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纺织业
1、纺织
村村织布,户户纺纱。纺织是县内东南乡的传统家庭副业。1954年调查,全县自纺自织土布的达17739人。同年,国家实行棉花、棉布统购统销政策,禁止其参与市场贸易,家庭纺织业基本停止。1961年调查,全县尚有146人,以自留棉、旧棉为原料,从事土纺土织,自产自用,这种家庭纺织业至今仍然存在。
民国27年(1938),晋熙镇曹学源、杜济舟创办自强布厂。杜集资100股,社会名流和商界集资400股,每股银币20元。备木制布机20台,铁制袜机8台,铁织毛巾机10台。选收20名孤儿为学徒,城内居民妇女为辅助工,常年工人70名,从产棉区收购棉花,以2斤皮棉换1斤纱,土纺土织。工人每天定额劳动12小时,月工资4——12元。年产白土布14.4万米、袜子17.28万双、毛巾12.96万条。厂址先设柯家弄,为避日本飞机轰炸,后迁吴家油坊。37年停办。
民国32年(1943),官商合股集资22.8万元(其中官股11.5万元,商股11.3万元),创办民生布厂。厂址设南门李、黄、张氏祠堂。内设三科:纺织科生产棉布、棉纱、线毯、线袜、毛巾;漂染科染布、印花;制造科生产纺纱机、织布机、弹花机,供应茗北、徐桥等地用户。同时办有传习班,每期培训学员20名。职工不稳定,20——80人。33年7月23日《新太湖报》载:“该厂出品均系门售,畅销之至,已获利一倍。”36年停办。
1949年秋,徐桥商户自办机房,雇请工人生产棉布。1950年,徐桥布业合营处,下设棉布生产组。1951年2月,县成立五一棉织生产合作社,社员125人。1953年2月,徐桥成立棉织生产组,11月转为生产合作社。上述纺织业均以木制布机手工纺织。
1958年7月,在五一棉织社的基础上成立县棉织厂,厂址设城关镇。10月转为地方国营,职工265人。1959年8月,徐桥棉织生产合作社并入。1961年10月改为集体所有制。1962年,县被服厂、鞋帽厂、皮革厂并入,改称鞋线厂。1966年9月恢复为全民所有制,改称太湖县棉织厂。
1959年,有铁木结构布机60台,木结构布机78台,工业总产值68.48万元。随着人员精减下放,1963年末,职工仅有57人,工业总产值6.95万元。1966年恢复棉布生产时,有铁木结构布机56台,以生产棉布为主,其次是线罗、纱罗。1968年新增布机格子装置20台。1969年新增1511型多臂提花装置25台。1970年,新增G121——160型分条整经机1台,60锭碗型络纬车1台。1971年新增1511型布机10台,开始生产条格布。到1975年有1511型布机88台。1975年新增1511S44多臂多梭织机14台。是年,生产棉布122.64万米,条格布32.57万米,其中纱罗36.49万米,线罗29.04万米,工业总产值82.02万元。1976年生产被单布13.4万米。1980年,投资54.1万元,扩改化纤布生产。1981年,120化纤布试产,由于国家调整化纤布价格,调价损失2.57万元。1984年,生产色织布99.16万米,工业总产值195.46万元,因国家将棉布销价下调20%,企业亏损22.42万元。1985年,职工236人,生产色织布62.94万米,工业总产值138.35万元,亏损2万元。建厂到1985年,国家总投资139.6万元,完成利税72.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91.41万元。
2、针织
