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一章 执勤

第三节 抢险救灾


一、蚌埠烟厂抢险
1977年3月29日下午,蚌埠卷烟厂两个车间突然倒塌,近百名工人被压在里面,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安徽省军区独立第六团(现三支队)接到市委的抢险命令后,副政委李连顺、参谋长舒春发立即组织直属队130多名指战员奔赴现场,和其他单位一起奋勇抢救遇难工人。经过6个昼夜的战斗,共扒出13名职工(其中5人得救)和部分机器设备、物资等。
烟厂倒塌的是一幢三层楼房,二、三层楼上的水泥板和大梁全部压在一层楼上,一楼随时有被压倒的可能。倒塌的楼房里灰尘大,光线灰暗,干部战士全然不顾。警通连战士发现一名工人被两根大梁夹往,他们凿通水泥板,锯断钢筋,将这名工人救了出来。在倒塌的楼上,搬动每一块水泥板都有被砸伤的危险。有的战士脚手被砸伤,仍坚持抢险战斗,
二、1983年抗洪抢险
1933年6月,安徽沿江江南和江淮流域南部连降暴雨,造成全省7个地区、7个市、45个县受洪涝灾害。在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安徽武警部队响应省委、省政府和总部的号召,派出部队5200余人,大小车辆2527台次,参加抢险救灾,奋战30余天。据不完全统计,武警部队从洪水中抢救和转移群众43000余入,为民治病8360余人次,抢运和打捞了大批物资,筑坝300多米,固堤1250多米,护堤8万多米,堵塞堤坝漏洞150多个。
〔确保巢湖大堤〕
巢湖大堤是合肥的防洪屏障,如果堤破,上百座村庄、数万亩良田将被淹没,严重威胁着骆岗机场和合肥地区的安全。总队承担300米防洪堤和巢湖北大坝800米险段的加固任务。
总队和各支队都成立了两套班子,一手抓抗洪,一手抓执勤。7月19日凌晨,刚刚修复的大堤发生了长达300米的严重塌方,出现了入汛后最大的险情。为保住大堤,迅速增援7个中队。摩托中队接到命令后,20分钟赶到现场。总队长周爱义、副总队长徐成宝以及司、政、后部门的负责人亲临现场指挥和参战。指战员发出誓言:“誓死保大堤,人在大堤在”。由于湖水猛涨,风大浪急,麻包石块一填下去就被巨浪卷走,大堤塌方仍继续蔓延。总队教导大队学员、三支队七中队指战员200多人,跳入水中,筑成一道坚固的人墙。经一天一夜的奋战,排除了这一险情。7月20日,中共安徽省委领导致电慰问,合肥市防汛指挥部送去了“风餐露宿日夜拼搏,庐州无恙鱼水情深”的锦旗。〔地市支队抗洪抢险概况〕
是年汛情严重,洪水来势凶猛,受灾面积较大,不少地市武警支队都抽调兵力参加抗洪抢险。总队副政委孙庆友带领总队救灾工作组和医疗队到洪水淹没的郎溪、宣城两县,慰问抗洪部队和灾区群众。白湖农场东大圩蓄洪,西大圩危急,政治部主任李连顺、司令部副参谋长杨绍荣带领工作组赴二支队指挥抗洪。
7月4日,一支队五中队奉命到郎溪县郎川河大桥,协助转移从洪水中救出的15000余名灾民。六中队到宣城县建设圩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该圩内8个大队、84个自然村、12000多人。他们分成4个小组,组织群众渡河转移到安全地带。河西大队有6名80多岁的老人守着家门宁死不走,干部战士们耐心说服,背着老人离开了险区。这两个中队指战员3天仅吃两顿稀饭。郎溪县城关镇几万灾民被困在房上、树上、山上、埂上,无家可归,衣食无着。郎溪县中队的指战员与其他部门配合,奋战15个昼夜,解救出1万多名灾民。战士周君、方伟到受灾较重的县医院,蹬过齐腰深的洪水,把30多名正在输液和打石膏的重病人背上船,黑夜冒雨送往几十里外的十字铺医院。
三、铁路排险
