杜塘,铜陵市的铜港,贵池市的秋浦河与白洋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宣州市的团山、金坝、杨柳铺,广德县的化古、彭村、东亭,南陵县的峨岭、三里、烟墩、缘岭和歙县至休宁公路南侧盆地底部和盆地内缘等。这类台地大部分布低山、丘陵的麓部和侵蚀剥蚀高台地的外围呈片状分布,海拔100米以下,向主要江、河或盆地中心倾斜,至台地前缘可降到仅海拔40~50米,比高30~40米。大都已为沟谷切割,可分倾斜状和起伏的两种类型。台地普遍发育冲沟、坳沟,被分化成岗、塝、冲3个部分,以岗、塝占的面积为主,约为台地面积的70~80%。其组成物质有明显的不同,滁州市、嘉山县等地台地大部由千枚岩、板岩、片岩等为主,其它地区都以白垩系、第三系红色岩系为主。
〔侵蚀剥蚀高台地〕
分布太湖县罗湾、南陵县绿岭、泾县中村、青阳县西华等地。可分倾斜侵蚀剥蚀高台地和起伏侵蚀剥蚀高台地2种类型。前者沿山丘麓部呈带分布,向河谷明显倾斜,坡度4°~6°,海拔大于100米,极少数可达150~200米,比高80~100米,由寒武系、志留系砂页岩组成为主;后者分布南陵、青阳两县境内的低山丘陵之间,海拔一般120米左右,比高100米左右,台地遭强烈切割,台间冲、坳沟发育,由白垩系、第三系红层组成。
五、黄土台地
分布于皖西丘陵山地西北麓,淮河南岸西部,江淮分水岭中部、东部,江淮之间合肥至六安一带,巢湖北岸和西南岸等广大地区。这类台地组成物以下蜀黄土为主。海拔100~120米以下,比高10~40米之间。经流水侵蚀切割,形成波状起伏岗冲相间地貌组合形态,台面平坦,坡度和缓,冲谷开阔。这类台地间流出河流都很短促,水源不足,干旱是最大的威胁,故宜种旱作物为主。
〔缓岗地〕
分布霍邱县的中部、北部,六安县的西部,巢湖北岸、西南岸等地。为平岗地或低台地与平原的过渡类型。多分布平岗地的边缘与平原之间,海拔10~40米,海拔向平原方向渐减,岗、冲起伏和缓,岗顶宽、冲谷阔、塝坡长,三者之比30∶30∶40。大部由下蜀黄土组成。
〔平岗地〕
主要分布合肥——六安之间、江淮分水岭顶部(长丰——定远境内)以及霍邱县南部。海拔40~80米,比高30~60米左右。该类岗地有的位于河流上游或邻近山地,流水切割较强,岗、塝、冲形态清晰,分界明显,三者面积各占三分之一,且起伏较大。
六、熔岩台地
分布嘉山县东部、来安县北部。海拔40~80米,比高20~60米。由新第三纪至第四纪初火山喷发玄武岩组成,现已切割呈岗冲相间状态,但台面仍然比较平坦广阔。此类台地多为基岩裸露,或仅覆盖极薄土层。
上一篇:第一节 平原
下一篇:第一节 淮河平原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