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04 自然环境志

第二节 湖泊

一、七里湖
长江南岸。位于东至县西部,东流镇南,西滨长江。湖汊河港纵横交错,大小湖汊有136个。湖底高程9.5~12.0米,平均水深1.6米,当水位16.0米时,湖面56.2平方公里;水位高达20米时(1983年7月),湖面70.0平方公里。入湖河流主要有尧渡河,西经湖口入长江。汛期受江水倒灌,内外江湖水连成一片,洪涝灾害严重;枯水季节,湖滩草场出露,杂草丛生,钉螺密布,有螺面积近3200平方米,是省内血吸虫流行重灾区之一。1955年张湾筑新坝,拦截太白湖水灌入;1968年为拒江水倒灌,在湖口牛头山至猪屁眼之间筑长2850米大堤;1970年建成东流闸;1975年开始对七里湖区全面治理,尧渡、香隅河改道入江;围垦3万亩湖滩,建七里湖垦区;湖区内保存6个小湖泊,正常水位13.0米时,计有水面2.08万亩,最大水面的黄泥湖1.1万亩的水面已辟为水产养殖场。
二、升金湖
原名深泥湖、新深湖、黄湓湖,后因“日出鱼货价值升金”而故名升金湖。跨东至、贵池两县,湖面主属东至县。东起贵池唐田,西止东至县瓦龙桥,南起东至县张溪,北抵贵池新河口,南北最长端45公里。湖的东南部群山环抱,西傍丘陵岗地,北滨江滩洲圩。湖床自南向北逐渐倾斜,湖底平均高程8.4米,正常水位时湖岸周长165公里。湖岸曲折,湖汊众多名称各异,许多子湖,子汊群众习惯上又冠以湖名,如沙湖、大村湖、大清湖、北滩湖等。据其自然形态,升金湖可分为3大湖区:从扬嘴至小路嘴以南为上湖;小路嘴至八百丈为中湖;八百丈以东为下湖。入湖河流主要有黄湓河、张溪河和唐田河,北经新河、老河入长江。1964年建成拒江倒灌的黄湓大闸和1965年在老河口建成的大闸(均未建过鱼设施),有效地控制湖区水位。
湖水面积在建闸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闸前,水位11.0米时,相应水面有14.7万亩;水位升至13.0米,相应水面为19.5万亩。建闸后,有利于围湖造田,导致水面日趋减少,据1985年统计资料,从1965~1985年,沿湖围垦面积达6万亩(不包括在50年代已围垦为广丰、裕丰、万兴,新丰、东湖、蛟口、和平、福兴、五星、联盟、白联、新胜等15个圩口),当湖水位15.0米时,湖水仅有16.56万亩(见表3—2—18)。上、中、下3湖以中湖最深,上湖最浅,汛期平均水深可达2米,枯水仅0.5米。汛期5~9月,平均最高水位15.5米。1954年7月为历史最高水位达18.35米(1983年黄湓闸内最高水位是17.03米),枯水期为12月至翌年2月,平均最低水位10.2米,1979年12月为历史最低水位仅8.9米。多年平均水位12.56米(1974~1985年),水面有14~15万亩,蓄水量1.63亿立方米。
升金湖水位与水面面积表
表3—2—18

湖区雨量充沛,沿湖植被良好,入湖径流量丰富,湖内水质良好,略呈绿色,经测定,湖水含钙量较高(30毫克/升以上),总氮、硅酸盐、磷及铁含量属正常水质范围。见表3-2-19。
升金湖水化学分析表
表3—2—19

湖内浮游植物含量上湖多于中湖和下湖、全湖平均180.8万个/升,优势种群为硅藻、绿藻、裸藻、黄藻、兰藻、甲藻。硅藻生物量的比重达61~84%。
湖内浮游动物平均含量为23545个/升,以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为优势种群,平均0.031克/升。
湖内水生维管束植物长年生长种类比较丰富,但以马来眼子菜、苦草为优势种群,现存量2.05斤/平方米,生物量达1.3亿斤。
湖中鱼类在建闸前后亦变化很大。建闸前最高年产量在50年代后期不少于700万斤,一般年份均在500~600万斤,其中青草鲢鳙等4大家鱼要占总产量50%以上,而且个体重10公斤以上较多见。建闸后,鱼获物的总产量及青草鲢鳙鱼类的比例急剧下降,在70~80年代内,鱼获物的年总产量一直在300万斤左右徘徊,1978年仅年产116.5万斤,而且以条、鲫、鲌鱼等占绝对优势,5公斤以上的大鱼很难见到,由此可见,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和建闸不预留鱼道是造成渔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建国后,由于沿湖垦殖,加上每年有9万吨泥沙从黄湓河上游推入湖中,不断淤高湖底,使得湖水位有所升高,1985年的年均湖水位为13.37米,较之1974年的年均湖水位11.75米提高0.81米。
