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附录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决定



各地、市、县委,各行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单位,各农业院校:
我省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全国重点茶区之一。也是我省主要经济作物和传统大宗出口商品。
建国以来,茶叶生产不断发展,一九五O年十九万担,一九八O年达到六十六万担,收购量曾一度居全国首位。但是,由于“左”的错误影响,发展缓慢。近几年在政策上作了些调整,茶叶生产开始好转,但步子还不快,远远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为了充分发挥我省茶叶生产的优势,进一步调动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加快发展茶叶生产步伐,逐步扩大对外出口,满足国内市场供应,增加社员和社队收入,特作如下决定:
一、切实加强茶园建设
加强茶园建设,是发展茶叶生产的基础。全省现有茶园一百四十九万亩,其中开采面积一百万亩。到一九八五年,要求发展到一百八十四万亩,其中开采面积达到一百五十五万亩,总产一百二十五万担。为此,必须积极改造老茶园,开辟新茶园,提高茶园管理和科学种茶水平。具体规定如下:
1、对现有老茶园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加以改造。对稀散低茶园,要退出粮食间作,通过补课,台刈更新、施肥培土,加强管理,努力提高单产,提高质量。到一九八五年要求对老茶园全部加以改造,单产由现在的六十多斤提高到八十斤,产量一百一十万担。
2、要求每年新辟常规茶园八万亩。要合理布局,讲求实效。到一九八五年共开辟新茶园四十万亩,其中可采面积十六万亩,产量五万担。
3、要大力建设密植速成茶园。在缓坡、丘陵土层厚有水源的地带,要求每年新建密植速成茶园二万亩,一九八五年共建十万亩,其中五万亩投产,亩产二百斤,产量十万担。
在加强茶园建设的同时,要搞好茶类合理布局,巩固提高红茶,大力发展炒青。根据香花生产的发展,要相应地增加烘青、条茶的产量。要发展各类名茶,要注重品质,保持传统风格。
二、建立和健全生产责任制
发展茶叶生产,要发挥集体和个体两个积极性。要根据茶叶生产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意愿,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联产联值计酬生产责任制。可以实行“两统两分”办法,即由生产队统一制售,采管包到户,联产联值,超奖减赔;可以实行由专业组、专业户承包,联产联值计酬的办法;只有少量零星茶园的生产队也可以实行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鉴于茶叶生产周期长,在实行各种联产联值计酬生产责任制时,要向广大社员宣布,承包以后长期不变,以利提高社员生产积极性,搞好茶园建设。
集体的荒山、荒地,凡适宜种茶的,由生产队与社员签订合同,划给社员种茶,收益按合同分成。
鼓励社员在自留山、自留地种茶,谁种谁得,不得侵犯。
国营和社队集体经营的专业茶场,也要建立健全联产联值计酬生产责任制,把职工和社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迅速改变生产落后的面貌。
三、合理调整三者利益
茶叶是二类商品,必须坚持计划管理,计划收购,为照顾生产者的经济利益,根据国务院规定的有关政策,确定全省茶叶返利基数和收购计划,一定五年不变,任务分配到县,落实到社、到场、到队、到组、到户,超产可以自行处理,超计划收购的茶叶省县对半分成。
从一九八一年起,全省茶叶返利减税基数五十万担,生产单位(队、组、户、国营茶场)完成基数,每百元毛茶返利四元五角。超基数交售每百元毛茶,返利十八元三角;工商税由百分之四十减为百分之二十,减征税款和返利,全给交售毛茶的户、组、队、场,边交售、边结算、边兑现。返利减税金额不计奖售,减税金额不计返利。
有些社队初制茶厂向社员收购鲜叶加工毛茶出售,只能收取必要的加工费用,国家减税、返利和奖售的好处,应全部返还社员,任何人不准扣留,违者要严肃处理。
全省茶叶收购计划五十九万担,生产单位必须保证国家计划的完成。生产单位交售的茶叶,要求春茶一般应占百分之六十,四级以上的毛茶一般不低于近三年的平均比重。生产单位完成交售任务后多余的茶叶,凭收购部门的证明,可以自销,可以加工花茶出售,也可以继续按收购价格卖给国家。卖给国家的,继续享受奖售、返利、减税优惠。产茶县应加强宣传教育,动员群众向国家多卖茶,卖好茶,争取计划外多收购一些。以县为单位,超计划收购的茶叶,省与县对半分成。县留用的部分,可以自销或与外地协作,也可以增加出口。
生产单位自销茶叶,要按规定照章纳税,销售价格不得高于规定的最高限价。对偷税漏税和高价自销的,要按规定补税罚款,认真处理。对直接到生产单位购买茶叶的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单位和个人,要予以批评教育和必要的处分。对贩卖茶叶搞投机倒把的,要坚决打击。
四、国家在经济上给以扶持
现行茶农口粮标准五百二十斤(稻谷)和每百元毛茶奖售粮食八十斤,稳定不变,保证兑现。为提高茶农实际吃粮水平,从一九八一年起,恢复和增加茶叶生产补助粮油的供应,茶园秋挖每亩补助供应粮食二十斤,菜油二斤;新辟密植速成茶园每亩补助供应粮一百斤,菜油十斤;新辟常规茶园每亩补助供应粮五十斤,菜油五斤;改造老茶园每亩补助粮食三十斤,菜油三斤。补助供应的粮油,均按统购价供应。
扶持茶叶生产资金和物资:每开辟一亩密植速成茶园用贷款扶助七十元,供应饼肥一百斤,化肥二百斤。每开辟一亩常规茶园用贷款扶助三十五元,供应饼肥二十斤,化肥四十斤。每改造一亩老茶园用贷款扶助二十元,供应化肥四十斤。现有茶园每亩供应饼肥五斤,指标统算,重点使用。
以上扶助由当地茶叶生产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县审批供应。所需资金,在人民公社周转金和农业贷款中解决,饼肥、化肥由粮食、供销部门专项安排。
奖售物资:化肥奖售标准由原来每百元毛茶六十斤提高到八十斤;每百元毛茶补助布票五市尺;制茶用煤,改计划供应为奖售,每担毛茶奖售二百五十斤。主要产茶区都要设立煤炭供应点,保证及时供应制茶用煤。
目前茶样等级方面存在的一些不合理情况,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改革。
五、改革经营管理体制
目前,全省茶叶生产由省农业厅主管,茶叶购销和出口业务统一由省供销社主管。
茶叶产供销方面所需的统配物资省计委应单列户头,专项安排,按管理体制和隶属关系直接上报下达。
省供销社茶叶公司在进出口业务上,受省进出口委员会指导,同时又是中国土畜产品进出口公司的分支机构,对外称安徽省茶叶进出口分公司。在保证完成总公司下达的出口供货计划的同时,要逐步扩大特种茶的自营出口业务,在中国银行分行单独开户,办理结算。外贸部门分配给我省用于茶叶扶持资金,工业贷款、科研费用和各种物资,随业务划交给省茶叶公司。
省茶叶公司和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的编制和内部机构的设置,由编委和省供销社研究确定。
六、加强领导
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茶叶生产经营工作的领导。以茶叶为主的县、区、社,党委主要负责人应认真抓好茶叶生产,研究茶叶发展规划,组织各方面协同配合,并加强检查督促,保证有关茶叶的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大力发展茶叶生产,是发挥我省优势,繁荣农村经济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全局出发积极支持,促进我省茶叶生产有一个大发展。


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上一篇:关于包产到户情况的调查报告
下一篇: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安徽省农业厅关于茶叶改进费提取、分配和使用办法的联合通知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