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04 自然环境志

第一节 河流

一、长江
长江为世界著名大的河流之一。古称江,习惯上也称大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脉的主峰格拉丹冬雪山群,上游称沱沱河,接纳布曲东流即称通天河,进入藏、滇、川间为金沙江,直至宜宾,始称长江。干流横贯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10省、市、自治区;支流还流经甘肃、陕西、河南、贵州、广西和浙江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全长6380公里,水能蕴藏量2.3亿千瓦,总水量9793.50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因此就其长度和水能蕴藏量均为世界第三位;就总水量为世界之第四位;就流域面积则为世界之第八位。
安徽省属长江下游,又称“皖江”。长江干流自湖北省段窑进入安徽省境,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安徽南部13个县4个市,至和县驻马河口进入江苏省境,干流长416公里,占长江下游计程的三分之一。长江在安徽境内流域面积为6.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一半,仅及长江全流域面积4%。安徽境内长江流域地形以山丘区为主,而圩区、湖泊两类地形却为全省同类地形面积之主体(见表3—2—1),可见安徽省境内的长江流域素以“鱼米之乡”而著称,为全国农业生产稳产高产商品粮基地和淡水渔业生产基地。
安徽省境内长江流域地形组成表
表3—2—1

(续表)

省境内长江河段支流众多,湖泊密布。较大的支流有皖河,秋浦河、青弋江、水阳江、裕溪河等;较大的湖泊有龙感湖、黄湖、泊湖、大官湖、武昌湖、菜子湖、白荡湖、巢湖、升金湖和南漪湖等。详细情况见表3—2—2、表3—2—3。
安徽省境内长江水系主要支流简表
表3—2—2

说明:括号为安徽省境内的流域面积。
安徽省境内长江流域湖泊简表
表3—2—3

说明:括号中数字为与该湖面面积、容积相对应的水位,单位为米。
长江河段,自铜陵县大通以下属感潮河段,但其水情变化,基本上受径流控制,潮汐影响居于次要地位。每年4~5月间,当上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和两岸支流发水时,该河段水位上涨较快,形成短期的春汛。6月间进入汛期,7~8月间上游来水量剧增,最高水位常在这一期间出现(见表3—2—4)。11~12月份水位稳定下降,逐渐进入枯水期,至翌年1~2月水位最低,大通最低水位4.70米(1968年)。全河段水位的年内变幅均在10米上下。大通以下河段每日有明显的两升两降的潮水位变化,潮差在0.5米左右,小潮0.20米,但也有特例,芜湖最大湖差曾达1.16米。
安徽省境内长江干流大水年份最高水位表
表3—2—4单位:米

说明:括号内为月日。
长江河段水流平稳,水面平均比降0.17‰,大通附近流速,枯水期0.6米/秒,洪水期能达到2.1米/秒;狭窄河段均大于宽阔河段;落潮大于涨潮;上游大于下游。
长江的水量,据大通站资料,正常年平均流量为29200秒立方米,径流深550毫米,年总水量为9317亿立方米。实测期年最大平均流量为43100秒立方米,总量为13590亿立方米,径流深度为797毫米,出现在1954年,其重现期为400年一遇;年最小平均流量为21400秒立方米,年总水量6760亿立方米,径流深度396米,出现于1978年,其重现期为50年一遇。实测流量年际变幅仅2倍,为全国年径流年际变幅最小的河流。全长江入海年总量9793.50亿立方米。
安徽省正常年份入长江的水量为421.53亿立方米,其中汇入大通站以上为209.11亿立方米;大通以下为212.42亿立方米,对长江的补给量是很小的。
长江径流的年内分配亦为全国径流年内分配最为均匀的河流,以月最大值与月最小值之比而言,亦为全国各河流之最小,见表3—2—5。
长江大通站径流正常年月平均流量表
表3—2—5

长江的洪水,主要发生在每年6~9月,占年总量的50.9%。长江的洪水,湖北省武穴以上来水量要占85.7%,鄱阳湖来水量占9.3%,汉江以上来水量占5.0%,因此长江的洪水主要来自上游,安徽境内的来水是很小的。据大通站统计实测最大流量为92600秒立方米,出现时间为1954年8月1日。据历年实测月平均最大流量数值统计,1954年8月,平均流量亦以85200秒立方米居历年各月之首位,见表3—2—6,相应水位16.64米亦是历史最高水位。
长江大通实测历年逐月平均最大流量表
表3—2—6

长江的枯水径流,主要出现在每年1~4月。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或2月。据历年实测月平均最小流量数值统计,大通站1924~1988年的统计资料最小月平均流量为6730秒立方米,出现于1963年2月(见表3—2—7)。
长江大通实测历年逐月平均最小流量表
表3—2—7

但据大通站实测最枯流量为民国18年(1929年)1月31日的每秒4620立方米,1961年2月3日水位3.19米为历史最低。1978年的年总量为大通站的历年最小值,其最小月平均流量仍在9790秒立方米,亦出现在2月份,该年在作物生长旺盛的需水期5~9月内,月平均流量仍在26000~41000秒立方米之间,可见长江水量是充沛的。
长江历年逐月流量的极值分布,无论是月最大值、正常值、最小值,如果依其分配柱状圆形式绘制,其分配形式都是相似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长江的水量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均较平缓。
长江是中国少沙的河段。但是由于其上中游流域面上的森林植被率下降,使得长江的泥沙有了显著增加的趋势。如1954年为长江全流域的大水年份,该年水量为正常年份的1.5倍,大通站的年输沙总量为4.97亿吨,与正常年份的输沙量(4.68亿吨)相近;而1964年大通站的年来水量为10380亿立方米,仅及1954年之水量的76.4%,但其年输沙量却达6.78亿吨,为1954年的年输沙量1.4倍。大通站正常年的年平均输沙率为14.8吨/秒,相应的年输沙总量为4.68亿吨,年侵蚀模数为274吨/平方公里,实测期年平均最大输沙率为21.4吨/秒,相应年输沙总量为6.78亿吨。年侵蚀模数最大值为39.8吨/平方公里,出现时间为1964年;年最小值出现于1972年,其年平均输沙率为10.8吨/秒,相应年总输沙量为3.91亿吨,年侵蚀模数为229吨/平方公里。可见长江沙量的年际变幅为1.73倍,略低于水量年际变化2倍的幅度。
长江的泥沙主要来自水蚀作用,其年内分配与水量年内分配基本一致。大通站汛期6~ 9月的输沙总量占年输沙总量67.4%,而5~ 10月的6个月则占全年输沙量的87.1%;另外的6个月(11月至翌年4月)仅占年输沙量的12.9%,其百分率明显高于水量的百分率。这表明长江的泥沙绝大部分源自流域面上的水蚀作用。见表3—2—8。
长江大通站正常年份泥沙的年内分配(输沙率)表
表3—2—8