1986年1月湖区已辟为国家级禽类自然保护区,中心保护区20万亩,每年冬季计有43种以上国家级保护的珍禽来此觅食、越冬,其中白鹳、白鹤、白头鹳、黑鹳等为世界濒危鸟类。
二、南漪湖
原名“南碕湖”。又名“南湖、漪湖”。跨宣城、郎溪两县。南漪湖的地形复杂,三面环山,一面临圩;北侧是北山,并深入湖中2公里,将湖面一分为二,南名“南湖”;北名“北湖”(又名荡南湖)。北湖主要集江苏省高淳县来水;南湖纳郎川河、飞鲤河、红雨河、长溪河、永丰河、毕桥河、沙河等来水。湖水从两湖口马山埠由东向西经汪联河于宣城新河庄汇入水阳江。湖底高程5.5~6.5米,当水位12.61米时,湖面210平方公里,可蓄水10.8亿立方米,是调节水阳江水量的主要湖泊之一。湖内正常水位8.5~9.0米,1983年7月6日出现最高水位13.99米,1978年12月24日最低水位仅7.0米。
南漪湖湖水的化学性质,湖水的水质偏酸性,一般为5.4~5.8,溶解氧最大达11.0毫克/升,最小6.4毫克/升,平均7.8毫克/升。但其它化学成份东部湖区与西部湖区有所不同(见表3—2—20),除总碱度和氯化物,东部湖区含量略高于西部湖区外,其余各种化学成份的含量都是西部湖区高于东部湖区。这是来自宣城的造纸厂、化肥厂、制药厂等每天排出的污水经武村河水排入西部湖区所造成的。
南漪湖水化学分析表
表3—2—20

湖内浮游植物平均30.95万个/升,东湖区高于西湖区,优势种群是兰藻门,在湖中形成很大面积的湖靛,保持在4~5万亩水面,其位置随风向变化有所变迁。生物量平均每升湿重0.680毫克/升,并不是很丰富的。
湖内浮游植物平均1785个/升,最高可达3300个/升,最低也有300个/升。优势种群以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为主。生物量平均每升湿重3.04毫克,是比较丰富的。
湖内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平均每平方米563公斤,优势种群为马来眼子菜、莕菜和苦草以及细果野菱,覆盖度30%。生物量按20万亩计可产11.26万吨马来眼子菜、莕菜和苦草;1万亩的菱群按亩产2500公斤计,可产2.51万吨。因此南漪湖每年总产高等水生植物的生物量是13.77万吨,平均亩产688.7公斤。
湖区底栖动物平均每平方米含量113.2个,湿重151.6克,全湖以20万亩水面计,现存量为4038.2万斤,优势种类以圆田螺,三角蚌等为主。
南漪湖的鱼类总产量,50年代为550~600万斤,以鲤、鲌、鳊、青、草、鲢、鳙等鱼为主,个体大,多在10公斤以上;60年代总产量下降,为260~280万斤,70年代略有上升,为270~300万斤。
但湖内定居性的鲤、鲌、鳊等大型经济鱼类已逐年下降,在鱼获物中的比例不足20%,个体由大变小,一般在2.5~3.0公斤以下,5.0公斤很少见到,而小型鱼类已上升到76%。鱼类资源的变动主要是由于酷渔滥捕;工矿废水污染;围湖造田,1955~1983年已围湖造田5.0万亩;河床及湖底泥沙淤积并增高其高程等原因,严重破坏了湖区的生态平衡所造成的。
四、石臼湖
在安徽省境东南部,地跨安徽省当涂县和江苏省溧水、高淳两县。纳水阳江、新桥河和天生桥河来水,西连大部分已垦殖的丹阳湖,并经姑溪河入长江;南以官溪河、龙港与固城湖相通。流域面积958平方公里,湖面235平方公里(其中安徽99平方公里,湖面主属江苏省),湖区东西长22公里,最大宽度14公里,湖底高程5.5米。50年代末,湖水位6.93米时,面积20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米,容积3.5亿立方米;水位12.0米时,面积262平方公里,容积17.0亿立方米。70年代以后,湖区围垦达61.3平方公里,其中当涂县围垦18.0平方公里。1983年7月14日花津站最高水位达12.27米。据清光绪《高淳县志》载,石臼湖是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伐楚时所开凿胥溪运河的一段故道,后经历代变迁逐已湮废。水呈黄绿色,透明度0.2~0.3米,PH值7.8,矿化度88.49毫克/升,湖泊有蓄洪、灌溉、水产养殖、航运等功能,可通航30吨级船舶,是皖东南沟通江苏省西南部的主要航线。
五、龙感湖
