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13 年(1924 年)
1月
6日皖浙苏赣闽旅鄂同乡会在汉口举行恳亲会,呼吁保持5省永久和平,并盼推及全国。
1月中旬合肥青年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性质的读书会,并准备建立青年团组织。
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孙中山担任主席。安徽代表6人出席了大会,其中陈独秀、柏文蔚、张秋白3人由孙中山指派。大会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8日下午,李次宋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安徽政治及党务情况。
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中央执行委员、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监察委员、候补中央监察委员。国民党安徽代表柏文蔚、张秋白分别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月省立蚌埠通俗教育馆正式建立,第一任馆长为窦延年,该馆分设图书、讲演两部。民国18年改称省立第三通俗教育馆。
2月
16日苏浙和平代表联名致函卢永祥,谓卢允将驻夹浦浙军先退数十里一事已转达苏、皖、闽各方,现在苏督军齐燮元已应允将驻宜兴警备队撤退,皖督理马联甲也允将广德驻军撤退,均将于月内同时实行,深愿各方践约。
2月下旬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派定李次宋、曹似冰为安徽省临时执行委员会筹备员。但李次宋等到安徽后,听命于上海执行部中少数反动分子的指令,不给左派党员发党证,甚至连国民党中央的宣传品也“靳而不予”,致使国民党安徽组织无法建立。
3月
10日北京政府院部会议讨论华洋义赈会导淮及设导淮督办案,因苏、皖、鲁3省人士竭力反对,决定不设置导淮督办,由全国水利局主办导淮事务,设导淮委员会辅助办理。30日社会主义青年团芜湖地方执行委员会召开改选会,推举江常师任委员长、贾斯干任秘书、常林士任会计,并议决各学校组织支部及小组。至4月上旬发展到拥有团员46人,主要是学生和教员。
春由于军阀当局的迫害,《新建设日报》停刊,柯庆施离开安庆回上海。
4月
2日曹锟准安徽军务督理马联甲辞去安徽陆军第一混成旅旅长兼职,以倪朝荣继任。
3日曹锟特派齐燮元兼任督办导淮事宜。同日,皖、苏、鲁、豫4省国会议员丁铭永等会见内阁总理孙宝琦,要求取消该项命令。
7日皖、苏旅沪同乡集会,反对北京政府任命齐燮元为导淮督办。
4月中旬安徽省参加直系军阀组织的苏、鲁、豫、赣、陕、鄂等7省联防。
5月
9日第二届华中运动会在长沙举行,安徽、江西、湖北、湖南4省均派选手参加。其中安徽代表队成绩仍居末位。
10日全国银行公会第五届联合会议致函上海总商会,谓近来发现安徽造币厂铸造的银元成色、份量均不及法定原额,必至扰乱金融市场,造成物价腾贵。
11日社会主义青年团芜湖地方执行委员会召集全体团员举行改组会议,选举决定各项工作的负责人:秘书江常师、组织部张华坤、学生部贾斯干、农工部常林士、宣传部王积王宣,并决定全体团员一律加入国民党。
13日皖淮水利协会与苏淮水利研究会开联席会议,议决:一、赞成费礼门治淮计划,帷必须勘测后进行;二、苏、皖入淮支河宜修浚,工费列入导淮预算中;三、力争美国退回庚款作为导淮之用,并于14日将此请求分别电告美国政府及国会。
16日安徽凤阳第五师范学校校长何汇东利用私党,虐待学生,激成众怒,月初全体学生离校。该日,何商请凤阳县知事派卫队三四十人搜查、挟持学生回校,又派县卫队赴门台子车站,捕拿学生3人送监收押。18日后继续搜捕学生共达70人。县教育会及绅、商、学各团体为此致电泗县等10县各界,指斥何汇东迫害学生,请各团体速派代表来凤阳会商解决。
6月
16日设立在广州黄埔的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开学,安庆团组织选送的许继慎、杨溥泉、彭干臣等与其他安徽青年共25人考入军校学习。
△社会主义青年团芜湖地方执行委员会决定,各位团员在暑假要“深入民间,设法加入秘密结社”,利用农村帮会组织开展农民运动。
