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概况
皖河两支流——泥塘沟河和新坝河贯穿县境北部。支流之间,沟渠纵横,土地肥沃。西圩兴建最早,晋代已垦殖炼成畈(金炼圩内)。清代建有松山、徐家、三合、九合、北障、正兴、北盛、护宅、保障、同善、同兴、保兴、同西、永合、方顺、泥鳅、万全、万兴、同丰、同仁、炼成、大成、龙兴、砥柱、同乐、虞山、同德、天平、项家、护山、小东、大东、三汊、湖团、城墙、保西、茅畈等圩39口,耕地65949亩。华阳河和宝塔河贯穿县境南部,民国年间先后建有丰大、丰裕、王祥、振兴、龙家塘、宝塔等圩6口(不含华阳河流域的沿江圩口和沿湖圩口)。经过解放初期的修整和兼并,1987年沿河共有圩42口,耕地77902亩。万亩以上有五联、金炼两口,耕地35657亩;万亩以下千亩以上的有丰大、丰裕、王祥、振兴、北障、松山、同兴、正东、三合、龙赛、同庆、黄牌、三汊、红岭、联合、永兴、童家洲等16口,圩堤总长141公里(含万亩以上的);千亩以下百亩以上的有龙家塘、同心、护山、八方、项家、外河、三角湖、桃堰、上下套、团湖、外洲、老林上、沙湖、团堰、赵家堰、天平、四合、立新、中心、同德、万全、段家汊、五堰、龙河塌圩等24口,童家洲、龙河塌圩为解放后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