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三章 地方武装

第三节 游击队和地方人民政权所属武装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合肥地区的产生、发展,直接导致了合肥地方武装的产生、发展。党组织以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为中心工作,党组织的负责人,如徐百川(即张开泰)、崔筱斋、张志一(即李星三)、周味韶、谷隅三、张建之等人,直接领导了赤卫队对敌斗争或担任游击队领导。合肥人民在农民协会的基础上建立赤卫队,又在赤卫队的基础上建立游击队。游击队是脱离生产的地方武装。合肥游击队在残酷的环境中前赴后继,一直坚持斗争到抗战爆发。
民国27年春,日军侵入安徽,合肥地区的中国共产党组织、抗日民主政权和新四军部队积极发展地方人民武装,使其在抗日反顽斗争中壮大了力量。其发展的渊源,主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保存的游击队;其次是地方党组织和新四军部队利用全民抗战的有利时机,组织或改造的自发民众武装和民主政权组织的民兵武装;再次是以坚决抗日的行动召感和吸引的国民党组织的民众抗日队伍。在此过程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保存下来的共产党员、红军游击队员,发挥了星星之火的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合肥地区逐步建立起稳固的人民政权。为了斗争的需要,各县将游击队集中改编成县级地方武装,规模日益扩大,编制逐步正规。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合肥县或联合县的县级地方部队称县大队或县总队,人数几十至上千人不等,人员全脱产。区级地方部队有区队、区大队、模范连、游击队等等称谓,指挥员均为脱产,但一般战士情况较复杂,依据斗争形势,有的区级武装战士半脱产,有的则全脱产。乡级地方部队称乡队、乡中队等,人数在一二十人,个别的有上百人,人员情况类似区级地方部队,但不脱产的居多,许多乡队实质是民兵队伍。在战争条件下,县、区、乡地方部队军事、政治一把手,多由党政一把手兼任。
游击队
北乡游击队民国21年4月,在双河暴动中肥北区委组织的赤卫队改组成北乡游击队,有五、六十人,几十支枪,由李星三和崔筱斋直接掌握,崔兴帮为大队长,辖3个中队,耿直轩、朱麦稀、崔筱斋分任中队长。暴动中,游击队掩护群众扒粮、捣毁团防局,在与前来镇压之敌作战后,转入下塘集、松树岗等地。4月下旬,在今长丰县松树岗被敌包围,激战一夜,牺牲二、三十人,队伍被打散。
西乡游击队民国21年4月,合肥西乡赤卫队抽出12人,正式成立西乡游击队,由苏区红军派来训练赤卫队的杜静明任队长。不久,北方左联执行委员张璋回到家乡,将家中几十支自卫枪支捐给合肥西乡游击队,使游击队很快扩大到100多人枪。这支游击队在合肥西乡保护群众扒粮,打击地主武装;在合六公路上袭击进攻苏区的敌军和军车,破坏公路、通信线路,火烧官亭敌营。9月,游击队与合肥县保安队在西乡周公山激战,又遭敌正规军2个营和1个炮兵连的包围,损失严重。突围的30余人并入合肥游击队。
合肥游击队民国21年10月,中央巡视员刘敏将西乡游击队突围所剩的30余人与赵大有游击队合并为合肥游击队。赵大有任队长,颜文斗任指导员。民国23年7月,合肥游击队从庐江县北部向合肥南乡丙子埠转战,途经严店附近的韩田上村宿营时,因1名哨兵投敌,被国民党正规军、合肥县自卫大队和三河民团包围。突围时伤亡较大,至巢湖边周家墩再次被包围,指导员颜文斗等16人被俘牺牲。队长赵大有带领突围出来的30余人继续坚持游击战。8月,在庐江县鸡鸣山附近被庐江县常备队和当地反动民团包围,大部牺牲,幸存者仅孙仲德、奚业胜等6人。
