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一章 建国前农民组织与农民运动

第一节 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民组织


一、濉溪区农民协会民国14年(1925年)初,中共濉溪小组以国民党濉溪区党部的名义,公开和半公开地发展农协会员,组建农民协会,民国15年正式成立了濉溪区农民协会,张协五任委员长,丁茂修、刘景春、王友石、赵守群等任执行委员。濉溪区农协成立后,领导农协会员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民国18年2月,中共濉溪区委被国民党破坏,濉溪区的农民运动转入低潮。民国22年中共濉溪中心区委失去与上级党组织的联系以后,濉溪区农民协会停止活动。
二、临涣区农民协会
民国13年(1924年)5月,朱务平被徐州培心教会中学洋校长开除,返回家乡从事农民运动。他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涣支部为核心,以国民党临涣区党部的名义,发动“群化团”、宿县西南区小学教职员联合会和西南区学生联合会等群团组织,创建了淮北区第一个区农协组织,朱务平、孙树勋、谢箫九先后任委员长,徐风笑、孙铁民任副委员长,吴延瑞任秘书,会员发展到上万人。临涣区农协成立以后,领导农协会员开展数十次反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和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取得了农村实际上的领导权。民国19年7月,叶刘湖农民武装暴动失败,临涣区农协停止活动。
三、宿县南关集区农民协会
民国13年(1924年)冬,在芜湖读书的王运同(又名王理风)回到家乡宿县城南三里湾,组织农民互助会,接着又创办了农民夜校,教农民识字,组织农民同宿县的基督教农事部作斗争。民国14年7月14日,王运同等在宿城南三里湾召开南关集区农民协会成立大会,通过宣言及简章,设立常务、交际、宣传、庶务、监察等科,选举了各科职员。在南关集区农民协会的影响推动下,宿城东关、西关、北关及北十里也很快成立农民协会。民国15年2月,宿县农民协会总会成立,领导并推动了全县农民运动的开展。
四、商城县农民协会筹备处
民国14年(1925年)夏,中共商南组织开始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到民国16年春,金寨境内农民协会已普遍建立。民国16年4月9日,在斑竹园成立商城县农民协会筹备处。筹备委员大部是中共党员,筹备处辖8个区农会,97个乡农会,有会员10955人。
五、芜湖官斗门、白沙圩农民协会
民国15年(1926年),中共党员胡济,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回来,秘密组织芜湖县农协会,担任农协会主任。他首先在官斗门发动农民,组织了农协会,并与土豪劣绅丁世凯进行坚决斗争。民国16年,国民党在芜湖发动了“四·一八”反革命政变,捣毁农协,逮捕农协人员,因此胡济作了转移,农协会的斗争被迫中断。民国16年党的“八七”会议后,中共安徽省临委派出人员,在芜湖白沙圩与坝陈等地发动农民,组织农协会。经过宣传发动,邻近的农村几乎都成立了农协会。农协日益壮大,党组织也有了发展,举行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也在积极进行。经过讨论研究,决定于农历腊月二十四日举行暴动,因被敌得知而未能举行。
六、芜湖县农会
民国15年(1926年)10月,在中共芜湖特支领导下秘密成立芜湖县农民协会,中共党员胡济任委员长。同时在凤林圩、麻浦圩和城北十里牌秘密成立基层农民协会。民国16年3月,北伐军到芜后,县农民协会公开,会址设在市枣树园吴宅。基层成立的农民协会亦公开,并在万春圩和白沙圩成立农民协会的武装团队。芜湖“四·一八”反革命事件后被捣毁。同年8月,中共芜湖县委成立后不久恢复县农协。民国17年1月27日,随县委遭破坏而终止。
七、安徽省农民运动委员会
民国15年(1926年)11月,中共中央农委将以寿县、合肥为中心的安徽农民运动,正式列入中央农委的农运计划,由崔筱斋、曹广化分别负责在合肥北乡、寿县一带宣传北伐的意义,发动农民组织农协会,胡济负责两地的联络。民国16年春,北伐军进逼安徽,合肥一线军阀部队密集,农运活动十分困难,安徽省农民运动委员会遂中止活动。
八、安徽省农民协会筹委会
民国16年(1927年)3月8日,由中共党员薛卓汉以国民党安徽临时省党部农工部长身份,在安庆召集各县农运代表会议,成立安徽省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筹委会由7人组成:薛卓汉、张从吾、李以庄、俞昌时,严学静、石练百、葛翔,委员长薛卓汉。
省农协筹委会机关设安庆女子职业学校内。同年3月20日蒋介石来安庆,指使制造了“三·二三”事件,捣毁国民党左派省党部、省总工会、省农协筹委会。因此筹委会多数委员去武汉,工作陷于停顿状态。
同年4月,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赖琯,到安庆改组省农协筹委会,并组织常务委员执行会务,派特派员到各县指导组织农协会。但又遭到国民党右派势力的破坏,农民协会停止了活动。
九、宿松县农民协会
民国16年(1927年)2月底在宿松县城南门黎祠成立,常委周禄民。下设各区乡农民协会。全县入会农民达8000余人,使宿松全县农民运动得到开展。同年5月28日因国民党安徽省右派当局派兵镇压而遭破坏。
十、芜湖万春圩农民协会
民国16年(1927年)春,北伐军到达芜湖。万春圩成立农民协会,并组成12乡农协会,领导农民反对36家大地主收取苛租。同年秋,组织农民进芜湖城游行示威,向国民党政府控诉大地主陈华庭“勒收苛租,破坏农协”,迫使地主取消大秤收租和附加小租的规定,租额每亩170斤降为140斤。同年冬农协被国民党破坏,民国17年农协会组织农民暴动,遭到镇压。民国19年5月,农协会在董家坝重新建立,秋收后组织农民抗租。36家大地主勾结反动当局派军队镇压,逮捕农协会员,抗租斗争遭到失败。
十一、无为县农民协会
民国16年(1927年)8月,中共无为特别支部成立,随即着手组织农协会,开展维护农民利益的斗争。民国17年成立县农协会,负责人复子旭。此后,白茆洲成立区农协会,至民间19年,已建立冒新洲、仔洲、五号、复凝洲、七洲、新板桥、下八股、殷家斗门、宋庙、八里畈、石涧、真武殿、汤沟等10余个农协会,拥有会员2万多名。农协会工作蓬勃发展,县委的《红旗报》还登载了农协会的歌曲:
农民解放歌
莫打鼓,莫敲锣,听我唱个农民歌。
农民歌,苦处多,诉起苦来泪如梭。
第一唱雇农
提起雇农真正苦,起早睡晚为雇主。
为雇主,耕和锄,他吃细来我吃粗。
第二唱佃农
最苦要算种人家田,地主一怒不敢言。
不敢言,真可怜,只好赔租又赔钱。
第三唱自耕农
自耕农人也伤心,一年到头苦不停。
苦不停,无余银,衣食不足终身贫。
第四唱入农协
要想将来不受罪,赶快加入农协会。
农协会,有权威,地主阶级打成灰。
地主阶级打倒了,镰刀斧头红旗飘。
不劳动,不得食,按劳付酬最公道。
打倒地主劣绅歌
豪绅不做事,出门坐轿子。
前呼后拥摆架子。
家人真痛苦,穿的破衣服,
大洞小眼无布补。
豪绅实在坏,要租又要债,
杀他个干净才痛快。
家人真可怜,无米又无钱,
一天三顿不周全。

下一篇:第二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农民组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