长江河势,在大别山掀斜构造影响下,把长江河道推向南岸,因此南岸多为低山丘陵;北岸则为宽阔的平原。与此同时,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组断裂,又促使长江作“之”字型曲折迂回流动,但总的流向保持西南至北东方向。在平面上长江河道的形态表现出一放一收,单一河段与分汊河段相间出现的形态。单一河段江窄水深,河床与岸坡都比较稳定;每隔一段流程,在河道转折处,便是山丘或矶头临江,或枕于河道一侧,或在两侧对峙,形成难以冲刷的节制点。在这些节点附近,河道最窄最深,节点过后,河道展阔,沙洲罗列,形成分汊河道,河槽水浅而多变,河岸和洲岸经常发生剧烈崩坍,同时也给护岸的长江大堤安全渡汛带来极大的隐患。
在长江河道的节点计有小孤山、天门山、钱江口、荻港、太子洲、东西梁山、采石矶等处,江面宽500~800米,堤岸边100~700米,水深都在-10米以下,深水岸线,总长有280.93公里;分汊河段江面宽4000~5000米,水深在-5米以下的浅水岸线,长291.6公里;余下的单一河段,江面宽1000~2000米,距岸边100~700米水深在-5~-10米之间的中深水岸线长187.29公里。见表3—2—9。
安徽长江岸线分类表
表3—2—9单位:公里

(续表)