缺牙山游击队民国23年1月,合肥中心县委组建缺牙山游击队,60多人,队长桂俊亭。2月16日,游击队同500多名农协会员在西乡周小圩处决了恶霸地主周纪有,缴枪数支。此后,一直坚持战斗至抗战爆发,是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合肥唯一保持建制到底的游击队。
皖西北游击大队民国23年10月,曹广海、张如屏等率皖北红军游击队120人,由寿县转移到合肥南乡彭家圩,与合肥中心县委书记刘敏接上了关系。双方决定寿、合两县的游击队合并,成立皖西北游击大队(辖2个中队,共130多人)。曹广海任大队长,张如屏任政委,孙仲德任副大队长,曹云露任参谋长。大队组成后转向舒城县山区开展游击战。10月15日,在舒城县春秋山遭国民党东北军一部和安徽省保安第8团及舒城县保安队的围攻。游击大队奋力突围,大队长曹广海和中队长严礼国等指战员牺牲。部队仅剩40余人,由接任的大队长孙仲德率领到达合肥西乡缺牙山地区。
皖西北独立游击师春秋山战斗后,皖西北游击大队分散,在舒城和合肥西乡积极活动,沉重打击了敌基层政权及其武装,壮大了力量。民国24年1月,上海临时中央局派李德保来皖,在合肥西乡缺牙山召开中共皖西北临时特委会议,传达中央指示。在军事上,中央局要求部队壮大后,成立皖西北独立游击师。6月,皖西北独立游击师在游击大队的基础上成立,师长孙仲德、政委张如屏、参谋长曹云露。全师辖2个长枪连,1个手枪连,共260余人。不久,发展到400余人。其后,师长孙仲德奉命带全师一半兵力前往苏区整训和配合作战,另一半部队,因曹云露、张如屏在合肥西乡的一次战斗中负伤,交由特委宣传部长马实指挥。民国24年9月,在中派河附近的邱陂寺被合肥县保安队和三河区地主武装包围。突围中,200余人只剩下20几人。其后,张如屏提前出院,收容散失人员,组成1个连约70余人,进入大别山与孙仲德会合,继续坚持游击战争。民国25年以后,由于形势变化,皖西北特委决定游击师除留下20几位成员由负责人带领到外地活动外,其余各自回乡,藏起武器,等待召唤。
肥西抗日人民自卫军民国27年6月,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工委派遣马实到合肥西乡聚星街,和当地爱国人士磋商,收编民团成立了“肥西抗日人民自卫军”。自卫军辖3个大队,1个独立中队,共300余人。这支部队是在抗日统一战线的名义下组成的。中国共产党方面以马实担任司令,国民党方面以地方民团头子张伟斌任副司令。这支抗日武装在争取合法存在,解决训练给养等问题上,得到了合肥县长李武德的支持。在大潜山地区镇压匪霸、袭击日军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舒六合抗日支队民国27年5月,日军占领合肥后,桂俊亭领导的红军游击队改称合肥抗日游击队,桂俊亭任队长,凌正明任副队长。游击队以大潜山区为中心,在舒六合边界地区一边宣传抗日救亡,一边剿匪安民,稳定社会秩序。7月,奉中国共产党组织指示,合肥抗日游击队扩编为舒六合抗日支队,辖3个大队,700余人,桂俊亭任大队长,凌正明任大队副,张志一任政委。为争取合法地位,曾隶属于皖北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二路军,为1个支队。支队成立后,在舒六合边界地区惩办汉奸,袭击日军,破坏公路和电话线。在桃溪镇和合安公路化子岗战斗中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民国28年春,为壮大正规军,先整编为新四军4支队第2游击纵队第2大队第2营,后改编为5支队15团2营,成为驰骋皖北的主力部队。
肥南抗日游击队民国27年5月日军占领合肥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游击队老战士赵干臣和颜文龙在肥南中派地区组织抗日动员委员会,赵负责军事工作,以动委会名义组织了一支游击队,严惩土匪,维护社会秩序。在日军大举进攻肥南之际,马实、宋德渊等受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工委的指派,来肥南组织抗日队伍,与赵干臣恢复联系。在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指导下,肥南抗日游击队正式成立,辖4个中队,有队员500余人,赵干臣任队长。游击队配合新四军4支队在合安公路上袭击日军,歼灭烟墩集地方反动武装。民国28年春,为扩大正规军,被整编为新四军4支队9团3营,营长赵干臣,辖3个连。