民国13年(1924),徐桥镇开始出现手摇织袜机专业户。建国后,在合作化中针织业加入棉织社作为一项副业。几经撤并,1976年,正式定名太湖县针织制品厂,厂址设城关镇大河口,以生产棉线、手套为主。1978年购进大横编织机6台,1979年手套机改为电动,年产手套12.76万双,针织品8.14万件。1980年生产腈纶衫2.14万件,销势良好,设备逐年增加,品种按市场需求变换,以产羊毛衫为主,增挂羊毛衫厂衔牌。1985年,生产羊毛针织品4.93万件,手套15.3万双,完成工业总产值90.5万元,跃居二轻系统第三位,获纯利1.3万元(利税总额6.4万元)。年末,职工130人,其中女工107人。各种专业机械设备83台套,其中电动手套机21台,毛针织横机38台,固定资产净值20.77万元。企业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自有流动资金2.5万元,专用基金9:6万元。
3、轧花
徐桥、新仓、江塘一带是县内产棉区,棉花收购量由1958年的170余吨上升到1984年的2640吨。1958年以前,民间使用铁木结构脚踏轧花机、弹花机。加工棉絮以背负弓弦手工弹花,至今犹存。1958年,县供销社投资1.05万元,建立徐桥轧花厂,承担县内收购棉花的加工任务。1975年,国家下达25吨短棉绒生产任务,始购进141型剥绒机1台,13型铣锯机1台。1977年,将大石棉花收购点改为大石分厂,增添轧花设备,扩大加工能力。1979年,投资8.7万元,购置油压机、踩压机、剥绒机,更新设备,扩建打包房,新建吸尘室。1985年,厂房建筑面积1346平方米,固定资产87.7万元,职工139人(其中固定工51人),年产值242.3万元,盈利36.58万元。
二、印刷、造纸业
1、印刷
民国19年(1930)晋熙镇建立私营维新印刷厂,始有石印。27年,县城开办印刷业的有5家,38年增至6家,从业17人,其中工人11名。1951年3月,县供销合作总社,雇请两名石印工人印刷本社帐册,年底增至6人,称印刷所,对外营业。1953年改称印刷厂,人员增至15人。1955年移交给县手工业联社,1957年转为地方国营企业,交太湖报社,称报社印刷厂,27名工人随厂转为全民职工。建厂初期,主要是石印。1953年购进四开印刷机1台,始有铅印。1965年,江之波等几家私营印刷业加入,设备资财按“定息”方法处理,人员增至27人。工资由除本分成改为固定。1959年购进圆盘印刷机6台,铸字炉1台,开始铸字。年产值21.45万元,实现利税3.62万元。1962至1971年,工业总产值年均10.16万元,其中1966年因“文革”中印刷件较多,产值高达13.6万元。1968年,亏损1.17万元,是建厂后唯一亏损的一年。1985年,有印刷机械44台,其中凸版印刷机11台,平版印刷机8台,特种印刷机5台,还有801立飞、402卧飞印刷机能自动控制操作,最高时产3500印。50年代使用的印刷机械已经淘汰。自动铸字机可铸1——7号字和4型字。1985年末固定职工80人,固定资产净值28.14万元,工业总产值63万元,实现利税6.2万元。企业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固定资金15.2万元,流动资金4.2万元,专用基金6.1万元。厂址在城关镇大河口,但在新县城已划定厂址开始基建。
除县印刷厂外,尚有:县文具厂1970年建印刷车间,有平版印刷机4台,年完成印刷品20吨左右;龙山印刷厂1985年工业总产值6.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2.3万元,利税0.8万元;太中印刷厂1985年工业总产值6万元,利税1.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2.6万元;太师印刷厂1985年工业总产值2.77万元,利税0.30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2万元。厂址均在老县城。
2、造纸