长江北岸,安徽省西南部。横跨湖北省和安徽省,地处安徽省宿松县的西南部与湖北省黄梅县的东南部。由龙湖和感湖组成,合称龙感湖。入湖河流,安徽省境内主要有二郎河、钓鱼台河等;湖北省境内有古角山河。湖水向东流并与黄大湖、泊湖相互串联,组成互有联系的水域。湖水出口有湖北省境内的八一港经小池口入长江,安徽省境内经华阳河的华阳闸和黄大湖的杨林闸、泊湖的杨湾闸亦流入长江。入湖总来水面积3591平方公里,其中安徽省983平方公里。1954年大水后,龙感湖等附近的湖泊均被划为长江下游的蓄洪区,面积达976平方公里。1978年后,安徽省在华阳至望江县城一线建隔堤,从而形成明确的蓄洪区域。龙感湖东西长28公里,南北最大宽度20公里,湖底高程10.5米,蓄水位14.0米时容积9.7亿立方米(其中安徽境内6.22亿立方米),湖面积420平方公里(其中安徽境内266平方公里);蓄水位17.0米时,容积22.3亿立方米,湖面积475平方公里。龙感湖水位的变化既受长江的影响,也受到出口处建闸的人为控制,据下新水位站1950~1974年的25年实测资料,龙感湖历年最高水位为21.24米(1954年),多年平均最高水位为17.13米;最低水位为11.68米(1958年),多年平均最低水位为12.18米;历年平均水位为13.15米,平均水深2.65米(1980年10月实测平均水深3.72米),相应水面为53.5万亩,其中湖北省黄梅县境内水面18.7万亩;安徽省宿松县境内水面34.8万亩,湖面主属安徽省。
根据1980年10月对湖区所布置两条互相控制断面所取水样测定结果,龙感湖湖水PH值在6.8~7.4之间,重碳酸盐平均含量为59.42毫克/升,总碱度0.97毫克当量/升,氯化物5.92毫克/升,硫酸盐8.06毫克/升,钙、镁离子含量分别为11.63毫克/升和4.46毫克/升,总硬度0.93毫克/升,氨氮0.029毫克/升,亚硝酸盐0.00053毫克/升,硝酸盐0.017毫克/升,硅酸盐4.5毫克/升,磷0.717毫克/升,铁0.113毫克/升。
湖内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较丰富,平均18.9万/升,生物量3.034毫克/升,其优势种类为兰藻、丝藻、硅藻等。
湖内浮游动物平均密度31912个/升,生物量为1.96毫克/升,其中以原生动物、枝角类、桡足类为优势种群。
水生维管束植物主要种类有马来眼子菜、菰、轮叶黑藻、莲、苦草、芡实、菱、聚草等。其中优势种群是马来眼子菜、菰和莲。马来眼子菜更是占绝对优势。水生植物湖中心及河道水面疏稀,沿岸湖滨密集,尤其是湖区的南部最密集。目测全湖覆盖度50%,计30万亩,其中马来眼子菜群丛占总覆盖面的70%以上。
底栖动物生物量每亩达154.49斤,以水生昆虫、寡毛类、多毛类占底栖动物总量75%为优势种群。淤泥质湖底中的底栖动物的种群和数量要比沙质河底或硬泥底要多。
龙感湖的南部湖滩一直是围垦的重点区域。建国后,仅安徽省内已先后围湖造田33万亩,占原龙感湖水面的38%,辟有华阳湖农场。
龙感湖鱼类主要有青、草、鲢、鳙、鲤、鲫、鳊、团头鲂、鲌、毛鱼、银鱼、乌鱼等60余种,历年总产量400万斤。尽管历年捕捞产量没有明显下降趋势,但渔获物质量却发生了变化。1973年以前,渔获物中中大型经济鱼类如鲢、鳙、青、草、鲤、鲫、鲌等鱼要占70%以上,而且个体以5公斤较多见;小型鱼类如毛鱼、小杂鱼只占30%;1973年以后颠倒过来,大型经济鱼类只占30%,而且个体变小,以2~3公斤较多见,毛鱼产量达70%以上。这说明龙感湖的鱼类资源遭受破坏,向小型化方向发展。这除了与江湖建闸阻碍鱼类洄游通道及围垦减少鱼类索饵和繁殖的场所外,主要原因是捕捞强度过大,使生命周期长的大型经济鱼类种群难以恢复,而使生命周期短的小型鱼类种群却逐渐发展起来。湖区常年可通航,船只经华阳闸入长江。
六、黄大官湖
长江北岸,安徽省宿松县之东南部。由东边的黄湖和西边的大官湖相连而成。东西长26公里(竹墩至杨林闸),南北宽15公里(四分场至北落坡),南北最窄处,即大官湖与黄湖的分界线(下仓至新港口)仅5公里。湖岸南部呈圆弧形,北部曲折。多湖湾,其中以大赛湖和沙湾湖是伸向西北方向的两大湖汊,面积在3万亩以上。
黄大湖四周没有入湖河流,水源依靠龙感湖水经竹墩河注入,湖水出口除经湖东的杨林闸(设计流量28秒立方米)能向长江排出少量外,主要经湖区东北部下仓埠附近的长湖(长河)进入泊湖,再由泊湖的杨湾闸泄入长江。因此,黄大官湖是处于上有龙感湖,下有泊湖的过水地带,湖水呈微流运动状态。1955年被规划为华阳河蓄洪湖泊之一。
黄大湖为一浅水型湖泊,正常水位时,湖水深2~3米,而且大官湖深于黄湖。湖底除下仓的长湖(河)附近为沙质底外,大部分为淤泥质湖底。湖底较为平坦,平均高程10.5米,据1968~1985年实测资料,湖水的多年平均水位为12.96米,相应湖面为40万亩(其中黄湖18万亩,大官湖22万亩),蓄水量为5.0亿立方米。湖水面积随水位变化而增减(见表3—2—21)。1954年由于长江大堤溃破,黄大湖亦受江水浸泡,出现最高湖水位21.11米。据1958~1985年资料,年均最高水位14.34米,平均最低水位11.82米。
黄大官湖水位面积、容积变化情况表
表3—2—21

