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八章 文物

第五节 馆藏文物

石器
石斧该石斧1982年秋于长丰县吴店乡“洗马寺”出土,同年征集。斧长23.5厘米、宽9厘米、厚6.5厘米,双面刃,通体磨光。该器为花岗石制成,石质坚硬,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劳动工具,已断为二截。合肥地区发现这么大的石斧较为少见。现藏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陶器
陶瓮陶瓮,似球形陶质,体外施青黄釉不到底,多处釉斑驳脱落,两耳对称,饰兽形啣环状花纹,肩至腹部有三组凸弦纹,每组三条,鼓腹、收口为环形,口沿内有一脊状凸起,形体完整,制作考究,瓮通高34.5厘米、腹径39厘米、外口径12.3厘米、内口径8.5厘米、底径7.7厘米。
该瓮于1980年10月29日在合肥市长江路西段省团校出土。现收藏于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三彩三足炉三彩三足炉,圆形陶质,炉体外部施低温三彩釉,侈口、鼓腹、平底,腹下置三只兽形足,腹部堆塑对称四团变形四叶花卉,三彩为点彩技法,焙烧火候较高,做工精整,造型美观大方,经考证,该炉属唐代中期稍晚期间的正宗三彩炉。炉高16.5厘米、口径12.9厘米、腹径21厘米。在合肥为首次出土,有很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此炉于1987年3月在市区三孝口西省商住楼工地开挖土方时,于一唐代墓葬中出土(原物完整,出土时人为破碎,后经修复如故)。现藏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方型灰陶薰炉方型灰陶薰炉为西汉随葬冥器,仿生活用品焚香薰炉,一般用于薰衣和居室。胎质为砖灰色,分为盖、炉两部分。盖为五脊(直脊)四面坡形。炉盒与座连在一起,中间一相对略细的方形柄,呈方向相反的两只斗状,侧视似豆形器。整个薰炉通高25厘米,炉口沿边长11.4厘米,盖口沿边长11.9厘米,带子母口。底座边长9.2厘米。通体雕刻纹饰。盖上纹饰分四个层次,每层均饰带状浅浮雕米字形纹饰,从下往上,第二、三层在四角上每边均刻有一三角形透气孔达炉内,顶部刻对称四个透气孔。炉盒纹饰分三个层次,每层饰带状浅浮雕米字形纹饰,分四个层次,从上往下,第一层为篦纹、蟹爪纹;第二层为菱形叶脉纹;第三层为波浪纹;第四层为篦纹。底座与盒之间的方形柄上有刻划的三角形叶脉纹,出土时连接盒与座之间的柄折断,但整个器物基本完整无缺。经专家鉴定,该器物属于西汉时期。
该文物于1987年8月,合肥市西郊自来水三厂门口挖水管沟时出土。现藏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陶井圈陶井圈,于1975年春,在合肥市中市区宿州路南端东侧省商业厅人防工地施工时出土,其高47厘米,口沿直径77厘米,底部直径80厘米,井圈壁厚5厘米。质地为灰陶,胎质坚硬、敲击有声。口沿外平折,腹部微鼓,口沿和腹部交接处有4个对称的圆孔,二圆孔之间各堆塑2个相同的兽头。经鉴定,此为六朝时期陶井圈。该井圈的发现为研究六朝时期合肥城址提供了实物资料,现藏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五口联罐五口联罐为陶质,是东汉至三国时期的随葬冥器。主罐呈灰色,底部灰红色,平底凸腹,似葫芦形。肩部另置4个小罐,其中一小罐脱落。全罐通体无釉,焙烧火候较低,造型新颖别致。全罐通高20.4厘米,主罐下部腹径19.7厘米、高14.4厘米;上部中间主罐口径6.6厘米、腹径10.4厘米、高6厘米;一小罐口径4厘米、腹径6.2厘米;一小罐口径3.9厘米、腹径6.2厘米;一小罐口径4.4厘米、腹径6.6厘米;另一小罐口径4厘米、腹径5.9厘米。
该罐于1978年11月中旬出土于南陵县麻桥红旗村三国东吴肖整墓,同时出土的还有“赤乌八年买地券”等文物。1983年春,合肥市庐剧团在该县巡回演出时发现此物,由该团干部吕长礼同志征集后捐献给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入藏。
瓷器
