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二章 检察机构

第三节 根据地检察机关

民国18年(1929年)5月,六安、霍山两地农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皖西特区苏维埃,下设革命法庭,革命法庭设国家公诉处。负责对“破坏苏维埃政权法令之案件提起公诉。当法庭审间被告人的时候,国家公诉员要求证明案犯之罪恶。”有时亦由“保卫局派一人担负公诉员,出席法庭,当面证明”案犯之罪行。
民国19年4月,霍山县成立了苏维埃政权。民国20年7月后,县苏维埃根据鄂豫皖区《关于苏维埃临时组织大纲》规定,县苏维埃下设革命法庭。六安县、霍邱县苏维埃政权亦成立革命法庭。地址分别设诸(佛)庵、独山镇、孟集。县革命法庭内设国家公诉处。
抗日战争中,豫皖苏边区于民国28年11月成立联防委员会,民国30年2月成立司法委员会,民国30年9月联防委员会下改设司法处,10月改称淮北高等法院。在县一级设司法科或承审室、承审员。分别审理刑、民诉讼。未见设置检察机关或管理检察事项的官员。由于战争环境,审判程序极其简单。就地审判,当庭终结,就地宣判处决。限于条件,不判有期徒刑,不处决的案犯当庭释放。日军投降后,人民政权巩固扩大,司法工作日趋完善,办案程序走向完备。开庭审判案件时,由司法科负责人或承审员主审,公安机关派员担任公诉人,并在当地找两个积极分子担任陪审员。有了公检法的职责分工和陪审制度。
附:日伪政权时期的安徽检察机关
民国27年(1938年)10月,日伪安徽省政权在蚌埠成立了安徽高等法院检察处,检察长钱豫。民国30年10月,在芜湖设立安徽高等法院芜湖分院检察处(1943年2月曾一度划归南京首都高等法院检察处管辖)。民国28年6月1日,成立芜湖地方法院检察处;7月7日成立凤怀地方法院检察处;民国29年10月成立怀宁地方法院检察处。民国33年9月9日,根据司法行政部调训申字第一四五号训令规定,上列各级法院检察处改设为与各级法院同等之各级检察署。日伪统治地区未设法院的县设立司法处,由审判宫审理案件,由县长兼理检察事务。
上一篇:第二节 民国检察机关
下一篇:第四节 建国后的检察机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