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二章 各级各类教育

第四节 中学教育

发展概况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廷下令全国各地改书院为学堂。次年,李经方以合肥城内庐阳书院旧址,创办合肥最早的中学堂——庐州中学堂(民国3年,庐州中学堂改名为安徽省立第三中学校,旋又改称安徽省立第二中学校)。此后,基督教会先后于宣统元年(1909)、民国6年创办私立三育女子中学、私立三育中学。民国9年,刘君尧创建私立正谊初级中学。民国11年,合肥公立女子中学成立。民国12年,吴仲英创建私立湖滨初级中学。民国13年,刘建文创办的私立庐阳中学成立(三学期后停办)。民国16年,私立三育中学停办。民国17年,依照安徽省中等教育改造方案,省立第二中学与民国8年成立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合并为省立第六中学校。以原省立六师校舍为第一院(今安徽省人民政府所在地设高中部含普通科及师范科)和实验小学部;以原省立二中校舍为第二院(今合肥市第九中学所在地),设初中部。省立六中有高中普通科3班、师范科3班,初中5班。民国18年秋,省立第六女子中学在合肥成立,设初中2班及高中师范科2班。民国19年,公立女子中学改制为合肥县立女子初级职业学校。民国23年,《改进安徽省立中等学校方案》规定,省立学校以所在地地名命名;师范由中学划出,单独设校。于是省立第六中学校改名省立庐州中学校,省立第六女子中学校改名省立庐州女子初级中学校;两校原有的高中师范科划出,合并成立省立庐州师范学校。至此,合肥县境内有普通中学5所,在校学生1200余人,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前无大变化。
民国27年5月,合肥沦陷,合肥各中学停办。国统区内的私立肥西初级中学、私立肥南初级中学、第五区七县联立中学、私立肥东初级中学先后于民国29年3月、8月、9月和民国30年2月分别在合肥的西乡聚星集、南乡三河镇、东乡油坊集、东乡梁园镇成立。民国30年8月,私立肥东初级中学改为合肥县立初级中学。沦陷区内,日伪政权于民国31年创建安徽省立合肥中学,后因学额不足,改为县立。
抗日战争胜利后,合肥为安徽省会,外地迁来的中学与新建的中学渐多。民国34年,省立六中迁肥,与原汪伪县立合肥中学合并,组成安徽省立合肥中学。同年,省立立煌女子中学迁肥,改为安徽省立合肥女子中学;合肥县立女子初级中学成立。民国35年,省立贞干中学、私立中正初级中学由立煌县迁肥;私立正谊初级中学恢复;合肥天主教会创建私立崇善初级中学。至此,合肥的中学教育又有了发展。民国36年,私立合肥三育中学恢复,合肥的普通中学达到9所。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民国37年底。
民国36年合肥城区及近郊中学一览表

1949年1月,合肥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原有的中学,经过整顿和改造,有市立第一中学、市立第二中学、市立女子中学和正谊中学(私立性质)等4所中学。同年秋,撤销市立第二中学,市立女中改为市立二中,有中学3所。1952~1956年,陆续创建5所中学。1956年10月,全市中学有8所,在校学生9510人。其中,完全中学4所,学生1664人。高、初中学生数为解放前的3倍多。
1956年合肥市普通中学分校概况表


1957年新建第九中学和第十中学,普通中学增加到10所。
1958~1960年在“大跃进”的新形势下,市区普通中学增加到28所(教育部门办22所,其他部门办6所),在校学生18111人(教育部门办17274人,其他部门办837人)。由于要求过高过急,师生参加劳动过多,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受到一定影响。1961年,中学教育进行调整,撤并6所中学,郊区6所初级中学改为业余学习(农闲集中学习、农忙回家参加劳动)。调整后市区有普通中学22所(含其他部门办2所),在校学生14338人。
此后,中学教育又逐渐发展,1965年,市区有全日制普通中学29所,半工(农)半读初级中学9所(市十四中计入全日制中学),在校学生共20217人。中学布局比较合理,结构比较完整,基本上能适应学生升学、就业的需要。
合肥市市区全日制普通中学概况表

