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包括引进国外人才和派出学习两个方面。从事这项工作的涉及到各个行业和部门。1985年前,涉及这方面工作较多的部门有安徽省外办、省教委、省科委、省经贸委、省外贸委、省卫生厅、省人事局、省文化厅、省农业厅、省化工厅、省机械厅等厅局。外事工作总归口部门在省外办。
1985年,安徽省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成立,1989年安徽省人事局成立国际人才交流处,才开始办理引进国外人才和派出培训工作,但这仅仅是整个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中的一部分。
1983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引进国外智力以利四化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个决定首次明确提出了引进国外人才是加快我国四化建设的战略方针。随后国务院于1983年9月26日颁发了《关于引进国外人才工作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在引进国外人才的范围和重点、对外联系、确定人选的工作程序、国外人才的生活待遇、保密和安全、出入境手续等方面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为贯彻中央的决定,1985年5月安徽省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办事机构,加强了对智力引进工作的领导。自此之后,这项工作由小到大,逐年发展。引进国外人才的规模一年比一年扩大,引进国外智力的成果越来越显著,在安徽省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组织机构
1985年5月2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安徽省智力开发领导小组,从宏观上加强对智力引进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省科委科技干部处办理。1985年8月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向各行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下发通知,明确了省智力开发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孟富林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副组长:刘广才中共安徽省常委
王厚宏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刘永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夏勤农安徽省科委副主任
成员:黄荣宗安徽省计委副主任
江德荣安徽省经委副主任
金汉杰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耿式文安徽省外经贸委副主任
杨多良安徽省外办副主任
马素英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
岳人山安徽省人事局副局长
张思靖安徽省公安厅副厅长
1985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启用“安徽省智力开发领导小组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印章。
1985年底各地市科委均明确了办事机构,确定了专人负责引进国外智力工作。
1988年11月1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决定安徽省科委科技干部处整建制划归安徽省人事局管理。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及机构随之划转。
1989年2月28日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决定在省人事局,设立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承担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对外称安徽省智力开发领导小组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
1989年9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安徽省智力开发领导小组更名为安徽省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并相应调整了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邵明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副组长:吴昌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刘永年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夏勤农省科委副主任
王者智省人事局副局长
成员有省计委、省经委、省外经贸委、省外办、省教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局负责同志。
1990年1月6日省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决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1990年2月26日省政府确认省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办公室与省人事局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合署办公。
1993年8月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鉴于人事变动情况决定调整部分省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杨多良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副组长:刘永年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王者智省人事局副局长
调整后的领导小组成员有省委组织部、省外经贸委、省计委、省经委、省财政厅、省科委、省农业厅、省教委、省外办、省公安厅的负责同志。
二、外国专家管理工作
1983~1993年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根据中央的决定和国务院的规定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引进国外人才的政策规定、文件办法。1986年10月11日安徽省智力开发领导小组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引进办),集中转发了中央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引进国外智力计划管理、经费管理等有关文件,并结合安徽省实际,提出了具体贯彻意见。
