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执勤概况
一、剿匪平暴
建国初期,在当地党委和公安机关的统一部署下,公安部队积极参加了剿匪平暴斗争。据太湖、桐城、嘉山、六安、颍上、凤阳、岳西、青阳等10余县统计,1949年至1950年共参加剿匪战斗200余次,捕匪263入,缴获步枪80支、轻机枪1挺、手枪4支、子弹1193发、手榴弹9枚。1950年11月至1951年11月,全省公安部队在公安机关指挥下,搜捕土匪、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分子、恶霸地主、反动道会门头子共105413名,平息反动道会门骚乱事件34起。1953年6月至1954年12月,省公安总队先后执行逮捕反革命集团首犯、主犯,以及惯匪、特务等84名;配合公安部门破获“中华民族讨逆军”、“安灵第二支部”、“青年革命党”、“黄学会”、“中国道天九军”、“大刀会”、“一贯道”、“同善社”等一批企图暴乱的反革命武装集团和反动道会门8起,捕获首要分子264名,追捕逃犯185名,配合公安机关平息大小骚乱事件32起,暴乱1起。
1960年,省公安部队协同地方民兵对皖南及大别山区先后组织了3次搜山活动,清查4484个山头、2426个山洞、5661个弧凹地区、471个凹庙,共清查出盗匪和反坏分子2626人。平息骚乱6起,捕获首要分子112名,查获反革命分子459名,刑事犯罪分子1207名,流窜犯罪分子1663名。
〔反空降〕
自1952年至1960年,台湾当局多次对安徽大别山区进行空中袭扰、空投特务和空飘反动传单。为了做好防空工作,公安总队于1953年在大别山区建立了防空据点8处,使用兵力168人,以后又进行了多次调整。
二、平时执勤
〔警卫〕
警卫勤务,是对国家列名警卫对象、警卫目标实施武装警戒保卫的一种内卫勤务。省公安部队自组建起,就担负起重要党政机关、首长住地、外宾来访的警卫任务。虽然部队的体制几经变化,警卫工作始终是这支部队的重要勤务。
〔守护、守卫〕
自1949年以来,公安部队就担负起对省内的铁路、公路的重要桥梁、隧道、机场、电台,重要的经济、国防建设等部门的守护守卫工作。
〔看押、看守〕
建国初期,省公安总队在人员少、犯人多的情况下,担负了看押(守)工作。1951年“镇反”运动中犯人剧增。1952年7月,根据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党委指示,安徽公安部队实施了内卫负责制,很多执勤部队与管教部门成立了犯人看管委员会,制订了共同遵守的议定书。
“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秩序混乱,执勤部队顶住了地方少数坏人对监狱、看押(守)所的冲击和破坏,保证了目标的安全。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执勤工作逐步得到恢复,一些部队根据实际,修订措施,完善制度。有些部队还开展了执勤能手评比竞赛活动。
总队重新组建以后,执勤工作逐年走向正规。重建之初,在各种机构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就经历了“严打”斗争、抗洪抢险、新疆调犯等项任务的严峻考验。1986年总队司令部制定《中队正规化执勤暂行规定》(见本节附记一),从勤务理论学习、指挥实施、制度落实等方面作了较系统的规定,同时还完善了支队、大队、中队3级勤务作战室。是年,各看守部队进行了防止人犯逃跑的改革试点和普及工作,看守中队建立快速反应小组90多个。在执勤改革实践中总结的《立足现有条件,搞好看守改革》的经验(见本节附记二),被武警总队司令部转发,在全省武警部队中推广。
为了加快和完善对看押(守)设施的改革,总队于1988年3月派考察组赴武警吉林省总队,考察中队看守目标执勤改革经验。4月,选择巢湖地区支队巢湖市中队为执勤改革试点单位,改善了防逃、制逃等一系列设施,增设了中心控制台、双功能有线对讲机、情况处置模盘、人犯逃跑方位显示器(狱情报警器)、电控报警定时钟、红外自动报警器、高压脉冲电网、样灯自动启开、高音震慑和电动自控枪柜等11种装置。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研制和采购执勤设施,并与合肥京辉轻工业电器研究所配合,研制出多功能报警装置。
