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04 自然环境志

第一节 淮北平原生态环境区

该区位于淮河以北,包括阜阳、宿县两地区、淮北市及蚌埠市和淮南市的淮北部分。土地总面积3.7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7.43%,人口1978.9万,占全省的39.14%,其中农业人口1526.3万。耕地面积3206.5万亩,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47.8%。平均每一农业人口占有耕地2.1亩,居全省之首。但耕地质量差,低产耕地(全年粮食产量低于150kg),占耕地60%,其土壤主要包括砂姜黑土、盐碱土、飞沙土等,尤以砂姜黑土面积最大,约有1800万亩,这些低产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在10%左右,全氮含量在0.06%左右,有效磷3~6PPM,这是淮北地区农业生产长期低产的重要原因,培肥改土成为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全区降水的年际、年内分配不均匀,丰水年最大降水量可达1881毫米(1954年临泉),枯水年最小降水量仅390毫米,两者两差4.8倍之多。年内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且湿度大,暴雨多。1日最大降水量曾高达554毫米(1974、8、12泗县刘圩),3日最大雨量亦在600毫米,1小时降雨量可达112.2毫米,这种降水特点是造成该区水涝灾害频繁的重要原因之一。至1990年,全区5年一遇的除涝面积占易涝面积48%,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41%,旱涝保收面积占耕地32%,基本上控制了洪水灾害,旱涝灾情也有所减轻,过去那种“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局面大有改观。但目前水利建设标准还不够高,存在问题不少:一是防洪标准不足,淮河干流最大泄洪能力现在只有12000秒立方方米,(蚌埠),但淮河干流最大洪峰流量可达15000秒立方米,两者相差3000秒立方米;二是抗涝防渍能力低。从1949年至1988年,除1954、1975、1980、1983年为特大涝灾年份外,36年内累计涝渍成灾面积达2.21亿亩,平均每年613.8万亩,其中1963年成灾面积达2500万亩,1956年成灾面积2000万亩,1964、1965、1979年成灾面积均在1000万亩以上;三是抗旱能力不高。全区干旱,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出现,阜阳地区是全省春旱和冬旱最为严重的地区,夏旱主要沿淮河分布。从1949年至1988年,全区累计因旱成灾面积1.496亿亩,平均每年374万亩,其中1968、1978年成灾面积均在1700万亩上下。
全区地表水量不足,多年平均迳流量为88亿立方米,且年季变化很大,利用条件差,淮河干流时常在枯水季节出现断流。但地下水资源丰富,正常年分地下水总量为69.5亿立方米,可供开发利用的浅层地下水有50亿立方米。以开采地下水为主的淮北、阜阳、宿州3市,由于水源地开采和各单位自备井分布不合理,局部地段开采井的密度过大,以致使全区出现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
1、地下水位区域性下降,降落漏斗不断扩展(见表6—2—1),导致单井涌水量变小,吊泵,出现工农业争水等供水紧张局面。
淮北地区地下水降落漏斗表
表6—2—1(1989年)

2、地面沉降。全区只有阜阳市有监测资料,截止1989年底,地面沉降面积达360平方公里,最大累计沉降量870毫米。沉降量大于250毫米的面积为41平方公里。
3、淮北煤田采空塌陷。目前塌陷区有18处,计面积70.4平方公里,出现积水。
4、引起地下水的水质劣化,尤其是城市污水下渗,阜阳和淮北两市最为严重,主要表现为硬度,总矿地度等逐年提高的趋势。
上一篇:导言
下一篇:第二节 江淮丘陵生态环境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