四系青瓷罐该罐为盛酒器。直口平唇、丰肩,肩按等距条形横四系,上腹微鼓,下腹斜收成平底。通高23.5厘米,口径12.1厘米,最大腹径21厘米,底径12.4厘米。胎质坚细呈浅灰色。该罐采用浸釉法施釉,因而施釉不到底。釉质晶润透明,可见胎表面因制作时遗留下的麻布纹,釉色呈较为纯正的青色,泪痕状流釉处釉层较厚,呈翠绿色。该罐于1978年自合肥市郊区林店乡舒大郢村东汉墓中出土,其年代属东汉晚期。此罐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瓷器发明的时间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该罐现藏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紫定金彩壶该壶为盛酒器。器高18.1厘米,口径7.1厘米,腹径12.6厘米,底径8厘米。制作精细规整,口外折似浅盘口状,短颈斜直,丰肩,上腹鼓出,下腹斜收,浅圈足。胎薄仅0.2厘米,胎质洁白细腻,露胎处有明显的竹丝刷痕迹。除足根外,壶内、外均施酱色釉,釉质晶润,釉上描绘的金彩虽早已脱落,但整个画面在侧光下尚清晰可辨。两道金彩细弦纹在壶的腹中央,将画面分为上、下两组,上组为一幅写实画“莲塘风光”图,两片荷叶高低相错飘浮水面,微微摇曳,一枝荷花亭亭玉立,含苞欲放,荷叶后面画一丛茂盛的蒲草,荷叶下点缀着几棵水草;下组为一圈绘制工整的变体仰莲纹图案,莲瓣共九对十八瓣,分前后两排重叠,莲瓣用双线勾勒,瓣内绘有变形折枝牡丹,前排莲瓣内牡丹花盛开,后排莲瓣内牡丹花含苞欲放。整个画面构图简练,图象生动逼真。
该壶于1982年在肥西县将军岭乡李岗村出土,属北宋时期定窑烧造的紫定金彩器。紫定器存世不多,而绘有金彩器的则更为罕见。该器的出土是我国瓷陶器考古的一个重要发现,填补了我国古陶瓷器研究和收藏的一项空白,印证了文献中关于“紫定器且有描金彩花鸟”的记载,对于古定窑的研究,特别是定窑瓷器装饰技艺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该壶现藏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铁器
太平天国铁炮1986年初,肥东县仪表厂在废铁堆里发现一门铁炮,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当即派人察看并予以征集。炮身长1.10米,口径15厘米,重约150公斤。炮身铸有“太平圣炮乙荣五年安徽省造”字样,炮口残缺。经考证,该炮为太平天国五年(1855),安徽省自行铸造的一门太平天国铁炮。该炮的发现,对于研究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在安徽的活动、政权建设以及武器制造等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此炮现藏合肥市文物管理处。铜器
铜镳壶铜镳壶,质地青铜,通高24厘米,圆口直径9.2厘米,足高8.3厘米。圆形盖,盖顶有一穿孔纽,纽上穿一小铜环,盖顶刻有一组规整的四叶纹图案。盖和颈部用一子母口套轴连接,可自如翻盖。颈部外敞,腹部微鼓,并有一圈凸弦纹,颈部与腹部铸接口明显可见。平底,底部微残。三扁足,足中部略细。菱形直柄长约9.7厘米,中空,柄梢部微残,柄上方刻划两只青龙,和柄相对的颈部刻划一只朱雀。整个器物造型美观、纹饰精细、生动,一般用于温羹,是一种十分难得的文物珍品。该壶是合肥市文物管理处于1970年12月,从市物资回收公司废铜库拣选征集。经鉴定,为东汉时期的铜镳壶。
鎏金铜熊形器足合肥市文物管理处于1975年11月,自合肥市郊区常青乡曹坊郢村三号墓清理出土鎏金铜熊形器足三件。熊足高5厘米,通体鎏金,金粉基本脱落。熊前肢上端、后肢中部、腹部中间各镶嵌一颗绿色宝石。熊呈直立状,两眼平视,张口吐舌,形态生动逼真。该熊足是一直径63厘米漆盘之三足。
曹坊郢村三号墓为东汉早期古墓,由其内出土的鎏金铜熊足时属同一时期。现藏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铜盉铜盉为古代温酒器。其质地为青铜,通高26.1厘米,足高5.6厘米,口径1.8厘米。圆形盖,盖上盘一龙,龙头居中昂起,形成一盖纽,龙身由粗至细盘旋成盖。口沿外敞,直颈,颈部有一圈窃曲纹。鼓腹,腹部有四道粗凹弦纹。圆柱形三足,环形底,直流,流呈圆筒状。盖和柄处用两节铜环相连接。流口和柄皆残。该盉系巢县峏山乡农民在1982年12月挖土窑时发现出土,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同年征集。为西周早期器物。