附记一+武警安徽省总队司令部中队正规化执勤暂行规定(节录)
执勤中队是完成内卫勤务的直接组织和领导单位。按照总部司令部颁发的《内卫勤务条例》规定和验收标准,结合我省武警部队的实际,特制订中队正规化执勤暂行规定。
一、学习执勤理论
武警部队的性质、任务以及执勤工作的路线、方针、原则,是搞好执勤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全体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努力做到:
1.熟悉武警部队的性质、职能;
2.了解武警部队的内卫任务及其意义;
3.熟悉内卫执勤工作的路线、方针、原则及有关规定;
4.熟悉内卫任务的特点和对执勤部队的要求;
5.掌握本分队担负勤务种类的任务及有关规定;
6.了解目标单位的有关制度规定和要求。
二、坚持以执勤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要牢固树立“警”字当头、执勤为主的指导思想,保证圆满完成以执勤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必须做到:
1.坚持把执勤工作列入中队党支部议事日程。主官亲自动手,分工专人负责,军政干部齐抓共管,实行统一指挥下的逐级岗位责任制。
2.认真落实勤务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研究分析执勤情况,及时解决执勤中存在的问题。
3.加强执勤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搞好普法教育,保证内部纯洁可靠,执勤中不发生事故。
4.开展执勤评比竞赛活动,奖勤罚过,赏罚严明,调动执勤人员的积极性。
5.重视后勤保障,对住宿、饮食、卫生防病等工作安排得当,保证执勤任务圆满完成。
三、指挥员对勤务的组织与实施
内卫勤务的组织与实施,是圆满完成内卫勤务的前提。中队指挥员必须根据情况变化,严密地组织实施内卫勤务。
1.熟悉组织与实施勤务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做到既会组织正常勤务,又能实施临时勤务。
2.会拟定执勤方案,能按方案组织实施勤务。执勤方案拟制后,须经支委会审查,并报上级批准后实行。方案修订,每年不少于两次。还应根据形势、任务和兵员变化情况及时修订,以保持其现实性。
3.熟悉本分队的勤务部署和有关情况。4.模范遵守勤务规定,与部队同学习、同训练,坚持查勤,身先士卒,作部属的表率。
5.严格组织勤务训练,保证时间、人员、内容、质量四落实。定期考核评比,单位成绩良好以上。
四、严格履行职责
各级执勤人员必须严格按职责办事,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1.各级执勤人员必须熟记和履行自己的职责。①中队干部(单独执勤的排长、班长)职责;②勤务值班员职责;③领班员、巡逻组(队)长职责;④哨兵职责;⑤执勤人员共同守则;⑥各种哨兵的特别职责(由中队根据《内卫勤务条例》第133条的要求制定)。
2.中队干部、勤务值班员除熟记本级职责、共同守则外,还要了解下级执勤人员的职责。
五、落实勤务制度
执勤中心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勤务制度,切实抓好落实。
(一)勤务值班制度
1.坚持昼夜值班,由干部轮流担任(县中队可吸收班长参加);分散执勤点由班、排长轮流担任,做到对部队实施不间断的指挥。
2.值班人员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不误时、不误事,正确处置各种情况。
3.坚持交接班制度,做到登记清楚,手续健全,认真负责。值班通常每周轮换一次,交接时间在星期日晚七时进行。
(二)请示报告制度
1.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做到重大问题及时请示报告,遇有紧急情况来不及报告时,可边行动边报告,必要时可越级报告。
2.报告情况及时、准确,按“人、地、时、事、历、因、果”七字要素汇报。对一时难以弄清的问题,先简报后详报。
