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池有通江河道5条,各河下游有较平坦的河湖滩低地,土质肥沃,但杂草丛生,钉螺密布,每年汛期江水倒灌,滩地被淹,沿河田地十年九涝,历史上是个血吸虫病流行的多灾地区。解放后在整修原圩堤的同时,因地制宜,在河湖滩地带圈圩垦殖,先后建成大同三圩、跃进圩、东南湖圩、双丰圩等40余处,保护耕地13.0万亩。消灭钉螺也取得明显效果。其中黄盆河下游灭螺面积864万平方米,秋浦河下游的双桥乡灭螺404万平方米,青通河下游灭螺1808万平方米,九华河下游灭螺195万平方米,白洋河的东南湖灭螺效益更为显著,达99%以上。从而扩大了垦殖区,改变了生产面貌,改善了生态环境。
滩地垦殖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