以嫩毛竹为原料制造土纸的土纸槽在县内历史悠久。已知有弥陀乡李杜纸槽,河口乡松坪、徐冲、半街纸槽,九田乡横河、郑畈、金龙、栗树、长岭、刘河、赵河、赵冲、树坪纸槽,天桥乡同义纸槽,黄岗乡黄下、杨桥纸槽,界河乡莲花、邓冲、岐山纸槽,罗溪乡环山纸槽,寺前乡王畈纸槽,马龙乡马龙纸槽,马庙乡姜河、东冲、西冲、永平、朱河纸槽,大山乡黄苗、皂角纸槽,辛冲乡天华纸槽,李杜乡小冲、毛岭纸槽。以桑树皮、楮树皮、笋壳为原料生产皮纸的皮纸槽有望天乡上桥纸槽,九田乡九田纸槽,大都属于季节性生产。1961年从事土纸专业生产145人。1981年2月普查,尚有沙河、长岭、赵冲、刘河、横河、栗树、树坪、杜坪、乐盛、苏冲、赵河、同义、花屋、天华、皂角、向平、西平17家土纸作坊,从业141人,自有资金10.6万元,年产土纸600吨左右。
1958年8月县建五吨机制造纸厂,选址在东山头槐树岭高界公路西侧。到1961年,完成投资总额为85万元的土建、设备安装等工程。1961年4月停建,精浆机调走,工人下放,仅留5人护厂,少数经外出培训的技工调往集体单位。1967年批准续建。1968年分配该厂职工27名,其中大、中专学生16人。1969年分配该厂复退军人25名,续建工程全面展开,计13大项,68个单项,投资23万元。此后,排水、供汽、供电配套,投料、蒸煮、制浆、造纸一条龙,生活设施同时得到改善。1970年5月,一号1875单圆网单缸纸机投产,当年生产本色有光纸21吨,1971年生产机制纸342吨,其中本色有光纸296吨,白色有光纸46吨,年产值33.31万元。1973年生产邮封纸21吨,白色有光纸206吨,代打字纸159吨,单胶纸14吨,年产值93.4万元。1975年,生产糖果包装纸230吨,白色有光纸100吨,年产值62.7万元。1979年9月,投资35万元扩建。1980年12月完成扩建工程,二号1575双圆网双缸纸机投产。同年,在一号纸机上用全麦草浆生产“天华牌”30克有光纸237吨,其他机制纸742吨,年产值144.24万元,实现利税13.81万元。1985年,生产机制纸2089.11吨,其中天华牌30克有光纸,为文化用纸,供印刷办公使用,用途广,价格低,出厂价每吨1572元,部份出口。1985年,全省同行业质量评比中,获全省第一名。1985年末,完成工业总产值382.6万元,职工272人,固定资产净值260.1万元,企业占地面积11085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3373平方米。1970至1985年,利税总额314.34万元。
三、食品制造业
1、饮料
建国前,饮料酒主要是富裕户经营酒米糟坊,雇请酒匠,以稻谷、大麦为原料,采用曲酒酿造工艺酿制而成,产量很低。民国36年(1947),晋熙镇有酒米糟坊8家,从业33人,其中雇工23人。
建国后,饮料酒列入专卖管理,禁止私酿私营。城关镇经批准的几家酿酒业所产白酒,由专卖处购销。1954年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实行后,私营酿酒业停产。
1955年10月,县人民政府决定筹办县酒厂,厂址设北正街教养院旧址。招收12名酿酒工,仍沿用传统白酒生产工艺,开上下两个班生产。当年产白酒(48度折60度)6.56吨。1961年改进生产工艺,由原粮酿造改为原粮破碎酿造,将成品曲改为自制曲,建立化验室,对原(辅)材料、水质、半成品进行全面化验,按工艺要求制曲、酿造。从此,系列化生产逐步形成。1960年将普灶改为串心回笼灶,由人工取水改为管道锅底吸水。1976年改小锅小灶为大锅大灶,煤火蒸饭改为蒸汽蒸饭。1982年进行瓜干脱臭处理,变芋干味为香醇。同年,建甜酒车间,始酿糯米甜酒。1983年,增设瓶装车间。1984年成立饮料分厂,配制瓶装饮料酒。1985年,在东山头原矿石厂旧址设甜酒分厂。酿造的糯米甜酒,香甜可口,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及维生素,深受县内外消费者喜爱。县酒厂1985年职工133人,酿造60度饮料酒1300吨,产值181.58万元,利税43.8万元。固定资产净值44.99万元。1956至1985年,共实现利税625.15万元,其中1961年最低,6.26万元,1984年最高,43.86万元。