24日北京政府根据马联甲的请求,下令免去皖北镇守使兼第二混成旅旅长李传业职务,调京供职,以第五混成旅旅长史俊玉兼任皖北镇守使,马联甲暂行兼署第二混成旅旅长。
30日六安县大刀会首领夏云峰率众起义,与霍山县大刀会联合,攻占六安县城,县知事丁景炎与守城军队弃城逃走。大刀会入城后开仓放粮,释放囚犯,自称“自治军”,公推谢有龙为总司令,夏云峰等为司令,队伍发展到三四千人。
夏寿县、凤台籍共产党员黄天伯、胡允荣、吴芸、吴震等受上海大学党组织派遣,在寿凤地区创办“淮上中学补习社”,进行革命活动,建立“中共淮上中学补习社”支部,有党员9人,胡允荣任书记。同年11月补习社停办,党支部也随后结束工作。
7月
9日六霍大刀会攻占霍山县城。次日,马联甲电令皖北镇守使史俊玉率军分3路“进剿”。同时,江苏督军齐燮元命令陈调元率军一团到蚌埠及宿县“协剿”,大刀会在码头集、木厂埠一带进行抵抗,多次击退官军,并攻占舒城梅河镇,终因力量悬殊,于18日撤出六安县城,向霍山、霍邱方向撤退。
12日前安徽督军倪嗣冲在天津英租界寓所病卒。8月9日,李燮阳提案列举倪嗣冲祸国殃民的罪状,反对部分安徽籍国会议员为倪嗣冲请恤和北京政府下令给予优恤。
22日一部分六霍大刀会会众围攻合肥县城,屡攻不下,被迫撤走。
7月蔡晓舟以“安徽流亡学生反对贿选团”名义在上海出版《黎明周刊》,主编谢硕。民国15年停刊。
8月
1日大刀会攻占英山(今属湖北省)。3日,因鄂军第四旅第七团进逼英山县城,大刀会不敌,向太湖县退去。
15日曹锟特派江苏省长韩国钧、安徽省长马联甲、河南省长李济臣兼会办导淮事宜。次年2月2日,北京临时执政府下令裁撤导淮督办、会办各职。
16日安徽军务督理马联甲派第三混成旅王普部吴大鹤团,自芜湖开往宣城驻扎,准备参加直系军阀、江苏督军齐燮元策划的对浙江作战行动。
18日江苏召开重要军事会议,决定分四路对浙江作战,其中安徽方面担任第三路。向广德取攻势,由第三混成旅旅长王普等指挥,从泗安直趋吴兴,北断驻长兴浙军归路,南断杭州。
19日苏、浙、闽、赣、皖5省弭兵会在上海成立,通电5省各团体,请一致加入,以期实现弭兵。
21日旅沪皖绅余诚格、李经芳等电阻马联甲加入江浙战争。30日,全皖旅沪公民弭兵会也致电马联甲,请依照安徽人民的公意,脱离江浙战争的漩涡,维持安徽和平局面,所有调动的军队,须从速遣归原来的防地。
8月下旬马联甲在皖北一带招募士兵,组建一个补充旅,以省政府名义委派省军务督理行署参谋长田锦章任旅长。
9月
1日吴佩孚在洛阳召集会议御奉援苏,马联甲派代表列席。同日,安徽陆军第三混成旅调往广德、宣城一带援助江苏军队,由王普任第三路前敌总司令。
△蚌埠开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当日正式开埠。
3日江浙军阀战争爆发。
9月11日,豫、鲁、鄂、皖援苏军队陆续开往江苏省前线协助苏军作战。其中安徽分两路出兵,一路进攻泗安,一路入宜兴助苏军防守。当日安徽第五混成旅史俊玉部步兵一团开赴宜兴。
15日驻广德第五混成旅一部进攻泗安,在半边塘被浙沪联军击退。
16日张洪德团开到,前敌总司令王普亲自率炮兵一营为后援,浙沪联军败退大环桥。
17日安徽军队渡河攻击,获胜。
21日浙军第二军陈乐山部奉令撤至吴兴,旋赴嘉兴转入淞沪前线。同日,安徽军队攻占泗安。
22日攻占吴兴,次日向嘉兴进攻。
26日闽军卢香亭旅在嘉兴与皖、苏军会合,进占枫泾。
27日孙传芳至嘉兴。兵分三路,以安徽军队史俊玉部为右翼,与左、中路的闽、苏军协同进逼石湖荡。10月13日,卢永祥通电下野,江浙战争结束。
△蚌埠门台子烤烟工人为反抗外国资本家的剥削、压迫,纵火烧毁厂房和机器。
10月
11日股匪数百人从定远边界窜入巢县柘皋镇,肆意抢掠,合肥民团驰往围剿,匪众逃窜。
23日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贿选政府。
25日决定组织国民军,并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
11月
1日安徽督理马联甲通电讨伐冯玉祥,委任督理行署参谋长兼补充旅旅长田锦章率兵一旅,准备于3日由蚌埠北上援助吴佩孚。3日,马联甲电请齐燮元、萧耀南、孙传芳、蔡成勋、赵恒惕、周荫人、刘湘、杜钖圭等长江各督实行联盟,保守长江各省局势,与冯玉祥、张作霖相对抗。
5日安徽第四混成旅旅长高世读,第一混成旅旅长倪朝荣等为反对马联甲投靠直系齐燮元,在蚌埠通电宣告独立,拥护段祺瑞复出。高世读等拆毁津浦路东葛站附近铁路,并在沿线分兵把守。阻止苏军北上援助吴佩孚。同日,马联甲的亲信,第五混成旅旅长史俊玉被迫辞职。6日,李传业在上海通电“召集旧部,宣誓追随冯(玉祥)检阅使”。