3.凡超出职权范围的问题,必须事先请示报告,不得擅自作主。
(三)勤务检查制度
1.勤务检查有安排。中队干部每天定时或不定时轮流查勤,每天不少于两次;重大节日或特殊情况增加查勤班次,并按规定详细登记。
2.分散执勤点,夜间查勤不少于一次,中队每周深入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检查内容:通常应检查哨兵的警姿警容,履行职责情况和执勤中存在的问题,查勤时要按规定着装,不准与哨兵谈论与执勤无关的问题,严禁用偷袭摸哨的方法检查。
(四)勤务登记制度
执勤中队应建立:值班日记、查勤登记、领班登记、哨所登记、执勤用品登记、勤务制度综合登记(包括干部上哨、勤务研究、会议、联防、评比竞赛、立功受奖)等。
1.勤务值班员填写值班日记,主要记载上级的通知和部队执勤情况,临时勤务派遣,部署调整。
2.查勤干部填写查勤登记,记载查勤人、时间和哨兵履行职责情况。
3.领班员填写领班登记(无领班员单位不填),记载哨兵姓名、上下哨时间、执勤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4.哨兵填写哨所登记、记载执勤情况、设施状况、查哨人等。
5.中队干部组织整理和积累有关执勤方面的资料,建立勤务档案,妥善保管,随勤务移交。
6.各种勤务登记必须字迹清楚,不乱写乱画乱撕,保证登记的连续性。各种勤务登记和执勤用品登记的保存期限均为两年。逾期经中队主管干部批准方可销毁。
(五)勤务研究的方案演练制度
1.班每周、排每半月、中队每月召开一次勤务研究会,分析执勤情况,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制订改进措施。特殊情况及时召开。
2.勤务分析研究要有组织、有计划、有要求、有结果,不图形式,讲究实效。对分析研究中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
3.方案演练,通常情况下每月进行一次,重大节日适时进行演练,要使每个干部战士熟悉执勤方案,掌握处置方法,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六)勤务联系制度
1.执勤中队(分散执勤点)的领导,每月或重大节日,主动向目标单位的有关部门汇报工作,征求意见,互通情况,共同研究解决执勤中存在的问题。
2.与驻地附近公安派出所、治保会等友邻单位保持联系,掌握目标周围敌社情,制定协同措施,搞好警民联防。
3.中队领导要将了解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部队进行教育。
六、健全勤务设施
为了保障正确组织实施内卫勤务,执勤中队均应设立规格统一的勤务值班室和哨所。
(一)勤务值班室
1.中队勤务值班室布设:通信、报警、指挥器材,值班员职责,执勤方案,三表(干部值班表、作息时间表、有关电话号码表)、三图(省图、所在市或县图、本目标勤务部署图),二簿(值班日记簿、查勤登记簿)。
2.单独执勤排值班室布设:值班员职责、执勤方案、勤务部署图、作息时间表、有关电话号码表、查勤登记本。
(二)卫兵室
有条件的中队部应设立卫兵室。卫兵室作为哨兵熟悉勤务和领班员组织哨兵上下哨的场所。室内布设:领班员职责和特别职责、哨兵职责、执勤人员共同守则、执勤编班牌、文明执勤用语、执勤登记本,有关规定及证件样品,钟表。
(三)哨所
哨所应配设:哨兵职责和特别职责,执勤专用电话、报警装置、照明器材、哨所登记本。
七、正确处置情况
执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
1.熟悉宪法、法律、法令的有关规定,掌握使用武器警械的原则,熟悉各类勤务情况处置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2.正确判断执勤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况的性质,灵活恰当地运用处置原则和方法,做到文明执勤,依法办事。不发生违反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令的执勤事故,无严重违反纪律的现象。
八、开展评比竞赛活动
为了调动干部战士的积极性,各执勤中队都要认真开展执勤评比竞赛活动。
