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三章 安徽省军区部队治理

第四节 后勤


一、军需
省军区军需供给由国家国防费专项拨给。各部队始终贯彻“勤俭建军”原则,努力发展生产,挖掘自身潜力,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完成部队保障任务。
在建国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省军区部队为改善部队生活,支援国家开始的经济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改造接管企业和开办工厂。据绵计,省军区所辖部队办有卷烟、印刷、砖瓦、炼铁、制铁、加工等工厂企业42个,固定资产176亿元。1951年盈利17亿元,向国家交纳税利44亿元。1952年后所辖工厂陆续移交给地方政府。1952年至1953年,省军区所属部队生产粮食9798万斤,蔬菜5607万斤,肉类425万斤,油菜18万斤。
在1960年前后的“三年困难时期”,省军区部队指战员体谅国家困难,压缩经费开支,削减建设工程,各部队相继开办农场,发展农副业生产,开展以节约粮食为中心的节约活动。组织远征队,上山采集野生原料。加工淀粉,解决部队暂时出现的生活困难。
1966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军队应该是个大学校”指示。省军区部队“把军学、军农、军工、军民都兼起来”,扩大农场范围,新建大通、鲍兴2个农场。省军区机关开办1个500亩土地的农场,各军分区机关各开办一个约150亩土地的农场,各部队团和县(市)人民武装部每人种2分地蔬菜和饲料粮,达到猪肉蔬菜自给和部分自给。到1969年,省军区所属部队农场耕种土地达1.1万亩,生产粮油260万斤,生产蔬菜83万斤,猪肉7.6万斤,军办工业也相应发展,既保证部队需要,使部队得到锻炼,又支援了国家建设。
1980年以后,省军区部队紧紧抓住供需矛盾,把握提高部队战斗力指导方针,合理安排经费的投资和投量,坚持搞好生产经营,积极稳妥推进后勤改革,努力发展生产,广开财源,坚持“标准加补助”办法,保障部队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到1983年,省军区所属部队生产点发展到500个,预算外收入逐年递增。从1983年1月至1985年6月,预算外收入达到676万元。在生产经营中,坚持依法经营,不与民争利,做到军企分开,团以下部队主要从事农副业生产,办家属工厂,连队基层单位从事养殖和种菜,把生产收益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合理使用,生产收益主要用于保障部队生活、弥补正常经费不足,使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结合起来。
二、医疗
省军区部队医疗建设,随着部队现代化条件的提高,医疗设备和技术也不断提高,拥有一批学术科技骨干队伍。团以上单位都设有医务室(所)。省军区建有3个医院。第一四医院,为一所综合性医院,技术力量和技术设备较好,医务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1951年至1958年,进行过严格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操作训练,实行医疗技术规范化,推行分级护理,建立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组织管理制度,打下正规化建设基础。1976年后,又进口和购买一批国内外较先进的医疗器械,逐次开展甲状腺、胃、胆囊、肾、子宫等切除术,脾一肾静脉吻合术、阴道输卵管结扎术。各辅助治疗科除开展常规检查外,还开展细菌,血清、生化、支气管造影,髓核造影等检查。1979年,主办安徽省胰胆管逆行造影学习班,对安徽省开展这项技术起到推动作用。大外科范围内相继开展断指再植,胃迷走神经高选术,大网膜移植治疗血栓性静脉管炎,带血管皮办转移治疗久治不愈的慢性溃疡等。在科学研究方面,1977年同解放军总医院等单位合作,研究胃泌素(G—17)放射免疫测定方法的建立和临床意义的探讨,1979年完成,取得多项重大成果。1981年,在北戴河通过国家鉴定验收合格,并由国家原子能研究院投产,在全国推广使用。第一五医院,为南京军区中心医院,门类比较齐全,开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妇产科、普外科、儿童传染病科、传染科、五官科、骨科、肺科、泌尿外科、检验科、病理科、药剂科、放射科、理疗科、手术室、同位素室等。其中野战外科,烧伤救治,重症肝炎的治疗等专科;在南京军区处于领先地位。居于较领先地位的技术还有:“脑血管搭桥术”、“带血管、神经、肌皮瓣移植术”、“带血管、神经骨移植术”等,该医院外二科,数十年不断深入连队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对部队常见病、腰腿痛,按步兵分队、舟桥分队、高炮分队、工程兵坑道作业分队等不同情况,提出职业病防治措施,先后总结出128篇病发始未及防治操疗法,在全国全军性杂志发表77篇,受到各军兵种和指战员称赞。原外二科主任陆一农著述的《火箭伤》、《战伤救护五大技术》、《英汉战伤辞典》等书,由人民军医出版社等陆续出版,第一一六医院,医疗基础较好,技术力量较强,在医疗科研和技术设备诸方面不断发展,对部队医疗卫生保障做出了较大贡献。
三、组织物资供给前线
安徽省军区地处内地,省军区后勤系统,还担负着保障前线部队供给的任务。1951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省军区后勤系统完成3.15万多名赴朝参战志愿军的物资供应。而后2年,制作干莱686万斤,干鱼57万斤,其它物资1256吨,供应抗美援朝作战部队。1962年至1964年,筹集罐头、蛋粉、干薯粉2430吨,猪油4.1万斤,支援东南沿海驻军部队。1979年,先后调运武器1.64万支(挺),枪弹700万发,六防潮筒1万只,以及粉丝等食品500万公斤,供给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部队。
上一篇:第三节 军衔 
下一篇:第五节 科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