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04 自然环境志

第四节 黄褐土

一、黄褐土分布和形成条件
黄褐土属于淋溶土纲中湿暗淋溶土亚纲,安徽省共有面积1256.9万亩,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8.0%。主要分布于安徽省中部的江淮丘陵岗地,以及沿江低岗阶地和沿淮岗坡阶地。淮河以北,部分岗坡地也有分布。分布范围南至长江沿岸,北至蚌埠、宿县、阜阳等地市,南北跨度为北纬31°~34°之间。
黄褐土分布区属湿润季风气候,南北部气候差异很大,年均气温在南部高达16℃,北部只有14℃。年均降水量南部1200多毫米,北部却少于900毫米,〉10℃的积温,在南部达5000℃,北部为4700℃,因此,植被情况南北部差异也很大。
在地形上,黄褐土分布地区大部分为丘陵缓岗,受新构造运动抬升的江淮分水岭,海拔大多为30~60米,并受流水侵蚀,切割成为深达13~30米的冲沟,形成冲沟相间的地貌。黄褐土母质均为晚更新世黄土性物质,堆积物均较深厚。长江沿岸阶地、大别山北麓、江淮分水岭和皖东丘陵边缘地区黄土属下蜀黄土,沿淮二级阶地上黄土属戚咀组黄土。
二、黄褐土的形成特点
〔风化淋溶作用较强〕
黄褐土中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均遭不同程度淋溶。铁、铝在表土层均受强烈淋溶,淀积层则有明显积聚,硅在表土层有明显积聚,在淀积层有弱度淋溶。
〔脱硅作用明显〕
黄褐土发育过程中,原生矿物风化较快,不仅发生脱钾作用,还有明显脱硅作用和铁、铝的富集。土壤粘粒中氧化硅平均含量为49.16%,氧化铝平均含量为6.56%,粘粒中硅铝率和硅铝铁率分别为3.16和2.47。
〔粘化作用明显〕
原生矿物不断分解的同时,进行着强烈的粘粒形成和淋溶聚积作用,残积粘化和淀积粘化均很活跃,淋溶层粘粒(〈0.002毫米)平均含量为30.75%,淀积层粘粒平均含量为43.68%,其粘化值远大于粘化标准1.2。
〔普遍耕作熟化〕
黄褐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耕作活动影响,形成熟化程度不同的耕作层。耕作层中有机质含量有所降低,腐殖质组成发生变化,胡敏酸比例增加,C/N比值变窄。在土壤结构上,团聚性有所提高,容重变小,孔隙度增加,通透性改善,提高了保水保肥性能。受频繁的施肥影响,土壤复盐基作用明显,盐基饱和度由非耕作土壤的60~70%增至80%。
三、黄褐土的类型及特性。
安徽省黄褐土土类只有粘盘黄褐土一个亚类,黄褐土在安徽省分布范围广,风化和淋溶作用自北向南逐渐增强。因此,土壤性质有明显区域型差异,土壤PH值为5.5~7.5,淮北地区黄褐土呈中性,江淮丘陵地区中性偏酸,沿江地区偏酸性。交换性酸在0.03~4.0毫克当量/百克土之间,其中交换性铝离子平均为72%,阳离子交换量平均为18.25毫克当量/百克土,且南北差异很大。盐基饱和度为60~90%,沿江地区为58.17%,中部江淮丘陵土壤为74.98%,淮北黄褐土趋于饱和。土体中铁、锰的淋溶与淀积强烈,下部出现大量铁锰结核和铁锰胶斑。淀积层有较多粘粒积聚,粘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自南向北有伊利石含量逐渐减少,蒙脱石逐渐增加的变化规律。土壤中铁的游离度为40%,粘粒部分硅铝率变动于2.8~3.6之间,硅铝铁率为2.2~2.8。
四、黄褐土的利用状况
受母质性差异或地形部位不同的影响,粘盘黄褐土可分为马肝土、黄白土、潮马肝土、覆潮马肝土土属,各土属在利用上存在不同问题。
马肝土主要分布在江淮间分水岭高岗地,土壤质地粘重,养分贫瘠和水源不足,是当前利用上最突出的问题,在今后利用上,要在种植绿肥,增施磷肥,改善土壤质地和兴修水利等方面下功夫。黄白土是江淮间较好的旱作土壤,主要种植小麦、油菜、豆类、花生等作物,有不固定的水旱耕作,近年来,西瓜等经济作物有较快发展。存在问题是抗旱能力低,作物种类单一,经济效益较低,复种指数高,化肥用量大,土壤肥力难以维持和提高。在改良利用中,应着重发展绿肥,培肥改土,加强水利建设。
潮马肝土均已开辟成旱地,主要种植小麦、山芋、油菜、芝麻、烟草和棉花等作物。土体湿润,保肥性能较好。但土壤养分偏低,施肥不足,耕作粗放,产量较低。今后应采取多种经营,精耕细作,发展灌溉措施,做到以种植业为基础,农、牧、副业综合发展。
覆潮马肝土多种植旱作。土壤偏碱,喜钙性作物生长较好,喜酸性植物生长较差。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大,保肥性能好,土质偏重,耕性较差,有机质和氮、磷元素缺乏,易受旱害,作物产量较低。针对以上问题,应多施有机肥和氮、磷化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同时,应兴修水利,发展灌溉,以提高抗旱能力和建立高产农业。
上一篇:第三节 黄棕壤
下一篇:第五节 棕壤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