长江河道的礁石,大多位于南岸和山体临近河岸附近,以太子矶和东流两处最多,太子矶的拦江矶礁,从南岸向江中伸出700米,江心还有礁石多处,江水流态紊乱,历来一直是航行事故多发河段。
如果按节点划分,长江的20处河段中有7段在枯水时会对航行发生影响,它们是宿松附近的张家洲;望江附近的长山矶,东至的东流;枞阳附近的太子矶;贵池、繁昌附近的黑沙洲;和县附近的江心洲等河段,其余多优良河段,多在大通以下。
长江安徽段两岸都有堤防,建国后对堤线进行了多次调整,加高培厚,除险加固,到1988年已建成了较完整的堤防系统,干堤总长达700余公里。左岸有同马大堤、广济圩堤、枞阳江堤、无为大堤等,形成江北的防洪屏障。在各主要支流的入江口,除皖河外,其余都先后建闸控制,拒江水倒灌。右岸临江圩区,一般面积较小,地形受山矶及支流河口控制,未能修建连续江堤,采取分圩口筑堤办法,共建成城市堤防及圩堤30余处。支流的入江口除尧渡河,黄湓河两处建闸拒江水倒灌外,其余均未建闸,直通长江。
1985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确定近期各有关控制地点防洪设计水位,江西省湖口为22.50米,安庆为19.34米,大通为17.10米,芜湖为13.40米,马鞍山为11.70米,南京为10.60米。1954年8月,长江安徽省段的安庆、芜湖、马鞍山的最高水位分别为18.74米、12.87米和11.41米,都已接近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确定的防洪计划。
长江的河道,安庆以上常年水深不小于4米;安庆至芜湖不小于4.2~4.5米,中洪水时期一般能达5.5~7米;芜湖至南京不小于8米。历史上安庆以下可行使江轮全年畅通无阻。建国后经过对河道的维护和建设,除特殊枯水年份(如1956~1957年,1977~1978年),一般吃水3.6米的客货轮在皖江河道上可以全年畅道,载重量1.5万吨的江驳组成的大型船队,能日夜航行;芜湖以下可常年通航吃水6.5米的海轮。
二、龙泉河
发源于安徽省东至县官港梓树岭;由北向南,经泥溪、昭潭至江西省石门街入鄱阳湖。安徽境内河长65.5公里,控制流域面积994平方公里,河床比降3‰,安全泄量620立方米每秒。正常年径流量8.42亿立方米,最丰水年达13.15亿立方米,最枯水年4.09亿立方米。
三、尧渡河
又名前河,发源于东至县与祁门县交界之良禾岭,由南向北,流经花园、良田、尧渡、七里湖,于东流注入长江,长71公里,流域面积896.4平方公里,正常年径流量7.43亿立方米,最丰年高达11.47亿立方米,尧渡镇历史上最大流量1270立方米每秒(1970年7月13日)相应最高水位23.75米。最枯水年份仅3.14亿立方米。历史上最小流量为1958年7月25日的0.018立方米每秒,最低水位为1967年10月19日的18.29米。1968年建东流节制闸把江水倒灌,1975~1977年对尧渡至流长27公里河段进行综合治理,围垦七里湖,河底拓宽至60~100米,1984年建成东流船闸。
三、黄湓河
上源有两支:前河与后河。前河发源于祁门县的仙寓岭,由南向北,经东至县的葛公、洋湖等地与来自石台县的后河(又名丁香河)汇合于双河口方称黄湓河,经雁塔、张溪等地穿越升金湖,由黄湓闸入长江。干流长102公里,流域面积1548平方公里。河道比降3.4‰,河底宽50~80米,现有河道泄洪能力700秒立方米。雁塔处1983年6月23日出现历史最高水位18.85米,最大流量2140秒立方米(1957年7月9日),因此极易造成河道两岸洪涝灾害。正常年径量为13.24亿立方米,最丰水年达20.2亿立方米,最枯水年仅5.57亿立方米。1964年建成黄湓闸把江倒灌,有效控制江洪的发生。
四、秋浦河
原名秋浦江。又名云溪河。上源有两支:一源出仙寓山,汇牯牛降北坡考坑、竹溪、利源、彭溪、木卑坑、湘源、大小剡溪、庄门坑等诸水入公信河,北东流向,经珂田、占大、大演,于香口村附近注入秋浦河;二源出祁门大洪岭,经石台县兰关,纳琏溪、管溪入鸿陵河,于香口附近与公信河相汇始称秋浦河,而后经七里、矶滩、高坦、灌口、殷汇,从池口入长江。长150公里,河宽100~250米,流域面积2235平方公里,山区占80%。比降1∶3700,泄洪能力为1000立方米每秒。正常年份年径流量24.34亿立方米,最丰高达36.43亿立方米(1954年),高坦镇历史最大流量为2710立方米每秒(1957年7月4日),历史最高水位为26.87米(1970年7月13日),历史最低水位为19.58米(1966年9月28日)。最枯水年份的水量为17.13亿立方米(1978年)。秋浦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使河床蕴藏有丰富的黄砂,从1984年起,每年外销百万吨以上。
五、白洋河
发源于九华山西麓三根尖,自南向北流经刘街,桃坡至白洋,与来自四峰尖的白愈河(又名南么河)相汇,过江祖潭、上清溪入东南湖,在百牙山附近纳来自石山的白沙河(横河)来水,至下江口入长江。长77公里,流域面积591.4平方公里,河宽80~100米,泄洪能力400秒立方米,贵池清溪1954年最大洪峰流量高达1380秒立方米,相应最高水位16.97米,沿河洪涝灾害频繁发生。1965~1971年从上清溪起,沿七里岗另辟一新河入秋浦河,长11公里,底宽100米,泄洪能力600秒立方米。正常年径流量为6.8亿立方米,最丰水年份高达9.11亿立方米,最枯水年仅2.96亿立方米。是安徽省血吸虫病最流行区之一。
六、九华河
发源于九华山北麓,由龙溪、漂溪、双溪、舒溪、澜溪汇流而成,故又称五溪河。自南向北,流经五溪桥、墩上、观前,至梅埂入长江。全长54公里,流域面积533.8平方公里。河床底宽30~60米,比降为1∶1200,正常年径流量5.41亿立方米,泄洪能力480立方米每秒。最丰水可达8.43亿立方米,最枯水年份仅4.22亿立方米。九华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河道弯曲,多浅滩,河床内黄沙蕴藏量甚丰,以量大质优著称。
七、青通河
发源于九华山东麓岔泉岭附近,自南向北流经青阳县柏家桥、蓉城镇,至元桥纳东河、东山河,于童埠新河口东纳七里河,始称大通河本干,于铜陵县大通镇注入长江,全长68公里,流域面积1229.0平方公里。蓉城以上属上游河段,河床多砂砾石,水位暴涨暴落;蓉城至童埠为中游河段,河道弯曲;童埠至河口为下游河段,淤积严重。1951年设蓉城水文站,年平均流量0.5~1.5秒立方米,洪水最大流量达450秒立方米(1983年7月4日),最高水位19.24米(1970年7月13日)。正常年径流量12.04亿立方米,最丰水年达19.05亿立方米,最枯水年仅6.15亿立方米。长江水在洪水季节可倒灌抵蓉城。干旱季节曾出现断流(1958、1966和1978年)。建国前青通河通航条件较好,百吨大船可驶达蓉城,后因河道年久失修,大量泥沙淤积河床,自河口至蓉城多处设坝蓄洪灌溉,至1958年基本断航。1971~1973年将青阳至童埠15公里河道,由原来15米拓宽至40米,平均挖深2米,洪水季节轮船已能直抵蓉城镇。青通河蕴藏黄沙量大,每年外销80万吨。
八、顺安河
位于长江南岸铜陵县境内,源出青阳县与铜陵县交界天门山之北麓,自南向北于墩上入长江,全长30公里,流域面积400平方公里。泄洪能力为400立方米每秒。河道弯曲狭窄,河底宽40米,地势低,圩口多,水网紊乱,1971~1973年结合治河,联圩、围垦、灭螺,另辟顺安新河,上起宁铜铁路顺安大桥下接原顺安河,自北向东北方向,经山车村,张树闸至坝埂头入长江,长14.6公里,上下河底宽均100米,河底高程由8.69米降至5.5米,平均坡降0.22‰。正常年径流量5.76亿立方米,最丰水年达10.43亿立方米,最枯水年仅3.44亿立方米。
九、漳河
长江南岸,南陵县境内。漳河有两支源头:一支源自南陵县西南部绿岭乡荷花塘,另一支源自南陵县南部烟墩乡水龙洞。两支源汇合于三里店,西汇峨岭河,至南陵县城后,再纳后港、西港、中港等诸水,自南向北经黄墓、峨桥至澛港入长江。全长115公里,流域面积1359平方公里。《中国历史地图》记载:西汉时,漳河名淮水,北宋时称漳淮水,元明两代上游(南陵以上)名漳水,中游(南陵至三埠管)名淮水,下游(三埠管以下)名氵鲁明江,清代统称漳河。南陵县城以上的上游河道属山间溪流,河床陡峻,比降2.3~4.5‰,河面狭窄,水位变化幅度大,汛期暴雨极易形成山洪暴发,干旱季节则断流。县城以下的中游河段,河宽80~140米,比降0.15‰,水流平缓。从肇家埠至三埠管,河道长20公里,为南陵县与繁昌县之界河。肇家埠东漳河分流,名孤峰河,北经奎湖入上潮河,至三埠管仍归漳河。三埠管以下的下游河段,河宽120~ 200米,比降0.12‰,河道弯曲,淤积严重,洪水期水位高出两岸地表1.45米。漳河主要支流有长河,资福河、荆山河。长河在漳河左岸,从繁昌至峨桥入漳河,长27公里;资福河从青弋江的西河镇分支,经金阁镇至资福河口与漳河相接,长26公里;荆山河从三埠管向北经淘米渡、竹丝港、小荆山至芜湖县卜家店与青弋江相接,长25公里。荆山河与资福河使漳河、青弋江相互串通,并与圩区一些通水渠道相连,构成这一地区纵横交错的水网。据肇家埠站实测资料,漳河多年平均水位10.26米,最高水位17.21米(1983年7月3日),最低水位7.12米(1967年2月1日);多年平均流量8.28秒立方米,多年平均最大流量14.9秒立方米(1969年),多年平均最小流量6.8秒立方米(1968年);月平均最大流量91.5秒立方米,(1969年7月),月平均最小流量0.11秒立方米(1966年8月)。历年最大洪峰流量1440秒立方米(1983年7月5日),历年最小洪峰流量108秒立方米。干旱季节亦曾出现断流(1968年,1978年)。正常年份流入长江年总水量8.42亿立方米,最丰水年份达15.23亿立方米,最枯水年份仅4.93亿立方米。
从元代至民国,漳河一直是皖南地区重要航线,县城北7.5公里的仓溪是漳河第一个自然码头,皖南山区的土特产、粮食均由此中转。客运轮船常年航行在芜湖与南陵县城之间。建国后,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严重,肇家埠实测河床断面,1982年比1975年已高出1.13米,现已断航,仅通20吨木船。
十、青弋江
青弋江发源于黄山北麓。《宁国府志》记载:“青弋江古名清水,一名冷水,又名青弋水。称其为青弋江,是因为它发源于黄山,会石台、太平、旌德、泾县诸水后,河身渐广,春暖水涨,波涛汹涌,故曰江。”
青弋江源出黟县美溪河,北流接青溪河,经石台、太平,于周家坦注入陈村水库,出陈村水库流经泾县(此段原名施溪河)、宣城、南陵、芜湖等县,于芜湖市区入长江,全长275公里,有大小支流30余条,流域面积8178平方公里(表3—2—10),是安徽省境内,也是长江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
青弋江主要支流组成表
表3—2—10