〔计划管理〕
引进国外智力计划审批,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领导小组分工负责制。省引进办每年按照国家的要求,围绕安徽省重大科技攻关、技术改造项目、重点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和新产品开发等组织编报全省引进国外人才年度计划,下发各地、市。
〔外国专家入境管理〕
经确认聘请的外国专家由聘请单位逐级报请省外办或省科委审批并签发邀请函电。专家入境携带的行李物品,在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凭省政府出具的《引进专家证明书》免税放行。
〔经费管理〕
属于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科技攻关和新产品开发等项目的引进国外人才经费,在相应的项目费用中开支。企业单位聘用的,在企业管理费中开支;事业单位聘用的,在事业费中开支;行政单位聘用的,在行政费中开支。国家财政安排的引进国外人才专项费用,主要用于上述项目或单位引进国外人才经费不足或全部负担有困难的补助;省财政安排的引进国外智力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省审批的引进国外人才和派出培训的项目。1985~1993年省财政共计安排了442万元引进国外智力专项经费。
〔生活待遇〕
1988年4月9日国家外国专家局、财政部、国家科委发出《关于修订接待外国专家费用开支标准的通知》,对接待外国专家的宴请费、友好交往补助费、参观游览用餐费、夜餐费、文娱宣传费、联欢会费用、慰问、纪念品费、机场用餐费等项标准进行了规定。1990年8月14日国家外国专家局印发《聘请外国退休专家生活待遇的规定》,进一步明确来华的退休专家的国际旅费、生活津贴费、在华食宿及公共交通费、医疗费由中方聘请单位支付。安徽省在聘请国外退休专家工作中执行了这个规定。
〔专家安全与保密工作〕
1984年8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引进国外专家工作保密暂行规定》,1987年9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外国专家局、公安部《关于外国专家安全工作的情况及意见的报告》,这两个文件对引进国外专家的保密与安全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安徽省引进办认真贯彻执行了这两个文件,把引进国外专家的保密与安全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对邀请的每位专家都下发通知,明文要求邀请单位确定专门领导和部门负责;对专家工作、生活各个环节,采取预防措施;对于专家提供的技术决窍和技术资料对外保守秘密,不予报导。由于这方面工作做的较好,安徽省在引进专家工作中的安全、保密方面没有发生什么问题。
〔奖励〕
1990年10月26日国家外国专家局为了表彰在四化建设中作出贡献的外国专家,印发了《对外国专家奖励办法》。1985~1993年期间有3名在安徽省工作的外国专家因工作成绩突出,获得国家颁发的外国专家友谊奖。
三、引进国外人才项目与成果
1985年安徽省引进国外人才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对外无渠道,对内干部群众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为此,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于1985年12月决定在合肥组织召开了全省第一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会议,各地市的分管专员、市长出席了会议,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孟富林同志做了专题报告,省委副书记卢荣景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有力地推动了安徽省的引进国外人才工作。
1985年安徽省使用国家和省引进国外人才专项经费引进的国外专家5人。
1986年全省企事业单位共计引进国外专家71人,其中由省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省计委重点工程办组织申报列入国家引进人才计划的4项7人,获得国家引进国外人才专项经费3.6万元。省高等级公路建设指挥部和省交通警察总队聘请美籍华人专家,修改了合宁高速公路的设计方案,为工程节省了大量投资。1986年9至12月德国退休专家史密特在合肥啤酒厂指导工作,针对该厂麦汁煮沸强度不高的实际情况,增置了一个内部加热装置,使煮沸强度由原来的4%~5%提高到7%~8%,从而提高了啤酒质量,延长了保存期。
1987年全省初步形成了引进国外智力的工作体系和干部队伍,并于当年11月3日成立了中国安徽省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开辟了英、美、日等国引进国外人才的渠道,应邀来皖的各类外国专家78人次。其中列入国家和省引进国外人才计划的项目15项,国家资助经费11.9万元,省财政资助50万元,使用上述经费引进国外专家27人次。这些专家在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加速重点工程建设、促进科研开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美籍华人专家郝金生在高等级公路刚性路面结构及工艺方面的建议,节约钢材2000余吨。在合肥高压开关厂工作的德国专家对该厂的引进设备方案进行咨询论证,使厂家节省90万马克的外汇。
1988年全省聘请国外专家在重点工程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引进设备消化吸收、新产品开发、重点科研项目、农业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年列入国家和省引进国外人才的项目64项,计划聘请外国专家66人次,当年引进专家23人次。
合宁高等级公路项目4年共计聘请了40余位专家,专家共计带来国际高速公路标准规范、设计范例、国表手册93种150册。专家们的有效工作加快了工程建设速度,提高了工作质量,为工程节省投资3000余万元。合宁高等级公路通车后,《中国引进报》于1991年8月23日作了“安徽省引进国外智力建设312国道剪影”专题报导。
安徽大学“看火工业电视系列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课题,在3个美国专家和1个日本专家的指导下通过了省级鉴定。蚌埠肉联厂聘请国外专家开发出20余种副食产品。大别山区、皖南山区食用菌生产在华人专家和日本专家指导下培育技术得到更新,可全年连续培育,效益十分显著。霍山县推广此项技术,年增收入120万元以上。1988年6月18~20日省科委在合肥召开引进国外智力和涉外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下半年工作。
1989年引进国外专家27人次。所引进的专家90%以上发挥了较好的作用。西德内燃机专家巴斯指导巢湖柴油机厂开发了485系列柴油机新产品。铜陵苎麻纺织一厂采用日本专家田村嘉伸提出的苎麻脱胶工艺方案,每年节约化工原料消耗149万元。合肥市采用美国专家柯文雄传授的生物技术防治西瓜枯萎病,减少经济损失100万元。