山王自卫队民国28年,合肥东乡山王集的人民群众因饱受土匪祸害,在宣南生(共产党员,当时失掉组织联系)等人的发起下,成立了山王自卫委员会,下设山王自卫队。自卫队辖3个班,队长宣南生,主要任务是防范土匪。不久,新四军7团派人和宣南生联系,恢复宣的党籍并成立中共山王支部,在山王自卫队中发展了10余名党员。山王自卫队由群众自卫武装转变为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在山王地区坚持游击活动。民国29年6月,中共党员宣济民奉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张云逸的指示,到山王集地区与其兄宣南生共同开辟根据地,扩大抗日武装。2个月时间,山王自卫队由百余人发展到700余人,500余支枪,其主要任务是在淮南沿线打游击。8月,山王自卫队改编为淮南人民自卫军,经1个多月军事训练即开赴定远参加界牌集反顽斗争。
抗日救亡义勇军民国27年,合肥东乡马集地区组建的抗日救亡义勇军,有100多人,70余支枪。领导人多是当地乡绅,地下党员张炽任政治部主任。新四军8团进驻马集后,与该部取得联系,派出干部分任王铁、阚集、马集3个中队的指导员。在共产党的努力下,该部做了许多抗日的工作。安徽省国民政府以“被共党利用”为名迫使该部解散。这支部队中坚决抗日的人员和共产党控制的一个中队及部分爱国青年共130余人,于1939年底组成了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第2大队,张炽任大队长,张灿民任大队教导员。
安徽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一路军第二支队民国27年春成立,在合寿边境地区吴山镇、杨庙一带活动。经第一、第二路指挥官协议由第二路军指挥。支队长为爱国反蒋志士郑抱真。2支队辖5个大队,1个直属大队。其中直属大队由共产党员张如屏、杨守先、赵筹、曹云露等为主要领导,兵力500人。第一大队由共产党员方和平任大队长,有300余人枪。第三大队长李伯祥是共产党员。第2支队在对日作战中,与新四军第4支队淮南抗日游击队交换情报,协同作战,还常请新四军政工人员讲课。民国28年初,国民党安徽省当局下令解散第2支队,将枪支上缴广西军。郑抱真即和新四军联系,在石寅生的支持下,于3月2日率支队部和第1、第3大队共594人起义,与淮南抗日游击队合编成淮南抗日游击纵队。
方和平游击大队民国28年4月,新四军干部方和平、李伯祥奉命带百余人从皖东抗日根据地返回淮南铁路朱巷一带发展武装。1个月后发展到5个中队300余人。随即由方和平带领返回皖东根据地,编入新成立的第4支队14团。9月,方和平、李伯祥再次返回家乡寿县杨庙(今属长丰县)扩充武装。年底,组成方和平游击大队。民国29年2月,编入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新8团,方和平任新8团3营营长。
肥西抗日游击队民国32年秋,张云奉命率新四军独立连30多人来合肥西乡二十埠,组建了肥西抗日游击队,后发展为大队。大队长张业营,副大队长朱良江。
肥东抗日游击队民国28年,中国共产党合肥磨店区委书记孙子模,在新四军老8团帮助下,成立抗日游击队,共80余人,10余支枪。民国29年3月,新四军新8团在青龙厂组建,该部整编为新四军新8团2连,孙子模为连长。
同年,中共磨店区另一名领导人李家璜又组织了一支游击队,李任大队长,黄昆任教导员。李牺牲后,游击队编入新四军新8团。