青弋江从泾县县城以上为上游河段,长126公里,两岸山势陡峻,麻川、清溪等支流就穿行于高山狭谷之间,大雨过后,洪水咆哮奔流而下而形成灾害。泾县以下至南陵西河镇45公里为中游河段,河宽80~130米,水面比降0.16~1.19‰,沙卵石河床,枯水季节,沙滩外露,水深小于1米。西河镇以下为下游,长104公里,沙质、淤泥质河床、河槽平直、水流平稳,两岸地势平坦、河网交织,为长江冲积平原组成部分。在芜湖县湾沚附近,青弋江由青山河分向北流经当涂县查湾、龙山桥于当涂县城入姑苏河归长江;在芜湖县清水镇附近东纳水阳江经黄池的来水,但汛期时,受长江高水位顶托其流向顺逆不定,青弋江水也有可能流入青山河和水阳江。因此,青弋江的下游水网地带,水系紊乱,漳河、青弋江和水阳江互相串通,水量难以分清。
青弋江属雨源型河流,水位流量随降雨量变化而变化。西河镇站多年平均水位10.36米,1957年7月初暴雨骤降,7月5日出现历史最高水位18.80米;1968年,继1966、1967年连续3年干旱,12月12日出现历史最低水位6.92米。最大洪峰流量8300秒立方米(1983年7月4日),最小洪峰流量290秒立方米。各时段实测最大洪峰流量所占各种年份的百分率在省内各河中属较低的,见表3—2—11。
青弋江各时段洪量占各种年份百分率
表3—2—11单位:亿立方米

西河镇多年平均流量154秒立方米,最大年平均流量344秒立方米(1954年);最小年平均流量74.3秒立方米。月最大流量1010秒立方米(1954年6月);月最小流量2.02秒立方米(1978年11月)。流入长江正常年径流62.76亿立方米,最丰水年高达104.98亿立方米,最枯水年24.53亿立方米。
青弋江在50年代以前,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水含沙率较低,从1958年以后,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加剧。60年代含沙量0.07公斤/立方米,年输沙率22万吨;70年代含沙量0.099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30万吨,80年代含沙量增至0.157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高达75万吨,西河镇河床断面已淤高1.3~1.5米,汛期洪水位高出两岸地面1.6~1.8米。
青弋江上游的陈村水库,1958年开工,1972年竣工,总库容27.2亿立方米,集防洪、发电、灌溉、航运、旅游、养殖于一体,最大泄量3910秒立方米,年发电量3.16亿度,发电尾水由其下游7公里的溪口坝调控,全部输入陈村灌区总干渠,可灌溉泾县、南陵、宣州141万亩农田。同时总干渠至泾县纪村电站形成二级发电。但是却使青弋江从溪口至泾县34公里河道终年涸歇。1988年由于陈村水库汛期泄洪溪口坝开闸溢洪,造成泾县县城附近的皖南电机厂浸泡3昼夜,蒙受重大损失。
十一、水阳江
长江南岸。发源于绩溪县和宁国县南部山区,上游有东津、中津、西津3条主要支流,其中以源自绩溪县龙丛的西津最大,东津与中津在中河口相汇始称水阳江,自南向北,在宁国河沥溪镇西津河从左岸汇入;至宣城孙家埠有源自宣城南部坍泉的华阳河汇入;至宣城双桥西纳夏渡河来水,并向右分出一汊流东洋河,下接红庙河汇入南漪湖;至宣城新河,东纳南漪湖来水;至宣城管家渡,上青山河从左岸分出,在横埂桥分为两支,一支西接倒逆河经黄池镇通青弋江,并在三里桥入下青山河经当涂三汊河与姑溪河合流,另一支向东又汇入水阳江;在西陡门,丹阳湖水从水阳江右岸分出,下接当涂姑溪河径入长江,可见水阳江从双桥以下水系相当紊动。水阳江地跨绩溪、宁国、宣城、当涂、芜湖5县,全长254公里,流域面积8934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上游浙江省境内5平方公里,中下游江苏省境内1273平方公里,安徽省境内7656平方公里,占该区域面积85.7%,见表3—2—12。
水阳江流域概况表
表3—2—12