合肥市市区半工(农)半读初级中学概况表

“文化大革命”初期,中学“停课闹革命”,并停止招生。复课后,教学秩序极度混乱,正常教学无法进行。1968年开始,工宣队进驻学校,并实行工厂管理学校。1968年底和1969年初,郊区lo所公办中学、4所工读学校下放给社队领导管理,市属12所公办中学下迁阜阳和长丰农村,“由贫下中农管理”。下迁阜阳的有一中、三中、四中、九中、实验中学、二工读、师范等7所学校;下迁长丰的有五中、六中、二十中、一工读、巢湖农垦学校等5所学校。留城的仅二中、七中、八中、十中4所中学。中学下迁后,城市办学出现极大困难,在师资、设备严重不足情况下,又盲目提出“城市普及高中”的口号,于是只好小学改办初中或附设初中班,初级中学办高中。1970年,全市有市属中学17所,区属中学16所,附设初中班的小学24所,机关工厂职工子弟中学12所,全市共有中学生30556人。1972年,市属中学18所,区属中学16所,附设初中班的小学已达47所,厂办中学也增加到28所,全市中学生44198人。只追求办学数量而不顾教学质量,盲目发展初中和高中教育,不仅破坏了整个中等教育体系,也严重破坏了中学教育本身的内部结构,单一化的中学教育和升学、就业的要求极不协调。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学教育进入恢复、整顿、改革、提高的新时期。首先,从1977年起对厂办学校进行调整,到1985年,18所其他部门办的中学改由市管,在校生8741人,其中高中生2370人;第二,撤销了公办小学附没的初中班(1985年附设初中班的只有23所厂办小学),将3所初级中学改为小学,2所中学交省改办中专;第三,压缩高中,集中力量办好初中(1985年秋,全市高中已减少到44所);第四,1978年和1980年,一中和六中依次列为省重点中学,1981年,工读学校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第五,1979年开始在3所市属中学试办职业高中班,到1985年全市有职业中学5所,附设职业班的学校21所,共有75个职业班,学生3360人。“文革”中造成的中等教育单一化、教育内部比例严重失调状况正在逐步改变。
合肥普通中学概况表


