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一章 古代战事

第七节 清初战事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次年四月,清军攻入安徽,陷南京,南明福王政权告终。全省人民激于民族仇恨,纷举义旗,江南江北,义军四起。清廷命洪承畴驻南京为总督军务,以招抚为名,先后向徽州、宣城、潜山、宿松等地进攻。顺治四年,各地起义军先后被剿灭。由于清统治集团施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和经济搜刮政策,因而,全省人民的抗清斗争连绵不断,贯串清朝始终。
一、清、南明战事
【板子矶之战】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入关后,江南诸大臣拥立福王朱由崧建都南京,少帅马士英当权。明武昌守将左良玉拥兵8万。受马士英排斥,四月,举兵东下,讨伐马士英。至九江,左良玉病死,其子左梦庚继续领兵东下,连破东流、建德(今东至县)。马士英调江北4镇兵力保护南京。黄德功屯军荻港,击败左梦庚军先锋于铜陵灰河,后又大战于板子矶(今繁昌县西北)。左梦庚兵败退回九江,投降清军。
【泗州之战】
清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清兵从河南商丘入安徽,连破颍州(今阜阳市)、太和,东攻泗州(己没入洪泽湖中)。扬州明督师史可法正准备出兵增援泗州,朱由崧得报左梦庚举兵叛明,即令史可法人援南京。明泗州守将李遇同焚淮河桥不战而逃,清军遂连夜渡淮占领泗州,往攻江苏扬州。
【荻港之战】
清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十五日,清军攻破南京。福王朱由崧连夜逃往芜湖明将黄德功军营。清豫亲王贝勒尼堪率明叛将刘良佐部击朱由崧于芜湖。黄德功率所部8总兵布阵荻港迎战。黄德功中流矢,拔箭刺喉自杀,二十五日,总兵田雄执朱由崧降清,南明政权即告结束。
【皖南之战】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五月,明兵部侍郎张煌言与招讨大将军郑成功再度北进,击破沿途清军,进入长江,六月攻取镇江,进围南京。为阻击清兵从上游来援,张煌言于七月间率所部进至芜湖,分兵4路:一路出溧阳,进广德;一路镇守池州,控制上游;一路攻占和州,以固采石;一路入宁国,直取徽州。半月之内,便控制了徽州、宁国、太平、池州4府,和州、广德、无为3州,当涂、芜湖、繁昌、宣城、宁国、南陵、太平、旌德、泾县、贵池、铜陵、东流(今东至县)、建德(今东至县)、青阳、石埭(今石台)、含山、巢县、舒城、庐江、建平(今郎溪县)、高淳、溧阳等22县,有众22万余人,清廷大为震动。但因郑成功进攻南京失败,退往镇江,回师厦门。清军江督邱廷佐发兵扼张煌言归路,张煌言遂率众谋往江西,至铜陵,为来自湖广的清军所败,后辗转逃往浙江天台,继续抗清。
二、皖人抗清战事
【皖南军民抗清之战】
清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休宁人金声与江天一,闻清兵破池州(治所今贵池县),即起兵于绩溪,聚众10余万,进行抗清斗争。徽州(治所今歙县)推官温璜奋起响应,以粮饷支援金声,互为犄角。四月,邱祖德、钱文龙、麻三衡、沈寿尧等,各举兵响应于宁国、宣城等地,以麻三衡为最强,与吴太平、阮恒、阮善长、刘升甲、胡天球、冯百家等号为7家军。尹民兴、赵初浣、吴汉超起兵于泾县,吴应箕起兵于池州、声势颇振。金声亲率重兵守丛山关(今绩溪县北30里),并指挥副将分领13营,担任黄山六岭的守卫,攻占宁国、旌德等县。七月,清督师洪承畴遣都统叶臣、总兵张天禄等攻丛山关,2月不下。十月,清军以重金买通奸人引导,从捷路绕过丛山关直抵绩溪,利用明降臣黄澍诈称援军,赚开城门,将金声军击败,金声被俘不屈。清军又用此欺骗方法占领徽州,温璜全家遭杀。与此同时,在清军围剿下,吴应箕、邱祖德、麻三衡、吴太平、阮恒、阮善长、刘升甲、胡天球、冯百家、赵初浣、吴汉超先后被执牺牲,皖南抗清武装大部败灭。