(续表)

水阳江在宣城孙家埠以上属山区河流,沙砾石、卵石河床,比降大,达1~2‰,暴雨河水猛涨,久晴河道干涸断流,沙滩外露。从1951~1978年的26年宣城站实测年最大径流深为1494毫米(1954年),最小径流深仅294毫米(1978年),变幅为5.1倍。1961年出现历史最大流量7640立方米每秒,1984年9月1日出现历史最高水位18.33米,1954年9月24日河道断流,最低水位为1966年8月11日的9.69米。西津河胡乐司站实测,正常年份径流的年内分配的变幅为6.9倍(见表3—2—13)。说明越是上游径流的变幅越大。
西津河胡乐司站实测径流年内分配表
表3—2—13

孙家埠以上两岸多无河堤,1965年,从水东镇以下设堤防。这一河段的河道变迁频繁,民国26年(1937年)的故道在现河道的左侧,中卅村、戴村、劳山、虎爪山和三里店等处仍遗留有故道的明显痕迹,现划为行洪区。张家桥处有一拦河古坝佟公坝,是唐初兴建的水利工程,坝长318米,高2.4米。后因河道变迁,坝址处形成鲍村滩,将水阳江干流一分为二,古坝位于左侧支流,右侧为水阳江干流。
孙家埠至双桥为水阳江中游河道,属丘陵地带,主要支流有郎川河、无星河、桐汭河、夏渡河、阜阳河等。河道多急湾,因迎溜顶冲,外滩崩坍严重,多处河段出现淤高,每次洪水都会使河床形态发生变化,这一地带是水阳江洪涝灾害多发地带,一旦出现洪水漫溢地面,将给下游的水网地带造成惨重损失。1983年水阳江流域发生特大暴雨,从双桥以下一片泽国,成灾面积122.95万亩,占总耕地的48.5%。宣城68个圩口溃破64个,洪峰期间有20万多人被洪水围困,财产损失达3亿元之巨。
自宣城双桥以下为水阳江下游河段,地势低下,支流河湖纵横交错,是安徽省水系最为紊乱复杂的河段。主要湖泊有南漪湖、固城湖(湖面主属江苏省)、丹阳湖和石臼湖,总蓄水量在13.4亿立方米,是水阳江自然滞洪区。水阳江的流域各时段最大洪水总量所占各种年份的百分率,上游较之中下游要低(见表3—2—14)。
水阳江各时段洪量占各种年份百分数表
表3—2—14

这也说明其中游河段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低,使枯水流量减少。水阳江与青弋江一样,除30天洪量大于枯水年总量外,其它时段,都小于其枯水年的年总量,这是全省其它地区河流年少见的。
每年经当涂县姑溪河汇入长江的径流总量在正常年份内为47.08亿立方米,最丰水份为79.08人立方米,最枯水年份为21.66亿立方米。
十二、华阳河
长江北岸,在安徽省境西部。古称杨汶河、古雷江。上游主要支流有源自宿松三面尖的二郎河和凉亭河,自大别山西南坡顺流而下,串连龙感湖、大官湖、黄湖和泊湖。下游主要支流有沿江圩区的望江河,洲头河和杨湾新河,由华阳河河口汇入长江。地跨宿松、太湖、望江和湖北省的黄梅、广济等5县,全长85.6公里(不包括穿越湖区长度),流域面积5511平方公里(其中安徽省境面积2790平方公里)。习惯上从湖区开挖至华阳河,长39公里的河段称为华阳河。河道规则顺直,枯水最小水深1.2米。据《长江水利史略》记载:这一带长江河道变迁大,早在宋、明以前,长江在这地区分为北江、中江和南江3支。南江傍江南与江心洲(现称新洲)夹流(今为长江主航道);中江是江心洲与鸿脑洲(现龙坪)的夹流(今为长江副航道);北江相传为“禹白武山之前,漫而深广之,导江水入之,因号曰北江。”至明代初年,华阳河与皖河下游沿江的龙感湖、大官湖、青草湖及漳湖都是长江故道。由于北江历年淤积严重,加之从宋代开始,大兴筑坝,围田等原因,北江口遂渐淤塞变窄,华阳河以上出现众多沙洲。清康熙年间宿松的曹湖、老洲等地形成大片洼地,终年积水。至咸丰年间,经过长江一次大水,洼地逐渐淤高,从此浩淼的长江主流随之南徙。清道光元年(1821年)开始筑沿江长堤,随江水迭溢,又陆续修筑了长达数百里的沿江长堤,至民国初年,已基本形成今同马大堤系统,把长江与华阳河分隔开来。
华阳河流域内湖泊众多,水网交织,湖泊面积966.4平方公里(其中安徽省境内810平方公里),见表3—2—15。
华阳河流域湖群概况
表3—2—15