1968年,安徽省军区独立第二师四团(今总队直属第一支队)十一连四排警惕守护着每隔10分钟要驶过一列火车的津浦铁路明光大桥。2月13日凌晨3时许,有人从车上推下数10根本头,企图制造重大交通事故。四排发现这一险情后,全力以赴,与火车争分夺秒,在几分钟内排除了险情。
1972年10月25日凌晨2时许,蚌埠开往徐州的2262次货物列车通过淮河大桥时,机车后部第四节车厢的手闸拉杆脱落,正卡在大桥北部的护轨顶端。正在执勤的六团三连四排(今总队直属第三支队三中队)战士张元富和李白奇发现后,立即上前奋力排除,因拉扦卡得太紧,一时难以取出。此时,由徐州开往蚌埠的一列货车疾驶而来。哨兵不顾个人安危,一人继续排除险情,一人迎向列车鸣枪报警,因司机没有听见报警的枪声,列车仍疾速向他们驶近。他们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保住列车,保往国家财产。他们继续鸣枪报警,列车紧急制动,在距障碍物10米处停下。
1978年9月8日下午4时许,嘉山县明光铁路大桥北路侧的两棵大树被暴风雨刮倒,3根高压线被刮断,大树横卧在离桥50米处的钢轨上。此时,正在执勤的六团四连(今总队直属第三支队四中队)战士朱福尖和黄伦斌及时发现这一险情,立即向连长作了报告。连长、指导员立即带领执勤点全体干部战士奋力排障。障碍物还未全部排除,一列从明光开往蚌埠方向的机车疾驶而来。连长当即命令鸣枪报警。机车紧急制动,在大桥前停下。待障碍物完全排除后机车安全通过。
1986年12月1日中午12时50分,津浦路宿县汴河桥上,一位80多岁的老人横穿铁路时,被一列由南往北疾驶的列车惊呆。此时,又有一列货车由北往南疾驶而来,距老人越来越近。在桥南端执勤的三支队九中队战士李开胜见此情景,奋不顾身冲上前去,将老人抢离铁路,列车呼啸而过。
四、阜阳元宵节救人
1984年2月16日(农历元宵节)晚,阜阳市燃放焰火,观看群众达数十万人。阜阳地区支队二中队奉命担任焰火场地内围的执勤任务。19时20分,焰火燃放结束。大部分观众向体育场的西南出口处拥去,在小广场执勤的七、九两个班听到从西南角出口处发出的呼救声。由于出口小,道路不平,人多拥挤,前面已被挤倒五六十人,后面仍继续往前拥挤。七、九班11名干部战士冒着被挤倒踩伤的危险抢救挤倒的群众。见习排长邹成亮见一位妇女抱着婴儿挤在人群中间,他尽力挤过人群,夺过婴儿递给后面的战士传出去。被挤倒的人已有30多人被救起,人群还继续往前涌,原来站立的又被挤倒在地。11名干部战士一面疏通人流,一面手挽手筑起人墙,将堆压在地下的人一层层地扶起。警车、救护车赶到时,他们又协助干警和民兵,将近百名伤者背抬上车,将15名失散亲人的儿重交给公安干警,将1名处于休克状态的少年背到医院进行抢救。
五、九华山抢险救人
1987年2月6日,九华山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载有50名乘客的大客车翻入18米深的山谷。武警芜湖市支队九华山中队接到抢险命令后,迅速赶到出事地点。客车被摔扁,靠在两棵树上,随时有翻入深谷的危险。指战员冒着浓烈的汽油味和刺鼻的血腥味,爬进被摔扁的车内,将受伤的乘客一个一个救出。前后18分钟就将遇难人员全部救上公路,又护送到青阳县医院进行抢救。战士王强卫肾结石切除动过手术,刀疤还在发炎,也坚持参加抢险战斗,在赶往现场的路上,一连跌了几跤,不顾刀疤的疼痛,配合战友接连抬上3个重伤员。在送伤员去医院的途中,他脱下自己的棉衣给重伤员当枕头,以减少震动。
六、许尚杰湖岸战台风
1990年8月底,15号强台风袭击东南沿海。合肥市支队一中队战士许尚杰的家乡浙江省天台县湖岸村受台风影响,暴雨如注,山洪肆虐,泛滥成灾,为百年罕见。
8月31日上午,位于湖岸村上游的明吞乡东横隐水库决堤。顷刻间,全村160户675名村民陷入惊慌无措的困境。
