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民国时期(1912~1949年9月)

民国14 年(1925 年)

1月
1日安徽各群众团体开会成立国民会议促进会。
4日奉军第一军军长张宗昌率部抵达蚌埠。
7日段祺瑞下令批准免去皖北镇守使兼安徽陆军第五混成旅旅长、苏皖鲁豫4省剿匪副司令史俊玉本兼各职,任高世读为皖北镇守使,李传业为安徽陆军第二混成旅旅长兼苏皖鲁豫4省剿匪副司令,华毓庵为安徽陆军第五混成旅旅长。
△苏皖宣抚使卢永祥南下抵达蚌埠,张宗昌率奉军第一军进驻浦口。
10日卢、张进入南京。
12日段祺瑞电令安徽军务督办王揖唐就近派兵援助卢永祥勘定上海事变。
17日段祺瑞特派张宗昌为苏皖鲁剿匪总司令,驻节徐州。
25日安徽国民军通告遣散。遣散军队大部分为河南军务善后督办胡景翼招编。
2月
3日上海皖民公社致电段祺瑞,控诉皖南镇守使王普罪行,要求罢免、查办。
5日凤阳关监督倪道火良被指控教唆杀人案移京办理,由京师地方检察厅传倪到庭预审,即交保释放。28日,北京大学安徽籍教授高一涵等联名具文呈司法总长章士钊,反对倪案移京,并举发倪“辇金入都,与司法各界上下其手,希图敷衍了事”。
3月5日章士钊在执政府会议上要求法庭予以追究,并传讯高一涵。
8日宿县国民会议促成会召开成立大会,宿县国民党县党部、群化团、读书会等团体及各乡农民300多人参加了会议,推孔禾青为大会主席。会议选举江善夫等11人为执行委员,沈慈之等3人为候补委员,并选出出席全国国民会议的代表。
11日段祺瑞派唐启尧为安徽抚慰使。当日,唐到安庆,在宣慰驻省城皖军大会上宣读段祺瑞的“训词”,并作了演说,要求安徽省军政实行统一。
24日江浙皖丝茧公所致电奉、皖、苏、浙4省军、民长官,恳请停止军事行动,维护和平,让农民得以从事蚕桑。
2月芜湖纸坊工人百余人,要求增加工资,举行罢工,取得了胜利。
3月
7日段祺瑞下令安徽陆军五旅减额二成,裁撤第二混成旅,由淮泗道尹负责编练,择地屯垦,实行兵工。
△安徽省教育会、学校联合会、学生总会在省教育会开会,讨论姜高琦案救济办法,致电段祺瑞、司法部、总检察厅、高(等)地(方)两检察厅及龚心湛、冯玉祥、许世英、柏文蔚、段芝贵、江朝宗、徐谦、胡适之、陶行知等安徽同乡,要求罢免倪道火良凤阳关监督本兼各职,令治庭限期拘缉倪到案,依法惩治,以彰法纪,而伸公愤。并呼吁旅外安徽同乡一致争取达到惩凶的目的。
10日因司法总长章士钊呈请将倪道火良免职,段祺瑞指令倪道火良暂行停职,凤阳关监督职务由安徽省长遴员代理。
13日安庆获悉孙中山于12日逝世消息,各机关下半旗致哀,在安庆的国民党员开会议决,由黄梦飞起草电稿三则。
14日分别电唁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孙科及孙中山北京行辕随员志哀。同日,安庆各学校在省教育会开会,议决致电北京孙中山行辕,定于17日各校停课一日,对孙中山逝世表示哀悼。
3月下旬芜湖各中等学校先后举行悼念孙中山大会,并停课一日以示哀悼。
19日省学生联合会派李云鹏为代表出席北京全国学生会议,同年春,又派郭福赤出席广州全国学生代表大会。
30日怀宁各界约千余人在含美中学举行追悼孙中山逝世大会,并进行革命宣传。同日,宣城各界及皖南中学、省立第四师范、八中等开大会,悼念孙中山,会后整队游行。
3月国民党芜湖临时市党部成立,有党员135人,并成立区分部6处。
4月
