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县境内不良土壤共有36.26万亩。其中水稻土中表潜、潜育型不良土壤18.09万亩,占水稻土壤38.2%,土壤的水、肥、气、热处于不协调状态,老稻区出现次生潜育化。潮土中的灰沙土、灰沙泥土4.79万亩,砂心、砂底灰砂泥土5.64万亩,共计10.43万亩,占潮土42.7%。由于土壤含砂量高和砂心、砂底等障碍层次,使土壤保水、供肥性能较差。红壤、黄棕壤土中不良土壤7.74万亩,约占红壤、黄棕壤土40%。普遍存在着粘、瘠、酸、瘦、旱等属性。
一、改良水稻土次生潜育化
50年代中期,推广稻草还田,留高茬,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60年代,推广稻田养萍和双季晚稻田套种红花草,增施磷肥,以磷增氮。70年代后期,改革耕作制度,改早稻田带泥水收割为放水落干收割,提高土壤通气性能。80年代,改肥—稻—稻单一种植形式为肥—稻—稻与油—稻—稻轮作,并安排一部分休闲田冬耕晒垡养地。不断完善农田基本建设,开挖排灌渠道,减少地面迳流,降低地下水位,大大改善了农田的土壤环境。
二、改良灰砂土、灰砂泥土、砂心、砂底灰砂泥土
50年代中期,推广麦套棉、油套棉、豆套棉,麦、油、豆轮作换茬;改板地撒种为撬土点播,开沟条播;改大墒为小墒,深沟高墒;增施农家肥,提高了土壤保水供肥能力。60年代,推广黄花苜蓿,麦、肥间种,为棉花提供优质有机肥;改窄幅条播为宽幅条播,两边预留棉行;冬春两次疏松土壤。70年代起,棉区甘兰型油菜种植面积扩大,实行油棉套种,麦套棉相应减少。80年代,大面积推广油、棉双育苗、双移栽,调节茬口矛盾。棉地一年两次翻耕,增强土壤活性;油菜禾秸还田,增强土壤肥力。
三、改良红壤
黄棕土壤主要分布在丘陵旱地,土质差,水源不足,水土流失严重。60年代兴建花凉亭水库,开凿南北干渠,灌溉耕地达10万亩。70年代,深翻平整土地11.71万亩,改良土壤10.73万亩,旱改水3.74万亩,增强了红、黄壤土活性。

下载原文件
下一篇:第五节 肥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