探亲在家的许尚杰站在齐腰深的水中,环顾四周一片茫茫大水,只有邻乡坦头村地势高,可以求生。但是,湖岸村唯一通往坦头村的那条便道被洪水封锁。他对着拥到村口的乡亲们高声喊道:“乡亲们不要怕,只要有我尚杰在,就有乡亲们在!”说着就背儿童向坦头村走去。
大水茫茫,水流滚滚。那条两米宽的土路早被洪水冲得坑坑洼洼,加上水急风大,稍有不慎,就可能滑下路去。许尚杰背着一个小女孩,在齐胸深的水中,一脚脚地向前,不到两小时,许尚杰就解救30多名乡亲。暴风雨越来越大。村民许仁潮、陈玉婷夫妇抱着不满周岁的孩子逃到村口,看着大水汹涌,不知如何是好。许尚杰赶过去说声“娃娃给我抱,我送你们过去”,就抱过孩子,和许仁潮夫妇挽着手摸索着向坦头村走去。尚杰特意走在洪水上流,用身体挡住洪水对许仁潮夫妇的冲击。稍不留心,尚杰的左脚踏进桥缝。刹时水没嘴边,尚杰用力将孩子托出水面,以顽强的毅力把脚从桥缝里抽出,硬撑着站起来,将这一家3口送到对岸。
一名外地到此落户的妇女,丈夫去外地做生意,她身边带着两个孩子(6岁、4岁),面对汹涌的洪水,不觉泪如泉涌。许尚杰二话没说背起两个孩子,领着这位妇女,经过艰难的搏斗,使这一家3口安全脱险。
时至中午,许尚杰顾不上吃午饭,惦念着村上一些家中青壮年外出而家中无人照料的老人,便挨家挨户查询。他来到92岁的老人裘善胡家,看到老人70多岁的女婿,因为刚做过胃切除手术,正躺在床上挣扎,老人也站在水中发抖,许尚杰先将老人的女婿转移到地势稍高的地方,返回来背起老人向坦头村走去。经过自己家门时,尚杰找一根木棍作支撑。他看到家中水深齐腰,店铺货物全浸在水中,父母亲正忙着转移财物。尚杰顾不得这些,抄起一根木棍就要往外走。他母亲阻止道:“家里东西全完了,当兵越当越傻。”尚杰三言两语说服母亲,冲出家门,去背送老人。
暴风雨有增无减,水情更加严重。许尚杰找到正在转移公家财产的村党支部书记,建议紧急动员村上所有的青壮年组成抢险队,转移群众。村支书采纳了他的建议,动员6名基干民兵,组成抢险队,交尚杰统一指挥。
尚杰已经冻得脸发青、浑身颤抖,头痛发烧,村干部和村民们劝他回去休息,他不肯。下午3时,镇政府紧急通知湖岸村民必须在下午5时以前全部转移到坦头村。此刻离5时只有2小时,湖岸村还有200余名村民被困在村中。尚杰急中生智,找来一根长竹竿,自己抓住竹竿的前端在前面探路,选一名青年抓住竹竿的尾端在后,让群众抓着竹竿前行,一次就可以转移5至7名村民。其他民兵继续背送老弱村民。终于在5时之前把全村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600多名群众无一人伤亡。
事后,村党支部统计,尚杰在洪水中顽强拼搏7个多小时,抢救背送者弱材民68人,其中老人、小孩50人。尚杰家店铺里的白糖、香烟、黄酒、鞭炮和成箱的月饼等物几乎被洪水冲光,损失达2000多元,使这个父亲弱智、弟弟幼小、仅靠母亲操劳而欠债3000多元的家庭负担更重了。乡亲们前来尚杰家感激和慰问时,尚杰的母亲理解了尚杰的所为。尚杰归队后,只字未提自己抗洪抢险的事。
被尚杰救出的几十名群众联名写信给尚杰所在部队,称赞他舍家忘我为人民的崇高品德,感谢部队培养出这么好的战士。中共天台县委、县政府、人武部、仓山区委、坦头镇委和镇政府领导人慰问了许尚杰的父母,奖给3000元人民币。县委、县政府赠送了“优秀的战士、光荣的家庭”匾额,号召全县人民开展学习优秀武警战士许尚杰的活动。中共台州地委和行署听取了许尚杰事迹汇报后,认为“许尚杰的精神,不仅是部队建设的需要,也是社会和时代进步的需要,要在全区内开展宣传学习许尚杰的活动”。
上一篇:第二节 重要战斗选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