合肥独立游击大队民国28年春,中共肥东工委(后改合肥工委)在合肥东乡梁园发展群众抗日武装,争取了地主武装谢禄轩(谢老毛)部,于民国28年11月组成合肥独立游击大队,中共肥东工委书记何绪荣任政委,谢禄轩任大队长。民国29年3、4月间,大队编入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新8团,与其他游击队合编为第1营,谢禄轩任营长,何绪荣任教导员。
第二游击大队民国28年春,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副指挥张云逸等率部到合肥北部开辟根据地,建立地方政权,扩大武装力量。在“青年抗敌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第二游击大队,褚明安任大队长,龚潜(贤)任大队副。大队辖3个中队,共60余人。这是抗战期间,合肥地区最早成立的中共地方武装之一。成立后立刻开展打汉奸、打资敌活动,不久改编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特务营,褚明安任营长,张炽任教导员。
淮南游击大队民国31年春,新四军2师6旅18团派参谋胡干在合肥北乡造甲一带发动群众,建立一支武装。不久,胡干开小差。18团政委廖成美将上述武装整编为淮南游击大队,李光远任大队长,孙子模任教导员,白山任大队副。大队100余人枪,活动于合肥北乡造甲、双河、青龙厂、明城一带。民国33年编入新四军2师6旅18团3营9连。
淮南铁路游击大队民国31年11月,原在造甲店一带活动的淮南铁路游击队与新四军6旅18团的1个排及警卫班合并,组成淮南铁路游击大队,共70人枪,大队长赵壁,教导员马曙。民国32年6月,淮南铁路工委撤销,大队并入定合县合五区区大队。
中国民主自卫军十二支队民国26年,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郭崇毅,担任国民政府合肥县由雷麻乡、焦婆乡合并而成的大乡乡长。根据民盟中央与中国共产党中央代表协商后发出的指示,在乡中着手发动农民武装抗蒋。利用乡公所10余支枪和乡里百余支民枪,组成约百余人的游击队,称“中国民主自卫军第十二支队”。该部组成后即遭国民政府正规军和地主武装的攻击,在六安合肥边境、六安毛坦厂等地曾与国民政府桂系正规军和保安部队发生数次战斗。民国37年5月,中国共产党派红军干部邹德胜来肥西建立“六合支队”,由郭崇毅组建的这支队伍即由孙哲、李铁成等人带领,加入六合支队,编为两个分队。
地方人民政权所属武装
合肥县第二区大队民国29年5月,中共安徽省委拨给张炽60支枪到马集一带建立政权和武装。张炽受命后于6月在马集、石塘、长临河一带成立了合肥县第二区政府,张炽任区长。同时成立了独立营(即第二区大队),营长黄明德,教导员陈定一。不久,该营调至定远县藕塘编入新四军2师。
肥东县大队民国29年7月,中共肥东县委在古城、广兴集一带成立。县委军事部长汤振连(吴泽芳)在广兴集组建的武装排,逐步发展为有100多人的县大队(又称独立营)。汤振连任大队长,县委书记曾昭生兼大队政委。9月,肥东县委撤销,汤振连将3个连缩编为2个连,就地坚持斗争。民国30年10~11月,该部编入新四军2师4旅。
定合县总队民国31年8月,定(远)合(肥)县政府成立,辖合肥县的合五区、合六区、湖塘区。同年2月,根据“主力部队地方化”的部署,以新四军2师6旅18团团部及其1、3、7连,成立定合县总队,18团团长谢禄轩为总队长,18团政委廖成美为总队政委。民国34年日军投降后,18团重新恢复建制,隶属2师6旅,开赴津浦路东。
合肥县总队民国30年4月在广兴集恢复的中共合肥县委和县政府,以中共淮南区党委警卫连的1个排(排长张杰)为骨干,组建合肥县总队,县长刘鸿文兼任总队长,宣济民任副总队长,有30余人,编为1个连。10月,该部改称“淮南游击队”,宣济民任司令,合肥县委书记岳炎(严佑民)任政委。
巢北支队其前身是新四军7师巢湖支队。民国32年12月,新四军军部决定巢湖支队驻巢湖北岸的1、2两个大队,连同巢北地区划归新四军2师的1、2两个大队改称“巢北支队”。支队长宣济明,程明远兼任政委,副政委汪登科,参谋长李元,政治部主任杜大公。支队部驻青龙厂,所属1大队活动于青龙厂、白龙厂地区,2大队活动于西山驿、山王集地区。全支队共7个连600人。民国34年日军投降前夕,巢北支队改编为巢合独立团,团长宣济民,政委程明远,副团长李元,参谋长黄明铎,有10个连队,2300余人枪。日军投降后,巢合独立团撤销,2大队由程明远带领在定远、合肥地区坚持斗争。
