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04 自然环境志

第一节 土壤资源的特点

一、土壤面积较小,但土宜性强。
全省土壤总面积12.73万平方公里,面积偏小,而且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耕地1.27亩,林地0.65亩,草场0.38亩,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
由于安徽省地处中纬度,属于温暖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区,光能资源比较优越,从全国范围内比较,光能资源优于南方和西部山区,次于北方。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优于北方,次于南方。气候兼有南北之长,土宜性较强,许多温带和亚热带作物及林果都能栽培。
二、土壤资源类型多样,但质量较差。
安徽省土壤资源类型多样,既有适合农耕的平原,也有适宜于林茶的山林,还有一定面积的草场,为农业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全省以地貌条件为转移的水热条件再分配十分明显,从而打乱了土壤利用的水平分布规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
由于不合理的垦殖利用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全省土壤的质量较差。全省低产土壤面积约占全省耕地的一半,高产土壤仅占20%,中产土壤约占30%。低产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砂姜黑土,主要分布于淮北平原的中部,其次是潜育化和次生潜育的水稻土,主要分布于沿江低洼圩区。皖南和皖西山区,约占低产土壤的8%左右。
三、土壤资源地区差异较大,后备资源不足。
各类土壤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全省耕地70%集中于平原地区;次为丘陵地区,占21.6%;山区仅占8.4%,淮北平原耕地最多,占全省耕地的一半,人均耕地2.1亩。次为江淮丘陵,人均耕地1.9亩;其余大部分地区人均耕地在1亩左右。林地、宜林地以及草场资源的90%以上集中于皖西大别山、皖南山地及江淮丘陵。
由于农垦历史悠久,土地后备资源明显不足,可供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农、林、牧地共2000万亩左右,大部是荒山、灌丛地或小片草场,主要宜于林业,少数可以经营放牧业,可供开垦农田的土地已经很少。全省土地垦殖率为32%,平原区已达40~60%,山丘地区虽小于20%,但为较平展的盆地,也大部分到了开垦的极限。因此,虽有荒地,但潜力很小。
上一篇:第五节 皖南丘陵山地土区
下一篇:第二节 土壤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