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三章 公安科技

第三节 消防科学技术研究


一、消防科研机构
1984年以前,安徽未设消防科研机构,其科研工作亦开展甚少。时有科研课题,由省公安消防总队防火科、战训科、后勤科共同组织进行,或直接将科研项目下达给有关地市消防部门和科研单位。1985年7月,组建安徽省消防科研所,亦称安徽省公安消防总队科技科。1987年,改称科技处。下辖消防器材装备和灭火剂两个检测站。
消防科研所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推动群众性的消防科技研究活动;制定安徽消防科研规划,具体组织开展消防科研工作;按照公安部和省科委下达的科研项目,组织重点攻关;对安徽消防器材的规格、质量等实施监督;推广消防科学研究成果,收集传递消防科学研究信息、情报;指导消防队伍装备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工作;参加重大火灾原因的技术鉴定等。
二、消防科研工作概况
50年代末,安徽的消防科研和装备技术革新活动,一直是断断续续的进行,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63年春,省公安厅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消防科学技术研究活动,提出三项科研项目:(1)农村防火技术和消防设备研究。解决城乡粮棉仓库、堆场和农村打谷场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制定露天粮棉货堆存放标准和安全距离;(2)研究粮、棉、油、麻等农副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防火技术,着重研究解决谷物干燥、棉花除杂清花和油脂熬炼等方面的技术措施、安全装置;(3)研究电气、静电火灾及其预防技术,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意见。上述三个项目,除省公安厅自行组织进行外,指令下达给合肥、芜湖、淮南、蚌埠市和滁县、宿县、阜阳、灵璧、六安县公安局协助进行。
1977年8月,安徽公安消防总队召开全省第一次消防科学技术研究座谈会。会上交流了各地的科研成果,提出了干粉灭火剂喷射技术的研究、扑救化工产品和其他特种火灾使用的灭火管枪的研究、防火战斗隔热服的研究、泡沫消防车防腐问题的研究、自动报警和自动开启消防车库大门等自动系统装置的研究、四氯化碳灭火弹的研究等六大课题。
近年来的科研项目,大部分由公安部和安徽省科委直接下达,省消防科研所组织重点攻关。
三、消防科研成果纪略
在50年代,安徽消防科学研究工作就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推广应用。1958年,安庆市公安消防部门研制成功一套火警自动记时、自动启动消防车、自动启开车库大门等自动装置系统。1963年,蚌埠市消防部门研制了簧片喷雾水枪。1965年,屯溪消防器材厂研制成功竹质消防梯。1982年,蒙城县消防部门研制成功多功能自动火警电话装置。近年来,消防科研成果甚多。现将获省级奖励的成果略述于后。
〔S—2008型簧片式喷雾水枪〕
1958年,蚌埠市消防大队陈继贤受到蒸笼水蒸气喷灭火柴火的启示,开始研制簧片式喷雾水枪。1961年公安部在上海进行全国水枪评比实验中,用该枪对22万伏高压电线距3米射水,用1‰安培电表测量没有电流通过。在7Kg/cm2压力作用下,雾状水流最大幅宽3.4米,有效射程20米。被选为全国8种定型生产的水枪之一,批量生产,并要求逐步完善。“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止研制。1980年,省消防部门研制完善。
该枪与国内外喷雾水枪相比,结构新颖。在成雾机理方面,采用狭缝和簧片自激振动,使高速水流雾化,具有独创性。在射远、雾化、穿透方面综合性能好。在灭火效能上,经过大量的灭火试验和灭火实战证明,该枪在扑救煤油等一般油品、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火,以及驱逐烟雾方面,优于国内外各种常压喷雾水枪,特别是解决了较远距离扑救高压带电设备火灾的难题。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安全可靠,经久耐用,适应于我国现有消防装备配套使用,已在全国推广。为我国发展水喷雾灭火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武器,推动了我国水喷雾灭火战术技术的进步,被评为1983年安徽省科研成果二等奖、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消防水喷雾战术技术研究〕
安徽省消防科研所、公安部上海消防科研所、湖北消防器材厂联合研究。从充实水射流形式灭火到可调解喷雾水射流形式灭火,在近代消防中是一大进步。60年代中期,我国才研究利用水喷雾灭火,安徽则始自60年代初。