1日王揖唐离开北京赴安徽就任省长兼安徽军务督办职。安徽陆军第一混成旅旅长倪朝荣、宪兵司令程文源及第二混成旅各团长等,因王揖唐主持免第二混成旅旅长李传业职,并惩办凤阳关监督倪道火良,而拒绝王回任。并电请北京临时执政府将安徽督办一职明令废除,安徽省军队暂归苏皖宣抚使卢永祥节制。2日,安徽陆军第五混成旅全体军官通电声明支持倪朝荣废督主张。
3日王揖唐自徐州南下,途中得到安徽军队拒绝他返皖就任的通电,又回到徐州商请对策,获准奉军派两连护送王回安徽,一面派人到安徽军队中为之疏通,声明王来后不问军政。同日,北京临时执政府通电斥责安徽军官越职倡议废督,令王揖唐带奉军一营回任,驻蚌埠镇慑。第三混成旅长王普、第四混成旅旅长高世读表示服从安徽督办王揖唐,不参加废督运动。
4日“皖事改革促成会”、“安徽青年自治会”通电历数王揖唐五大罪状,要求安徽全省3千万父老兄弟共驱“此洪宪帝孽,安福罪魁,民国蟊贼”。
5日反对督办王揖唐的安徽军人秘密举行会议,决定派代表向卢永祥请愿,表示安徽军人始终拥护卢,愿归其节制;并派员向京、泸等地联络安徽同乡一致主张废除安徽督办一职。
8日“皖民自觉会筹备处”通电,指出安徽军人倪朝荣等人通电,“显系本省失意无耻政客欲扇万恶倪氏死灰而扬其焰,以自绝于皖人”,要求安徽人一致请求北京临时执政府将皖系余孽倪朝荣等免职严惩,并将其所辖军队全部裁汰。
18日安庆印刷业工人90多人,为反对厂主的虐待举行了为时5天的总罢工,使安庆出版的各种报刊全部被迫停刊。
23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主编恽代英以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代表身份到芜湖指导工作。
24日芜湖各界在湖南会馆举行追悼孙中山大会,会后列队游行,沿途全体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内军阀”等口号。恽代英参加了追悼活动并在大会上及游行途中发表了反帝反封建和反军阀的演说。
△段祺瑞发布命令,准免安徽省长王揖唐军务督办兼职,派郑士琦督办安徽军务善后事宜,特派姜登选为苏皖鲁剿匪总司令。
30日《申报》载,蚌埠各校学生1200多人与各界数千人共同举行悼念孙中山大会,发表演说,并举行游行。
4月中共寿县党组织在上奠寺组织成立瓦埠农民协会,拥有会员200多人。
5月
1日该日至9日,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佘文烈代表安徽芜湖工会组织参加上海代表团,出席了大会。
△段祺瑞命令在郑士琦未就任督办安徽军务事宜一职之前,安徽省所有军政事务责成省长王揖唐妥善办理。次日,王揖唐呈请辞职,段祺瑞下令慰留。
4日芜湖市数万人游行示威,纪念“五四”运动,学生分组外出讲演和散发传单,工人举行罢工。
9日为纪念“五九”国耻,各校学生一律停课一天,学、工、商各界共四五千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进行反帝爱国宣传。
7日芜湖纺织厂工人4000多人因要求增加工资没有得到资本家的同意,举行全体罢工。
9日织布厂工人700多人参加了芜湖学生纪念“五九”国耻的游行。
11日芜湖教会学校圣雅阁初中学生拒绝作祷告。
16日向校方提出向教育厅立案和取消圣经课、早晚祈祷、做礼拜等四项要求。
18日下午,圣雅阁中学高中部学生响应,并于19日全体罢课
22日萃文、育才两教会学校罢课声援,各校学生向政府请愿,纷纷退学,掀起收回教育权,反对奴化教育的学潮。
16日京师审判厅裁决倪道火良唆使杀害学生姜高琦案“应不予起诉”。
19日安徽赴北京办理姜案代表之一胡霁澄于夜半在开封被刺身死,激起安徽全省人民的愤怒。