巢北支队活动区为:南起巢湖边,北到白龙厂,东近古河,西抵合肥。大致相当今肥东县全境。该部积极对日伪作战,消灭了数个土顽汉奸据点,保障了2师和7师交通畅通。民国34年7月,日军投降前夕,巢北支队1大队3连,坚守交通要地白龙厂,与前来抢夺胜利果实的桂顽172师2个团苦战7天7夜,坚持到大部队前来增援,创造了抗击数十倍敌人进攻的战例。
寿六合霍县总队民国35年1月,中共淮南路西四地委负责人黄岩,指示抗战期间曾在寿东南、肥西北地区活动的赵凯、董完白等5人成立中共寿(县)六(安)霍(邱)合(肥)工委和县政府、县总队。县总队由地方部队和野战部队骨干组成,共124人(其中中共党员75人,多数任过区、乡长)。总队长冯道生,政委赵凯,副总队长陶如维、张慕云,政治处主任曹云鹤,副参谋长陈克非、刘先于。该部转战于寿县、合肥、六安地区,到民国37年上半年,发展到1300余人。9月,经较长时间的统一战线工作,合肥县江夏乡、高庙乡、潜山乡的国民政府地方武装,共600人宣布起义,成为寿六合霍县的区(乡)武装,最终编入寿六合霍县总队。1949年1月,由原总队政委赵凯、原副总队长张慕云率总队400余人开赴淮南大通,参与接管淮南煤矿,其余区、乡武装大部依新的行政区划,成为寿、六、舒、合四县的地方武装。
全合县总队民国37年1月,中共全(椒)合(肥)工委在巢县凌家山成立,以原巢北工委地方武装3大队为基础,成立全合县大队,共29人,大队长武道隆。6月,在大队基础上成立全合县总队(辖2个区队),工委书记王光前兼总队长和政委,副总队长朱明,副政委苏桦。部队发展到100余人。主要活动于肥东古城、广兴和全椒县西王集地区。1949年,有5个区队500余人。
淮南独立大队民国36年春,中共寿六合霍县工委为向淮南路东发展,成立了中共淮东工委,由县组织部长孙祝华任淮东工委书记。工委组建了武工队。民国37年4、5月间,工委扩大改为肥东北工委,辖合四、合五2个区。肥东北工委地方武装由基干民兵发展到乡有乡队,区有区队(或模范连),县有县大队。年底,已有1000多人枪。1949年1月,正式成立了淮南独立大队。合四区区委书记俞步门任大队长,肥东北工委书记孙祝华任大队政委。1949年2月,属江淮军区4分区。
寿合县总队1949年1月,中共江淮四地委在下塘集建立中共寿(县)合(肥)县委、县政府。1949年3月,寿合县接收寿六合霍县六合办事处所属的1个独立营又1个警卫连和部分区乡武装,将其整编为寿合县总队。总队长李树清,副总队长张亚非。1949年6月,随寿合县党政机关并入寿县。
肥西支队民国37年3月,皖西四分区派施大伦率20余名武装人员到肥西,成立肥西武工队。6月,六合支队部分人员进入肥西与肥西武工队合并,成立肥西游击队,8月,肥西游击队扩建成肥西支队,隶属皖西3分区,辖4个中队,共300余人。支队长张迈(后叛变被镇压),政委宣育华,副支队长邹德胜,副政委张子玉。1949年1月改编为肥西独立团。
肥东县总队民国34年8月,原新四军6旅侦察股副股长宣醒民、董俊武等携带5支短枪回到肥东,组建了1支精干灵活的游击队。民国36年底,有70余人枪。翌年2月,扩建整编成肥东大队,宣质斌为大队长,县委书记杨吉平兼政委,下辖2个中队和6个游击队,后又整编为6个连和一些区乡武装。民国37年底,肥东大队和各区乡武装整顿集中后,报巢湖军分区批准成立“肥东县总队”。总队长宣质斌,副总队长郑义成,政委杨吉平(韦宾接任),参谋长贺进,政治部主任陈创。总队辖加强营,共5个连1100余人。营长丁友山,教导员褚茂勤。1949年1月,肥东解放,肥东县总队抽部分干部充实县政府及区乡政府。同年,总队加强营奉命北上石家庄,编为公安部队。