7日安徽蚌埠独立各军队组织国民军,推高世读任总司令,倪朝荣、程文源任副司令。
13日高世读通电请段出山。
△援苏参战的安徽等省军队已撤退完毕。
9日旅沪安徽人士田为霖、毛凤梧、李寿亭等64人集会,决定:一、致电李传业、高世读等速予开释上年因反对贿选及主持正义被马联甲监禁的王振武、王金林、管曙东、陈紫枫等;二、电请段祺瑞传令将马联甲扣留,彻底清查其所搜刮的民财以充作军饷,并致电皖南镇守使王普严加看管,倘马潜逃则唯普是问;三、主张被马联甲非法封闭的反对贿选的安庆各合法团体自由恢复。
15日第二混成旅在寿县组织国民军第四军,通电拥戴李传业任总司令。
16日李传业率第二旅分两路逼进省城安庆,省长公署警备营趁机索饷哗变。督理兼省长马联甲被迫通电退职离开安徽,将军、民两印移交给王普。17日,王普就任安徽军务督理及省长。
19日王普与齐燮元、萧耀南、孙传芳、杜钖圭、周荫人、李炳之联名电请段祺瑞早日出山,解决国是。
21日津浦铁路南段乌衣站被折毁的轨道,因江苏、安徽军界达成谅解,已修理完成,恢复交通,江苏军队两旅过安徽省境开往徐州。
24日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在北京成立。段祺瑞就任临时总执政,表示“内谋更新,外崇国信”。
28日段祺瑞下令免除督理安徽军务善后事宜兼省长马联甲本兼各职,安徽督理一职即裁撤,任王揖唐为安徽省省长暂兼督办军务善后事宜。
29日团中央派巡视员到芜湖指导团的工作。
12月3日芜湖团地方执委会组织成立学生联合会。
6日组织芜湖国民会议促成会。
△第四混成旅旅长高世读、宪兵司令程文源、第一混成旅旅长倪朝荣等通电取消安徽国民军总、副司令名称。12月2日,国民军第四军总司令李传业通电声称:“高世读等通电取消国民军名义,未及通知,遽列贱名,且第四军早经郑重声明与国民军第一、二、三军一致,第五、六两军方在组织,未敢擅自取消。”
△段祺瑞任命倪道火良为安徽军事善后特派员,并任凤阳关监督。安徽及旅京、津、沪各团体因倪为杀害学生姜高琦一案的首犯而一致表示反对。
11月芜湖二农职业学校、甲种商业学校、省立五中和商界先后成立3个国民党分部。
12月
11日段祺瑞任命卢永祥为苏皖宣抚使。
△胡适致函北京政府司法总长章士钊,请将江西高等检察厅呈请京师总检察厅下令通缉在案的,杀死安徽学生姜高琦、周肇基一案的要犯倪道火良捕送江西高检厅,并呈请临时执政府取消以倪为凤阳关监督的任命。
28日因奉军南下,原驻徐州的江苏军队陈调元部奉令让防,退往砀山、萧县。
下半年芜湖教会学校育才中学掀起了驱逐美国人校长的斗争,校方开除了几名为首的学生,但其他学生仍坚持斗争,最终以达到减少学费而告终。
△袁家声、岳相如等回皖北组织淮上军旧部千余人,在凤台丁家集起义,反对安徽军阀马联甲,建立淮上讨马自治军。旋在安徽陆军第五混成旅镇压下失败,退往河南。
冬芜湖圣雅阁中学学生,由于不满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拒绝参加期终考试。
△在徽剧艺人江云甫的努力尝试下,黄梅戏开始用胡琴伴奏。
△王步文等在安庆恢复省学生联合会,李云鹤、王步文分别任正、副主任委员。
△宿县三里湾农民在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帮助下成立了互助会。次年7月,正式成立南关集区农民协会,拥有会员80多人。
△朱完白等组织凤阳进步知识青年创办“进社”凤阳分社,朱安吾任社长。宣传反帝反封建反对宗教迷信,提倡民主与科学;创办平民夜校;组织读书会,学习进步书刊。民国15年(1926年)暑假,因地方豪绅和反动官府的压迫而停办。
△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安庆发展了一批国民党员。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三个区党部,第一区党部设在省教育会,黄梦飞任常委;第二区党部设在第一师范学校,方乐周任常委;第三区党部设在法政专门学校,周振飞任常委。区党部下设有十几个分部。
是年天主教蚌埠教区成立,宿县天主堂神甫柏露梯(意大利人)被推选为首任主教。罗马教皇召柏露梯赴罗马,为柏举行了祝圣典礼。次年柏回蚌埠就职。蚌埠成为淮泗道天主教会的中心。
△三河、巢县、合肥、芜湖、安庆等地先后成立红十字会组织。安庆红十字会在困难情况下曾经拨出专款赈济日本地震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