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九章 结算业务

第四节 结算手段

80年代初,合肥市金融系统开始在储蓄业务中使用国产储蓄计息器。1983年,从东德引进的6台罗伯通(ROBOTRON)1355型电子记帐机,在市人民银行营业部投入应用。随后,各行、司人事、业务管理部门引进微机应用于统计分析。1987年9月,人民银行省、市分行承接开发“合肥地区同城清算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任务。在总行电脑公司和会计司的指导下,经科技人员与会计人员一年多的共同努力,该系统于1989年4月17日正式投入运行。经省科委鉴定,认为该系统在国内首次应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不仅实现了同城清算中票据适时交换清分自动化,而且在资金清算手段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0年该系统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人民银行总行计算机应用一等奖。该系统建成后,参与票据交换的共有47个行处,平均每天往来资金约7500万元,最高达12000万元。其主要优点:(1)加快资金运转速度,使票据抵用率由53.9%提高到88.2%。(2)减少人工作业错误,提高帐务核算准确度,使同城清算总帐一次轧平准确率由10%提高到96%。(3)原来用手工操作,交换点在处理同城票据时人均约100笔/小时,轧平一场交换需0.5~1小时;而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作业,交换点票据录入一项指标可达250~300笔/小时,轧平一场交换只需5~10分钟。到1990年底,市工商银行共建起处理各种业务的计算机作业点47个,其中对公业务处理系统7个,储蓄业务处理系统13个,储蓄事后监督系统7个,票据交换系统13个,出纳业务处理系统1个,机关业务管理系统6个。另外还建起了IBM——4381联机网络与人民银行TOWER小型机联网组成同城票据交换网。1988年10~11月,该行望江路办事处4700对公业务联机处理系统和长江路储蓄所储蓄联机点,与省工商银行计算中心的IBM——4381主机联机运行,标志着该行电子化开始由微型计算机系统步入大型计算机网络系统。1990年,该行的对公业务网点的上机覆盖率达60%,上机业务量占全行对公业务量的85%;用计算机处理业务的储蓄网点的上机覆盖率为30%,上机业务量占全行储蓄业务量的45%。8月,该行第一个出纳计算机点在蚌埠路办事处投入运行。利用该设施,能及时地处理柜面记帐、票面统计、差错寻找、库房管理等业务。
上一篇:第三节 转帐结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