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奖惩
一、奖励
【竞赛】
立功创模:50年代初期,省军区部队在执行剿匪作战和保卫新生政权等任务中,广泛开展立功创模活动。功臣等级,分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四等5级。凡响应上级号召,积极工作,努力完成其竭力所能完成之任务,而有良蚜影响者,可评为四等功;凡在完成特定任务,高出一般水平,或有新的创造与发挥,并推动整个工作者,根据功绩大小,评为二等、三等功;凡因客观原因(如事前未估计到的困难,或领导或其他方面的责任),而未完成任务,但由于主观努力,积极负责,而尽量争取完成一部分任务,或避免减少意外危险及损失者,亦应按其客观情况及主观原因评定等级;凡能埋头钻研,忠于事业而有新的创造或完成预料中的艰难任务,对全局有重大贡献,甚至使工作转危为安,加速整个工作效率者,可评为特等功或一等功。记功分个人功、团体功2种。个人功批准权限:四等功由连评定批准,三等功由营批准,二等功由团批准,一等功由军分区批准,特等功由军区批准;干部按照上述原则提高一级批准。团体功由上2级评定,根据其功的等级,团体范围,报上级机关批准。1951年,皖北军区部队在围剿残存国民党武装和保卫人民政权中,涌现战斗英雄、功臣模范1757人。1952年至1954年,安徽军区所属部队指战员有13人被评为一等功,有424人被评为二等功,有3683人被评为三等功,有48人被评为模范工作者。荣立集体二等功连1个,三等功连1个,三等功班13个,三等功组6个。由于立功创模活动深入开展,使部队转入和平时期仍然保持顽强战斗作风。
争当五好战士:从1958年开始,省军区部队在战士中广泛开展争当五好战士活动。五好战士标准,即政治思想好:努力学习政治,认真听课读报,学习毛泽东著作,拥护党的路线,遵守政策纪律;三八作风好:服从指挥,遵守条令,团结互助,动作迅速,讲究军容风纪,参加文体活动;军事技术好:勤学苦练,熟练使用和爱护武器装备,争取当神枪手、神炮手,技术能手;完成任务好:鼓足干劲,多想办法,克服困难,防止事故,坚决完成任务;锻炼身体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做好个人和营区卫生,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五好战士评定,采取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班进行评比,连队革命军人委员会提出名单意见,连队党支部审议批准。每年评定一次,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凡评为五好战士的,由团以上机关发给五好战士证书,向其家庭发送喜报。1958年,省军区所属部队评出五好战士979名,五好战士标兵164名,单项专业技术标兵488名。1959年,五好战士活动更加深入,各单位根据本单位担负的任务对五好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作出具体规定,使奋斗目标更明确。五好战士活动延续10年之久。1959年,评出五好战士1286名,五好战士标兵336名。1961年,评出五好战士489名。1962年,评出五好战士1459名(含团以下机关各种奖励人员)。1963年,评出五好战士805名。1964年,评出五好战士711名,五好家属216名。1966年,省军区部队评出五好战士4619名。
创造四好连队:1961年开始,省军区部队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部署,在所属部队连队中开展创造四好连队活动。1962年1月,省军区党委根据省军区所辖县人民武装部、以及军分区、仓库、医院等机关科室多的特点,决走在团以上机关开展创造四好单位活动。四好连队的标准是:政治思想好,三八作风好,军事训练好,生活管理好。四好单位的标准是:思想好、作风好、工作好、生活好。为使开展创造四好连队(单位)活动,成为推动部队工作的动力,每一项中心工作完成后,结合工作总结,对照四好内容检查一次,半年工作结束,由各团以上单位对所属连队(单位)进行一次初评,初评不授予称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找出薄弱环节,推动活动的深入发展。年终由各团以上单位对所属部队组织四好总评,各军分区对所辖人武部进行总评。评为四好的,经批准后,即授予四好连队(单位)称号。1961年,省军区部队评定四好连队5个。1962年,省军区部队评定四好连队3个,四好县人武部14人,省军区机关四好处6个,医院四好科12个,军分区机关四好科16个,县人民武装部四好科105个,仓库四好股11个。1963年,省军区部队评出四好连队2个,四好县人民武装部12个,机关四好处、科、室137个。1964年、省军区部队评出四好连队11个,四好县人武部7个,机关四好处、科、室124个。1965年,省军区部队评出四好连队12个,四好县人武部13个,机关四好处、科、室87个。1966年,省军区部队评出四好连队21个。
