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课外思想教育活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县各中小学校利用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团队日
由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主持,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活动。
二、文娱活动
举办全校性或班级的文艺晚会、营火晚会、诗歌朗诵会、演讲会、故事会、歌咏竞赛等,寓教育于娱乐之中。
三、生产劳动
组织学生利用假日帮助农民收割庄稼、采茶、到校办农场或校办工厂劳动。
四、“学雷锋”小组
各校组织的“学雷锋”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到车站、码头、剧场打扫卫生或协助维持公共秩序,帮助烈军属、“五保”老人打柴、挑水,提倡做好事不留名。60年代还开展学习少年英雄张高谦、刘文学等活动。
五、军训、体育竞赛
利用寒暑假或开学初,由人民武装部和校长共同组织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军训期间,学生按连排编制,穿军装,集中食宿,进行队列变换、防空、救护、消防、实弹射击等一系列的训练。
组织全校性的春季或秋季运动会。在体育训练、体育竞赛、运动场服务等项活动中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六、参观访问
组织学生参观工厂,访问本县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罗光明、龙冬花。工业劳动模范高明启等英雄模范人物。
七、郊游
春秋季节,师生到风景秀丽的齐山、万罗山游览,有的学校还举办野营活动。通过郊游,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操。
八、祭扫各烈士墓
每年清明前后,城内务校组织师生到早期共产党员凌霄烈士墓地扫墓,到烈士纪念塔敬献花圈,并请老干部、党史工作者,讲烈士生平和1949年渡江战斗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