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饲料加工
当涂专门饲料加工业始于60年代。在此以前,饲养禽畜主要利用粮油加工的附产品或部分粗粮直接喂养。60年代,全县社队相继引进小型碾米机和破碎机,代农民加工部分“一条龙”糠和统糠等粗饲料。1965年,国营粮油饲料加工厂相继生产混合饲料、醣化饲料、配合饲料,以增加饲料品种,供应市场需要。
混合饲料是将稻壳破碎,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入碎米、细糠等副产品或大麦、山芋等粗粮,经过加工而成的(又称“三七”糠、“四六”糠)。1965年,城关粮油饲料加工厂,建成1座日产量3000公斤混合饲料车间,年供应量95.19万公斤。1975年,全县各粮油加工厂相继增设加工车间,把饲料生产列入生产计划。至1985年底,全县混合饲料的年供应量已达2463.8万公斤。
从1972年开始,全县各基层粮站吸收了外地经验,用“中曲”制作醣化饲料。其成份是糠饼20%、细糠5%、中曲5%,每50公斤原料加水40~50公斤,搅匀装缸发酵,2~4天即可喂食牲畜。至1975年,各粮油加工厂饲料车间建成投产后,醣化饲料不再生产。
配合饲料是由玉米、大米、碎米、细糠、麦麸、骨粉、血粉、饼粕、鱼粉、羽毛粉等各种原料配制而成。1982年,城关粮油饲料加工厂配合饲料年产量59万公斤。是年县配合饲料厂建成后,配合饲料成为专业性生产,年产量达591.4万公斤,品种逐步增加到鸡、鱼、兔、耕牛、奶牛饲料等1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