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04 自然环境志

第十三节 水稻土

一、水稻土的分布及形成条件
水稻土属人为土纲水稻土亚纲,全省共有水稻土面积3623.0万亩,占全省土壤面积的23.32%,耕地总面积的38.80%,广泛分布在全省各地。
安徽省气候温热,降水丰富,无霜期长,有利于种植水稻和水稻土的发育。在沿江江南地区,大致从宿松——太湖——潜山——桐城——庐江——巢湖市——和县沿江一线以南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5~16.4℃,〉10℃积温为4900~5100℃,无霜期在230天以上,年降水量为1100~1700毫米,属中亚热带气候,可种植两季水稻;江淮丘陵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为800~1000毫米,无霜期为200~250天,可种麦、稻两季,个别地区也有种两季水稻。淮北宿县及阜阳地区属温带南缘气候,气温较低,年降水量为800毫米,可种植稻或稻麦两季。
全省90%以上的水稻土集中在淮河以南的江淮丘陵。沿江平原及皖南山区丘陵区,不到10%的水稻土分布在淮北平原和皖西山区。在垂直高度上,从海拔10米左右的沿江和沿湖平原至1100米的山地均有分布。
安徽省水稻土的起源土壤和母质的类型较多,以起源于地带性土壤的面积最大,占水稻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主要起源土壤有黄红壤、黄棕壤和粘盘黄褐土。起源于黄红壤、黄棕壤的水稻土多酸性或微酸性,土体中硅、铁、铝含量较高;起源于粘盘黄褐土的水稻土多微酸性到中性,土体中硅、铝、铁含量较低;起源于非地带性土壤的水稻土占水稻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非地带性土壤有潮土、棕色石灰土、紫色土、沼泽土等,其中以起源于潮土的水稻土的面积最大,全省有1074.2万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29.65%。
水稻土是人为的淹水种稻、耕作、施肥等条件下形成的土壤,人们可以定向地控制土壤的形成发育,培养出较高的肥力水平。同时,由于人们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耕作制度,不同的耕作方式,以及具有不同的生产水平,各地水稻土的性状有很大差异。
二、水稻土的形成特点
〔氧化还原作用〕
水稻土在淹水条件下,还原作用较强,氧化还原电位下降,排水落干后或种植旱作期间,土壤中呈氧化状态,氧化还原电位升高。因季节性排灌和土壤干湿变化频繁,使氧化还原成为土壤发育中的主要过程。氧化还原作用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土壤中铁、锰物质的淋溶和淀积,磷的固定与活化,钾、钙、镁、钠等的淋失强度。全省水稻土的氧化还原作用,从北向南,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不同地形部位以及不同的水文状况,水稻土氧化还原电位有明显的差异。
〔铁、锰的淋溶淀积〕
铁、锰的还原淋溶和氧化淀积是水稻土发育过程中重要特征之一。在淹水还原条件下,铁、锰活性增大,大量被还原成低价离子,并和土壤中某些有机物质发生络合,从而受到水分的淋溶作用。在排水落干的条件下,则进行氧化淀积过程。频繁的还原淋溶和氧化淀积交替进行,导致铁、锰物质在剖面中的分异。全省水稻土渗育层和潴育层全铁含量均高于上下土层,铁铝率由耕层至潴育层逐渐增加,至母质、母土层则明显降低。
〔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
长期淹水耕作,土壤经常处于嫌气状态,土壤有机质分解缓慢,加上人为大量施用有机肥和水稻自身的生物积累作用,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之起源土壤均有所增加。由于淹水时间长短不同,全省各水稻土耕层有机质的含量从1.5~3.5%不等,其含量是潜育水稻土、潴育水稻土、渗育水稻土、淹育水稻土、漂洗水稻土依次减少,随着水耕熟化程度提高,腐殖质组成也有变化,胡敏酸和富里酸之比为0.45~0.74。
〔粘粒的聚积与淋失〕
水稻土受长期的灌溉和淹水耕作,土壤粘粒沿孔隙向下或侧向移动,导致下部淀积和侧向淋失,犁底层及其渗育层、潴育层,细粉砂和粘粒含量均较上下层为高,这些土层容重增大,通透性能降低,温热特性受水的制约明显,升温、降温变缓,有利于保水保肥。