除县酒厂外,在1958至1962年“大办工业”期间,徐桥、弥陀亦成立过小酒厂,从业31人,工业下马后停产。
2、食品
糕点:建国前,农村集镇设有糕饼坊,从事季节性生产。40年代至50年代初,徐桥镇有糕饼坊8家,凡开设南货店的均设糕饼坊。晋熙镇有糕饼坊8家。1950年晋熙镇失业工人成立食品生产自救组。1955年4月,县供销合作社成立食品厂。1956年城关镇5家私营食品作坊加入食品厂。1958年10月食品厂由联社合作工厂转为地方国营。1960年县食品厂、徐桥食品厂、县酒厂三家合并,改称食品综合利用厂。1961年分开,恢复原称。县酱厂(1957年5月成立)并入县食品厂。1970年再次与县酒厂合并,1971年再次分开。食品厂建立后,按照传统工艺手工制作各式糕点和冰糖。1970年增加机制糖果。1971年增加机制冰棒、冷饮。同时购进4台磨粉机,改变石磨磨粉和手工筛粉;购进1台擦糕机、2台切糕机,部份实现半机械化生产。1975年自制电动焙烤转炉1座,改烧片柴为烧煤。1976年投资10万元,建成一座以山芋淀粉为原料年产千吨的葡萄糖车间,并使造汽、制浆、蒸煮、糖化、浓缩等生产工序配套,1979年春试车投产,连续3年共产77吨,弥补了手工制作糖浆的不足。由于机制葡萄糖色香味均次于手工制作的糯米糖浆,影响食品质量,再加上糖源供应好转,1985年报废,损失4.85万元。1982年,购进饼干机1台,远红外炉3台。1983年购进1台拔糖机。工艺上逐步配套改进,质量有所提高。1985年实行经济责任制后,改固定工资为计件工资,分两次(月、年度)核算,年终奖惩兑现,卓有成效。1985年生产糕点344吨,完成产值91.39万元,利税7.1万元,均创历史最高记录。
粮食加工:素以土砻、石磨、石碓、石碾为加工工具,人力加工。山区少数利用溪流冲击水碓舂米。民国24年(1935),徐桥私营谦和米厂以12马力柴油机带碾米机,日产大米1吨左右。50年代初,晋熙镇有私营久工、恒记、工农、益民手工碾米砻坊,雇工碾米。1950年徐桥镇电机米厂、信康机米厂投产。1952年,新仓粮库组织3人舂米组,人力石锤石臼砸米,逐步扩展到全县12个区粮站,成立70余人的全县性米厂,仍沿用人力,就库加工。1953年,成立公安新生米厂,开始机械加工。1959年5月,改名地方国营太湖县米厂,同年4月徐桥镇机米厂改为地方国营太湖徐桥米厂。1958年建有城关流动米厂,花凉亭水库米厂、北中米厂、金鸡米厂。1960年8月建立小池米厂,1963年1月,定名地方国营太湖小池米厂。工业调整后仅保留太湖、徐桥、小池3家米厂。3家米厂均设有碾米、饲料、糠油车间,承担大米加工调出任务。太湖米厂1985年工业总产值201.21万元,利润总额4.29万元,企业留利2.77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5.47万元。小池米厂1985年工业总产值218.65万元,利润总额4.37万元,企业留利2.38万元。徐桥米厂1985年工业总产值271.44万元,利润总额6.96万元,企业留利4.20万元。
农村机械加工大米,始于1965年,其时全县有碾米机20台。此后逐年增多,主要动力为小型柴油机和电机,1976年全县即拥有碾米机1100台。1985年拥有1426台,普及到每个村。磨粉机始于1966年,其时全县仅有6台,1970年拥有103台,1980年拥有586台,1985年拥有692台。