清末及时民国时期合肥中学一览表


学制
清末,庐州中学堂实行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制定的“癸卯学制”,学生由高等小学升送,修业5年毕业。
民国初年,省立第二中学学制4年,私立三育女子中学和私立正谊中学学制均为3年。
民国12年实行新学制,合肥普通中学开始分初、高两级,初级修业年限3年,高级3年,共为6年。这一学制一直沿用到建国前夕。
建国后,根据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合肥各中学分初、高两级,修业年限各为3年。入学年龄初中原则上不超过13周岁,高中原则上不超过16周岁。
“文化大革命”初期,中学停止招生。1968年后,各校先后恢复招生时,改为春季始业,部分学校初中开设二部制班级,高中学制缩短为2年。1978年恢复秋季始业。1980年,省重点中学合肥一中首先恢复高中三年制。1981年开始,遵照教育部将中学的学制逐步改为6年的决定,合肥的高中分期分批改成三年制,1985秋,全市高中招收两年制学生的只剩下5所学校。同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中、附小和合肥工业大学附中、附小,正在试验小学5年,初中4年,高中3年的“五、四、三”新学制。
教学
合肥县中学教学清末,庐州中学堂设置的课程有温经、算学、词章、历史、舆地、英文、博物、物理、化学、理财、体操等11科。三育女子中学创建初期,课程设置不完备,常设的有修身、圣经、国文、数学、英文等科,其他科目时开时停,并不稳定。其时,数学、博物、物理、化学等科,多采用英文原本,并请有外籍教师。庐州中学堂的教学成绩虽著称全省,但其教法却纯属注入式,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就连理化实验,也只是教师“示范”,很少有学生动手操作的。对学生的教育,设有学监专门负责,重消极的约束防范,而轻积极的训练引导。
民国元年,合肥的中学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废除温经,增加自然学科课时,加强生产技术教育,开设的科目有:修身、国文、数学、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等。女子中学则增设家事、园艺、缝纫等科。民国4年,省立二中实行文理分科,并采用第三、四学年选科制度,文理两科学生所习科目分为必修科、选修科两种,颇具特色。
省立二中课程设置概况表
民国12年中学实行新学制后,初、高中均开设“公民学”,高中并增设“人生哲学”;教会中学的圣经课也同时取消。
其时,中学教学管理制度较前完善,教学方法有所改进。民国11年的《省立第二中学校概况报告要项》提出:“本校教授方针按学生程度之高下,以定学生自动份量之多寡,而加以适当指导,管理则取辅导主义,均无特异之点。”关于学生学业及操行的考查,该校规定:“本校学生学业成绩,由教导部于每学期终止时特组成成绩改查委员会考查之”。“各学科均以学分计算,各科以学期成绩满60分者为及格,给与学分。必修科目一年后有不及格者,如在60分以下,50分以上许其补考一次,补考及格给与学分,补考仍不及格于下学年重习;其在50分以下者,不予补考。选修科目有不及格者,得以他选修科目替代。”“学生每学期须有27学分以上始能升级;不足27学分者,降级或勒令退学。学生每学期缺某科目授课时间5小时者扣本学期本科目总平均分1分。学生操行考查方法,由训育部组织操行考查委员会考查之。考查事项分受课状况、自修状况、食息状况、服务状况、课外作业、自治能力及特别嗜好、特殊状况等制定表册,由各委员平时留心考查。”
民国18年,省立第六中学设有国文、英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生理卫生、体育、音乐、图画等科,初中另有公民学、手工、童子军;高中另有党义、军训,并有科学、政法、文艺等选修科目。当时,各校高中部均设有选修科目,省立六女中初中部则在规定的课程之外,于第三学年增设升学指导科目,任学生选修。到省立庐州中学和庐州女子初级中学时期,课程无大变化,惟庐中的“党义”又改为“公民学”,并增设“伦理”课。
民国19年,中学采用自学辅导法较为普遍。省立六女中初中部采取的自学辅导法:语文及社会科目重课前预习,课内研究,课后温理,自然科目则兼重视察与试验,数学、图画、手工、音乐等科,则兼重课外演习。又规定每日自修时间,设质疑室,教员根据教务处的安排,按规定时间到质疑室,以备学生质疑。采用这种方法的还有省立第六中学、私立正谊中学。二、三十年代由于学生多在学校寄宿,各校的课外活动均比较活跃。有各学科的研究组织,有服务性的各种委员会,还有推动体育运动的组织,对于培养学生自治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丰富学校生活,作用颇大。
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内,由于条件所限,各中学所设课程颇不一致。民国29年,第五区七县联立中学初中设公民学、国文、历史、地理、算学、自然、英语、体育、音乐、图画、童训、生产劳动、特殊教学等科;高中除不开自然、童训,另设生物、物理、化学、军训(女生为军事看护)等科外,其余科目与初中同。翌年秋,该校初中二、三年级增设物理、化学两科。县立初级中学民国32年度开设的课程有公民学、国文、历史、地理、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生理卫生、体育、音乐、图画、劳作、军训等。沦陷区日伪合肥中学除开设国文、数学、理化、动植物、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等科外,增设了日语,加强了奴化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合肥各中学的课程设置和战前基本相同,惟私立三育中学增设有伦理;教材内容则变化较大,公民、军训都进一步强化。
合肥市中学教学建国初期,废除学校中的训育制度,取消公民学、童子军和军训课,增设政治课。各中学成立了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各科教学的研究。1951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合肥各中学初中设国文、算术、代数、平面几何、物理、化学、植物、动物、生理卫生、地理、历史、政治、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科;高中设国文、代数、立体几何(或平面几何)、三角、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外语、体育、音乐等科。1952年,高中生物改为达尔文理论基础,并增设制图课。同年下半年开始提出克服学校中混乱现象,1953年提出“教学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并开展学习苏联经验,强调正规化,关门办学,师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减少。1954年,初中停开政治、外语。1955年,高中改设俄语,实行“劳卫制”和《中学生守则》。1956年,语文分为文学、汉语两科。教学改革方面,1950年曾以皖北区合肥高级中学为试点,委派党员校长,探索改造旧学校、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的途经。当时采用了老解放区的教材,部分学科采用了苏联教材。1953年全面开展学习苏联经验的过程中,盲目推广“五个环节”、“五级记分”、“五个教学原则”。语文教学以“红领巾”教学为榜样,过分强调文学分析,忽视基础知识教学。数理科过分强调概念分析,理论讲解,忽视了联系实际。
1958~1966年,继续进行教学改革的试验。1958年开展教育革命,中学加强了政治思想教育,恢复政治课,把生产劳动列入正式课,初中恢复外语课,文学、汉语不再分科。半工半读普通中学的课程设置也注意到:一、加强政治教育;二、保证基本学科的教学;三、加强生产知识教育,使文化课与农业生产知识课的比例为8∶2。
为了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中学的勤工俭学活动普遍展开。学校办工厂,学生支工支农,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形成一股热潮。但由于劳动过多,破坏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1959年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一度忽视学生的身体健康;1961年又出现强调政治教育,学生参加社会政治活动过多的现象。经过3年的调整,在总结教育工作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有步骤地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试验。1962年先在一中、实验中学等校重点试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1963年为了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学在加强劳动教育的同时,组织师生下厂劳动,农忙时下乡支农,并做到全面安排,形成制度。1964年开始办起的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学校和社办农业中学的教学时间安排大体是:政治课占10~15%,文化课占35~40%,专业技术课占40~50%。