正常年份汇入长江的年径流量为17.44亿立方米,最丰水年份高达30.13亿立方米,最枯水年份仅6.14亿立方米。湖底高程一般在10米,长江最高水位18.83米(1954年8月),从1956年后,为控制江水倒灌入湖,先后建成华阳闸、杨湾闸和杨林节制闸,但均未建过船设施和预留渔类通道。湖内水位变幅不大,控制湖区平均水位12.93米,水深在2~3米之间,兼顾农田灌溉用水和湖内水产养殖需水。大官湖东侧下仓铺历史最高水位在建华阳闸前为21.01米(1954年7月31日);建闸后为16.36米(1983年7月24日),历史最低水位为11.56米(1963年4月1日)。华阳河历史最大入江流量1010立方米每秒(1954年11月23日),最小流量为-1780立方米每秒(1954年7月17日)。上源二郎河宿松站历史最大流量700立方米每秒(1969年7月11日),历史上最小流量为零(1958年8月30日),历史最高水位20.12米(1959年6月16日),历史最低水位为15.62米(1960年8月27日)。经过长时期的围垦,已先后围湖造田38.1万亩,辟有华阳湖农场,为安徽省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
十三、皖河
长江北岸。主要支流有长河、潜水和皖水,均发源于大别山南麓。长河与潜水在官坝头合流,至程家渡又汇皖水,流至怀宁县石牌镇始称皖河,至安庆市西郊入长江。流经岳西、潜山、太湖、望江、怀宁、安庆5县1市,河道全长227公里,流域面积6442平方公里,正常年份年径流总量53.79亿立方米,最丰水年份高达92.76亿立方米,最枯水年份仅21.90亿立方米。怀宁县石牌历史最大流量为4700立方米每秒(1983年7月5日),最小为零(1956年3月9日);历史最高水位21.13米(1983年7月5日),最低水位为13.15米(1957年9月20日)。石牌以上河水多年平均含砂量为0.5公斤/立方米,长河的周家河站多年平均断面上含沙量为25公斤/立方米。
长河又名太湖河,发源于岳西县多枝尖,流径店前、牛镇、花凉亭、太湖县县城、黄泥镇、官坝头、陈家渡,至怀宁县石牌镇入皖河干流,长145公里,流域面积2506平方公里。花凉亭以上为山区河道,主要有店前河、野鸡河、安乐河等支流,河道曲折深切,比降5‰~1‰,花凉亭以下流经多为丘陵圩畈地区,河道曲折河床中沙洲发育,河宽350~800米,平均比降0.4‰。1958年,在花凉亭建花凉亭水库,1976年竣工,总库容23.98亿立方米,装机容量4×10000千瓦,最大泄洪量10100秒立方米,在其下游的花凉亭灌区,设计引水流量70秒立方米,有总干渠1条,长36.7公里,干渠4条,长158公里;到渠以上建筑物1083座,可使太湖、怀宁、望江、宿松4县的103万亩受益。
潜水又名潜山西河,俗称前河。发源于岳西县公界岭,有来榜河、西岐河、林家河等支流,经五河、岩洞、溪沸、水吼、野人寨、梅城,至官坝头与长河相汇合,长115公里,流域面积1326平方公里。岩河以上为山间溪水,两岸多为狭谷,比降1~0.5‰;河道宽30~50米;岩河至野人寨为卵石河床,枯水时沙滩显露,比降0.5‰;野人寨以下为山前丘陵圩畈地带,沙质河床,平均比降0.4‰,河宽300米,多浅滩,泥沙淤积严重,高出两岸1~4米,形成“悬河”,有雨则洪,无雨则涸,潜山站历史最大流量为4510立方米每秒(1969年7月14日),最小为零(1958年),河道变迁频繁,易遭水旱灾害。早在东汉末年,劳动人民就开始治理该河,两岸设置堤防,公元200年建有吴塘堰,明代改建为石渠,一直保留至今,为一项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
皖水又名潜山东河,俗称后河。发源于岳西县黄沙岭,经岳西县县城、乌石堰、余家井小市,程家渡与长河、潜水汇合流入皖河干流,长120公里,流域面积1083平方公里。乌石堰以上为山区河道,比降1~0.5‰,河宽30~60米;乌石堰至小市,流经丘陵地带,比降0.2~0.5‰,河面宽60~300米;小市以下流经畈区,比降0.5~0.4‰,河面宽350~800米,河床中泥沙淤积严重,高出两岸1~3米,形成“悬河”,安庆市至宿松的皖水公路大桥(余家井)由于泥沙淤高,洪水常淹没桥面而迫使交通中断,于1973年另建公路大桥。劳动人民于公元200年在该河兴建的乌石堰治水工程,有“金堤石渠”之称。
皖河干流自怀宁县石牌镇纳长河、潜水、皖水来水,向东流经江镇,入七里湖、八里湖,再经山口,于安庆市西郊流入长江,全长42公里。1957年前,从石牌以下皖河由四条河流分成汊流,独立流入长江,从北到南依次为:江家嘴河、经冬河、易家河(新坝河),泥塘沟河(石龙河),其中经冬河是主流。江家嘴河宽80~100米入依佳湖;易家河宽80~150米,穿过漳湖汇入经冬河;泥塘沟河宽15~40米,在望江县的萧公庙附近注入易家河。这四条河流汛期下受江水倒灌顶托;上经石牌鲇鱼头与猫山夹河对峙,束窄河床,洪水渲泄,经冬河与依佳湖、漳湖、冶塘湖、沙湖、八里湖连成一片泽国,连年洪涝灾害严重。1957年为根治水患,拓宽、挖深裁弯取直江家嘴河,称为新皖河。石牌以上来水经新皖河直接入长江;同时将经冬、易家、泥塘沟三河纳入武昌湖,并在巨网建节制闸,控制武昌湖水位。新皖河从江镇以下亦称七里湖、八里湖,水面宽4000~5000米,长达15公里,水深3~5米,左岸为丘陵,右岸依托同马大堤,常年有轮船往返石牌与安庆之间。
十四、枞阳长河
菜子湖入江河段。汇入菜子湖的主要河流有大沙河、龙眠河、孔城河和挂车河等,经菜子湖调蓄后,湖水出双河口,始称枞阳长河,经枞阳闸入长江,全长24公里,宽70~130米,河底高程5米,流域面积3234平方公里。枞阳闸最大流量1150秒立方米(1969年7月18日),正常年份泄入长江水量25.88亿立方米,最丰水年份45.47亿立方米,最枯水年份18.08亿立方米。1983年7月14日出现历史最高水位16.85米;1962年3月31日出现历史最低水位为6.55米,1961年7月10日出现最小流量为-259立方米每秒。大沙河发源于岳西县魏岭丛毛尖(海拔1465米),经潜山县黄柏山区,至沙河埠入丘陵地带经桐城县尖刀嘴分流,北为柏年河,南为人形河,两河在乌鱼岩汇合,于桐城县练潭入菜子湖。大沙河大小支流有黄柏、大小、中嘴、鲁坦、三湾等20多条(其中主河道黄柏河长58.6公里,落差在1000米以上),流域面积1395.9平方公里,占菜子湖流域面积41.5%,是菜子湖流域最大的一条河流。沙河埠以上,大沙河流经黄柏山区为山溪型河流,长53公里。黄柏山区是安徽省暴雨中心之一,年降雨量2708毫米,1969年7月16日最大一日降雨高达482.8毫米,最大之日降雨696.8毫米,降水过程总降雨量1350.7毫米(7月6日至17日)。黄柏山地形陡峻,峰峦重叠,基岩广泛外露,多为花岗岩及片麻岩,风化性极强。50年代初期,黄柏山区森林覆盖率在60%以上,30厘米胸径的大树到处皆是,绿树葱葱,大沙河是一条常年清水流动的河流。从50年代后期,大规模的毁林开荒,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至不足20%,尖秃的荒山16.15万亩,开荒地40万亩,占黄柏山总土地65%。从此,在同样暴雨的情况下,形成了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使大沙河从沙河埠以下的地面每年平均降3.07毫米,因此,大沙河流域是安徽省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地区。由此而带来大沙河目前的主要灾害不但有洪灾、旱灾,还有沙灾。山区半月不雨即旱,河水断流,林木滞长;一遇暴雨,泥沙俱下,危及下游,几乎年年都有发生。1969年7月中旬上游的特大暴雨,尖刀嘴水位超出圩内地面8米,最大洪峰流量达6100秒立方米,造成尖刀嘴以下毁灭性灾害,死伤7100人,冲倒房屋5.2万间,受灾耕地9.92万亩,其中沙压田2.05万亩,损失4924万元。