5月中旬在共青团组织的领导下,安庆圣保罗中学学生掀起反对奴化教育的学潮。
22日安徽第一混成旅旅长倪朝荣等调军队集中蚌埠,准备抵拒郑士琦带山东军队赴安徽就任。
25日省学联、安庆圣保罗中学、上海非基督教同盟代表到芜湖慰问、声援教会学校学生反奴化教育的斗争。
26日芜湖教会学校学生代表王稼祥等赴安庆,与省学联、安庆圣保罗中学代表向省教育厅请愿,要求解决500多名退学学生转学问题。
△安徽省长王揖唐离职到北京。
30日帝国主义在上海枪杀中国人民,造成“五卅”惨案,激起全国人民反帝怒潮,“五卅”运动爆发。
6月
2日安庆、芜湖、合肥等地学生借纪念“六二”学潮的机会,举行游行示威,声援“五卅”惨案。
4日芜湖学联召开会议,讨论援助“五卅”惨案。决定组织讲演团,每日下午2时沿街演讲;通电北京外交部,向英、日政府严重交涉;召集各界开会,要求实行罢市、罢工、罢课,并恢复外交后援会等。
5日芜湖学联召集38个团体召开会议,通过五项提案。当日组织芜湖外交后援会,通电北京、上海,要求确保国体,惩凶抚恤,以平民愤。同日,各洋行华员也召开会议,一致表示要与群众一致,誓为后盾。同日下午,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主的国民党临时市党部召开会议,发表了支援“五卅”运动宣言。
6日各界群众1万多人在十三道门广场集会,并举行游行示威,沿途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惩办凶手”等口号。同日,日商开设的石川钮扣厂全体华工罢工。原来供应该厂原料的商人也表示不再供给原料。
7日安庆50多个学校、团体在省教育会召开会议,成立了“‘五卅’惨案安徽后援会”。决定迅速筹募巨款汇沪接济罢工工人,实行与英、日绝交,商人不购进英、日商品,国人不供应英、日人食用,会后即游行,要求政府立即收回英、日租界。事后,分别向省内外发出通电,要求惩凶,谢罪抚恤,取消领事裁判权,并要求各界通力合作,誓死力争,以保国权。自该日起到7月底止,仅经“‘五卅’惨案安徽后援会”汇寄到上海的捐款即有2130元。
△芜湖国民外交后援会召开成立大会,
8日议决派两名代表赴上海慰问学生和工人。
△蚌埠工人和各界群众一致行动,响应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先后于6月7日、1日、23日、25日和7月7日、13日接连召开沪案报告会和声援“五卅”、追悼被害同胞大会。会后举行反帝大游行。在此期间,各界还为援助上海斗争中死伤的工人及家属开展募捐活动,实行罢工、罢课、罢市,广泛开展抵制日货、英货活动。
9日广德县省立第十二中学教职员学生、宣城县及秋浦县各校学生分别举行示威游行。同日,广德县各团体致电申报馆,声援“五卅”惨案。泗县各学校、团体组织沪案后援会。
10日安庆各界2万多人游行示威声援“五卅”惨案。
△芜湖全市罢工、罢课、罢市。各界群众3万多人再度举行示威游行,抵达十三道门后,举行国民大会,公推钱杏屯阝为临时会议主席,提出惩凶、赔偿、谢罪等条件,并发出声援电。
△宣城县各界、贵池县省立七中、七师等学校、含山县运漕四育私塾等地学生分别游行示威,声援“五卅”惨案。同日,宿松县北山中学发出声援电。
11日阜阳县省立三师、无为县教育会分别发出快邮代电,要求赔偿、惩凶、怃恤、经济绝交、收回英日租界和撤销领事裁判权。
12日合肥、无为、泗县等地分别罢市,并举行市民大会,游行示威。同日,黟县、屯溪、湾沚各界先后举行游行示威。