该盉的发现,对于研究江淮之间在西周乃至商代的青铜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该盉现藏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长腔长钮编钟长腔长钮编钟,为春秋晚期青铜质打击乐器,共9件。1991年10月出土于长丰县杜集乡藕荷村东头,系两青年农民在挖塘土垒埂时发现。这组编钟埋于塘底约1.5米深处,分3只一组大小套置,并列三行埋在土中,似一窑藏,出土时基本完好、形体较小,通体饰变形蟠虺纹,每面均饰6组18枚乳钉纹,每3枚为一组横排,在钲的两侧各列成3排,枚上饰3只变形蟠虺纹,钲部无铭文,素面。共鸣箱为扁突体上下覆瓦形。各件编钟情况是:
1号编钟通高12.7厘米,舞宽10.9×8厘米,铣宽13.7厘米,于宽10.1厘米,钮高4.5厘米,重约2公斤;2号编钟通高11厘米,舞宽11×7.8厘米,铣宽13厘米,于宽9.7厘米,钮高4.6厘米,重约1.8公斤;3号编钟通高20厘米,舞宽10×7.5厘米,铣宽12.6厘米,于宽9.3厘米,钮高4.5厘米,重约1.55公斤。其中一铣角人为摔裂4厘米;4号编钟通高19厘米,舞宽9.5×7厘米,铣宽11.9厘米,于宽8.9厘米,钮高4厘米,重约1.4公斤;5号编钟通高17厘米,舞宽9×6.5厘米,铣宽10.9厘米,于宽8.1厘米,钮高3.8厘米,重约1.55公斤;6号编钟通高15.6厘米,舞宽8.6×6.3厘米,铣宽10.1厘米,于宽7.7厘米,钮高3.7厘米,重约1.35公斤;7号编钟通高15厘米,舞宽8.2×5.8厘米,铣宽9.8厘米,于宽7.4厘米,钮高3.5厘米,重约1.25公斤;8号编钟通高14厘米,舞宽7.7×5.6厘米,铣宽9.4厘米,于宽6.8厘米,钮高3.5厘米,重约1.1公斤,一铣锐角人为切损;9号编钟通高13.5厘米,舞宽7×5.1厘米,铣宽8.8厘米,于宽6.5厘米,钮高3.5厘米,重约0.95公斤。
该编钟经安徽省文化厅音乐专家时白林测辨音调,认为:1号钟为↓d1调,2号钟为↑e1调,3号钟为e1调,4号钟为a1调,5号钟为↓d2和f2调,6号钟为e2和g2调,7号钟为a2和#c3调,8号钟为↑b2和d3调,9号钟为#c3和e3调。
这组编钟现藏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古钱币
靖康元宝靖康元宝为铜质,方孔圆钱,折二型,面文篆书旋读,素背,面背肉好周郭,通体呈绿锈包浆色,品相精美。钱径3.2厘米,穿径0.7厘米,厚0.15厘米,重8克。该钱系北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铸造的流通货币。由于该元宝铸量少,流通时间短,故存世寥微,为难得的钱币珍品。该币是合肥市文物管理处于1987年从巢湖物资回收公司征集的古币中拣出,现藏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楚乾封泉宝背天大钱乾封泉宝,铜质,方孔圆钱,为五代十国时楚马殷(930~951)铸的流通货币。钱径4厘米,穿径1.2厘米,厚0.35厘米,重37.5克。钱体厚重,铸工较精,通体呈铁锈包浆色。钱文隶书,旋读,“乾封泉宝”四字深峻遒劲。乾字作“”,背穿上有一“天”字。据《十国纪年楚史》记载:同光三年(925),用都军判官高郁清铸乾封泉宝铜铁钱。背“天”字,盖取天策府之义。据考,该钱存世迄今仅见几枚,弥足珍贵。唐高宗乾封六年(666)曾铸有乾封泉宝,但钱体、形制、钱文均与此有别。现藏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七星银币七星银币,圆形方孔,银质,为清代皇室娱乐馈赠或赏赐钱(厌胜钱之属),属非流通货币,因正面铸有七星图案,故名。钱径2.65厘米,穿径0.35厘米,厚0.1厘米,重5.5克。面背内外郭之间铸有细匀的珍珠纹,七星图似北斗星分布于面穿上和穿右。背面饰以花卉图案,外郭处戳印“鸿翔”两字。钱体铸工精整,银质纯正,保存完好。
该币1958年出土于肥东县店埠镇通济桥西,清末大臣李鸿章侧室莫氏墓中,现藏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郢爰合肥市馆藏郢爱,金质,为战国时期楚国铸造的一种称量流通货币,是我国最早的黄金铸币,也是世界古币中最早的金铸币之一。郢为楚国都城的名称,爰为楚国金币专有名称。该币呈方块状,面绘印阴文篆书“郢爰”两字,流通时从郢爰金版(呈龟版状,由数格郢爱印文组成)中切凿部分。合肥市文物管理处藏有3块:
1.大半格印记:由于切凿偏斜,致使郢字右半部被切去,遂成变异,一格不全。面长0.7厘米,宽长0.7厘米,背长1.6厘米,宽长1.3厘米,厚0.35厘米,重6.61克。嘉山县出土,由该县一农民送交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入藏。
2.一格印记(全印记1个,半印记1个):面长2.1厘米,宽1.2厘米,背长2.35厘米,宽1.95厘米,厚0.4厘米,重21.7克。寿县出土,由该县瓦埠小间公社筑城大队东郢队陈瑞金同志送交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入藏。
3.两格半印记(全印2个,半印1个):面长2.9厘米,宽1.1厘米,背长3.2厘米,宽1.6厘米,厚0.3厘米,重22.6克。1976年3月23日由全椒县驷马山纵队周友贵同志送交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入藏。
古墨
九华朱觐墨九华朱觐墨,是在1988年1月出土于合肥市南郊城南乡五里冲朱岗村北宋马绍庭夫妻合葬墓女(吕氏)棺内。据墓碑记载,该墨入土年代为宋徽宗“政和戊戌年三月甲申”(1118年),墨模制做梭形,未曾使用,保存较完整,出土时断为三截,右上角边缘处有小块残缺,后经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研究所胡继高先生粘结修复。墨正面中间有阳文楷书铭文“九华朱觐墨”5字。背面中部枣核形线框内有凤形花纹,线框两端处各入圆形印纹,圆圈内各有一阳文楷书“香”字。墨锭长21厘米,中部宽3.4厘米,两端宽1厘米,厚0.7厘米。湿重69克,干后重39.2克,修复后重47克。墨色近似油烟墨。
朱觐,安徽九华人,与滕元发、苏东坡为同时代人。明《墨海》、元《墨史》均记载:其人做墨“善用胶,做‘软剂出光’墨”。《墨海》辑录苏东坡评墨的段字:“孙叔静用剑脊墨,极精妙。其文曰:‘太室常和’。常和盖少室间道人也,卖墨收其赢,以起三清殿,墨甚坚黑,近世善墨惟朱觐及此。觐,九华人”。“九华朱觐墨”是首次发现的宋代有名款,墨锭完整,尺寸较大的模制古墨,是珍贵的宋代墨模制墨的标本,在墨史研究上有重大意义。1994年6月,经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确认该墨为国宝级文物,现藏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歙州黄山张谷墨歙州黄山张谷墨,是在1988年1月出土于合肥市南郊城南乡五里冲朱岗村北宋马绍庭夫妻合葬墓男(马绍庭)棺。据墓碑记载,该墨入土年代为宋徽宗“政和戊戌三月甲申”(1118年)。该墨在出土时碎为十余块,部分已坍为荠粉,后经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研究所胡继高先生修复。墨锭近似长方形,两端呈圭角形,正面中部有细线双道栏框,栏框两端呈圆弧形,栏框内残留阳文篆书铭文,字迹清晰可认的有“歙州黄山张谷”六字,下部字迹模糊不清。碎块拼对后,墨锭长25厘米,宽5厘米,平均厚度1.4厘米,修复后重158.8克。墨质似为松烟墨。
“歙州黄山张谷”墨为墨模制做,该墨形体硕大。大墨制作时难度也大,工艺上稍有不当,墨锭极易开裂,故古代墨工“不喜为厚大”,《墨法集要》中说:“大墨最难搜和”。因此,这是一锭十分珍贵难得的古墨。
张谷其名,见录于《墨海》外辑卷二:“张孜、张处厚、张谷,黟川人。”黟川今属安徽黄山地区。《墨史》卷上载:“蔡君谟谓,世以歙州李廷硅为第一,易水张遇为第二”,根据这一记载,可知张谷为张遇之子。书中又载:“谷制墨得李氏(廷珪)之法,而世不多有。”歙州黄山张谷墨的出土,证实了《墨史》中张谷为“黟川人”的记载,而张谷墨又“世不多有”。该墨是已发现的宋代有名款尺寸最大的模制墨,属首次发现,故在墨史研究上有重要意义,被称为“稀世之物”。1994年6月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组鉴定,确认为该墨国宝级文物,现藏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上一篇:第四节 古建筑
下一篇:第六节 窖藏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