据1980年10月对湖水3个控制断面取样分析,水中营养元素比较全面,尚未发现污染物质,特别是对藻类生长有利的钙、镁、硅酸盐和磷酸盐较为丰富,为饵料生物和鱼类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湖中浮游植物平均为20.67万个/升,生物量为0.6261毫克/升,其分布特点是:由西向东逐渐减少;从南向北逐渐增多。其原因是由于北部湖区岸迹曲折、多湖湾、湖汊,又有众多村庄农田毗连,流入湖区的生活污水和有机碎屑多,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以硅藻类为优势种群。
浮游动物平均8861.8个/升,生物量平均2.555毫克/升,其分布特点亦是从西向东减少;从南向北逐渐增多。优势种群以枝角类中镖水蚤和象鼻蚤为主。
底栖动物平均每平方米238.22个,生物量为每平方米239.29克,优势种群为河蚬,圆田螺、河蚌等。
水生维束植物平均鲜重每平方米5259克,每亩产7000斤。覆盖度达71.5%,东部黄湖水域水生植物分布数量及种类都较多,覆盖度达75%;而在西部的大官湖中,覆盖度为51.5%,整个湖区以马来眼子菜占优势,遍及全湖,莲、菰等只占4~10%,其它种群仅零星分布。
黄大湖的鱼类组成,既有鲤、鲫、鳊、鲌、鲶等湖泊定居鱼类,又有青、草、鲢、鳙等江湖洄游性鱼类,还有鳗鲡、河鲀、刀鲚等过河口性洄游鱼类。
黄大湖鱼类资源,从1951~1985年的35年中,有很大的变动,其特点如下:
一是半洄游性鱼类资源因建闸而减少,引起鱼产量下降(表3—2—22)。1956~1960年的平均年产量减少539.2万斤,其中半洄游性鱼类锐减,从732.1万斤减少到141.2万斤,而定居性鱼类产量略有上升,成为湖中的优势种群。这显然是1956~1960年大兴水利,建闸隔断了江湖洄游鱼类的通道导致鱼类资源减少。
泊湖鱼产量及种群比例表
表3—2—22(1951~1960年)单位:万斤

二是从60年代至70年代小型鱼类迅速发展,黄大湖鱼类的总量呈恢复上升趋势。60年代黄大湖的鱼年产量多在400~500万斤,而70年代已上升到600~700万斤,最高年产量达897万斤(1977年)。但从渔获物组成上看,小线型鱼直线上升,从50年代占总产13~18%上升到60%,至70年代末则已达到82%。
三是定居性鱼类资源下降,个体由大变小。在50年代末,由于半洄游性鱼类资源锐减,定居性鱼类转为优势,从60年代至70年代末,小型鱼类逐渐取代定居性鱼类的优势。定居性鱼类在渔获物中的比例由1960年的63%下降到1979年的10%,其个体由大变小。1967年鲤鱼5斤以上的个体占鲤鱼总量的75.5%,到1979年仅占总量的29.9%,下降45.6%。
四是小型毛鱼已呈衰退趋势,而条却正在取代毛鱼而成为湖区的优势种群。
造成黄大湖鱼类资源变动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但最重要的是由于湖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而造成的。
原因之一是湖泊通江河道建闸,阻隔了半洄游性鱼类的通道,使这一鱼类不能索饵洄游、产卵繁殖,鱼类种群发生变化,造成资源下降。
二是捕捞能力的强弱,影响鱼类资源的变动合理捕捞,将保持湖区经济鱼类的兴旺;反之则引起鱼类资源的衰退。70~80年代初,黄大湖的湖区内,成千上万条渔船,采用密箔密网,甚至采用电炸鱼的手段酷捕,大鱼、小鱼全部捕尽,使鲤、鲫、鲌等经济鱼类的个体越捕越小。
三是黄大湖区南部的沿湖浅滩已垦殖殆尽,不仅缩小湖区的面积,更重要的是破坏了一些草上产卵鱼类的天然产卵场所。
四是水生植物迅速生长,引起鱼类种群的改变。水生植物在湖面上的覆盖度由30%逐年上升,至目前达到70~95%。水生植物的这种变化,导致了“敞水性”产卵鱼类(如毛鱼)的产卵场所的缩小,因而在小型鱼类资源中,毛鱼已呈衰退趋势,而条鱼则取代毛鱼而成为小型鱼类中的优势种群。
七、泊湖
长江北岸,安徽省境西南部,地跨太湖、宿松、望江3县。东西长33公里,南北宽15公里。湖盆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入湖河流有凉亭河,但湖水主要南靠龙感湖经竹墩入黄大湖,再经长湖流入泊湖;湖水出口经华阳闸和杨湾闸与长江相通。1955年被规划为华阳河蓄洪湖泊之一。湖面不规则、湖岸曲折,多湖汊,全湖按其自然形态可分为东、中、西3个部分,湖底为沙质和泥质。原有湖面63万亩,由于淤积泥沙和围湖造田的原因,湖面已大为缩小。湖水历年平均水位为12.82米,相应湖水面积35万亩,水深2.5~5米,蓄水量4.86亿立方米。