三、水稻土的亚类及其特性
根据水分在土壤内部的存在状况和运动情况,将水稻土分为淹育水稻土、渗育水稻土、潴育水稻土、潜育水稻土、漂洗水稻土和脱潜水稻土亚类。
〔淹育水稻土〕
安徽省淹育水稻土面积有138.2万亩,占水稻土面积的3.81%。主要分布在黄山、宣城、池州、六安、巢湖、滁县、合肥、蚌埠等地市低山丘陵坡麓及岗旁地上,大多属梯田、高()地、中()地或上冲田。种稻年限不久,年内淹水时间较短,不到100天,是发育较弱的幼年型水稻土。
土壤基本特性表现为土体中铁、锰物质的还原淋溶和氧化淀积。以及复盐基作用较弱,剖面分化不甚明显,除耕层、犁底层较发育外,其余土层均未发育,母质、母土层部位较高,剖面多为A—Ap—(或A—(Ap))—C构型,质地以粘壤土和壤粘土为主,PH值为5.5~7.0,盐基饱和度为55~85%,阳离子交换量为8~ 20毫克当量/百克土,表土有机质含量为1.5~ 2.5%,磷、钾含量均低,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为3.2~9.4PPM和19~93PPM。
〔渗育水稻土〕
渗育水稻土亚类在安徽省共有面积239.6万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6.14%。主要分布在黄山、宣城、池州、安庆、巢湖、六安、滁县、芜湖、合肥等地、市低丘坡麓及平缓岗地中下部,多处于中()田、低()田、上冲田及河谷盆缘阶地上。地下水位多在1.0米以下,水源及供水条件较淹育水稻土好,但保证率仍低。在发育上属淹育土向潴育土过渡类型。
渗育水稻土的氧化还原作用,物质的迁移和累积比淹育水稻土强,剖面分化明显,呈A—Ap—P—C构型。渗育层有明显铁、锰及粘粒淀积,结构面上有灰色胶膜和少量锈纹、锈斑。土壤有机质含量较起源土壤有明显增长,一般在2.0%以上,土壤复盐基作用明显,渗育层盐基饱和度大于75%,PH值为6.5~7.0,质地以粘壤土和壤粘土为主。
〔潴育水稻土〕
潴育水稻土在安徽省面积为2715.1万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74.91%,以六安地区面积最大,其余地区依次为安庆、合肥、滁县、巢湖、宣城、芜湖等地市,主要分布在长江及其支流沿岸冲积平原,巢湖等湖滨平原,皖南低山丘陵的河谷、冲、垄、盆地和江淮丘陵的塝、冲、畈地段。所处地形均为低平开阔。地下水位多在0.70~2.0米间,地面排灌条件较好,多种植双季双稻,年内季节性淹水期一般长达8个月。潴育水稻土亚类是种植水稻历史悠久,熟化程度最高,氧化还原交替进行最为典型的水稻土。铁、锰物质在剖面上分异十分清楚,剖面构型为A—Ap—W—C或A—Ap—P—W—C,A—Ap—W—G。有良好的潴育层发育,是该土壤的重要特征。潴育层中多种形态的新生体,如锈纹、锈斑、铁、锰胶膜等。全铁含量、铁铝率及氧化铁的晶胶率等也均较上下层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耕层在1.76~2.65%,且质量较好,胡敏酸与富里酸之比为0.54~0.74。长江冲积物上发育的潴育水稻土,有不同程度的石灰反应,PH值为7.5~8.5,河流冲积物上发育的潴育水稻土,PH值为5.5~7.0。潴育层的盐基饱和度大于80%。质地以粘壤土和壤土为主,复盐基程度较强,矿质养分较为丰富。
〔潜育水稻土〕
潜育水稻土土壤总面积有243.1万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6.71%。以安庆、巢湖、芜湖3地(市)为多。主要集中分布于长江冲积平原的低洼圩区、湖滨圩区。此外,山地丘陵的沟、谷、冲、望地段也有零星分布。由于所处地势低洼、排水困难,且地下水位较高,多在50厘米上,土壤长期受到水的浸渍,有的甚至地面终年积水,有些山丘沟谷,常年受山泉浸渍,形成水温、土温均低,泥脚深而烂陷的陷泥田。
土壤在长期浸水条件下,还原作用强烈,氧化还原电位在55~124毫伏,铁锰物质大部分以还原状态存在,使土壤呈青灰或蓝灰色。有机质因分解缓慢而得到较多累积,但质量较差,胡敏酸与富里酸之比为0.50~0.52。土壤剖面呈A—Ap—G,A—Apg—(W G)—G等构型。普遍具有潜育层(G)是其重要特征,该层多呈蓝灰色,糊状结构,大部分有强烈亚铁反应,质地多为粘壤土或壤粘土。
〔漂洗水稻土〕
安徽省有漂洗水稻土面积241.1万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6.65%。广泛分布于宣城、安庆、六安、巢湖、滁县、合肥、马鞍山、淮南、蚌埠等地市。在地形上主要位于江淮丘陵和皖南宣、郎、广平缓岗丘上。母质主要为第四纪红土和下蜀黄土。
