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九章 结算业务

第二节 核算程序

1949年11月到1952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召开了四届全国银行会计会议,统一了会计科目、记帐方法、凭证格式、帐务组织、会计报表和财务管理办法。对每次会议的各项规定,合肥市均认真贯彻执行。
记帐方法
解放初,银行没有统一的结算制度,曾沿用旧中国银行业通用的借贷记帐法。1950年8月,第二届全国银行会计会议规定采用收、付方记帐,即将记帐符号“借方”改为“收方”,“贷方”改为“付方”。1953年,将收付记帐法改为借贷记帐法。1966年9月,又将借贷记帐法改为现金收付记帐法。后者的特点是以现金为主体,收记“收”,付记“付”,不设现金科目,用库存现金平衡帐务。1979年,银行改现金收付记帐法为资金收付记帐法,以资金作为记帐主体,以“收”、“付”作为记帐符号,设置“库存现金”科目。此种记帐方法一直使用到1990年。中国银行由于有涉外业务,只使用借贷记帐法。
帐务组织
解放前,银行采用单式传票和科目日结单,设置有总帐、辅助帐、现金出纳帐和登记簿。在业务发生时,凭传票记辅助帐;在业务终了时,根据传票编制科目日结单,记入总帐。1953年,改单式传票为复式传票,设置了日记帐、明细分类帐、综合帐卡、现金收入付出日记簿及日计表。在帐务组织上,明确划分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以记帐凭证为依据,把各类资金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登记到有关帐簿上,最后再将两者进行核对(双线核算)。此种核算办法,虽受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两次冲击,但事后均被纠正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劳动组合
自解放以来,合肥地区银行分别设有2人专柜、3人专柜、4人专柜和5人专柜。其中3人专柜,由2名记帐员、1名复核员组成。复核员领导全柜工作,签发回单并负责对帐;记帐员负责接柜受理业务,审查凭证,核对印鉴,结算记帐。80年代中期,银行采用计算机处理业务,柜面劳动组合大致分两种形式:一是接柜制,即设专门接柜员受理凭证,签发回单,将记帐凭证汇总清分下柜,再由操作员对凭证进行分批记帐;二是临柜制,即由操作员直接临柜受理凭证,签发回单,凭证序时记帐。按业务量大小,各类核算均设有专职或兼职复核员。
柜面监督
从1950年开始,合肥市执行国家规定:各单位的一切交易往来,除按规定可以使用现金者外,都必须通过银行办理转帐。1960年,市人民银行开始监督各单位工资基金计划执行情况。同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大力紧缩社会集团购买力的指示,要求全国一切机关、部队、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在年底前,把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压缩20%左右。从此,银行将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作为柜面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1962年,省人民银行明确提出柜面监督的具体内容:在流动资金管理方面,通过监督单位帐户的收支活动,贯彻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分口管理的原则;在现金管理方面,审查现金的使用范围和提取的备用金是否超过核定的库存限额,审查提取大宗现金的合法性及有关手续的完整性;在工资基金管理方面,须监督工资计划的执行;在冻结存款时,须按有权批准部门的文件,执行有关冻结存款的程序;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文化大革命”期间,银行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柜台当作阶级斗争的“前哨阵地”,要求临柜人员要为革命站好岗、放好哨。在柜面监督中,增加了市场管理的内容,如城市企事业单位不得直接到农村采购农副产品,购买砖瓦、水泥、钢材等生产资料要经有关部门批准等等。1979年,国家规定的控购商品有轿车、缝纫机、呢绒制品、高级针织品等30余种。1980年又增加了卷烟和酒类。1981年,国务院为制止企事业单位滥发奖金,要求银行根据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核准的全年奖金总额监督支付。1982年,柜面监督的重点是配合打击经济领域里的犯罪活动。为此市人民银行还建立了柜面监督季报制度。具体监督包括:(1)走私贩私,非法倒卖国家计划物资,提供银行帐户或支票,牟取非法收入,违反市场管理者;(2)滥发奖金,多发工资,未经批准购买专控商品,进行计划外基建者;(3)套取现金,签发空头支票,签发空白限额结算凭证,违反资金分口管理者。1984年,为适应改革开放,人民银行总行在《关于改进结算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目前银行承担行政性监督内容太多,管得太死,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单位资金自主权的行使;今后,除国务院授权和总行规定的监督项目外,对其他部、委委托的行政性限制一律不予受理。省人民银行也作出了补充规定:对过去地方、部门或主管单位委托银行的行政性限制规定,凡不利于搞活经济,不利于经济改革以及与国务院有关规定精神有抵触的一律停止执行。从此,银行将柜面监督工作的重点逐渐从以监督为主转移到以服务为主。1988年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多种成份的经济实体不断增加,银行柜面监督逐步放宽。1989~1990年,银行柜面监督的重点是加强凭证审查,防止犯罪分子诈骗得手。
上一篇:第一节 核算原则
下一篇:第三节 转帐结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