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附录

历代安徽籍名人人口思想摭录


我国人口思想渊远流长,早在周、秦时期,就有各种不同的人口思想观点。历两千余年,人口思想更是层出不穷,其中,安徽人口思想,在各自不同的时代,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安徽历代人口思想家及其主要观点,摭录于下:
管仲(?—公元前645)
春秋时齐国颍上(今颍上县)人,名夷吾,字仲,后人多称其管仲。出身于没落奴隶主贵族家庭,少时家境极为贫穷。青年时代曾经商以谋生计。齐桓公当政时,被任为上卿。辅佐齐桓公40年,使齐桓公“九合诸候,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因功勋卓著,被齐桓公尊称为“仲父”。他是我国人口思想先河的思想家。
人口思想主要如下:
(一)大力主张增加人口,鼓励百姓早婚、成年男女及时婚配;吸引外来移民;改革不合理的赋税制度以增加人口,达到富国强兵目的。
(二)第一个按照人们在社会上的职业分工,把人口划分成“士、农、工、商”四大社会群体。
(三)主张通过多种手段,提高人口素质。
管仲的人口思想,大多散见于《国语》,以及旗讠乇名之作《管子》之中。春秋未,西汉初,当时尊崇管仲的一些士大夫,讠乇名撰著了《管子》,书中人口观点比管仲的思想更为丰富、系统,尤其是用者强调以教育开发人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人才培养观点,至今广为流传。
曹操(155—220)
三国时沛国谯(今亳县)人。字孟德,小名阿满。自幼机灵爱学,博览群书。20岁时,被举为“孝廉”,旋任洛阳北部尉、济南相等职。后在东汉朝廷镇压黄巾军时起兵,迅速扩充了自已的军事实力,消灭了各种割据势力,逐步统一了中国北部,出任宰相,封魏王。死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为魏武帝。曹操的人口思想,主要散见于他发布的各种政令,多种议论中,主要有:
(一)主张与民休息,广泛推行屯田制、轻徭役等措施,以促人口增长。
(二)禁止豪强兼并,保护贫民、特别是遗孤的利益,以繁衍人口。
(三)重视“教学”关心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
主要文献:
《三国志·武帝纪》。
朱元璋(1328~1398年)
明时濠州钟离(今凤阳县)人。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幼时家境贫寒,曾作牧童,17岁时,父、母、兄相继病饿而死,孤无所依,只身流落到皇觉寺当和尚。后随郭子兴等在濠州起义。郭子兴死后,在红巾军中升至在左副元帅,执掌实际军权。后率军南下,攻占集庆(今南京),并逐个镇压了各路义军,消灭了元军残余,于1368年建立了明王朝。
朱元璋的人口思想主要有:
(一)减轻徭役,奖励开荒,与民休息,恢复人口。
(二)实行移民,合理调剂人口区域分布。
(三)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四)加强人口调查,实行户帖黄册、鱼鳞册等制度。
(五)制定了一套初具系统的军事人口思想。
主要文献:
《明太祖实录》;
《明史》。
包世臣(1775~1855年)
清时泾县人。字慎伯,号倦翁。因泾县曾属古安吴县,时人又称其为“包安吴”。出身于破落地主家庭,因家道中落,生计艰难,一度当菜农维持生计。他一生遭遇坎坷,直至33岁时才中举人。64岁时才在江西新余县任知县一年。平时主要以著述和充当封疆大吏们的幕僚为生。对当时的经济时政,颇有见地。因其足智多谋,当时的很多商官显宦,都曾向他“屈节咨询”。
包安吴一生著述甚丰,其人口思想主要见于《安吴四种》,主要观点有:
(一)认为人口多少并不是造成当时百姓贫困与否的根本原因,而是由于豪强富贵们一味挥霍浪费,奢侈无度所致。
(二)主张重视农业生产,批评为政者忽略以农为本的方针。
(三)强调合理安排各生产部门的劳动力分配比例。
汪士铎(1824~1899年)
清未人,祖籍歙县。原名汪鳌,字振庵,号悔翁等。幼时家至穷,当过店铺里的小伙计。14岁时始入私塾读书,28岁中举人,终生未入仕。主要以设馆讲学为业,曾多次坚辞当时朝廷重臣曾国藩之聘,后应胡林翼之请,作过几年幕僚。知识渊博,耿介直言,曾被后人誉为“旷代醇儒”。
汪士铎一生著述丰厚,尤以地理、历史、方志、时政为长。他的《汪悔翁乙丙日记》,是我国人口思想史上最早的一部较系统地阐释人口现象的著作。
人口思想主要有:
(一)认为清朝“人满”的原因,一者由于人口按自然增长规律发展所致;二者由于中国百姓“求子孙多”、“婚太早”等陈规陋习严重,导致妇女生育过繁,人口增长过快。
(二)大声疾呼人口增长过快的危害性,极言”人多则穷”,“人多穷则生变”,人多则会“风俗敝,盗贼众”,社会风气大败。
(三)力主大力减少人口,并提出各种措施,如普遍推行晚婚,“严再嫁之律”,不允许多胎生育;以及鼓励“当和尚,做尼姑,行溺女之赏”;甚至不惜假以战争,以刀兵消息人满。
