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佛教
清顺治《颍上县志》载:“颍上龙兴寺,旧在城关东门内,元末兵废。僧人得津了成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重建,是县内最早的一个佛寺”。民国初年,改建于北门外,名“保颍寺”。信奉释迦牟尼佛,是佛教8大宗派之一的禅宗。从清末至民国,一些庙宇被改为学校,加之战祸水患,佛像被毁坏。佛教活动已逐渐绝迹,但其影响尚存。解放后,各地庙宇多不存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对尚健在的僧尼均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城关白衣庵比丘尼慧修,现为县政协委员。在宗教政策关注下,又培养一些佛门信徒,本县江店区花毛村青年刘应成,于1982年中学毕业后,到少林寺出家,拜五大法师之一的释行正为师,法号释永信,现年仅26岁,被行正大师授任为少林寺“住持”。原城关下溜街火神庙和尚慧参,1947年离庙远游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后住上海玉佛寺,被誉为“佛学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