湖水的水质良好,PH值7.1碳酸盐类52.266毫克/升,硫酸盐10.766毫克/升,钙8.98毫克/升,镁5.456毫克/升,总碱度0.8068毫克当量/升,氯化物5.44毫克/升,硫酸盐10.766毫克/升,钙8.98毫克/升,镁5.456毫克/升,总硬度0.62毫克当量,氨氮0.02毫克/升,氮0.0344毫克/升,硅酸盐3.44毫克/升,总磷0.94毫克/升,总铁0.65毫克/升。由此可见,泊湖水呈微碱性,硬度不高适合鱼类繁殖和生长。
浮游植物平均含量16.6万/升,生物量0.145毫克/升,以绿、兰、硅藻类为优势种群,秋季数量明显增多。
浮游动物平均含量4341.78个/升,生物量0.0068毫克/升,以原生动物为优势种群,其次为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属高生产力湖泊。
底栖动物平均含量每亩45.16斤,以河蚬为优势种群,还有水生昆虫、水蚯蚓等。
水生维管束植物含量平均每平方米1.37万克覆盖度平均35%,总生物量高达13亿斤,其优势种类以菰、芦苇为优势种群。
泊湖鱼类产量在1955年有700万斤的高产纪录,以青、草、鲢、鳙等种群为主,其次为鲤、鲫等,随围湖造田20万亩和建闸等人为因素的干扰,使泊湖的鱼产量急剧下降,至1964年只有90万斤,而且在种群上鲚、鲫、鲌等占渔获物的比例呈上升趋势,青、草、鲢、鳙所占的比例则大为下降。1964~1971年进行家鱼人工放养,产量得以恢复,从90万斤提高到1969年的317万斤,从70年代以来,鱼类产量基本徘徊在200~250万斤。1976~1981年先后放养蟹苗271斤,1980年和1982年河蟹产量分别达15万斤和30万斤。具有蓄洪、滞涝、灌溉、水产、航运等综合效益。
八、武昌湖
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的左岸,望江县境内。50年代仍为一串联湖泊,自西向东依次为赤湖、武昌湖、青草湖和漳湖。建国初期,进行河道整理,湖水位降低,湖泊面积缩小,一部分湖区被围垦,现在的武昌湖包括赤湖,武昌湖、青草湖。武昌渡拦鱼石坝将武昌湖分成东西两大部分,东侧为青草湖区,西侧为武昌湖区。湖底平坦,均以淤泥质为主,自东向西逐渐倾斜,其高程东部为10.70米,武昌渡10.00米,西部9.50米。武昌湖东西长27.5公里,南北最大宽度8.0公里。
武昌湖原属皖河水系。入湖河流的流程均较短,水量也小,主要有太慈河、茅池河和雅滩河3条,其中以雅滩河最大,纳望江、太湖两县交界的包稳夺水库来水。湖水出口有两处,一处在湖区的东北部赛口,由此分成两支,一支沿幸福河在怀宁县境内于皖河闸入长江;另一支穿漳湖于漳湖闸亦入长江;湖水出口的另一处在湖区的西南部,自郭嘴经望江河与华阳河相通归长江。从1956年起对武昌河的水系进行治理;在望江河上建新开坝,拦断武昌湖和华阳河的联系;1957年皖河进行联圩工程,将金潭河、新坝河、漳湖的水域,并建巨网节理闸,拦断武昌湖与皖河的联系,入湖水只有经漳湖闸入长江一处出口。1958年在漳湖大面积围垦时,又在漳湖内人工开挖幸福河和新漳河,并扩建漳湖闸,至此武昌湖遂成独立水系。
武昌湖三面山,一面滨江。北、南、西多为丘陵或间隔小圩,只有东部是地势平坦的圩区。1956年未建闸控制水位以前,1954年8月1日出现最高水位为19.64米,正常年份,平均最高水位15.20米;1956年3月17日出现最低水位11.45米,平均最低水位11.60米;湖区多年平均水位12.5米,相应湖水面积135平方公里(合20.0万亩)(表3—2—23),蓄水量1.48亿立方米。从1956年建闸后,1959年7月14日出现最高水位14.88米,1973年6月27日,水位14.64为第二个高水位;最低水位为10.78米(1974年4月18日),从1960年以后25年内,为保证湖区的渔业生产和沿湖工农业生产用水需要,湖区水位在正常年景的大部分时间内保持在11.5米,相应水面72平方公里(合10.8万亩),蓄水量10.2亿立方米。
武昌湖水位、面积、容积情况表
表3—2—23

湖水的透明度平均1.0米,溶解氧8.16~11.78毫克/升,PH值6.9~7.4,总碱度平均0.42毫克当量/升,总硬度0.72毫克当量/升,氯化物含量平均6.36毫克/升,硫酸盐平均4.79毫克/升,铵氧平均0.09毫克/升,硝酸盐氮平均0.10毫克/升,亚硝酸氮平均0.02毫克/升,硅酸盐为4.31毫克/升,碳酸盐平均30.43毫克/升,总磷0.98毫克/升。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武昌湖水没有污染物,水质良好,各种营养物丰富,有利于饵料生物和渔类的生长。
浮游植物平均含量136万个/升,生物量4.8077毫克/升,优势种群以绿藻、甲藻为主。
