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附录

安徽省战时施政纲领(一)


(省府第七二零次委员常会通过,民国二十八年一月一日公布)

安徽省政府担任全省政治设施之重任,复当地方残破动乱之今日,四面敌寇,时图谋伐,非大公至正,精神团结,急起自求解放,实难生存。为适应时局需要,亟须竭力整理,加紧各部门工作,以创造全面持久抗战之有效活力。因此本省政府要求全省民众统一意志,整齐步伐,检讨过去,部署现在,共同克服困难,以树立国家独立自由之楷模。爰就本省环境与抗战建国任务,特订定战时施政纲领如下:
甲:总则
一、本省为调整全省政治,展开政治抗战,完成一面抗战一面建国之任务,谨遵奉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最高领袖,蒋委员长抗战建国之主张为最高原则,作本省一切施政之准绳。
二、为完成一面抗战一面建国之任务,必须集中全省人力物力,在省政府整个施政方针指导监督指挥运用之下上下一心,发挥抗战力量,以争取民族革命之最后胜利。
三、本民主政治之精神,澄清吏治,肃清贪污豪劣,解除民众痛苦,领导民众参加政治,造成全省上下均能为民族为社会而努力革新之风尚,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运各部门工作密切联系,分头并进,形成整个伟大力量,建立三民主义社会之巩固基础。
乙、关于政治部门
四、集中全省决心抗战热心改革之一切人才,发挥其道德智识能力,以协力推进全省政治之设施。
五、调整各级行政机构,使臻普遍健全,切实推行政令,使组训民众,动员民众,实现全民抗战。
六、健全视察制度,严厉执行惩治贪污豪劣法令,发挥公正廉明之政治风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及自由,并清除官僚积习,养成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之德性。
七、行政管理应谋合理化,以提高行政效能,并依照本省现实情况在不抵触中央法令之原则下,制定或改订各项单行法规,用收因时因地制宜之效。
八、实施各级干部训练,以提高政治认识及治事能力。
九、严格考绩以明赏罚。
十、确立全省超然会计制度,并厉行岁计审计。
十一、澈惩汉奸,扑灭伪政权,并消灭顺民之思想与行动。
十二、改善民生,依法保障脑力及体力劳动者之利益,调整社会关系,增加抗战活力。
十三、确查灾情及难民生活,设法赈济实施生产教育,促进生产劳动。
十四、厉行禁烟法令,依限彻底禁绝。
十五、实行优待出征抗敌军人家属办法,褒扬抗战牺牲之英烈,并抚恤其家属。
丙、关于军事部门
十六、统一省属部队及民众自卫团队之训练与指挥。
十七、确定饷糈,统筹饷源,并逐渐推行经理制度。
十八、整饬团队军纪风纪,加强政治认识,使士兵爱助民众,成为模范公民。
十九、在不脱离生产原则下,普遍组织民众武装,加紧训练,使成为广大真正之民众武力,展开游击战争。
二十、乡镇保甲军事之组织及指挥,须力求其能配合基层行政机构。
二十一、普及国民军训,厉行兵役法令。
二十二、彻底绥靖地方,安定社会。
丁、关于经济部门
二十三、一切经济建设,均以适应抗战及人民生活之迫切需要为中心。
二十四、奖励技术人才研制与抗战及人民生活有关之必需品。
二十五、调整并增设各地生产或消费合作社,指拨基金,办理贷款。
二十六、厚储本省所缺乏之原料及物品,以充实资源。
二十七、本省产品,作有组织有计划之输出。
二十八、保护或开辟必要之交通线,以利运输。
二十九、创设必需品之工厂,并奖励小本经营之必需品生产。
三十、限制奢侈品,并严禁假货入口,奖励必需品入口。
三十一、巩固法币信用,安定金融,并严禁行使敌伪货币。
三十二、彻底废除苛杂及一切非法摊派,并根据法令制定公平负担之战时税制。
三十三、严禁奸商垄断居奇,投机操纵,实施物品评价制度。
三十四、奖励垦荒,兴办水利,改良生产技术,增加农业生产。
三十五、改善租佃关系,严禁高利贷。
三十六、彻底管理公产,没收汉奸及贪污之财产,充作抗战经费。
三十七、普行节约运动,杜绝公私浪费。
戊、关于文化部门
三十八、提高民族意识,国家观念,培育国民道德,增进实际技能,以坚强长期抗战之精神与能力。
三十九、根据政治军事经济之战时需要,制定战时教育方案。
四十、召集流亡智识分子,予以参加实际工作之机会。
四十一、发动文化工作人普遍深入农村,促进当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卫生、各种建设工作之改善及发展。
四十二、普及成人男女及儿童之战时教育。
四十三、改革社会不良风俗,摒除虚伪糜费之繁文地褥礼,造成坚杀诚实、活泼、简朴、勇于为国为民之风尚。
巳、关于民众运动部门
四十四、各种民众团体在三民主义及抗战建国纲领之原则下健全其组织,协助政府及军队,以发挥其机能。
四十五、于不违反三民主义最高原则及法令范围内,对于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予以充分保障。
四十六、扩大民众运动,俾能以民众力量铲除汉奸,扑灭伪组织,并克服顺民思想与行动。
上一篇:修正安徽省政府皖南行署组织暂行规程
下一篇:安徽省战时施政纲领(二)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