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观测网点
安徽省农业气象观测工作始于1955年,计有合肥、六安、宿县3个台站。1957年底,观测网点扩大到34个台站。1958年至1959年,全省81个气象台站中有80%以上开展了农业气象观测。向省气象局报送观测报表的台站:1958年35个,1959年又新增29个。此间,还先后建立了合肥、寿县、宿县3个农业气象试验站。1962年,调整农业气象工作,观测网点减少到17个,撤消宿县、寿县两个农业气象试验站。1963年至1965年,全省农业气象观测网点稳定在20个左右,基本任务多以农业气象观测、积累上报农业气象观测资料为主,部分台站开展了情报服务及少量的试验研究。
“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气象工作遭到严重破坏。全省除个别台站结合天气预报,开展部分农业气象工作(如上壤墒情和自然灾害的调查观测)外,绝大多数台站停止了该项业务1979年秋,重建有30个站点的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其中,包括恢复和新建的合肥、宿县、宣城三个农业气象试验站。1983年,农业气象站点增到34个,其中,国家级农业气象站(含农业气象试验站)13个。1985年3月,按照布局合理、减少重复的要求,从地理特点和农业生产结构出发,调整为24个站点,其中,国家级站点10个(含3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省级站点14个。
安徽省历年农业气象观测站点变更情况,见表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