创造五好食堂:从1962年开始,省军区在所属连队、机关的伙食单位,开展创造五好食堂活动。五好食堂的内容是:政治思想好、改善伙食好、生产节约好、经济民主好、清洁卫生好。评比方法为一年评定一次,先与评定四好连队、四好单位同时进行,而后单独评比,食堂与食堂相比,以优评定。1964年,省军区所辖部队评定五好食堂35个,1965年评出五好食堂31个,1966年评出五好食堂26个。
立功创先:从1964年开始,省军区部队掀起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在学习中,开展立功创先活动,部队中涌现一批批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功臣,推动了部队建设。
【表彰】
首届英雄模范表彰会:1950年9月,皖南军区在芜湖召开首届英雄模范表彰会。会议表彰英雄模范33人,其中战斗英雄8人,模范工作者24人,劳动英雄1人。1951年9月,皖北军区在合肥召开首届英雄模范表彰会。会上表彰一批在作战、保卫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和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战斗英雄、模范工作者。
首届学习文化先进分子表彰会:1952年10月24日,安徽军区在合肥召开首届学习文化先进分子表彰会。会议表彰学习文化先进分子162名,教员先进分子25名。
第二届建军先进分子表彰会:1956年8月24日,安徽军区在合肥召开第二届建军先进分子表彰会议。会议表彰一批在建设正规化、现代化国防中作出优异成绩的先进单位、先进分子。
第三届先进单位、先进分子表彰会:1960年2月,安徽军区在合肥召开第三届先进单位和先进分子表彰会。会议评定表彰标兵单位11个,标兵个人21名,给5名干部记二等功,给33名干部战士记三等功。
人民武装工作标兵单位:泗县人民武装部,和县人民武装部,霍山县人民武装部,蒙城县人民武装部,怀远县人民武装部。
军事训练工作标兵单位:警备营第二连三排,第一零三三仓库勤务排第一班。
学习文化标兵单位:青阳县人民武装部,省军区后勤部学习文化小组。
荣立二等功:怀远县人民武装部秘书王明桂,舒城县人民武装部助理员秦荣久,安庆军分区政治部秘书胡志行,枞阳县人民武装部管理员徐成绪。
荣立三等功者:蚌埠军分区后勤部给养助理员王传武,全椒县人民武装部助理员罗有江,南溪中心站军医王云茂,宁国县人民武装部助理员程英华,郎溪县人民武装部助理员张普良,颍上县人民武装部部长邹德胜,太和县人民武装部科长吕广清,蒙城县人民武装部助理员李怀义,贵池县人民武装部助理员汪时忠,肥东县人民武装部助理员常振明,巢县人民武装部助理员刘忠启,淮南市大通区人民武装部助理员段士信,第一四医院护士程融杭,第一五医院护士长胡秉升,第一五医院军医王元,第一五医院护理员宋祖英,第一一六医院助理军医马仁义,第一一六医院军医朱成柏,第一一六医院护士丁大娴,第四一三仓库勤务连班长查桂芳,第四一三仓库驾驶班班长蒋民初,第四一六仓库检修所所长李相栋,第一三三仓库保管股保管员陆克礼,第一三四仓库勤务分队副队长袁同成,省军区政治部组织处处长赵树湘,省军区政治部干部处助理员薛万仁,省军区后勤部卫生处助理员浦海鸿,警备营第一连第四班班长王道友,警备营第二连第一排排长徐忠廉,警备营第二连卫生员陶有刚,警备营第四连副班长李克贵,教导团第二连连长朱德友,省军区钢铁厂车间主任何木。
四好连队、五好战士表彰会:1964年5月15日,省军区在合肥召开四好连队、五好战士表彰会。出席会议的有四好连队(单位)代表85名,五好食堂代表8名,五好战士代表27名,五好护士代表10名,五好职工代表20名,特邀代表4名。会议表彰四好连队(单位)标兵85个,五好战士标兵19名。
首届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表彰会:1966年8月22日,省军区在合肥召开首届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表彰会。中共安徽省军区党委作出决定,授予5个单位和14名个人为省军区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称号。
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单位:宁国县人民武装部,青阳县人民武装部,独立第一师直属防化连,独立第二师第四团一连,徽州军分区政治部电影组。
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巢县人民武装部部长鲍启英,独立第二师卫生科科长高瑞禾,安庆军分区干休所离休干部汪伯琨,合肥军分区东市区人民武装部副部长周文才,芜湖军分区政治部干部科干事陈根木,凤阳县人民武装部供管员阎庭栋,独立第一师第一团八二炮连排长吕学兰,省军区司令部通信站电台台长俞纯水,独立第一师第二团二营机炮连副班长吴振堂,独立第二师第六团第八连班长孙英礼,第一四医院护士廖光英,枞阳县人民武装部公务员方东明,滁县军分区机关家属许兰英,无为县人民武装部家属李曼华。