1990年引进专家39人。国家资助经费19万元,省财政投入经费50万元,对促进全省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省高等级公路建设指挥部聘请美国公路学教授李珏、工程师李鹏对道路监控工程的设计进行技术咨询,采纳专家取消312国道合宁高速公路区段监控的建议后,节省监控工程投资500万元。淮南橡胶管带厂采用法国和美国专家提供的配方,实现了阻燃带一次成型及整蕊硫化新工艺,年增产值2112万元,新增利税414.3万元。省农牧渔业厅利用世界银行的各类专家对引进外资项目进行评估、论证,成功地争取了世界银行的3900万美元贷款。1991年9月27日中国引进报以《安徽引智工作阔步前进》为题向全国介绍了安徽省1990年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做法和经验。
1991年,全省各级人事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引进国外智力”,以利四化建设的战略方针,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按照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的要求,紧密围绕经济建设的需要,在聘请国外技术、管理专家、对外开辟渠道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列入国家和省引进计划的项目91项,计划聘请国外技术、管理专家103人,当年引进专家43人,取得经济效益1980万元。
促进新产品开发,加速产品更新换代。安徽风机厂,聘请英国专家设计开发了大口径、吸力强、扬程远,适合粮仓使用的新型风机产品,填补了国家空白。六安啤酒厂在日本专家指导下开发出“皖西牌”新品种,当年增加产值200万元,当涂肉联厂聘请德国专家开发出21种西式香肠新产品,年增产值360万元。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聘请美国、法国的5名专家对合肥南环线高速公路设计方案进行咨询论证。经专家论证修改后的设计方案,提高车运量12.5%,降低工程投资360万元。铜陵磷胺厂聘请罗马尼亚退休防腐专家,功克了大型特殊强碱、强酸真空设备衬胶防腐检修技术难关,改全线停产检修为分段检修,年增产值1000万元。省林业厅围绕“松材线虫病防治”这一国家重大科研攻关课题,聘请日本专家进行合作攻关,使安徽省松材线虫病防治研究工作跨入了国内先进行列。促进农业开发,推动农作物品种改良。全年全省根据科技兴农的需要从日本、印度、英国聘请农、牧、林、水产专家15人次,在粮食作物、果树、水产养殖、畜牧与家禽、经济林营造等技术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2年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全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进一步扩大,省引进办围绕经济建设的需要,组织项目154项,计划聘请国外技术管理专家157人,当年引进专家53人。国家资助经费66.96万元,省财政投入50万元,取得经济效益900万元。1992年9月22日《中国引进报》以《安徽省引智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为题,作了专题报导。安庆皮革厂采用法国专家传授的皮鞋帮底二次刷胶法工艺,使皮革帮底粘接强度提高了近1倍,降低了产品次品率,年增产值100万元。界首造纸厂在日本专家帮助下,延长了纸机的日运时间,减少了纸生产中的断纸次数,年增产值700万元。1993年5月《中国引进报》报导了专家马场芳信先生的工作事迹。
1992年在5个地市的16个县进行日本水稻旱育秧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1月份组建了省人事局、省农牧渔业厅负责同志参加的领导协调组,4月份聘请日本著名水稻专家原正市指导咨询。经过努力试验示范面积达6500亩,平均亩增产稻谷90公斤,并具有省种子、省工时、省肥料、省秧田、省农膜优点,每亩纯收入70元。8月省人事局、省农牧渔业厅联合在金寨县召开了现场会推广这一成果。1993年5月21日《中国引进报》向全国介绍了金寨县推广这一技术,加快农民脱贫的好做法。
阜阳地区采用日本专家熊谷俊一传授的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使果树成型快、挂果早、产量高,平均亩产700公斤。
安庆白水泥厂聘请德国专家对水泥回转窑的燃油器进行了改造,降低了油耗增加了产量,年新增产值600万元,新增利税100万元。专家获国家颁发的友谊奖。德国专家迪尔先生1990~1992年两次到当涂肉联厂工作,开发了四个系列22个品种的西式灌肠产品,因此获得了国家颁发的友谊奖。1993年5月14日《中国引进报》全面介绍了1992年安徽省引进国外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
1993年全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紧密围绕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而有计划地聘请国外技术管理专家,加强对引进智力成果的推广应用,在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全年列入国家和省引进国外人才计划的项目112项,当年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专家82人次。国家资助经费138万元。获得直接经济效益4500万元。
根据中央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决定,把促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工作重点。全年推广日本水稻旱育秧技术56万亩增产稻谷3057万公斤,计1800万元,减少投入1692万元。推广日本红富士苹果矮化栽培技术4.4万亩,增收1250万元。
工交战线上通过聘请国外技术管理专家担任技术顾问、进行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芜湖电真空研究所聘请俄罗斯专家合作设计、生产高亮度真空管,替代了进口产品,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铜陵磷胺厂聘请罗马尼亚专家开发出了高质量的防腐衬胶板胶料,节约资金1200万元。
1993年8月初,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全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会议,各地市及省直单位近2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省长傅锡寿在会上作了书面发言,副省长张润霞在会上作了总结讲话。会议召开的同时省引智办首次在合肥市举办了安徽省引进国外智力成果展览。全省92个单位的170个项目参加了展出。省委书记卢荣景、副书记杨永良、省人大副主任邵明、吴昌期、省政府副省长杨多良为大会展览题了词。1993年5月31日《安徽日报》、1993年8月12日的《安徽经济报》以《我省智力引进成绩斐然》、《借“脑”生财带来的效益》为题,介绍了1985~1993年安徽省引进国外专家的主要项目和成果。
安徽省引进国外人才主要项目与成果统计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