浮游动物平均含量9216个/升,生物量较大,平均2.9038毫克/升,原生动物占总数88.5%,其次为轮虫。
水生维管束植物每亩重1.075公斤,以沉水植物的马来眼子菜为优势种群。覆盖湖面12.1万亩,群丛生物量有9.3万吨。
底栖动物,由于武昌湖底淤泥肥厚,浮游生物和有机质丰富,有利于软体动物生长繁殖条件,平均76.45个/平方米,重288.6克/平方米,合计192.4公斤/亩。
武昌湖的鱼类产量在建闸前后亦有很大变化。建闸前平均每年鱼产量180万斤,1954年高达209万斤,以青、草、鲢、鳙、鲤、鳊为主,个体大,5~10公斤的大鱼很常见。建闸后,鱼产量急剧下降,年平均100万斤,最低1976年不足60万斤,大鱼极少见,以小杂鱼占优。从1978年起开始投放鱼种,至1979年共投放草鱼494万尾,尽管由于草鱼投放量过大,草鱼喜食的黑藻、金鱼藻全吃光,继之被草鱼咬断的苦草叶片漂浮水面,腐烂发臭,引起水质恶化,草鱼大量死亡,高峰期每天死鱼达万斤以上,个体重2~3斤,总共死亡草鱼10万斤,1980年开始试捕鲜鱼有119.4万斤。这一成果振奋了群众养鱼的积极性。从1980年起,一方面减少草鱼投放量,增加了滤合性和杂食性鱼类的放养性;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措施上加以提高,实行“三级放养”,即在3月份利用湖汊拦养鱼种,6月让鱼种进入武昌湖,9月再进入青草湖,提高放养回捕率,保持在2~3%左右;第三实行场、乡联营,按湖岸线划段,分段包干负责,渔场专职人治理和沿湖乡、村联合巡逻,严格管理。武昌湖鱼产量得以迅速恢复和提高,每年产量都在150万斤以上,1983年接近200万斤的水平。事实证明,场乡联营,有利国家、集体和个人,是稳定和维持武昌湖渔业生产秩序的有效途径。
九、菜子湖
长江北岸,跨桐城、枞阳两县。水面由白兔湖、嬉子湖、菜子湖3个湖区组成。菜子湖区位于中部,以车富岭为界,与白兔湖为南北向相连,南北全长18公里,东西宽5公里;与嬉子湖因小麦嘴圩圈建,仅以宽200米,长1000米的水域呈东西向相通。嬉子湖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3公里,湖心嬉子墩将该湖分为上下两个湖区。
汇入菜子湖的河流主要有练潭河、大沙河;入白兔湖的主要支流为孔城河,入嬉子湖主要支流为龙眠河、挂车河。菜子湖与白兔湖、嬉子湖的湖水浑然一体,于双河口接枞阳长河经枞阳闸入长江,构成统一的菜子湖水系。全流域面积3346平方公里,湖泊总面积226平方公里。
嬉子湖的支流龙眠河,又名金神河,源自桐城县的龙眠山,上有汪洋、镜主庙两个小水库,自北向南经桐城县县城、金神至高墩入嬉子湖,长17.5公里。龙眠河1975年以前是桐城县物资运输的主要航线,20吨级船泊自桐城经嬉子湖直抵长江,从1958年起河道泥沙淤积严重,水源受上游水库控制,金神以上河道每年都有4个月的时间处于干涸状态,现已不能通航。挂车河是嬉子湖最大的一条入湖河流,源自桐城县范罗山,从北西流向东南,自牯牛背水库经黄甲、挂镇、许家渡,至许家嘴入嬉子湖,全长26公里,由于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河道逐渐淤高;同时牯牛背水库经童铺——新安——双铺引水渠道得以灌溉农田,因此挂车河每遇旱季已成为干涸河道,沙滩外露。
孔城河源自庐江县西南部的金寨山,由北向南,自朱山冲水库经孔城,至黄沟汇入白兔湖,全长44公里。据《桐城县志》载,明清时期,该河水运兴旺,桐城、舒城、六安以及沿江各地均来孔城经商,进出口物资可用船排转载接运。但自50年代以来,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高,河水难以满足通航要求。
大沙河是流入菜子湖最大的一条河流。上游水土流失极为严重,输沙量每年都在增长,中下游河段满河泥沙,散滩密布,一遇洪水,支流频繁改道,雨后即洪,晴天即旱,旱涝交替周期之短,居全省河流首位。据测算,现河床和已输入菜子湖的泥沙储量有0.7~1.0亿立方米,每年淤积量在100~120万立方米之间,民国22年(1933年)黄沙外运量仅3000吨,1984年已达20万吨。沙害已成为旱、涝灾同时的另一种自然灾害。
菜子湖区的湖盆呈南北向倾斜,北高南低,嬉子湖湖底高程8.5~9.0米。菜子湖的水位在枞阳闸建成的前后有很大变化。1959年枞阳闸未建成之前,以1954年8月1日出现的17.96米水位为最高水位,一般的高水位14.50米,相应的湖水面积220平方公里;最低水位8.38米(1958年2月24日),相应湖水面积只有7.0平方公里可见菜子湖在未建枞阳闸之前湖面积的变化幅度是很大的,达33倍。多年平均水位多在11.0米,湖水面积176.5平方公里。从1959年枞阳闸建成之后,人工控制水位,最高水位是1980年8月26日的15.63米,湖水面积为225平方米。最低水位是1962年3月27日的8.37米,湖水面积仅5平方公里(7500亩),冬季湖底基本裸露,多年平均水位为10.63米,湖水面积160平方公里,蓄水量1.5亿立方米。