13日宿县各界组织成立沪案后援会,会后举行游行,开始罢市三日。同日,含山县运漕镇罢工、罢市、罢课,举行集会游行,声援上海工人斗争。
15日全椒各团体集会,组织成立国民外交后援会。
16日芜湖国民外交后援会决定由每个团体推派代表组成检查股,并制订了简章。检查股成立后,日夜工作,扣留英、日货甚多。于8月2日上午10时在十三道门广场公开焚毁。
△南陵县各校及弋江镇各界、含山铜城闸、霍邱县各校等纷纷举行示威游行。六安县各界通电声援“五卅”惨案。
17日全椒县、铜陵县大通镇、繁昌荻港各界群众分别集会,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声援“五卅”惨案。
18日段祺瑞下令准免王揖唐的安徽省省长职,特任吴炳湘为安徽省省长。督办安徽军务善后事宜的郑士琦未到任前,由吴炳湘暂行兼署。
△祁门、巢县柘皋等地召开各界联席会议,成立沪案后援会。
19日当涂、巢县也分别组织成立沪案后援会。
21日倪道火良奉段祺瑞命令,复任安徽凤阳关监督,该日接印视事。
△石埭、舒城、和县各界群众分别集会,游行示威。同日,合肥沪案后援会成立。桐城县各团体通电主张宣战,并宣布对士农工商学生进行军事训练,作为外交后盾。
30日滁县城全城罢市,学生与市民举行游行,并组织沪案后援会。
6月袁新民、张松五等在霍邱打鼓山组织农协小组,后来发展为区一级农民协会有会员500多人。
△“芜湖体育会”在省立五中开成立大会,有体育场长及五中、二女师、省甲种商业学校、省二农、芜关中学等校体育教师约10人参加,推曾子忱、赵有三为正、副主任。不久因时局动荡而解散。
△宿县在外加入共青团的学生回乡度暑假,发起组织宿县团独立支部(后称“宿州特别支部”),有团员22人,书记由杨梓宜代理。民国15年(1926年)1月,与团中央建立通讯联系,得到承认。
7月
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
△霍山县商会、商事公断处对“五卅”惨案发出声援电。
3日舒城县城各界群众1万多人集会,举行游行,声援“五卅”惨案。
9日皖北镇守使兼第四混成旅旅长高世读、皖南镇守使兼第三混成旅旅长王普等自蚌埠通电拥倪道火良为安徽陆军司令,拒绝吴炳湘到任。次日,倪通电宣布视事。
11日安庆共青团特支召开全体团员大会,改选李竹声为书记,并对暑假中的工作作了安排。
10月10日又召开改选大会,由杨兆成担任书记。
14日长江上一艘驶往上游的日本军舰在繁昌县荻港附近的鲤鱼港撞沉盐船一艘,船上的人全部落水,有5人死亡,包括一名孕妇。
17日吴炳湘抵达蚌埠,倪道火良因驻蚌埠的奉军支持吴,于是,率安徽陆军各旅旅长等到车站欢迎。次日,吴宣布就任安徽省省长兼军务督办两职。
△安徽学生军第一军宣告成立,报省军事长官备案,组织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并募捐,声援“五卅”运动。
25日前代理凤阳关监督刘鹤庆通电,攻讦倪道火良玩弄阴谋,请明令拿办。
7月下旬“五卅”惨案安徽后援会、安徽省学生联合总会、安庆校工联合会等团体通电和散发传单,声讨奉军淞沪戒严司令部于23日封闭上海4个爱国团体的罪行。
△中共党员程千里回潜山县发展党的组织,建立中共党小组。
△郑子玉从济南工专回濉溪镇,发展了几个党员,建立了中共党小组。
8月
1日江西省第八师第二团哗变士兵数百人窜入安徽望江县城,抢劫财物,向该县商会索洋3万元。因商会无力付出,变兵仅得数千元后,于当日窜出城。
2日吴炳湘采取严厉手段整顿安徽军政、民政,严令倪道火良迅速取消安徽陆军司令及军事特派员名义。
5日段祺瑞调倪道火良为长芦盐运使。
