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气象测报
一、机构
1956年10月,在县农场(华阳区马场)建立气候观测点,职工1名。1958年9月,观测点迁至县城东门外的张家坝,有职工3名。1960年3月,在气象观测点的基础上成立县气象服务站。1971年11月,成立县革命委员会气象站,职工增至7名。1973年,气象站下设预报组和观测组。1979年8月,县气象站改为气象局。1987年,有职工12名。
二、地面观测
1956年10月至1960年7月,气象站每天1、7、13、19时(地方平均太阳时)4次定时进行气象观测。1960年8月至1961年3月,将原观测时间改为北京时间2、8、14、20时。1961年4月又改为8、14、20时3次观测。开始观测项目有气温、温度、降水、蒸发、日照、风向、风速、地面最低温度、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积雪深度、地面状况,以后又陆续增加雨量计、气压计、温度计、湿度计、地面温度(0~20厘米深度)、冻土观测等项目。并在4~9月每日6时、10~3月每日8时向OBSER合肥拍发雨量情报;汛期四段3次(8、14、20时)、非汛期一段1次(8时)向水利部门、长江规划办公室拍发雨量报,向OBSER合肥编发重要天气报。
三、天气预报
1959年,气象站开始天气预报业务,由气象观测员兼任,采取“收听加看天”方法,即收听省、专(区)及邻省气象台的天气预报,结合本站所观测的气象要素变化及群众看天经验(农谚),作出短期(2~3天)天气预报结论,送县广播站广播。60年代初,改进预报技术,对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绘制一些气象要素相关相似图表,增加开展中期(5~10天)、长期(1个月以上)天气趋势预报,拓宽了服务面。“文化大革命”期间,预报工作一直没有停顿。1976年后,为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加强对灾害性、转折性天气预报的研究。1981年3月,使用气象传真接收机,专门接收较大范围天气形势图。1985年气象局开展专业有偿服务,内容有气象预报、气象资料分析、气象仪器安装维修及气象科技咨询,并与农业、水利、商业、城建、环保、纺织、交通等部门订立服务合同书,拓宽服务领域。1987年县气象局配备高频电话和天气警报系统,加快天气信息传递速度和提高预报服务时效。
1956年10月,在县农场(华阳区马场)建立气候观测点,职工1名。1958年9月,观测点迁至县城东门外的张家坝,有职工3名。1960年3月,在气象观测点的基础上成立县气象服务站。1971年11月,成立县革命委员会气象站,职工增至7名。1973年,气象站下设预报组和观测组。1979年8月,县气象站改为气象局。1987年,有职工12名。
二、地面观测
1956年10月至1960年7月,气象站每天1、7、13、19时(地方平均太阳时)4次定时进行气象观测。1960年8月至1961年3月,将原观测时间改为北京时间2、8、14、20时。1961年4月又改为8、14、20时3次观测。开始观测项目有气温、温度、降水、蒸发、日照、风向、风速、地面最低温度、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积雪深度、地面状况,以后又陆续增加雨量计、气压计、温度计、湿度计、地面温度(0~20厘米深度)、冻土观测等项目。并在4~9月每日6时、10~3月每日8时向OBSER合肥拍发雨量情报;汛期四段3次(8、14、20时)、非汛期一段1次(8时)向水利部门、长江规划办公室拍发雨量报,向OBSER合肥编发重要天气报。
三、天气预报
1959年,气象站开始天气预报业务,由气象观测员兼任,采取“收听加看天”方法,即收听省、专(区)及邻省气象台的天气预报,结合本站所观测的气象要素变化及群众看天经验(农谚),作出短期(2~3天)天气预报结论,送县广播站广播。60年代初,改进预报技术,对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绘制一些气象要素相关相似图表,增加开展中期(5~10天)、长期(1个月以上)天气趋势预报,拓宽了服务面。“文化大革命”期间,预报工作一直没有停顿。1976年后,为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加强对灾害性、转折性天气预报的研究。1981年3月,使用气象传真接收机,专门接收较大范围天气形势图。1985年气象局开展专业有偿服务,内容有气象预报、气象资料分析、气象仪器安装维修及气象科技咨询,并与农业、水利、商业、城建、环保、纺织、交通等部门订立服务合同书,拓宽服务领域。1987年县气象局配备高频电话和天气警报系统,加快天气信息传递速度和提高预报服务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