枞阳闸的建设,有利于沿湖的围垦。从1959年以来,已围垦76.63平方公里,其中桐城县围垦49.89平方公里,枞阳县围垦23.74平方公里。围湖造田已使菜子湖失去原来三分之一的水域。
菜子湖湖水的化学成份营养成份比较丰富,硅酸盐5毫克/升,硝酸盐0.08毫克/升,氨氮7毫克/升,总铁0.54毫克/升,总碱度48.7毫克/升,总硬度0.74毫克当量/升,钙11.75毫克/升,PH值5.5~7,偏酸性,透明度51厘米。湖中氨氮偏高,这是由于桐城练潭化肥厂的废水排入练潭河,经5公里的流程入湖所致。怀宁高河埠是一乡镇企业密集的城镇,有的工厂(如安庆地区造纸厂)废水经高河入三牙寺湖再入菜子湖,已使菜子湖面积5~8平方公里的水域出现黑色污染区域。
浮游植物平均20.08万个/升,以硅藻和绿藻为优势种群,两者占种群总量的88.76%。
浮游动物平均12236个/升,生物量平均0.021克/升,以原生动物的砂壳种为优势种群,枝角类中的鼻蚤,桡足类的剑水蚤占绝对优势。
底栖动物每平方米平均85个,重164.1克,含218.8斤/亩,以河蚬占绝对优势,为总重量63%,合每亩138斤,其次为背角无齿蚌占13%,纹沼螺占11.6%,淡水壳菜占10%。
水生维管束植物,由于菜子湖的水位变化大,冬季湖底基本裸露,各年度的丰水季节水位差也很大,一般在3~4米,因此水生植物的生长受到很大影响。一般水位高于15.0米的年份,水面上难见有水生植物;水位在12~13米时,水生植物覆盖度可达50%,以苦草、马来眼子菜、轮叶黑藻为主。
菜子湖的鱼类年产量最高是1954年的1290万斤,鱼获物中,鲢、鳙占20%,青、草鱼占10%,鲤、鲫鱼占10%,鱤鱼15%,毛鱼占20%,其它杂鱼占20%。1955年总产为900万斤,1956~1959年年总产为650万斤。从1960年开始鱼年产量急剧下降,至1980年总产下降到300万斤,其中毛鱼占50%,鲤鲫占20%,条、杂鱼、小虾等占29%,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仅占1%。
枞阳闸的兴建是影响菜子湖鱼类资源的变化的重要原因。菜子湖是通江湖泊,冬季基本干涸,鲤、鲫等定居性鱼类难以形成优势种群,洄游和半洄游性鱼类在湖内占优势。因此枞阳闸建成后切断洄游和半洄游性鱼类的通道,使全湖鱼产量急剧下降。建闸后,每年1~8月份闸门的启闭与湖内鱼产量又有密切联系,1977年6月16日至7月17日,湖水位10.66米,江水位12.52米,因沿湖抗旱,开闸31天,江水倒灌,渔民曾一网捕2寸全长的鲥鱼幼鱼30斤。沿湖围垦76.63平方公里,使全湖10余处近10万亩的产卵场所受到破坏。此外滥捕酷捞,掠夺性捕捞方法以及血吸虫投药过多(100吨以上)毒死大量产卵亲鱼等,都直接影响到鱼产量的升降。
十、白荡湖
位于长江北岸,枞阳县境内,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5公里。北纳罗昌湖、钺桥河、杨市河等来水,南经白荡闸入江。流域面积648平方公里。白荡湖原依汤沟河与陈瑶湖相通,从白荡湖进出长江必须经过汤沟河,1953年在汤沟河吴家嘴拦河筑坝,将白荡湖与陈瑶湖分隔开,同时在白荡湖的后湖嘴向南开挖5.2公里的入江引河,底宽10~30米,底高6.6~6.4米,在距口2公里处又建白荡闸,至此白荡湖与陈瑶湖互不通连。
白荡湖湖底平坦,高程8.0米,湖面水位平均高程10.0米,相应水域面积43.4平方公里,蓄水量4800万立方米。建闸前白荡湖鱼类年产平均100万斤,大中型经济鱼类(青、草、鲢、鳙、鳊、鲌等)占60%以上;建闸后鱼类年产量急剧下降,平均年产只有10万斤,小毛鱼上升占绝对优势。白荡湖是安徽省鱼类资源破坏最为惨重的湖泊之一。
十一、巢湖
古称“焦湖”。巢湖是中国著名的5大淡水湖泊之一,位于安徽省中部,平面形态宛如鸟巢,故名巢湖。湖区分辖巢县、肥西、肥东和庐江4个县。入湖河流有北河、杭埠河、派河、南淝河、柘皋河等,达26条,这些河流主要位于湖区的西部和南部,正常年份入湖总量为41.24亿立方米,出湖河流仅有位于湖区东部的裕溪河,湖水由此入长江。全流域面积12938平方公里。