第二届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表彰会:1968年9月,省军区在合肥召开第二届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表彰会。会上表彰一批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第三届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表彰会:1970年2月,省军区在合肥召开第三届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和四好连队(单位)、五好战士表彰会。安徽省军区党委决定,授予6个单位为“安徽省军区学习毛泽东思想先进集体”,5名干部战士为“安徽省军区学习毛泽东思想先进分子”,4个连队为“安徽省军区四好连队标兵”,3名战士为“安徽省军区五好战士标兵”称号。
学习毛泽东思想先进集体:宿松县人民武装部,含山县人民武装部,金寨县人民武装部,六四七六部队第二连,六三七七部队卫生队,皖字六二一部队第一连第二班。
学习毛泽东思想先进分子:安庆军分区马山干休所离休干部沈清芳,蚌埠市人民武装部作训科科长邹亮,第一五医院护士长李桂女,青阳县人民武装部家属赵树英,安徽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第十二团第三连副指导员吴成会。
四好连队(中队)标兵:徽州军分区六二八部队第三连,六五六部队防化连,六四八六部队第十连,贵池县中队。
五好战士标兵:六三七五部队第三连战士张清明,六四八六部队第八连卫生员王贵平,淮南市人民武装部直属中队战士郭章清。
第四届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表彰会:1971年3月中旬,省军区在合肥召开第四届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和四好连队、五好战士表彰会。出席大会代表3000人。会上表彰一批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创造四好连队。五好战士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科技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表彰会:1978年5月29日,省军区召开科技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表彰会。省军区作出决定,授予6个单位为安徽省军区科技先进单位,26名干部为安徽省军区先进科技工作者。
先进科技单位:独立师炮兵团修理所,六安军分区后勤部军械修理所,通信站技术革新小组,第一五医院外二科,莫店圩农场机耕队修理班,第一一六医院慢性支气管炎防治组。
先进科技工作者:独立师第二团司令部参谋单方义,独立师炮兵团修理技师陈永祥,独立第六团卫生队司药孔押根,通信站工程师邹圣彬,通信站工程师刘希明,通信站第三连副指导员张家荣,独立师炮兵团榴炮营第二连班长郁琪,宿县军分区后勤部卫生所医助许传勤,六发军分区后勤部卫生所副所长贾兴甲,滁县军分区司令部作训科参谋陆修田,巢湖军分区干休所军医马元文,安庆军分区电台台长包锦暖,通信站第二连干部赵敬章,省军区政治部电影站技师张祖祥,第一四医院检验科主任苗含荃,第一四医院眼科军医安秀芝,第一五医院副院长黄振平,第一五医院副院长叶松荣,第一五医院检验科主任黄为俊,第一五医院眼科主任朱兆和,第一五医院皮肤科主任许寿松,第一五医院内一科主任顾仁,第一一六医院放射科主任叶恒吉,第一一六医院外科副主任李志英,莫店圩农场技师王裕华,通信站第三连副班长黄绍启。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会:1983年1月10日,省军区在合肥召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出席会议部队代表199名,特邀代表13名。省军区党委作出决定,表彰一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和个人,嘉奖单位3个,嘉奖个人27名。
三等功单位:警备团第一连。
三等功个人:通信站第二连战士任勇继,通信站教导连战士刘开书,警备团特务连战士祁幸福,石台县人民武装部军事科科长徐累寿,芜湖县人民武装部政工科科长赵期桂,泗县人民武装部退休干部陈效文,颍上县人民武装部军事科副科长唐昌召。
中央军委、中央部门、南京军区授予荣誉称号的干部战士:周文才,男,在剿匪作战中功绩卓著,1950年被华东军区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余路迅,女,陆军第一五医院妇产科主任,工作贡献突出,1958年被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顾秉生,男,安徽省军区通信站第二连指导员,工作成绩突出,创造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1981年被南京军区授予“模范指导员”称号。
【省军区部队英雄模范人物】