10日安庆共青团组织特派薛卓俊、张定武、李竹声等联合国民党员,前往大通提倡组织“仇货检查所”,并临时查勘英、日货。帮助成立了大通“沪案后援会”与检查所,查获英、日糖百余包及零碎货物30多件,罚奸商款1000元。
8月上旬宿松县学生联合会决议组织学生军支援沪案,有500多人参加。
20日中共党员高语罕(上海总工会宣传科主任)返回芜湖,指导组织安徽省国民党党部工作,并指示芜湖青年团组织在现基础上成立共产党组织。同时,又推荐共产党员张秋人到芜湖新民中学任英文教员,以加强芜湖党团领导核心力量。9月,高又赴安庆指导工作。
29日郑士琦辞去督办安徽军务善后事宜职,段祺瑞令以奉系姜登选继任。
8月芜湖团组织选派汪菊农、廖鳞、陈原道、陈维琪、贾斯干5人赴苏联莫斯科入中山大学学习,同年秋,铜陵的王同荣、王同根、朱世珩、阮淑兰(女)4人分别由上海工会组织和安庆团组织选派去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
△安庆建华中学建立,校长汤葆民,教导主任宋伟年,培养同年5月圣保罗等教会学校中因反对帝国主义奴化教育而退学的学生。
9月
10日芜湖党团组织为了解决教会学校退学学生求学问题,组织了“芜湖救济教会学校学生组织新校筹委会”,筹集资金,创建学校两所。该日,“民生中学”开学,宫乔岩任校长,李克农任事务主任兼政治课教员。同月18日,另一所学校“新民中学”开学,校长佘小宋,训育主任杨士彬。
14日奉系杨宇霆,姜登选将赴江苏、安徽两省接任军务督办,有协同解决浙江省的趋势,闽赣巡阅使孙传芳预备抵制。
24日安徽省省长吴炳湘电告北京临时执政府,安徽入夏以来发生大旱灾,中南部数百里尽成赤地,皖北先旱后涝,请拨款赈济。当日,段祺瑞令财政部发给银币1万元,交给安徽省省长遴委妥员散发。
26日皖、苏、直、鲁、陕、甘、豫、奉、吉、赣、鄂、浙、闽等13省电报局员工联合组织电报公会,致电交通部要求加薪,因交通部对此置之不理,即提出总辞职。
10月14日交通部令上海电政监督与电报公会代表商定解决办法,各电报局员工才复工。
9月中共寿县党组织选送薛卓汉、裴济华、胡宏让3人赴广州参加第五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甲班学习。同年底,3人毕业后分别回安徽,从事农民运动工作。
秋中共全国铁路总工会党团组织派遣苏美—由山东省来蚌埠,恢复“二七”之后被破坏的铁路工会。11月,蚌埠铁路工会重新组建,傅小泉任工会委员长(后为董天然),苏美-任秘书,会员350多人,属中共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
10月
7日皖、赣、苏、闽、浙5省军界代表在杭州开会。当日,议决成立5省联盟,各军统称为“浙闽苏皖赣联军”,推举孙传芳任总司令,树立“拥段反奉”的旗帜。
15日孙传芳就任总司令职,通电讨奉。18日,安徽、湖北、江西3省响应。
21日5省联军浙军第四师谢鸿勋部进抵安徽滁州,奉军退守张八岭。当日晚卢香亭、陈调元等部相继到达,会攻张八岭,激战数小时,奉军再退到蚌埠。张八岭被联军占领。
△驻泗县的安徽陆军第一混成旅旅长倪朝荣率部移扎临淮一带,并电告军务督办姜登选,表示与孙传芳一致行动,请速将驻蚌奉军解除武装,即日出境。驻寿县的安徽陆军第四混成旅旅长高世读、驻颍上的第五混成旅旅长华毓庵联合表示与倪一致行动。
22日邓如琢在九江就任皖赣联军前敌总指挥职,以冯绍闵为赣军副指挥、王普为皖军副指挥,编组军队,准备进入安徽境内,援助安徽军队攻击驻扎蚌埠的姜登选所统率的奉军。