合肥支队民国37年底,淮海战役已取得决定胜利,国民党正规部队纷纷逃离合肥地区。中国民盟成员、国民政府合肥县官亭区区长龚衡军,在中共皖西四地委书记唐晓光和肥西县委书记宣育华的帮助下,利用他曾任合肥县参议长、县自卫总队副总队长的资历,通过担任合肥县长的堂弟龚兆庆的关系,于12月底,率合肥县自卫队2个大队和官亭区自卫大队共10个中队近千人在杨新圩起义。起义后,被改编为合肥支队,龚衡军任支队长,四分区政委唐晓光任政委,肥西县委书记马力兼副政委,高德润任政治处主任,郭崇毅兼任供给处长。支队辖3个大队。1949年3、4月间,该部编入解放军正规部队。
合肥市人民武装委员会合肥市首届人民武装委员会成立于1953年11月,市委书记吴綪(女)任主任,市人武部部长陶志远任副主任。其后,东、西、郊区也相应建立了区级人民武装委员会。1960年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合肥市委成立民兵工作组,由市委书记刘征田任组长,市党、政、军负责同志6人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8人任组员。各区、县民兵工作组亦随之成立。民兵工作组的作用同人民武装委员会。中共合肥市委于1962年1月,改市委民兵工作组为市人民武装委员会,由刘征田等15名党、政、军负责人组成,刘征田为主任委员,赵凯、金仕华、熊玉坤为副主任委员。市委还部署全市各区、公社、分社、大专学校和2000人以上的单位均要成立相应的武装委员会,成员7~9人。专职武装干部,应参加同级武装委员会,担任副主任委员。同年3、4月间,安徽农学院、医学院、安纺一厂等23个单位首批成立了武装委员会。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对人民武装工作的领导,市人武部向全区推广在基层党支部、总支设武装委员的经验。1963年底,全市有210个基层单位党组织设了武装委员。市人武部下发了《党总支部武装委员工作任务》,指导武装委员开展工作。1962年起,市人民武装委员会开始担负征兵工作的领导责任,签署有关征兵的原则性文件。1966年以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人民武装委员会停止活动。
1979年2月,合肥市人民武装委员会恢复,市委书记郑锐任主任,市党、政、军、社会团体负责人16人为委员。各区、县人民武装委员会也随之恢复。
1983年,合肥市受南京军区、安徽省之命进行人民防空袭研究性演习,三省一市重点人防城市代表观摩演习。为搞好演习,市武装委员会协调各方力量,使合肥市56个单位,2984人,146台车、炮参加的演习获得圆满成功。
1985年,市武装委员会作了调整,由有关部门负责人16人组成:周本模(市长)任主任,黄静(副市长)、干体发(军分区司令员)、李子斌(军分区政委)任副主任。
合肥军分区为本地区军事指挥机关。其前身是市人民武装部,先后经历10次大的机构变动,6次更换名称。1952年3月,合肥市人民武装部成立,按乙等县人武部编配8人,辖城郊区人民武装部。当时市区尚未建立民兵组织,市人武部主要在郊区农村开展民兵工作。1954年10月,合肥市人民武装部改称合肥市兵役局,并向各市区派出1名武装助理员。1956年1月,市兵役局首次开展义务兵征集工作;同年,首次进行预备役军官、军士、士兵的登记、统计、建档,开创了正规化的兵役工作。
1958年6月21日,巢县、肥东、肥西三县划归合肥市管辖,三县人民武装部同时划归市辖。8月1日,合肥市兵役局升格为副师级。1959年11月,合肥市兵役局改称合肥市人民武装部。1960年9月,合肥市人民武装部改建为合肥军分区。1961年4月,巢县、肥东、肥西三县划出合肥市,三县人武部随之划出,合肥军分区撤销,恢复合肥市人民武装部建制行使副师级权限。
1960年11月29日,合肥卫戍区成立。省军区副司令员张震东兼任卫戍区司令员,合肥市委书记刘征田兼任卫戍区政委,组成卫戍区领导班子。合肥市人民武装部为卫戍区办公机构,负责组织指挥合肥市的警备工作直至1982年底。