油料加工:以碾槽、木榨为工具,加工各类植物油,在县内有很久的历史。油坊是农村四坊之一。全县以“油坊”命名的自然村有30处。木榨加工食用植物油,色香味诸佳,虽系人力加工,但至今沿用。1950年6月,县人民政府公营油坊交县供销社经营。同年,县供销社组建王中、南阳、枫树、九田、大坪5个油业生产合作社,在生产食用植物油的同时,还收购木梓478.6吨,加工提取“皮油”,作为工业原料外销。1952年,基层供销社油坊发展到52家。1956年除县粮食部门保留由县供销社移交的5家油坊外,其余均移交给当地农业社经营。1958年,徐桥粮站购木榨油坊1家,日产菜油150公斤左右。70年代,徐桥、小池、太湖米厂均设有糠油车间加工糠油,到1985年止,计产糠油518吨。1975年9月,县米厂在大力宫(岔路乡)建榨油车间,1983年定名太湖县植物油厂,下设榨油、炼油、麻油车间,以加工菜籽油为主,兼产青油、皮油、茶油。1980年,新增95型红车过滤器、轧籽滚、炒籽锅、炼油锅、沉淀桶等配套设备,油质、出油率提高,从原料到成品基本实现半自动化生产。1985年工业总产值162.89万元,利润总额8.39万元,企业留利4.9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9万元。1985年末,粮食系统有90型榨油机35台,95型榨油机3台,全县农村有油料加工厂67家,榨油机76台。
屠宰及肉料加工:1978年10月建成太湖肉联厂,厂址设东山头槐树岭下高界公路西侧,以宰杀生猪、加工白肉为主。加工白肉由省、地食品公司统一调拨。建厂至1985年5月计宰杀生猪43956头,最高年加工量9322头。主要设施有500吨低温库,52万大卡制冷组。卫生、检测、化验、运输、供电设备齐全。自来水日产200吨,冷藏车载重量25吨。屠宰加工线每班可加工生猪300头、菜牛70头。1984年以前,生猪有统一调厂计划,亏损由国家拨补。1978至1984年,国家共拨补亏损130.5万元。1984年以后,国家取消生猪派购计划,该厂则以自购加工菜牛为主,同时加工野味、水产品等,自找货源,自产自销,加工品远销黑龙江、四川、江苏、浙江、上海等地。1984至1985年计加工菜牛7882头,亏损68.8万元。该厂属于地区管理,工业总产值直报安庆地区。
四、电器制造业
1、变压器
1971年,徐桥农机变压器修制社开始试制100千伏安电力变压器,经鉴定合格后,当年生产7台。1972年徐桥农机变压器修造社改名太湖县变压器厂,到1985年计产各种规格的电力变压器796台,6.93万千伏安,产销平衡。1985年还生产低压开关柜36台,电力计费箱23台。年末职工51人,工业总产值18万元,利税0.8万元,企业占地面积3712平方米,建筑面积1320平方米,固定资产净值2.12万元,自有资金6.7万元。
2、电扇
1975年,徐桥变压器厂试制400毫米台风扇,定名“迎客松”牌,当年产66台。1976至1979年计产2578台,销势良好。1979年12月,台风扇生产从变压器厂划出成立太湖县台扇厂。1980——1981年,生产台风扇2981台,同时生产落地式电扇297台。随着生产厂家的增多,“迎客松”牌台风扇失去市场竞争力,销量急剧下降。1982年停产。同年,县水泵厂生产直径400毫米落地式电扇2801台。
1980年,县农机修造厂为搞活经济,适应市场需要,由制造农业机械转向生产电器,当年生产1400毫米吊扇1533台。1981年,县农机修造厂增挂县吊扇厂衔牌。1981至1985年生产“万蝠”牌直径900、1050、1200、1400毫米吊扇23679台,销往全省各地。1984年,直径900毫米吊扇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获省优质产品证书。1985年,直径1400毫米吊扇又获省优质产品证书。1985年该厂职工131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27.5万元,利税11.3万元,企业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90平方米,主要机械设备69台,固定资产净值40.85万元。