据桐城县青草乡统计资料,水田和旱地沙质土占土地90.2%,1969年的沙压田地,至今仍有5000亩积沙厚在2米以上。山地沙化也很普遍,有8.0万亩山地连草也不生长。1958年兴建的黄柏乡马安水库总库容330万立方米,尽管多次挖沙,至1984年已全部淤满。尖刀嘴浆砌分水坝1970年竣工,坝高9.2米,至1982年10月11日实测顶高只有4.9米,13年淤沙厚度4.3米,平均每年淤高0.33米。
十五、罗昌河
发源于庐江县龙王顶,自北向南流经罗昌河镇、浮山,由乌金渡入白荡湖。1953年,在白荡湖的后湖嘴向南开挖长5.2公里的入江引河,底宽10~30米,底高6.6~4.4米,水深1.8米,同时在入江口2公里处建白荡湖节制闸,至此,罗昌河穿越白荡湖经引河注入长江。全长47公里(不包括湖区长度),流域面积775平方公里。河宽35~250米,底高9.5~8.4米,罗昌河镇以下25公里的河道可通船。白荡河在1983年7月17日出现14.49米历史最高水位。
十六、西河
古名“洲河”。长江北岸。发源于庐江县南鸭池山东麓,由苏家河、中塘河、八里河等支流汇入黄玻湖,至缺口起始称西河,自西向东流经无为县黄洛河镇汇入裕溪河,是裕溪河的主要支流,全长108公里,流域面积1622平方公里。西河上游的来水最早经一些通江支流从新安桥和刘家渡两处汇入长江。明代起随着沿江围塘和江堤的兴建,堵死刘家渡通江口(明正德,公元1506~1521年),又在新安桥兴建斗门(明万历,公元1573~1619年),西河入江出路遂移到中下游,其主要入江口有3处:一经泥汊入江;二经马沟河和神塘河从神塘河口入江;三经黄洛河口进入裕溪河从裕溪口入江。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又先后堵死泥汊和神塘两处河口,黄洛河遂成为西河的主要排泄出路。建国后,在刘家渡附近的凤凰颈和泥汊建有节制闸,凤凰颈闸设计流量为112秒立方米;位于泥汊的利民闸,设计流量19.4秒立方米。这两处通江节制闸主要用于汛前抢排和引江水灌溉。
西河沿岸圩区耕地面积100万亩,占巢湖流域圩区耕地面积的40%,主要包括炼塘圩、廿四圩、上九连圩。西河安全泄量为350~400秒立方米,建国后西河最高水位为1954年8月25日凤凰颈出现的13.79米,1983年7月21日凤凰颈西河水位为11.96米。目前与无为大堤成圈的二堤总长39.1公里,圩堤顶高13.5米,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为进一步提高排灌能力,1986年扩建凤凰颈排灌工程,是一座机排、机引和自排、自引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泵站,可引江灌溉流量200秒立方米,最大排洪流量240立方米,并于1991年竣工。与此同时,1986年动工兴建西河小断面整治工程,开挖原西河河底宽20~30米,底程高6~4米,最大排灌能力为300秒立方米,预计1995年完工,将成为凤凰颈排灌站引江济巢和排灌之通道,也可改善西河的通航条件。
十七、裕溪河
西汉时称“濡须河”,现又称运漕河。西接巢湖东口门,流经巢湖、无为、含山、和县4市县,至裕溪口入长江。长60.4公里、流域面积3808平方公里。裕溪河沿线有清溪河、西河汇入。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时,巢湖水入江通道是从含山县东关经无为县黄洛河镇折向南马口至神塘河口入江,称为濡须河。在南宋期间(1127~1299年),开挖从黄洛河镇至裕溪口入江新河道,并堵死神塘河入江口,无为县所有的内河水均汇入裕溪河。古濡须河的上段(东关至黄洛河镇)仍为裕溪河的一部分,中段(黄洛河镇至马口)成为今西河的中下游河道,而西河成为裕溪河的重要支流。裕溪河沿岸土壤肥沃,有圩区耕地76万亩,裕溪河安全泄量为6000秒立方米,但在汛期下受江水倒灌顶托,上有巢湖及西河泄水,常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1954年巢湖东口门出现历史最高洪水位12.93米;裕溪口最高洪水位12.88米,沿河两岸,尽成泽国,水势之大,损失之惨重,为百年所罕见。1962年和1969年先后建成巢湖东口门和裕溪口两座水利枢纽,包括节制闸、封闭堤、拦河坝和船闸、渔道等设施,1971年又将全线拓宽挖深,急弯裁直,河底拓宽至100~200米,河底高程挖至4.2米,裕溪闸上水位控制在6~6.5米,水深保持在1.5~2.0米,河段顺直,河宽水深,水畅其流,常年可通航100吨级轮船,与无为大堤成圈的下九连圩和十四连圩88公里长的圩堤高程加高至13.5米,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1983年大水年份,巢湖闸下出现水位11.88米,裕溪闸上水位11.96米的情况下,圩田仍是丰收年。
十八、牛屯河
位于和县、含山两县境内,因河水经牛渚山而得名。上游在水达庙与裕溪河相接,流经桐城闸、杭驳、后港桥、白桥,至圣家圩注入长江,全长31.12公里,流域面积372平方公里。为了控制巢湖洪水及江洪倒灌,早在吴赤乌中(公元245年)就在牛屯河上游建造了铜城闸。民国32年(1943年)在下游新桥处建造了新桥闸,以遏阻江潮倒灌。牛屯河为圩区河道,河底平缓,河宽30~150米,中水位时,河内水深2.0米,安全泄量为455~495秒立方米。建国后牛屯河最高水位为12.56米(1954年8月1日)水色一片泽国,使沿岸33.8万亩农田受淹,损失惨重。1965年牛屯河开辟为巢湖分洪道,在老铜城闸上的牛屯河河口重建铜城闸,设计流量118秒立方米,将原弯曲河道裁直并拓宽至150米,1978年又在老新桥闸之南重建新桥闸(曾名红旗闸),设计排涝流量700秒立方米。与无为大堤成圈的练纲圩堤顶高程加高12.5~13米,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1983年新桥闸上水位为10.7米)。为解决巢湖洪水出路,1986年巢湖地区决定兴建“二河一站”工程,即开挖牛屯河分洪道、兴建凤凰颈排灌站和西河小断面整治。将牛屯河开挖河底宽60~80米,河底高程保持3.4~2.0米,设计分洪流量455秒立方米,1991年已竣工。正常年份注入长江水量1.40亿立方米,最丰水年份2.79亿立方米,最枯水年份仅0.67亿立方米。
十九、姥下河
发源于含山县张公乡,向东经和县娘娘庙,姥桥,于姥下河口入长江,全长27.2公里,流域面积140.1平方公里。1956年在河口建姥下河闸,起拦江水倒灌之功能。正常年份入江水量0.45亿立方米,最丰水年份0.90亿立方米,最枯水年份仅0.29亿立方米。
二十、德胜河
位于含山、和县境内,发源于含山县鱼岘口水库和东山水库,向东流经含山县城,张公桥、腰埠、至和县金河口注入长江,全长50公里,流域面积414.6平方公里。德胜河为泥质河床,底宽15~25米,底高5~6米,平均比降0.37‰,为拒江水倒灌,1968~1970年在金河口建成节制闸和排灌站,未建船闸,闸上最低水位控制在7.0~7.5米,通航20吨级船舶。正常年份入江水量1.39亿立方米,最丰水年份2.74亿立方米,最枯水年份0.66亿立方米。
二十一、滁河
古称涂水,唐代改称滁河。发源于安徽省肥东县梁园附近,流经巢县、含山、全椒、来安等县,经江苏省江浦、六合等县,于仪征县的大河口入长江。全长269.2公里,流域面积8057平方公里(其中安徽省境内河长169公里,流域面积6104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75.8%)。滁河支流众多,一级支流就有17条之多,安徽境内主要的一级支流有襄河、乌衣河、来安河、沛河、皂河、小马厂河、大马厂河等,其中以襄河、乌衣河最大。滁河多年平均年降水为970毫米,年总量78.15亿立方米,年径流总量24.98亿立方米,其中安徽境内为18.25亿立方米,占滁河全流域总年径流量的73.1%(见表3—2—16)。
滁河各主要支流水量组成表
表3—2—16

