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科技机构
农业技术推广所
民国32年(1943年)县设农业技术推广所,有地4.5亩,职工24人。民国36年,推广良种白高粱,提倡施用化肥。民国37年解体。
科学技术协会
1956年春成立“蒙城县科学普及协会”,归属中共蒙城县委宣传部。主要工作是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普及宣传和学术讲座,开展破除迷信宣传、推进科技发明创造等。
1966年3月改名为“蒙城县科学技术协会”(简称“科协”)。“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科协停止活动。
1977年2月,恢复科协,归属蒙城县科委领导。1983年春,县科协独立建制,归属党群口。各种学术团体(学会、协会)相继成立或得到整顿,区、乡、村各级科普机构也先后组建。县科协组织县内各学术团体以及区乡村各级科普组织开展业务活动,为推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1984年8月18—20日召开科技协会委员代表大会。1985年科协有职工6名,其中技术干部5名,行政管理干部1名。
蒙城县气象站
1956年10月在李庵桥东设蒙城气候站,配干部2名。1959年3月与蒙城县水文站合并为蒙城县水文气象站。1970年改称为蒙城县革委会气象站。1975年内设观测组、预报组,1979年增设农业气象组。1979年10月改称蒙城县气象局。1984年复称蒙城县气象站。现有职工8名,其中助理工程师3名,技术员5名。
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9年设于李庵桥西三里庄,职工9名。1963年撤销,1974年恢复,迁城南三里杨。1981年改称农业技术推广所。1984年称农业科学研究所。1985年职工43名,其中技术干部10名,行政管理干部1名,工人22名。
蒙城县地震办公室
1975年10月县革命委员会设地震办公室,同时在全县中等学校建测报点。1985年地震办公室职工2人,其中助理工程师1人,行政管理干部1人。
蒙城县科学技术委员会
1977年2月成立,作为县委领导科技工作的参谋部和县政府管理全县科技工作的综合机构,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科技咨询、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科技成果申报、评估、鉴定、论证、科技人才管理与职称评定等项工作。1985年,内设人秘、科技业务、科技情报三科及科技开发交流站。有职工16名,其中技术干部11名,行政管理干部3名,工人2名。
蒙城地震台(直属省)
1977年建于小涧黄柏山。内设地震测报组、地磁组、地电组。1982年增设变型组。1985年职工13名,其中技术干部11名,工人2名。
安徽省农科院蒙城大豆研究所
1979年在县麦豆原种场科研组基础上组建,设李庵桥东。1981年划归安徽省农业科学院。1985年职工7名,其中所长、秘书、副研究员各1名,实习研究员3名,技术员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