五、金属冶炼铸造业
1、冶炼
建国前,县内天桥、弥陀、黄镇、黄岗等地建造土炉,从河流冲积层中淘选富集的铁砂,以木炭为燃料,冶炼瓦生(生铁),方铁(低炭钢)。其产品为县内铸造业、锻匠加工业的主要原材料。1953年,寺前、赵河、王中供销社各设铁炉1座。1955年,县手工业联社下属有黄镇铁厂、罗中铁厂。全县年产生铁由1949年45吨上升到1957年475吨。1958年大炼钢铁,全县建炉2200座,其中号称“三八炉”、“穆桂英炉”、“铁姑娘炉”38座。83183名“炼铁大军”中,妇女29000名,其中女炉师202名。全县共采集铁矿石3528吨,加上淘选的铁砂和层层下达高指标回收的“废钢铁”,共炼铁23540吨,炼钢327吨。1959年春,北中铜矿以花冲唐坡山铜矿石为原料冶炼粗铜,因含铜品位不够工业要求,铜矿停办。大炼钢铁结束后,炼铁大军解散,铁厂停办,少数老技工调县铸锅厂。
2、铸造
铸造铁锅、犁头、犁耳、吊罐等产品,县内发展历史很久,始于何时失考。1951年,弥陀成立铸造社,职工10人,年产铁锅7200口,产值1.96万元。1952年,弥陀、王中、黄镇、塔镇供销社各建锅炉1座。1953年,弥陀供销社建犁炉1座。7月,上述5座锅炉与寺前、赵河、王中铁炉合并为一厂,厂址设青石河,由县供销社直接领导,分散经营,干部16人,工人80人,资金2.8万元,年产铁锅1.8万口。1957年4月,交县手工业联社经营管理。1958年全部投入炼铁。1963年秋,恢复弥陀铸造生产合作社,1969年改称弥陀铸锅厂。1966至1984年,平均年产铁锅5520口,1970至1984年,平均年产吊罐8636口。1968至1984年,平均年产犁头8000条。1985年,职工36人,年产铁锅2.2万口,吊罐1.2万口,犁头6000条,犁耳1500条,工业总产值10.1万元,利税8000元。固定资产净值2.37万元,自有资金6.3万元。
3、金属制品
建国初期,县内有金属制品业手工匠2864人,其中铁匠1966人,铜匠355人,锡匠29人,银匠7人,五金修配工507人。1957年全部加入各地手工业合作社组,部分串乡服务,部分参加集体生产。仅列入国家统计资料的铁制农具平均年产18.25万件,1957年,最高产量达90.14万件。全县年产薄铁制品1.2——1.5万只。县五金厂平均年产2.97万把木工斧、3.45万只木工凿,由安庆五金站长期定购。城关修配社1972至1984年,计产白铁桶4257只,黑铁桶7336只,其他薄铁制品7240件;县搪瓷厂1973至1976年计产煤油炉9867只。1976年,寺前铁木社开始试制玻璃刀,当年试产100支,经技术鉴定和实用证明:刀口锋利,焊接牢固,经久耐用;1977年投入批量生产,更名钻石工具厂。1979年在全国13家玻璃刀测试会上鉴定,总分获全国第二名,仅次于上海钻石工具厂。该厂生产的“卫星”牌1、2、4号玻璃刀,1980年和1984年两次荣获优质产品证书,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准其用“著名商标”销售。1976至1985年,平均年产1.13万支。1976年,小池铁木生产合作社开始试制S195柴油机轴瓦,经鉴定合格后,县科技小组同意列入生产计划。1977年9月,小池铁木生产合作社改称太湖县轴瓦厂。1980年正式投产,当年生产2.65万只。1981至1985年,平均年产2.56万只。徐桥变压器厂1981至1984年计产薄铁制品9973件;弥陀铸锅厂1985年计产薄铁制品1900件。1985年全县计产自铁桶7500只(主要是二轻企业)。1985年末,太湖县轴瓦厂职工37人,产值33万元,利税2.31万元,固定资产净值2.49万元,自有资金17.4万元。
