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04 自然环境志

第三节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改良保护

根据目前的现状和问题,安徽省保护和改良土壤资源的首要措施是加速植树造林。植树造林,在山区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在平原地区可以改善小气候环境和培肥土壤。在植树造林时,应采取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安徽省自然条件地域差异很大,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不同林种和树种。淮北平原,地处温暖带南缘,为地势坦荡的大平原,可以建立农田防护林,发展泡桐、椿、栗等树种。黄河故道两侧可以农果结合,发展温带落叶果和花生等油料作物。江淮丘陵地区,丘岗起伏,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以发展耐干旱的马尾松、火炬松、栎类以及刺槐为主。沿江地区宜发展农田防护林。护岸林、皖南和大别山区,应大力发展以松、杉为主的用材林和以茶叶、油桐、油茶为主的经济林。
控制污染,尤其是控制废污水,防止因乡镇企业的兴起而导致的污染源扩散,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措施。对于排污企业,应加强其工业废水的处理能力。同时,改善化肥的使用现状,大力提倡化肥与有机肥结合使用。改进农药品种,以低残留代替高残留,控制农药的用量,保护天敌,发展生物治虫,走农药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道路,以尽量减少和遏止土壤的污染。
继续加强以兴修水利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是农业生产的有力保障。在淮北、沿淮、沿江砂姜黑土、潜育型水稻土分布地区,要继续加强防洪排涝除渍能力,改善土壤水分过多,空气缺乏及其他诸多与此有关的土壤理化性能。在岗丘黄红壤、黄壤、黄棕壤分布地区,除植树造林外,要增筑水库、塘坝,修建梯田、梯地,以缓和水土流失,改善土壤水分缺乏及其它诸多与此有关的土壤理化性能。在山区,除保护植被外,对冷浸田要开沟排水,导排冷泉。
用养结合,用改结合,是改善土壤性质,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措施,多方向、多品种的发展绿肥种植面积和扩大绿肥肥源,多门路、多渠道节约能源,开辟能源,增加秸杆还田,增加有机肥的用量,增加土壤的有机质,逐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逐步改良多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能,改良多种土壤的结构和构造,提高土壤的生产力水平。
上一篇:第二节 土壤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下一篇:导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