△国民党芜湖市党部正式成立,下设3个区党部,每个区党部下设3个区分部,拥有党员200多人。
△在滁县乌衣溃散的奉军七八百人,携枪逃往全椒县,向县署、商会索要川资5万元,遭拒绝后,即四处抢劫,富商巨室无一幸免,打伤市民数人,杀死士绅一人,横行达一昼夜。经驻乌衣的浙军第二军派兵前往追剿,才四处逃散。
23日安徽陆军第一混成旅旅长倪朝荣通电响应浙军讨奉,宣布所辖部队已陆续抵达蚌埠,并联合安徽陆军其他各旅将领,一致拥戴吴佩孚、孙传芳。同日,姜登选通电辞职,率驻扎蚌埠的奉军,撤往徐州。
24日浙江军队及江苏、安徽军队进攻宿县,与奉军有小接触,奉军即退守夹沟集。联军追击,连续占领宿县及符离集两车站。傍晚,联军分三路进攻夹沟集,在夹沟站南与奉军发生剧战。
27日孙传芳正式任命5省联军各军司令,除浙军五军外,第六军白宝山,第七军马玉仁,第八军陈调元,第九军郑俊彦,第十军张仁奎,第十一军倪朝荣,第十二军王普,第十三军邓如琢,第十四军马祥斌,第十五军高世读,第十六军华毓庵。
28日省长吴炳湘内受安徽宪兵司令程文源反对,外为赣北镇守使邓如琢奉命率兵赴皖查办所迫,于是将省长印信交由政务厅长保管,该日晨弃职乘轮船离开安庆。邓如琢部先锋队步兵一团已抵皖。
31日孙传芳进驻临淮关,向联军发出总攻击令,战事在宿县附近展开。
11月
2日孙传芳的联军与张宗昌的奉军在固镇激战。联军拆毁铁路,断绝奉军后路,实施四面围攻,奉军溃退,联军截获俄兵多人及俄军铁甲车队,前线奉军也被击溃,奉军前敌总指挥施从滨被俘,10日解往蚌埠处决。
5日孙传芳下第二次总攻击令,联军迫近宿县夹沟集与奉军张宗昌部展开大战。
6日孙传芳电告联军总司令部驻沪办事处,安徽军队已编成四个支队,第一、二支队先锋已到达萧县,第三支队在固镇下车后正在跟进中。赣军先锋支队已由浦口北上,即日在安徽军队左翼,向萧县、砀山进攻。江苏军队连日在宿迁、沭阳、小伊山将奉军击溃。河南军队已到达萧县、砀山,正在向徐州急进。
8日5省联军占领徐州。
9日皖赣联军总指挥邓如琢率两师兵力进驻安徽。
11日邓率部由安庆抵达蚌埠。
12日接“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电邀赴徐州会商军事。越二日,邓乘原车返回蚌埠。21日,邓如琢通电,声言进行查办事宜,由蚌埠率赣军回师当涂、安庆、芜湖等处。皖南军事当局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并宣布戒严。皖军总指挥王普也急电芜湖戒严司令,阻止邓军通过芜湖,并调各路军队集中芜湖,进行军事布置。
23日段祺瑞下令安徽省长由江绍杰暂行代理。
25日段祺瑞下令免去姜登选督办安徽军务善后事宜职务,派邓如琢继任。
30日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不承认临时执政段祺瑞对东南各省所下命令效力,另任陈调元为皖军总司令,王普署安徽省长。
12月3日邓如琢见势不妙,自安庆通电率师回江西。
11月安庆共青团员组织成立非基督教大同盟,在各学校发展会员,领导学生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同年12月,芜湖共青团员也在各学校筹备成立非基督教同盟会。
△梅大栋受江西安源路矿中共组织派遣,于10月回到家乡旌德开展秘密活动。11月,梅大栋和曹宣天在梅村创办民众夜校,宣传反帝反封建道理和马列主义理论,先后发展7名党员,成立中共旌德三都补习学校支部,梅大栋、曹宣天为支部负责人。
12月