就总的安排讲,半工半读劳动多一些,半农半读教学多一些。一年级按“九、二、一”安排(九个月学习,二个月劳动,一个月休假),二、三年级按“八、三、一”安排(八个月学习,三个月劳动,一个月休假)。这一年针对中学生课程门类多、教师满堂灌、课外作业多、补充教材多、作业种类多、辅导课多、测验考试多、学生在校时间长等负担过重现象,开展了改进教法的试点工作。五中、六中等校,在校领导亲自参加下,以一个班为试点,十六中、三中、四中以1~2科为试点,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紧扣教材,边讲边练,因材施教,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初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讲—抄—背—考”的老一套办法,尤以政治、语文两科试验成绩比较显著。合肥一中和三中减轻学生负担的经验,由省教育厅转发全省,受到一致好评。这几年,全市总结了以教学为中心,统一安排全校政治工作和劳动教育的经验,课内外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教改试验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教学工作遭到破坏。初期,学校教育陷于瘫痪达2年之久。复课后,文化课的主导地位被取消,每天第一节为“天天读”,视为“雷打不动”;大批判、学军、学工、学农占据课时的大半。1971年,中学开设“天天读”、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军体、工业基础、农业基础、革命文艺等科。取消了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外语课有名无实,不少学校未能开设。在一段时间内,上午课前安排半小时自习,下午课前安排20分钟读报或习字,初三年级下学期开设珠算课。由于片面强调实用,各校自选自编教材,名目繁多,如“三机一泵”、“电工”、“红医”、“兽医”、“土记者”等等,破坏了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办学形式上,否定了课堂教学为主,大搞开门办学:“野营拉练”、“下厂下乡”、“走出去、请进来”,把阶级教育和忆苦思甜列为主要教学内容。实行“小将上讲台”和“工农兵上讲台”,运用“十大教授法”,学生听课可以打瞌睡,考试开卷允许看书、照抄,教学常规全遭破坏。学校的规章制度一律被视为“封、资、修”、“管、卡、压”,教师教无所依,学生学无所从,“无政府”状态严重,学生到年限就毕业,不少中学生只有小学三四年级的程度。
1976年后,经过拨乱反正,中学的正常教学秩序逐步恢复。1978年,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新的教学大纲,中学开设了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等科。1981年,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五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修改意见》和《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规定,在改制的完全中学实行两套教学计划中的第一套教学计划,高中二年级实行分科,除文科加强史地教学外,其他课程并无大的变化。职业班开设的必修科有政治、语文和数学等,并依据专业的特点,开设各种专业课程。与一般中学相比,文化课适当减少,增设了专业、实习课程。
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加强“双基”教学和智力培养的同时,注意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注意“尖子”学生和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在抓高中的同时,强调从初中抓起,打好基础;在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强调实行多渠道教学、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抓优秀率的同时,强调首先抓好合格率。从1980年起,每年开一次初中教育现场会,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改试验又重新开展起来,最早开始的是九中的语文教改试验。此后,语文、数学、外语、体育等科相继进行教改试验。1984年,全市中学教改试验近50项。教改试验的内容包括:学制改革试验,如工大附中和科大附中进行“五、四、三”制试验;教材改革试验,如试用华东师范大学教材、中央教科所教材等;教学方法改革试验,如发现法、图表法、茶馆式、单元教学、六课型、讨论法、情趣法、自学辅导法的试验等;教学手段改革试验,如电教试验,开辟第二渠道试验等方面。其中有单科单项试验,也有班级各科集合改革试验。这些改革试验,近年来已初见成效。已有34项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有不少教改试验的总结文章被评为省和国家的优秀论文。
1983年底,市成立电化教育馆,1984年,4个区都成立了电教馆,市属中学大都成立了电教教研组。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有放像机11套,各种幻灯机、投影仪200多台,电影放映机42部,教学电影拷贝160多部,录音带1500盒,并有近5万元的教学幻灯片;6所学校拥有闭路电视,微型电脑已进入20多所中小课堂;收录机、扩音机、电唱机已普遍使用;教学录像带的复制也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并已开始自行摄制课堂教学录像。电教在人力、设备、制作能力方面已初具规模,其作用越来越大。二中、六中、七中、八中、十一中等校在电教方面已初见成效。
中学师生参加校外、课外活动,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几年来,曾组织师生参加野外考查、采集标本、参观访问等活动;并举办了物理力学夏令营、气象夏令营、昆虫标本展览、自制教具展览等等,还在省、市电台举办了语文、历史讲座,与有关出版社及省电台合办了中小学生智力竞赛活动,以及与有关报社联合举办了中学生作文竞赛活动等等,受到社会的好评。对扩大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等教育结构改革
建国前,合肥中等教育结构单一。除办学时间较长的普通中学和师范学校外,虽曾办过甲种工业学校、女子初等职业学校和蜀山农林职业学校,但都规模很小,为时不长。民国7年,公立庐州甲种工业学校成立。该校名为工业学校,但课程设置与普通中学无异,且只办一年即行停办。民国19年,由合肥公立女子中学改建的县立女子初等职业学校,当年设5个班,学生173人,其中职业班仅2班(初级刺绣科一、二年级各1班),其余3班都是小学和初中(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普通科二年级各1班)。民国26年,开始专办职业班,初级染织科一、二、三年级学生总数仅90人。抗日战争爆发后,该校停办。卫立煌创办的蜀山农林职业学校,成立于民国25年,当年秋招生108名,翌年因抗日战争爆发停办。
建国后,合肥高级中学商业会计班于1950年开办,翌年停办。1951年起,一批中等专业学校陆续在合肥成立,合肥中等教育结构开始发生变化。1958年开始,为了贯彻执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又先后创办农业中学和其他职业中学共7所。1959年,全市有中等专业学校17所,在校学生8109人,教职工1010人;农业中学4所,其他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1153人,教职工59人。1961年,位于郊区的6所全日制中学改为半农半读学校。1962年开始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至1963年底,原有的农业中学、职业中学相继停办,中等专业学校也减至13所,在校学生2399人。1964年贯彻执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方针以后,办学局面大开,第一、第二职业中学成立,农业中学、半工(农)半读中学和半工(农)半读中等专业学校也迅速发展起来。1965年,市、郊区有农业中学13所,半工(农)半读中学10所(含市十四中工读班;第一、第二职业中学也改为半工半读中学),全日制和半工(农)半读中等专业学校共44所,半农半读初级技术学校1所,在校学生共11954人,教职工1698人。半工(农)半读学校具有办学单位多、学校类型多、发展快的特点。1965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的3337人,升入普通中学的1015人,录取于全日制和半工(农)半读中等专业学校者2322人,两者之比为1∶2.29。农业中学和半工(农)半读学校的发展,使合肥中等教育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基本上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1965年秋合肥半农半读初级技术学校概况表