该项目属理论研究。经过系统大量大型的试验,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对水喷雾消防的适用范围和能力、水喷雾战术方法、国内现有移动式消防水喷雾装备系统的状况及发展进行研究和论述。研究结果表明:(1)消防喷雾水射流在灭火时具有冷却和窒息作用,对液体和气体燃料火灾还具有吹灭和乳化作用。与充实水射流相比,具有灭火效率高、水渍损失小和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2)消防喷雾水射流适用于扑灭一般固体物质火灾,中小型重油火灾,电气设备火灾以及可燃气体火灾;(3)消防水喷雾可以有效地进行火场隔热保护、常压喷雾水枪对幅射热的吸热量可达90%,高压水枪可达100%,亦能进行排烟吸毒以及带电操作等消防作业;(4)高压喷雾水枪与常压喷雾水枪相比,具有耗水量小、雾化程度高、冲击性能强、灭火效率高、电绝缘性能好和机动性强等特点。高压喷雾水枪的应用和推广将为我国北方山区等广大地区解决消防水源紧张的问题开辟一条有效的途径;(5)作为国内主要消防车种的解放牌消防车所配备的常压水喷雾装备系统的能力不能和实战要求相适应,用较大功率的新车种予以换代是必要的。东风牌消防车所配备的常压水喷雾装备基本上满足了实战要求;(6)水喷雾装备的机动性能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包括要求喷雾水枪有较小的喷射反力,具有直流、喷雾、开关和自卫水幕等多种功能以及各种功能的灵活转换,小带(管)的操作重量弯曲灵活等。特别在空间有限的建筑物内部,其机动性能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该项研究获公安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竹质消防梯研究〕
竹质消防梯是安徽省从1965年以来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委托屯溪消防器材厂实施。20年来,边研制边试用,1981年正式研制成功。系列产品之中的TDZ31型竹质消防单杠梯、登云牌JGZ41型竹质消防挂勾梯、登云牌竹质消防二节拉梯分别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1983年11月,登云牌TDZ31型竹质消防单杠梯被评为公安部优质产品。1985年,竹质消防梯研究成果被评为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自卫多用消防水枪研究〕
芜湖市消防器材厂在上海消防科研所协助下,在吸收国内外先进水喷雾技术的基础上,1983年8月开始研制QD50型自卫多用水枪,1984年7月通过鉴定。该水枪设计先进,结构新颖、紧凑,使用方便,有利于消防配套。具有喷雾、直流、自卫水幕和关闭等多种功能,可根据火场的不同要求进行灭火、冷却、掩护等多种消防作用,适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火灾和中小型重油火灾。该水枪的研制成功,为我国消防队伍增添了一种新型高效灭火喷射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1986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硅化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研究〕
该项目由合肥消防药剂厂承担,1984年10月成立研制小组,1985年11月通过鉴定,投入生产。碳酸氢纳干粉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一种易于流动的固体粉未灭火剂。具有含水率低、吸湿率小、松密度大、不结块等特点,在流动性、斥水性、针入度等性能上优于国内和美国80年代的同类产品。1986年被评为安徽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灭火器维修规程研究〕
该规程是消防系统技术管理标准。除规定了维修单位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外,对灭火器的报废、水压强度试验等安全技术指标从严要求。标准的实施,为灭火器的维修、充装提供了技术依据,对加强灭火器维修的质量监督和标准化管理,提高维修技术水平,促进灭火器维修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标准1986年12月由省标准计量局批准实施,是安徽省第一个技术管理标准。在国内同行业中亦属首创,1988年获安徽省重大科研奖。该规程研究人为吴邦良和屈励。
上一篇:第二节 道路交通管理科学技术研究
下一篇:第四节 公安通信技术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