6日安庆数万人开皖民大会,以孙传芳擅自委任皖军总司令、省长,实行征服政策,宰割安徽,蹂躏安徽人民,讨论对付办法。会议决定致电忠告孙传芳;电请旅外安徽同乡一致援助;电告陈调元,王普请勿轻率从事等五项议案。
8日陈调元由南京抵达蚌埠,次日通电就任皖军总司令。
△河南土匪孙殿英部攻占亳县,大肆抢掠。26日,安徽军队三面围剿,孙殿英部窜逃,亳县县城克复。孙殿英部在县城盘踞19天,全县损失高达数千万元。
12日共青团中央巡视员彭振纲从九江到安庆指导工作。13日,在彭振纲主持下,安庆特支召开团员大会,将特支改为安庆团地方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杨兆成(任书记)、李竹声(负责宣传)、郭士杰(负责组织)、张定武(负责经委)、孙芳续(负责学生运动委员会),候补委员马秀山、谢硕。共有团员23人,分设5个支部。
16日段祺瑞任命的护理安徽省长江绍杰电告安徽省今年春、夏各县旱涝成灾,皖北各县又惨遭兵燹,乞拨款赈抚。段令财政部发给币银1万元,交江绍杰派员散放。
20日国民党安庆市党部成立。委员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国民党左派。下设4个区党部、11个区分部。
△共青团中央巡视员彭振纲由安庆到芜湖,当晚,召开团芜湖特支干事会,改组特支为地方执行委员会。决定张秋人、曹国芸、王龙飞、周范文、刘大蒙为执行委员,管延珍、舒积余为候补委员。
22日召开团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大会,彭振纲作报告。当晚开执委第一次会议,选举周范文为执委会书记。辖5个支部,有团员43人。
25日安庆、芜湖等地学生、市民举行集会、示威游行,发出通电和告市民、同胞书,声讨日本帝国主义出兵东北,反对奴化教育,要求收回教育权。
31日王普通电宣布就任安徽省长职,并撤去程炎勋的警务处长职务,以亲信赵云鹏继任。
冬共产党员许致远、邓果白受中共江浙区党委派遣,回家乡萧县薛庄组织了“短工会”、“长工会”。次年正式成立了薛庄农民协会。
△中共北方区委委派乐天宇在六安三农以任教为掩护,调查六安大刀会暴动情况。次年1月,乐向北方区委递交了详细调查报告。12月,乐受命重返皖西,做争取大刀会工作。因乐到六安不久即被捕而中断。
△中共六安特别支部成立,有党员10余人,书记王绍虞,以青年实习社作掩护进行活动。民国16年(1927年)春因党员转移而结束。
是年寿县共青团支部成立,石德晏任书记。民国15年(1926年)3月上旬,寿县团支部改组为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薛卓汉(石裕鼎代),有团员近40人。
△中共阜阳党小组建立,主要党员为张子珍、张蕴华、周传业、周传鼎等,由张子珍负责。在阜阳城内开设“淮颍书店”,出售革命书籍,宣传马列主义。
△第三届华中运动会在南昌举行,安徽省代表队获男子100米、200米、400米,跳远、五项运动、撑竿跳高6个项目的第一名,团体总成绩第三名。
△英美烟草公司的雇员范玉田在蚌埠太平街购买地产,从上海购来卷烟机,创办蚌埠历史上最早的卷烟厂——大来卷烟厂。民国15年(1926年)春正式开工。
△安徽省体育总会在安庆成立。民国16年(1927年)自行解散。
△蚌埠、当涂、大通、五河、无为、凤阳、巢县柘皋镇等地成立红十字会组织。

上一篇:民国13 年(1924 年)
下一篇:民国15 年(1926 年)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