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二章 各级各类教育

第七节 聋哑教育

合肥聋哑教育始于40年代私人办的1所聋哑学校,学生10余人,只教认字和计算技能,解放初停办。50年代末,市教育局计划创办聋哑学校,并派人赴上海参加聋哑师资训练班学习,后又因条件限制,未能办成。1963年西市区成立了一所聋哑人业余文化学校,设在金寨路小学内,属西区文教科领导。办学经费除来自学员学杂费外,主要靠上级拨的业余教育经费补助。创办初期有学员17人,1965年增加到近百人。开设语文、算术两科,晚上上课。
由于业余聋哑教育的发展,聋哑儿童的家长纷纷要求子女上学。1965年秋,西市区民办全日制聋哑学校正式成立,设3个班,共有学生40余人,采用二部教学。1970年,该校由民办转为公办,正式命名为“合肥市聋哑学校”,并且开始筹建自己的校舍。秋季开学,全校有教职员13人,设5个年级,在校学生78人,实行八年制教育。这一时期仍由西市区代管,1981年,正式收归市属,并且迁入新校址。1985年,全校班级增加到13个,学生188人,教职工48人,成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的聋哑学校。
随着聋哑教育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教师。为了造就一支聋哑教师队伍,合肥市十几年来先后6次组织聋哑学校的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参观学习活动,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较快,从事聋哑教育的教师骨干队伍基本形成。
在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同时,开展了教学研究和改革试验活动。教学改革首先是由语文课开始,1973年市聋哑学校二年级语文教师奚德明开始使用国家颁布的“汉语拼音指语字母”进行课堂教学;1978年该校二年级语文教师杨忠慧首先开始了“双指语”试验;同年刘道法绘制了《汉语拼音指语韵母表》,受到有关专家和省内外同行的好评。1982年在12省、市特殊教育讲座会上,万先广作了“双指语”试验的总结发言,受到与会者的重视。
在搞好基础教育的同时,还开展了职业技术教育,创办了西市区聋哑电机厂,工人最多时达50多人,十几年来为国家创造近200万元的工业产值,同时也解决了30位聋哑人的劳动就业问题。1975年,聋哑学校进行教学改革,在高年级办了专业班,有剪纸、刺绣、编织、缝纫等专业。此后,购置了18台缝纫机,批购了针织厂的刀口布,解决了产品的销路问题,于是把多项专业班转变为缝纫专业班,专门生产绒布鞋垫和手套。在生产过程中,对参加劳动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劳动补助,暑假参加劳动者按定额给报酬,对参加劳动的高年级学生实现了免费上学。该专业班后因原材料供应不足,销路不畅而停办。为了探索聋哑职业教育的新路子,1982年办了工艺美术班,学制三年,在全省范围内招生10人。后因毕业生不能保证分配,有5人中途就业。
聋哑学校重视聋哑人的体育锻炼,在参加市、区举办的田径运动会上曾多次获得奖励。1973年获西市区田径运动会小学团体总分第一,1981年获安徽省首届聋哑学生田径运动会甲组总分第一名,乙组团体第四名。
聋哑学校对聋哑学生听力恢复的治疗和口语训练,也曾多次取得社会的支持,作过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上一篇:第六节 高等教育
下一篇:第八节 职业教育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