郭章清:湖北省监利县汪桥乡人,农民出身。1966年春参加人民解放军,系安徽省军区淮南市人武部直属中队战士。1968年因舍己救人,安徽省军区追记为一等功。1968年一天榜晚,郭章清途经淮南市区,一辆载重汽车紧急鸣号,从其背后飞驰而来,他猛回头,发现离自己不远的公路中间站着一个小女孩,眼看就要被汽车撞倒,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一个箭步冲了上去,使尽全身力气,奋力将女孩向路边推去。小孩得救了,郭章清却被汽车撞抛到18米的地方,撞成重伤,昏迷过去,被送进医院,经过12小时紧急抢救无效牺牲。安徽省军区给他追记一等功,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郭章清生前常说:“只要党和人民需要,再苦也甜,再累也乐,干革命就要不怕吃苦。”在平时工作中,他处处拣重担子挑,甘愿吃苦。1966年冬天,连队自己动手盖营房,郭章清同战友一道投入施工。拉炉灰垫地基是一项重活,要跑8里远的地方去拉,连队规定一天换一班,白天拉,晚上不执勤。郭章清一连拉了6天,白天拉,晚上照样执勤,而且每趟车都装得多,装得满。1967年2月间,部队帮助地方挖塘泥,寒风凛冽,郭章清第一个跳进冰冷刺骨的泥水里,甘愿为助民劳动带头吃苦。
帅长根:江苏泰州市郊区人,1951年出生,1973年入伍,系安徽省军区独立第六团运输排驭手。1976年因舍己救人,安徽省军区追记为一等功。1976年4月27日上午,帅长根和副驭手王振军出车为团轮训队运菜,当马车行驶到蚌埠建筑材料厂附近,梢马突然受惊,猛然拐向东面一条土路,帅长根踏住刹把,双手紧勒疆绳,副驭手立即跳车按马,时辕马也受惊,2匹惊马夹着王振军狂奔100多米,离建材厂门越来越近,此时厂门前停有1辆板车和8名工人,如再不能制住惊马,后果不堪设想。帅长根发现左前方有条1米多宽的深沟,他把僵绳在手中挽了几道,身子拼命向后仰,使出全身力气踏住刹车,逼着马头向左扭。建材厂工人朱永义扬起一把大锹冲上去拦马,没拦住。帅长根不顾个人安危,继续驭制惊马。就在这时,飞车左轮在沟口上弹跳1米多高,在离8名工人不远处翻倒,惊马制住了,战友王振军得救了,8名工人脱险了,可帅长根却被压在马车底下,脑浆迸裂,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上午牺牲。安徽省军区给帅长根追记一等功,帅长根所在团党委根据帅长根生前表现和志愿,追认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帅长根生前工作调动六七次,先后当过炮手、驭手、炊事员。每次工作调动,他都愉快服从。到那里就把那里工作干好。在危险时刻,他挺身而出,多次抢救过人民生命财产。1973年4月7日,他刚当驭手不久,一次溜马时,一匹马突然受惊,在惊马就要踩着路前4个玩耍的儿童时,他伸开双臂,猛扑过去,用力把小孩推到路边,自己被惊马撞进沟里,使4个儿童安全脱险。1974年5月,驻地附近的棉花仓库失火,他冒着葬身火海的危险,第一个冲上棉垛顶灭火,深得群众好评。
曹翠江:江苏泗阳县人。1953年3月出生在一个贫农家里,1971年1月入伍,197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系安徽省军区独立师步兵第一团特务连排长。1977年因舍身救人,安徽省军区追记为一等功。1977年4月30日,曹翠江参加安徽省军区举办的反坦克集训队,在应用地雷发生意外爆炸的紧急关头,为保护雷场和战友的生命安全,英勇扑向爆雷,壮烈牺牲。南京军区授予曹翠江“雷锋式的好干部”荣誉称号,安徽省军区给予曹翠江追记一等功。曹翠江是在安徽省军区部队开展学习雷锋、学习“硬骨头六连”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位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好干部。入伍后,他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改造世界观,以雷锋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四人帮”横行的日子里,他立场坚定,排除干扰,钻研军事技术,苦练军事本领,积极工作,艰苦奋斗,服从命令,遵守纪律,为人民做好事,从政治思想上,业务上、生活上帮助战友和部属,入伍6年,7次受到奖励。
王玉成:原六安军分区副司令员。1978年南京军区授予“雷锋式的好干部”称号:他1969年离职休养后,为支援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历尽艰辛。为了改变六安县墩子洼生产队贫穷面貌,他主动来到这个生产队,以普通群众身份参加生产劳动。一次天下大雨,他穿着雨衣,拄着棍子,冒着倾盆大雨,爬坡越岭,一山一丘察看水势,修成蓄水4万多方的水库,使该队400多亩田地实现自流灌溉。粮食获得丰收后,他又将自己多年积存下来的4000多元钱拿出来,帮助生产队办企业,建砖瓦厂。他成天骑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一次冠心病发作,昏倒途中,经医院抢救,脱离危险后,又返回生产队,直到窑厂建成。