评比条件:
(一)执勤能手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热爱武警部队,热爱本职工作。
2.立场坚定,忠于职守,警惕性高,责任心强,坚持原则,机智灵活,平时不怕苦和累,危急情况下,不怕流血牺牲,勇于献身。
3.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和部队条令、条例,模范执行执勤纪律、制度、规定。无事故、无脱哨、无误哨。
4.业务熟悉,执勤能力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正确,熟练掌握擒敌技术和手中武器。考核成绩良好以上。
5.作风正派,品德高尚,讲文明,有礼貌,助人为乐。
(二)执勤先进中队
1.党支部能始终坚持以执勤为中心,正确处理执勤与其他工作的矛盾,勤务组织严密,方法灵活,措施得力,思想政治工作与执勤工作结合紧密,效果突出。
2.业务训练认真扎实,部队执勤能力强,完成任务出色。单位考核成绩良好以上。
3.干部战士严格执行各项执勤纪律、制度、规定,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指示。无执勤事故。
4.与目标单位关系融洽,警政警民关系好。
执勤先进班、排评比条件,可参照执勤先进中队条件。
评比方法:
1.开展执勤能手活动的对象,应是中队的执勤战士。
2.执勤能手活动,每月评议一次,全年九次被评上者,由中队报大队审查,支队考核批准,颁发执勤能手证书,事迹填卡片装入个人档案。
3.执行特殊临时勤务和在平时勤务中有突出事迹者,按照《纪律条令》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4.执勤先进中队由大队、支队半年初评一次,年终考核评定一次,报总队司令部批准并颁发奖状。执勤先进班、排由支队司令部批准。
一九八六年六月
附记二立足现有条件搞好看守改革(节录)武警总队司令部
针对看守执勤中出现的新特点,为切实搞好看守工作,在总队首长的具体指导下,依据《内卫执勤条例》,本着改革精神,从实际出发,立足现有条件和装备,建立了快速反应小组,从追捕的组织、战术到联线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设置罪犯逃跑的种种情况,制订和完善应急方案,反复进行演练,从而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和执勤效率。
第一,建立以快制快的组织。针对追捕任务的特点,挑选出反应能力强、身体素质好、业务技术精的战士,与当班监门哨兵和自卫哨组成5人快速反应小组,并由监门哨兵带领实施追捕任务。快速反应小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听到罪犯逃跑的报警,无需集合,立即就地出发,迅速赶到监门,监门哨立即下岗担任引导追捕的任务,自卫哨迅速接替监门哨控制监区。这样,对于应付突发情况,争取了主动。较好地解决了判断情况被动,造成盲目追捕的问题。
第二,采取以快制变的两个梯队战术手段。一旦发现罪犯逃跑,快速反应小组作为第一梯队,轻装快速实施跟踪和追捕逃犯。第二梯队为应急方案中确定的一部分兵力担任,在第一梯队出发的同时,迅速打开双锁,取出武器弹药,全副武装实施追捕,并派出自卫哨。必要时可组织预备队,在营区集结待命,防止监区再次发生罪犯逃跑和坏人袭击。实践证明,两个梯队追捕,体现了以快制快的战术手段,较好地解决了“双锁制”与快速反应的矛盾,达到以快制变的目的。同时,由监门哨直接带领第一梯队追捕,既可以免去哨兵向指挥员报告情况的程序,赢得时间,又达到了追捕时方向明、捕捉目标易,促成快速抓获逃犯的目的。
第三,快速简易联系,达到有效控制。监门哨兵以“一句话”的方式,向前来接替的自卫哨告知清况,迅速带领第一梯队跟踪和追捕逃犯;第二梯队指挥员立即组织本梯队人员,按第一梯队指示的方向追捕。两个梯队之间的联系,距离较远时,由第一梯队设置标记或临时指定群众示意;夜间若发生两名以上人犯向不同方向逃跑时,可留人引导。经过多次模拟演练,使一、二梯队之间信(记)号联络始终不间断,为中队圆满完成追捕任务创造了条件。
一九八六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