巢湖的湖盆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基底为下更新统的下蜀黄土。北部和西部为泥质湖岸、平坦呈弧形;南部为石质湖岸,曲折、陡峭多湖湾、岬角。湖底以沙质土和粘土为主,淤泥层较薄。据1986年南京地理所探测资料,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37米,湖盆东西长61.7公里,南北宽12.47公里,水面积769.5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89米,最深3.76米,蓄水量20.76亿立方米。巢湖水位在未建巢湖闸之前(1960年),水位受入湖河流水量自然调节。1954年出现最高水位为12.93米,沿湖尽成泽国,水势之大,为百年所罕见。长江水经裕溪河回水倒灌入湖的时间,每年都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历年平均最高水位11.63米;历年平均最低水位6.12米。正是因为巢湖水位无法控制,雨季洪水期,巢湖东口门水流顺逆不定,水流湍急,过往船只,必须采取人力背纤或绞关拉溜,方能越过急流,枯水期,湖水下泄,上行船舶也要拉溜入湖。建闸后,巢湖水位变化则完全受人为的控制。从1960~1985年巢湖站实测资料,最高水位为11.79米(1980年9月),最低水位6.75米(1978年10月)。东口门过往船舶拉溜一去不复返了。湖岸周长155.7公里。湖区北部和东南部多为山地岗峦,岸线由石质组成;西北和西南部地势平坦,岸线由土质组成。姥山、孤山坐落在湖的中部和西部,以忠庙—姥山—齐头嘴为界,将巢湖划分为东、西两大湖区。土质岸边,由于易遭受侵蚀作用,崩坍强烈。同时由于入湖河流的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巢湖,使巢湖淤积越来越严重。据南京地理所1986年测绘巢湖湖盆地形图与1962年同水位情况下湖盆相比较,现今巢湖泥沙淤积量平均每年在200万吨以上(包括湖岸侵蚀崩坍入湖泥沙),尤以杭埠河下游的西湖区泥沙堆积为甚,大部分湖区已成为浅滩,机动船行驶困难。由于湖底逐年淤高,汛期高水位时,巢湖内河洪水出路少,全流域的排水出路仅有裕溪口一处,且遇长江水顶托,内河洪水无法及时排出,沿湖常常泛滥成灾;在干旱年份,巢湖本身水源不足以灌溉,江水又引不进来,巢湖四周的抽水泵站难以发挥作用,农田受旱减产,甚至连合肥市工业和民用供水都发生困难,因此巢湖的洪水出路和引江灌溉问题必须采用综合措施解决。其基本措施是分成两步,首先,从1986年实施引江济巢第一期工程,至1995年发挥效益;第二步要求在2000年实施引江济巢、济淮第二期工程。
第一期工程指兴建“二河一站”工程,即兴建凤凰颈排灌站,开挖牛屯河分洪道和西河小断面整治。
第二期工程是指进行裕溪河,北河和西河大断面整治,并兴建神塘排灌站。巢湖水面宽广,水天一色,浩瀚无际,因此风大浪高在安徽全省湖泊中最为突出的。常常易于发生海事。
巢湖水质的化学成份以1976年分析资料,其水质良好,营养元素丰富,有利于鱼类繁殖和生长。但是由于入湖河流污染所形成的水污染已经相当突出。目前从区域上是东湖区水质好于西湖区,西湖区已属中等污染的水域。入湖河流尤以南淝河污染最重,属重污染河流,在其河口的湖区已形成黑色的污染水域,面积50平方公里,常常出现死鱼漂在水面。
巢湖的湖水中浮游植物平均含量16.41万个/升,其中东湖区14.37万个/升,西湖区18.44万个/升,兰藻门的铜绿微囊藻和螺旋鱼腥藻组成巢湖湖淀的两个主要种类,也是巢湖浮游植物中周年性的优势种群,特别是铜绿微囊藻占绝对优势。巢湖湖淀周年生产量达亿斤。
浮游动物平均值为476.5个/升,优势种群为原生动物的似钤壳虫、砂壳虫,其次为矩开龟甲轮虫。
底栖动物比较丰富,数量也可观,其优势种群是河蚬,亩产7.44万个,重61公斤;淡水壳菜亩产5.3万个,重1.3公斤。
水生维管束植物与安徽省其它湖泊相比较,种类偏少,数量贫乏。水生植物面积有2.98万亩,仅占巢湖面积的2.51%,产量较大有芦苇、菹草、竹业眼子菜和黑藻等四种植物。
巢湖的鱼类产量在1952年就有700万斤,其中鲢鳙占37.1%,毛鱼(湖鲚)占28.6%,鲌类占25.6%,银鱼2.8%,鲤鱼2.8%,刀鲚1.7%,青、草鱼占1.2%。从1960年和1962年巢湖闸和裕溪闸相继建成后,巢湖鱼类产量呈直线下降,至70年代初,一直在100万斤,而且以小型鱼占绝对优势,年产量85万斤上下,尤以鲚、银鱼、条、黄颡居多。大中型种类,如鲤、鲫、鲌、青、草、鲢、鳙等年产量15万斤,而且个体多在3~5斤之间。从70年代末期起,人工放养开始实施,鱼产量有所回升,年产量一直徘徊在250万斤左右。
上一篇:第一节 河流
下一篇:第三节 地下水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