1965年合肥市郊区分社办农业中学概况表

“文化大革命”中,已办的农业中学、半工(农)半读中等专业学校和半工(农)半读普通中学,有的停办,有的改为全日制普通中学,合肥的中等教育结构又趋于单一化,内部比例严重失调。其时盲目发展高中,小学大办初中班,名为市区普及了高中教育,实则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破坏了合肥市教育事业的发展,阻碍了毕业生劳动就业。
1980年秋季,开始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试点工作,在部分中学办了8个职业班,招生360人,占高中招生数的5.5%。办学形式有教育部门办、工厂企业办、教育部门与有关部门联合办三种。
同年,合肥二中为省电子局代办电子中专班2班,招生100名。
1981年,安纺中学高中部改为合肥纺织职业学校。这一年全市有职业班学生850人,设建材、电子、轻工模具、纺织、印染、服装、美术、烹调、花卉等14个专业。
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从1982年起实行归口办职业教育,如经口在十四中办,财口在十五中办,建口在十六中办,计口在二十五中办;同时鼓励大的企事业单位自办职业班,合肥二中、安大附中、聋哑学校都新开了职业班,合肥十四中、十五中、十六中与二十五中的高中部都改为职业中学。这些职业学校(班级)1982年共有学生1443人,设置的专业有煤气与供水、橡胶、塑料制品、钟表修理、财会、统计、旅游等。另有建筑、统计、财会、物价等职业中专班6个,学生300人。
1983年开办的职业班有16个,招生671人;在校学生达1642人。新设的专业有幼师、市政工程、冶炼、机械、养鸡等5个。
1985年,全市有职业中学5所,附设职业班的普通中学21所,共有班级75个,学生3360人。在发展职业学校和职业班的同时,技工学校和技工班得到进一步发展,1979年4所,学生648人;1983年10所,学生1434人;1985年23所,学生3921人。
1985年,全市有普通高中生14945人,职业高中生3360人,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学生之比为1∶4.5,职业高中和中专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之比为1∶0.96。
1983~1985年,职业班已有三届毕业生1173人,前两届安置就业的有485人,占两届毕业生总数的41%。1985年毕业生正在安置中。
1985年开始执行“先招生后招工,先培训后就业”的方针。这一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推动了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促进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提高。
合肥市市区职业学校(班)概况表
上一篇:第三节 小学教育
下一篇:第五节 中等专业教育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