1967年3月,市人武部奉命抽调41名干部、战士到市革委会、省交通局、市电信局等6个单位执行“三支两军”任务,1975年奉命撤回。1966年6月,市人武部接受公安部队移交的合肥市大队,承担了城市警卫、守护、看押任务。“文化大革命”初期,人武工作遭到干扰破坏。市、区两级均成立“民兵指挥部”,大部分基层武装部被撤销,改为民兵、治保、消防“三位一体”的武装部或武保部,给民兵预备役工作带来困难。1970年1月,合肥警备区在合肥市人民武装部的基础上成立,按中央军委指示“省军区、军分区主要任务是指挥领导民兵工作”。合肥警备区组织所属部队和民兵配合地方政府,在城市警备、征集兵员、预防突发事件、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物资储备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1980年12月,合肥警备区改称合肥军分区。1982年3月,军分区组织全区部队民兵投入建设精神文明的活动。1982年12月,军分区奉命将独立营连同其担负的警卫、守护、看押任务移交安徽省武装警察部队。1983年9月,肥东、肥西县再次划归合肥市,军分区增辖肥东、肥西县人武部。
1986年,合肥军分区奉命将所属合肥市三县四区人武部全部移交合肥市,改归地方建制。
东市区人民武装部1954年10月,合肥市兵役局向车站区派驻1名武装助理员,负责该区兵役工作。1956年12月,车站区设兵役办事处,配主任1名,助理员2名。兵役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兵役工作。1956年春首次在车站区征集义务兵。1958年大办民兵师运动中,兵役办事处首次组建1个民兵师(辖3个团10个营共3609人),开展了民兵的整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参与组织了城市人民防空和地面警卫守护工作。
1959年11月,车站区兵役办事处改编为车站区人民武装部,编1名部长和2名助理员,为营级单位。1960年6月,车站区改为东市区,区人武部随之改称东市区人武部。
1966年“文化革命”开始后,东市区人武部奉命于1967年4月进驻所在区执行“三支两军”任务。1969年12月,该部升格为副团级单位。
1974年1月成立区民兵指挥部。区人武部领导民兵积极开展了民兵军政训练、战备执勤、维护治安和人民防空等项工作。完成了义务兵征集和预备役人员调查统计工作。
1979年,该部升格为正团级单位。
1981年,调整民兵组织,减少民兵数量,增编专业技术分队。1982~1985年期间,组织民兵积极参加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参加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等治安活动。完成了义务兵征集和预备役军官登记统计工作。
1986年6月,该部改归地方建制,称“安徽省合肥市东市区人民武装部”,为副团级单位,设军事科、政工科、办公室。
中市区人民武装部1954年10月,合肥市兵役局向东市区派驻1名武装助理员,负责兵役工作。1956年12月,东市区设兵役办事处,配主任1名,助理员2名。兵役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兵役工作。
1959年11月,东市区兵役办事处改编为东市区人民武装部,编部长1名,助理员2名,为营级单位。1960年3月,东市区人武部改称为南市区人武部。1963年5月,南市区人武部改称为中市区人武部。
此间该部在所在区开创了正规化的兵役工作,征集义务兵入伍,协助安置退伍军人,登记统计预备役军官、士兵。1958年开展民兵工作,1962年组建1个民兵师。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市区人武部奉命在本区执行“三支两军”任务。1975年撤出。1969年12月,该部升格为副团级单位。1974年成立“民兵指挥部”,1977年撤销。
“文化大革命”十年中,该部继续大力开展民兵工作,兵役工作,战备工作和治安工作。1970年组织民兵值班分队和兵员动员预编部队,对民兵开展“三打三防”训练。1973年组建民兵高炮营。