【池州农民抗清之战】
清顺治三年(1646年)秋,池州(治所今贵池县),了悟和尚赤脚黑先锋,拥立永丰(今东至县南)明王府后裔四王子为首,号召农民起义抗清,聚众数万,攻占东流、建德(今东至县)等地,并分设元帅、军师、都督、总兵、副将、守备等官职,备置枪炮、车马、弓箭、旗帜、印信、关防、器械,形成一支有组织的战斗武装,活动于池州、鄱阳(今赣北)地区。九月,败于永丰,四王子被清军火炮击中身亡。十月,义军在彭泽又遭清军数路围攻,将领大部被俘牺牲,了悟和尚赤脚黑先锋中箭负伤,撤退饶州(今江西省波阳县)被俘牺牲,起义失败。
【皖北军民抗清之战】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入安庆,英(山)霍(山)人民据守诸山寨,抵抗清王朝统治。太湖石应琏拥明荆藩后裔朱常居大湖司空山,称荆王。朱常率军民破太湖县,屡败清军。因部将余垣降清,朱常被俘牺牲。但太湖李时嘉,宿松赵整,桐城范大、范二,潜山余公亮、英山张福寰等,仍据各塞抗清,顺治六年,张福寰与胡经文等迎明宁藩后裔朱统琦入潜山飞旗寨,称石城王,占有潜、霍山区28个大寨。庐州冯宏图借史可法之名为号召,响应于合肥,吴光宇响应于无为,叶章士响应于巢县,麻城朱山的明故兵部尚书周损及其子羽化,率兵数百、马数十匹来归,傅梦鼎在潜山,以皖涧寨来归。张福寰又联络蕲、黄(今湖北省境)的48寨,奉明永历帝诏书,文职以王居长,武职以李有实为首,举旗抗清。一时间,潜、霍山区义旗纷举,军容甚威。顺治七年一月,清江南、江西、河南总督马国柱和操江巡抚李日等重兵合剿,胡经文被李日诱降,援以密计,诱朱统琦,王在潜山、太湖间被执牺牲。李有实战败退入东山。冬,英、霍抗清义军失败。惟张福寰仍独守山寨10余年,后因粮尽清军招之,伪降,事泄被杀。
三、农民起义战事
【徽州“世仆”起义】
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黟县万村世仆万黑九因不堪忍受地主的剥削与压迫,乃集合众仆,夜围地主韩宅,焚其住屋,杀其全家,结寨山上,举行起义。七月,黟县蔡村人宋乞也联合全县世仆起义,结寨36处,各设魁师领之。宋乞住黟县东郊寨,领导诸寨,号令传递,极为迅速。起义军首先向地主索取其先世或本人卖身契约,毁掉束缚自己的锁链。地主惶恐,争送牛酒谢罪,连黟县县令也前往称贺。宋乞为持久计,令地主出饷犒军,顺从号令,保证安全,只对罪恶昭著者,予以剪除。九都舒氏为地主恶霸之最,宋乞率诸寨破其村,予以焚杀。在宋乞起义的影响下,休宁、歙县、祁门各地的世仆纷纷响应,休宁世仆结12寨,向地主索卖身契约,如被拒绝,即予焚杀。歙县世仆万太等联络黟县、休宁各寨,图谋大举。后地主联合起来,立72社抵抗,并勾结清兵进行镇压。起义军领导人朱太、林老等于顺治三年三月被诱杀。九月,宋乞被混进起义军内部的好人江雷杀害,起义军遂遭失败。由于世仆不断坚决斗争,清廷被迫于雍正五年(1727年)四月颁布解放令,徽州地区的世仆与山西的乐户、浙江的惰民,始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
【王潮名起义】
清嘉庆七年(1802年),宿州(今宿州市)王潮名领导当地农民起义,杀知州张鼎、都司杨荃、把总胡玉等文武官吏,占领宿州。清廷急令巡抚、总兵和庐凤道出动军队,配合当地地主武装进行围剿,起义失败。
【豪城白莲教起义】
清嘉庆十年(1805年),蒙城白莲教首领李潮士,联合宿州余连等领导自莲教众起义,占领亳县南部。清安徽巡抚长龄和寿春镇总兵德成额及庐凤道台德庆等出兵合剿,起义失败。
上一篇:第六节 明时期战事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