郭俊:河北省武邑县人,1951年出生,1971年入伍,197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系合肥市西市区人武部参谋。1982年因舍己救人,中央军委授予“舍身救人的好干部”荣誉称号。1982年3月3日上午,郭俊在组织西市区100多名基干民兵连、排干部和骨干进行手榴弹投掷时,民兵田克江不慎将拉了弦的手榴弹失落在自己身后约20厘米的掩体内,在乎榴弹即将爆炸的危急时刻,郭俊奋力将田克江推出掩体,手榴弹爆炸了,田克江安全脱险,郭俊却身负重伤,头部、腰部、腿部中弹片21块,经抢救无效,于3月4日凌晨牺牲。1982年5月19日,中央军委授予郭俊“舍身救人的好干部”荣誉称号。入伍后,郭俊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高。他在部队期间,曾多次抢救和保护过战友的安全。1972年夏天,连队进行游泳训练考核,一战士游到中途,突然下沉,郭俊见状,立即前往营救,帮助战友脱了险。1975年3月,排里进行爆破训练,有一新战士拉了炸药包的拉火管后,忘了隐蔽,郭俊一把将这个战士推到掩体里,保护了战友的安全。郭俊在工作中坚持原则,不计个人得失,对于不符合人民利益的行为,敢于抵制,敢于批评。在征兵中,他坚持按政策、规定办事,对不符合服兵役条件的,不管是领导批条子,还是亲友说情,都不予办理,把住兵员质量关。在他担任区征兵办公室副主任期间,没有放走一个“后门兵”。群众夸他是“干部子弟的好榜样”。
汪秀珍:女,陆军第一五医院内一科护士长。1983年南京军区授予“模范护士长”称号。她入伍数十年,把爱伤员、爱病员当作一种美德,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对待只有一线希望的危重病人,她尽力热心照料。一位近60岁的脑血栓病人,深昏迷长达1年零8个月,在600多个日日夜夜里,她带领护士们耐心看护,每2个小时为病人翻一次身,天天为病人洗脸、吸痰、擦身、换尿布、清洗大便。她时刻把病人的冷暖放在心上,待病人似亲人,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淮北农村有一位女病人入院时,全身都有虱子,他用了3个多小时,帮助这位病人捉虱子、洗头、洗澡、剪头发。她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到护理事业上,先后受到7次嘉奖。
黄锦思:原芜湖军分区副政委。1965年离职休养后,乐为人民做好事,热情关怀青少年成长,给中小学作传统报告450余场,听众20多万人(次)。他用亲身经历的革命故事,教育青少年,启发青少年,先后被26所大、中、小学校聘请为校外辅导员。1981年7月,安徽省建筑公司子弟小学在期末考试中,有31名学生成绩不及格,要留极。学校领导找到黄锦思,黄锦思当即要了一分留级学生的名单,利用孩子们放暑假期间,逐个走访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他冒着炎热,每天跑一二家,一个个地与他们谈心,讲红军战士木笔学文化的故事,讲今天学文化的重要性,帮助孩子们养成好学习惯,补习功课。新学期开学后,除一名弱智孩子外,其余均补考合格升了级。合肥市授予他“优秀校外辅导员”称号。
二、惩戒
安徽省军区遵循“从严治军”的方针,根据中央军委制定的条令、条例,对所属部队违法乱纪人员,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均进行严肃处理。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惩戒范围共10条,即:违反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令者;不执行命令、违反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者;战斗中临阵畏缩,破坏协同,贻误战机和不积极完成战斗任务者;玩忽职守,造成损失或发生事故者;丢失损坏武器装备和其它公共财物者;泄露国家机密和军事机密者;弄虚作假,欺骗组织者;贪污盗窃和腐化堕落者;滥用职权,打击报复,压制民主,侮辱人格者;其它违反纪律者。
惩戒等级分6种,即: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撤职;降级、降衔。构成刑事罪责者,交军事司法机关惩处。
在实施惩戒中,注重调查取证,实事求是,并听取犯错误者申述,做到查清事实,惩戒准确。1956年,全省军区干部中,受到降级处分4人,警告处分1人。1958年,有9名犯有刑事罪责的干部、战士受到刑事处分。1963年,在省军区部队中,查处千元以上贪污案件3起,追回赃款5021元,贪污分子受到惩处。1964年,对一名腐化堕落的干部给予记大过处分。1982年,经群众揭发举报,省军区发现经济案件3起,经调查核实,主犯3人交军事司法机关审理,受到法律制裁。通过经常不断的法律宣传和实施严厉惩戒,在省军区部队中,形成“人入学法、懂法、知法、勇于护法”的局面,维护和巩固了部队纪律,提高了部队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