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04 自然环境志

第三节 皖西山地丘陵区

皖西山地丘陵区,位于江淮之间的西部,一般称为大别山区,他包括大别山地及其周边的丘陵。
皖西山地丘陵,就其地势的总平均高度而言,大于皖南山地丘陵。该区山地面积大于丘陵,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密集,有多座超过1700米以上的高峰,如白马尖、多云尖、将军岩、多枝尖、锅斗岩、天堂寨等。白马尖为最高峰,海拔高达1774米。由于山高、坡陡、谷深、溪流湍急、水源丰富,有利于植物保藏,所以不少地区植被保存较好,植物种类丰富。外围为低山、丘陵,发育有一定的盆地的深邃的谷地。深谷修建为大型水库,水库周围往往植被茂密,甚至有常绿阔叶林出现。盆地中则成为山间的农作区和居民点。
该区年平均气温小于15℃。0℃积温不足5500℃,相当于10℃的积温低于4800℃。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10~-12℃,越冬期25~35天。夏季平均气温25.0~26.5℃。无霜期<220天。年降水量1200~1400毫米。可见由于地势原因,热量资源偏低而雨水较多。
该区地带性土壤主要为黄棕壤。由于区内多中山,有一定垂直分布现象。黄棕壤一般分布在海拔400~500米以下的地区,南部在这一高度内有局部黄红壤出现。海拔400~500米向上,依次分布为山地黄棕壤(南部少数地方出现山地黄壤)、山地棕壤与山地草甸土。
该区基本属北亚热带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带。但因天然林屡遭破坏,多以次生落叶林占优势。在低海拔避风向阳、湿润的坡地或谷地,偶有局部的常绿阔叶林出现。由于坡向的不同,大别山北部和南部植被垂直分布带也略有不同。
北部海拔600~800米以下,有马尾松、杉木、毛竹林,以及油桐林、油茶林、乌桕林、漆树林等。在山坡谷地有青冈栎、苦槠、茅桑、栓皮栎、短柄枹、枫香等组成的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沿溪边谷地常有紫楠(Phoebe shearera)、薄叶楠(M achilus leptophylla)林,局部地区可以见到有湘楠(Phoebe hunanensis)混生。常绿阔叶树种还有石栎(Litho carpuglaber)、豹皮樟(Litsea coreana)、柃木(Euraya nitida)、木(Lorope talum chinense)、冬青、黄丹木姜子(长叶木姜子)(Litsea elongate)、海金子(Pittosporum illcioides,过去称崖花海桐)等。落叶阔叶树种还有化香、山槐、朴树、黄檀等。低山丘陵地区因人类干扰破坏,经常出现次生灌丛和草丛。灌丛主要由白栎(Quercus fabri)、盐肤木(Rhus chinesis)、胡枝子、山胡椒、映山红(RRododendron sim sii)、野山楂、六月雪、白檀等组成。草丛以白茅和芒为优势。值得提出的是亚热带的铁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 a)偶尔可在霍山县小南山附近的避风向阳的山坡脚下见到。沟谷湿地有以江南桤木(Alnus trabeculosa)为主,或者以枫杨、河柳占优势形成的落叶阔叶林。江南桤木是一种水稻田边或平原水乡沟渠边很好的绿化树种,它的根部有根瘤菌可以固氮。
海拔800~1200米之间出现黄山松(Pinus taiw anensis)林,以及由栓皮栎、茅栗、短柄枹、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 ii)、尖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aculeserrata)等组成的落叶阔叶林。
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峰顶部,有黄山栎(Quercus stew ardii)组成的山地矮林。还有三桠乌药(Lindera obtusiloba)、六道木(Abelia biflora)、水马桑(W eigela japonicavar.sinica)、安徽杜鹃(Rhododendron anhw eiense)、白檀组成的山地灌丛。有时在1000米以上的山顶,因气候和土壤条件不良,而形成以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或大油芒(Spodiopogon sibircus)占优势的草本群落。霍山多云尖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顶,有小面积由特有种都支杜鹃(Rhododendron shanii)组成的常绿灌丛,十分突出。华东地区的特有落叶针叶树种金钱松(Pseudolarix am abils)在山区腹地有天然散生。
该区地处南北过渡、东西连接的地带,加上地质历史古老,所以成为华北植物与南方植物,以及华中和西南部植物与华东植物在此交相会合。
该区内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其次有山芋、大豆、大麻、油菜等。
主要果树有板栗、桃、李、杏、石榴、柿等。金寨马鬃岭、渔坛一带,海拔900~1100米的山岩两侧坡地上,有小面积天然山核桃林的分布。
药用植物以霍山的石斛、岳西及霍山的茯苓较为著名,主要的还有天麻、贝母、麦冬、前胡、金银花、杜仲、厚朴等百余种。
珍稀保护植物有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 a)、连香树(Cercidiphyllumjaponicum)、金钱松、小花木兰(天女花)(M agnolia sieboldii)、香果树(Em m enopteryhenryi)、青檀、杜仲、天目木姜子(Litsea auriculata)、粗榧(Cephalolropis sinensis)等,以及都支杜鹃。几年来该区常有新种和过去在安徽或华东从未记载过的属、种发现。
南部海拔400米以下,主要为农田。常常可见到散生的青冈栎、苦槠、石栎、樟、紫楠、薄叶楠等常绿阔叶树种,并可在局部地点小片成林。很小面积的甜槠(Casta nea eyrei)也曾有发现。棕榈生长已较为普遍。其他常绿阔叶树种还有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豹皮樟、天竺桂(Cinnam om un japonicum)、光叶石楠(Photinia glaba)、青栲(Cyclobalanopsim yrsinaefolia)等。在太湖县的北部且可见到栲树(Caslanopsis fargesii),并曾发现过杜英(Elaeocarpus glabripetalus)。
海拔400~ 850米的地带,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如化香、麻栎、茅栗、山槐、小叶栎(Quercus chenii)、短柄枹等。马尾松林、杉木林分布普遍。常绿阔叶树种只有青冈栎、苦槠、石栎等。
海拔850~1100米,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常绿阔叶乔木树种已很难见到。落叶阔叶树种十分杂乱,有山槐、野漆、茅栗、盐肤木、金缕梅(Ham am elis m ollis)、八角枫(Alangiumchinense)、亮叶桦(Betula lum inifera)、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雷公鹅耳枥(Carpinus vim inea)等。黄山松林分布普遍。
海拔1100米以上,有黄山松林及小面积以黄山栎为主的山地矮林。
在岳西来榜等地海拔900~1400米之间,残留有由大别山的特有裸子植物大别山五针松(Pinus dabeshanensis)组成的小片松林的分布。
人工栽植的林木多在低山丘陵地带,有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还有油茶、油桐、乌桕、漆树、棕榈等经济林,以及茶园。
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山芋等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芝麻等。
主要果树有板栗、柿、枣、枇杷等。若干年来,在向阳避风坡发展有少量柑桔。
药用植物较多,主要有茯苓、天麻、半夏、五倍子等。岳西海拔1000米以上的鹞落坪曾栽植人参、红花等名贵药材。
该区珍贵、稀有、濒危植物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的有大别山五针松、金钱松、八角莲(Dysosm a verspellis)、连香树、天目木姜子、鹅掌楸、黄山木兰、凹叶厚朴、小花木兰、紫董、香果树、杜仲、天麻、黄山花楸、青檀、银鹊树(Tapiscia sinensis)、浙江楠(Phoebechekiangensis)等。
上一篇:第二节 江淮丘陵区
下一篇:第四节 沿江平原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