滁河在安徽境内最丰水年径流量高达39.08亿立方米,最枯水年份仅7.94亿立方米,丰枯水量年际变化4.8倍。滁河水量年内月变幅在20~30倍之间,见表3—2—17。
滁河正常年径流年内分配表
表3—2—17

滁河河道狭窄多弯,排洪不畅,下游圩区高程在8~10米之间,堤防防洪能力不足5年一遇,河道通过能力为300~500秒立方米,而滁河汊河集的最大洪峰流量则高达1260秒立方米(1987年)最高水位为12.03米,每逢汛期,上有洪水夺槽猛下、下受江潮顶托,内涝甚为严重。反之,当洪水过后,上游缺乏调蓄功能的水利工程,又时常呈现水枯河干,尤其是上游河段,均为间歇性河流。安徽省境内的全椒县,10年就有8年受灾,旱涝交替,机遇频繁。“大雨破圩遭灾殃,天旱无收饿断肠”。1969年苏、皖两省联合进行综合治理滁河,主要措施是开凿驷马山干渠,疏浚和渠化滁河,建立有机的排灌系统,并结合改善滁河航运,实现渠化通航。
驷马山引江灌区,在滁河的上中游,皖东丘陵地区,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包括巢湖、滁县、来安、全椒、和县、含山、肥东、定远及江苏省的江浦、南京市郊区等县市,设计灌溉面积365万亩。1969年动工兴建,1973年发挥效益。灌区建有乌江抽水枢纽,可抽江水550秒立方米引灌;分泄滁河洪水500~600秒立方米入长江,并建有襄河口、汊河集节制闸和滁河一、二、三级抽水站;开挖驷马山引江渠道275公里,灌溉干渠2条计112.68公里,灌区内有反调节水库13座,总库容3.83亿立方米。上述工程竣工后,不仅沟通了滁河在安徽境内直通长江的航运,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滁河上中游的缺水问题,同时能使滁河上游洪水及时通过驷马山干渠泄入长江,减轻滁河下游的洪水威胁,真正起到旱能灌,涝能排的综合效益。
上一篇:第三节 地下水
下一篇:第二节 湖泊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