漂洗水稻土多处于地形微倾斜岗坡地段。心土层质地粘重,滞水性强,在长期的地表径流和人为串流漫灌水的侧向漂洗作用下,耕层或犁底层上体产生强烈还原离铁作用,铁锰被还原淋洗,粘粒被漂洗或随下渗水侧向淋失,使土壤变白,形成漂洗层。剖面构型Ae—Ap—W—E或Ae—Ape—W—C。有漂洗层发育是漂洗水稻土的主要特征,该层为粉砂壤土或粉砂粘壤土。PH值为5.0~6.5,养分缺乏,耕层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75%,全氮0.108%,速效磷5.6PPM,速效钾69PPM,阳离子交换量小于10毫克当量/百克土。
〔脱潜型水稻土〕
安徽省脱潜型水稻土面积有45.9万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1.27%,是水稻土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亚类。分布于芜湖、郎溪、铜陵、怀宁、枞阳、太湖、宿松、无为、含山、和县、嘉山、全椒等县及巢湖、滁州市等。多位于长江及其支流沿岸圩区、巢湖等滨湖平原和岗地的冲畈部位。成土母质为冲积物、湖积物及下蜀黄土,起源母质为潜育水稻土亚类的强砂泥田、强青湖泥田、烂泥田等。地形低洼,排水较为困难,土壤具有明显的脱潜过程。在这过程中氧化作用逐步增强,还原作用逐步减弱,不只耕层和犁底层通气条件得到改善,在其下形成脱潜层,发育成A—Ap—W G—G剖面构型。脱潜层呈块状及棱块状结构,在蓝灰色剖面上有少量铁、锰淀积,形成锈纹、锈斑,活性铁比潜育层减少,品质铁比原潜育层明显增长。
脱潜水稻土亚类土壤养分除速效磷含量较低外,其余都较为丰富,耕层有机质及全氮含量分别在2%和0.1%以上,是肥力较高的水稻土亚类。
四、水稻土的改良利用
淹育水稻土大多为稻——麦(油)轮作,因地面水源不足,地下水位较深,常年有干旱威胁,产量低而不稳。改良措施上,最主要的是在改善灌溉条件,增施有机肥,合理配施氮、磷、钾等化肥和逐步加深耕层。
渗育水稻土以稻——麦(油)轮作为主,沿江江南部分水源条件较好地区种两季水稻、实行稻——稻——麦(油)轮作。由于长期在施肥上重氮少磷缺钾,有机肥不足,土壤养分失调,加以耕层浅薄,水利条件较差,粮油作物产量不高,在当前和今后的改良利用中,主要着重于改善水利条件,增施有机肥,配施磷、钾肥,适当深耕,以增加耕层等。
潴育水稻土亚类是养分含量比较丰富,耕层较深厚,物理性状较好,肥力水平较高的水稻土,除江淮丘陵北部及淮河以北外,多为稻——稻——麦(油)轮作。今后为保证继续稳产高产,必须进一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水利条件,进行精耕细作和培肥地力。
潜育水稻土亚类在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粘、湿、闭气,多亚铁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缺乏速效养分。地下水位较高的土壤,早稻移栽后返青慢,而且小麦、油菜多不宜种植,属低产土壤。在改良利用上改善排水条件,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土温,增强土壤通透性能是关键,逐步实行水旱轮作,干耕晒垄,适时烤田,以及合理配施氮、磷、钾等化肥,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提高速效养分含量。
漂洗水稻土亚类在水耕时,易淀浆板结,栽秧困难,耕层较浅,矿质养分缺乏,保水保肥性能差,施肥后见效快,但肥效不长,作物后期易脱肥早衰,产量不高。在改良利用上,应从改善排灌系统,杜绝串流漫灌入手,同时要重视有机肥的投入,多施粘质塘泥与土杂肥等,以改善物理性状,以及增施磷、钾肥等。追肥时,要注意少量多次,以免作物疯长和养分流失。
脱潜水稻土亚类已由原来单一种植水稻改为麦(油)——稻或油——稻——稻水旱轮作,随着排水进一步改善,氧化作用增强,铁、锰等不断淀积,脱潜层可以向潴育层发育,熟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在排水条件再度恶化,地下水位长高的情况下,还原作用增强,脱潜层复变成潜育层。在改良利用中,改善排灌条件,继续降低地下水位,使脱潜层进一步增厚。在水旱轮作中,对于旱耕作物,要注意深沟沥水,干耕晒垄,种稻期间宜浅水勤灌,适时晒田,并注意增施磷、钾肥料,协调土壤养分。
上一篇:第十二节 砂姜黑土
下一篇:导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