(四)宣扬一户只生一子或两女,至多不过二子,并倡导实行优生优育,对婴儿实行择优汰劣。
(五)提出“当方不足,贸易他方”,以及“携眷迁徙”等移民方法,适当地调查人口区域分布等主张。
主要文献:
《汪梅村先生集》;
《汪梅翁乙丙日记》。
陈独秀(1879~1942年)
怀宁县人。字仲甫,早年曾三度赴日,从事反清活动。1904年创办《安徽民俗报》;1915年又与人创办并主编《新青年》杂志;1918年与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后又和李大钊一起,在上海创办了共产主义小组,发起并建立了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中共中央局书记,后又连续选为二届、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届、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27年在武汉中共“八七”会议上被撤销党的领导职务。
陈独秀一生著述极多,但涉猎范围庞杂,以时政风云评叙为长。他的人口思想,大多见于他早期主编的《新青年》杂志上,他还在该杂志上发起了我国思想史上第一次人口论争,并宣传了初具马克思主义立场的人口观。
陈独秀人口思想主要如下:
一、对马尔萨斯人口论进行辩证的批评,既认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在社会经济学上有很大的贡献”,同时,又认为马尔萨斯“用限制人口来解决”和“用石条来压驼背的方法同样可笑。”
二、认为人口多少并非是造成国家贫穷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要改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要想真正彻底解决人口问题,关健在于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三、主张普及教育,尤其是要尽快提高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以提高全民族的人口素质。
四、主张有节制、有对象的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主要文献:
《新青年》(1916~1921年);
《独秀文存》。
刘王立明(1896~1970年)
太湖县人。小名杨顺,曾用名李梦梅,扩志洁。她原名王立明,抗战爆发,其丈夫刘湛恩教授因拒任日伪教育部长之职,被特务暗杀,为表达对其夫的深切怀念和继承遗志的决心,始改名为刘王立明。
刘王立明幼时家境极穷,9岁丧父。10岁在其苦苦要求下,才得入免费教育的福音小学就读。由于成绩连年位居榜首,小学毕业后又被当地唯一的女子中学九江儒励书院录取。四年后又以全校第一的成绩留校任教。1916年考取美国伊利诺斯西北大学,获奖学金。只身一人飘洋求学。1920年获生物学硕士学位,旋即归国报效。
19岁在九江读中学时,加入世界妇女节制会,并在当地广泛宣传妇女解放,节制生育等思想。1916年以中华妇女节制会代表资格赴美参加世界妇女节制会代表大会。1920年回国后,先后任中华妇女节制总干事,世界妇女节制会远东区干事。她四处奔走,来往于上海、南京14个省市,帮助各地成立了中华妇女节制分会。后被选为中华妇女节制会第二任会长。
从本世纪20年代起,刘王立明就创办妇女刊物,著书立说,倡导节制生育。著作有《快乐家庭》(1930年出版)、《中国妇女运动》(1934年版)、《生命的波涛》(1936年)等。
1949年建国后,先后任中华妇女节制会会长,全国妇联常委,民盟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并在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任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委员。1956年她率团前往西德不来梅市,参加世界妇女节制会第20次代表大会,并在会上被推选为世界妇女节制会副主席。
1957年“反右”运动中,被错划为“右派”。平反后,她再三拒绝国外和邀请,苦心为祖国尽力。在十年动乱中,她被关进监狱,惨遭折磨达三年多,在狱中含冤而逝。粉碎“四人帮”后,中央有关部门为刘王立明平反昭雪,并充分肯定了她一生的光辉业绩。
主要文献:
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安徽文史集萃丛书之九《人物春秋》,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人物》(1981年);
《安徽妇运史通讯》。
下一篇:民国十七年蒋总司令电令清查户口等四件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