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建国前
民国17年(1928)人口普查是建国前安徽省唯一的人口普查。
〔目的〕依照孙中山《建国大纲》中“训政开始,应清查户口”而举办人口普查。
〔标准时间〕未加规定。蒋介石总司令电令安徽省户口须限在8月底第一期调查完华。
〔项目〕只规定调查常住人,并拟定了调查表。调查表按户填写。其中按人项目12项:姓名、性别、与户主的关系、年龄、出生时间与地点、独身与已婚、是否国民党员、在当地居留时间、职业、宗教信仰、在校学习年限、生理上缺陷等;按户项目2项:6岁至13岁的学龄儿童数,20至40岁的服兵役年龄的男子数。
〔经过〕安徽省民政厅接蒋介石电令后,“即着手组织户口调查处,严令各县遵办,并先行拟具计划,及各种调查表式”(注:《安徽省户籍第一次调查报告书》。)“调查力谋精确,又将办理调查不力之县长,撤职一二人,以警其余,各县县长对此要政,奉行甚力,故于9月中旬办理渐次完毕。(注:《安徽省户籍第一次调查报告书》。)
各县调查情况:“各县政府附设户口,遴选得力人员充任,并委任各户口调查区长,由县派人协助区长清查户口,将户口册呈报到县,由县政府汇集各区造成县户口总表,连同区总表,呈报本厅(民政厅),但各县多有匪患,及前任移交不清户口表册,颇有遗失,几经复查,又有不明手续,及填写表册不符等情,数经本厅发回更正,始臻完备,各县之清查完毕,较早考为皖南皖中等县,皖北多匪之区,调查较困难,故呈报结束,亦较迟缓矣”。(注:《安徽全省户籍第一次调查报告书》)
〔经费〕“各县局调查户口补助经费,由省库拨付,不敷之款,得酌收极少数门牌费,以资弥补。”(注:《安徽全省户籍第一次调查报告书》)
〔物资准备〕主要为调查户口表格的拟制。安徽省民政厅户口处所拟制的表格有:普字编查户口门牌,船字编查户口门牌,庙字编查户口门牌,公字编查户口门牌,普通户口调查表,寺庙僧道调查表,公共处所调查表,船户户口调查表,区户口调查总表,县户口调查总表,船户户口调查总表,编查安徽全省户口总表共12种表格。
〔复查〕安徽省民政厅在是年9月中旬各县第一期调查完成后,即组织复查,以期核实,于10月完成。
抽查的县有:铜陵、贵池、青阳、当涂、繁昌、南陵、和县、含山、广德、宣城、潜山、太湖、宿松、望江、秋浦、祁门、休宁、歙县、黟县、石埭、芜湖、巢县、合肥、定远、无为、凤台、怀远、凤阳、五河、滁县、桐城、舒城、六安、寿县、霍邱、颖上、阜阳、英山、霍山、宿县。
〔结果〕安徽全省为3713815户,其中普通户3695784,船户14821,寺庙户9871,公共处所户9839;全省总人口数为21715396人。其中普通户21486481人,船户62656人,公共处所144465人,寺庙僧道户21794人;总人口中男12211581人,女9503815人。
〔特点〕这次普查没有标准时间;全国这次调查历时1928至1930年从三年时间,但安徽省只用了半年时间即完成了普查和复查工作。全国只对13个省进行了普查,对其余省份的人口数进行了估算,实际上这次全国普查只查了户数和男女人口数,但安徽省对14项项目均进行了普查。民国18年10月,安徽省民政厅编印了《安徽全省户籍第一次调查报告书》,详细的记载了安徽省这次人口普查的各类文件和普查各项指标数据,这在当时,亦为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