1981年,调整了民兵组织。1983年3月起,组织民兵参加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等治安活动。1984年3月起,组织濉溪路上51个单位及所属民兵开展“军民共建精神文明路”活动,大规模治理脏、乱、差,使濉溪路成为合肥市“文明路”。
1986年6月,该部改归地方建制,称“安徽省合肥市中市区人民武装部”,为副团级单位,设军事科、政工科、办公室。
西市区人民武装部1954年10月,合肥市兵役局向西市区派驻1名武装助理员,负责该区的兵役工作。1956年12月,西市区设兵役办事处,配主任1名,助理员2名。
1958年10月,开创本区民兵事业,组建了第一批民兵组织。
1959年11月,西市区兵役办事处改编为西市区人民武装部,编部长1名,助理员2名,为营级单位。
1961年建立第二批民兵组织。组织全区民兵参加人民防空和城市警备。
1968年,奉命在西市区参加“三支两军”。“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该部继续开展民兵、兵役、战备、治安等项工作。1969后奉命组织民兵对省电台和合肥市石油站进行守护。同年组建西市区民兵团。1973年组建民兵高炮分队8个连又3个排。组织大量民兵参加了治安保卫活动。
1976~1986年,继续开展民兵、兵役、战备等项工作。1977~1978年,组织全区50多个单位35000名民兵参加人防工程建设,完成1600米主干道的建设任务。组织民兵参加了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等治安活动。动员民兵积极参加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较大成果。
1986年6月,该部改划归地方建制,称“安徽省合肥市西市区人民武装部”,为副团级单位,设军事科、政工科、办公室。
郊区人民武装部1951年3月,成立城郊区人民武装部,属地方建制。1951年4月,加入人民解放军序列,行使正连级职权。1952年3月,城郊区人武部隶属于合肥市人武部。8月,分设东郊区、西郊区2个人武部,每个人武部均设部长1人,军事干事、政治干事各1人,其余政治教员、副部长、副政治教员,分别由区委书记、公安助理员、共青团书记兼任。1954年10月,撤销东郊区、西郊区人武部,由合肥市兵役局向2个郊区各派驻1名武装助理员。1955年1月,东、西郊区合并为城郊区,不设武装部,由市兵役局派驻2名武装助理员。1956年12月,根据安徽军区命令,市区设兵役办事处,郊区仍维持原状。1958年9月,根据安徽军区批复,郊区再次设人民武装部,编制干部4名。1960年3月,郊区改为蜀山区,6月又改蜀山区为北市区,此时武装部称“北市区人民武装部”。1963年5月,北市区又改为郊区,人武部也改为郊区人武部。
1951年3月城郊区武装部成立后,即着手建立民兵组织。解放初期,人武部组织民兵积极投入剿匪反霸、土地改革、社会治安活动。此外,还开展兵役工作。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1966年7月,郊区人武部奉命会同6408部队一起在郊区执行“三支两军”任务。1975年撤出。1969年12月,该部升格为副团级单位。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郊区人武部继续抓紧民兵工作。1969年1月起组建郊区民兵武装独立团。组织民兵参加了重要目标的守护和维护社会治安活动。完成了义务兵征集任务。
1982年以来,郊区人武部积极组织民兵参加农村经济改革,带头勤劳致富,参加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还完成了义务兵征集任务及预备役军官登记统计任务。
1986年6月,该部改归地方建制,称“安徽省合肥市郊区人民武装部”,为副团级单位,设军事科、政工科、办公室。
上一篇:第二节 国民政府地方武装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