六、船舶制造业
1959年元月,成立太湖县造船厂,厂址设大湖河,1959年改为太湖县航运公司船舶修造厂。年底,花凉亭水库竣工蓄洪,航道堵塞,大湖河被淹,生产的木帆船15艘搁置腐烂,损失50余万元。1960年迁至徐桥镇创业大队围埂南侧,设维修组。1961年设杨湾维修分点。1969年恢复船舶修造厂。10月,建造木质客轮2艘:红星1号,60马力,237客座;红星2号,60马力,214客座。同时又建造以75马力柴油机(下同)为动力的木质拖轮一艘,1971年改为120马力,命名安拖9号。同年,建造135马力木质拖轮一艘,命名安拖10号。1976年建造135马力钢质拖轮一艘,命名安拖38号。1973年建造20马力水泥货轮2艘共47吨。1974年建造木质客轮2艘;水库1号,80马力,116客座;水库2号,40马力。1975至1978年,建造木质货驳3艘计267吨,深仓水泥驳2艘计100吨。1982至1985年,建造半甲板钢质100吨货驳4艘,250马力拖轮1艘。198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6万元,职工26人,企业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75平方米。
七、机械制造业
1958年以前,县内仅能生产一般铁木结构的织布机、弹花机、手推车、风车、水车等人力机械。1958年,成立县机械厂,开始生产动力机械。1958至1960年,生产普通车床6台,牛头刨床1台,龙门刨床1台,电焊机8台,鼓风机57台,电动机1538台,农业水泵15台,播种机1112部,打稻机251部,收割机135部,铁木结构插秧机1000余部。虽质量不高,但对满足当时工农业生产需要,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特别是培养了一批机械生产技术力量。1962年工业下马后,机械生产基本中止。
1、脱粒机械
1964年,县农具厂投产,开始生产737型人力打稻机。1967年,县农机一厂开始恢复737型人力打稻机生产,当年生产306台,木壳加工由县木器社承担。到1972年,计产6946台。1972年,打稻机工装模具全部移交给县农具厂,生产任务由县农具厂承担。到1980年,计产3670部。1981年为适应农业生产责任制需要,将737型铁木结构人力打稻机分别改为600型、470型、310型3种规格,同时以镀锌板取代木分板制作墙板护罩,很受用户欢迎,畅销县内外,成为该厂拳头产品。
1971年,县农具厂开始试产110型筒式电动脱粒机,当年生产151台。该机以水稻脱粒为主,配4.5千瓦或6马力的动力机,每小时可脱水稻1000——1500公斤,还可脱粒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其他农作物,是当时农业上理想的脱粒机械,除销本县和邻县外,还远销太和县等地。1971至1980年,计产2508台。农业生产责任制实行后,机动脱粒机滞销,1981年停产后,扩大人力打稻机生产。
县农具厂是由1954年成立的县木器社几经演变后建立的,自建社以来,长期为制作农业机具服务,厂址设老县城北正街。1985年末,职工99人,木工机械和金属加工机床,基本适应产品生产需要,固定资产净值12.77万元,自有资金16.52万元,工业总产值50.1万元,利税2.1万元。企业占地面积5525平方米,建筑面积3818平方米。
2、榨油机械
1969年,县五金厂开始试产24型油料粉碎机,该机配4.5千瓦动力,可粉碎花生、棉籽、黄豆等油料作物和油饼等硬饲料,当年生产21台。1970年开始试制370型轧籽机,该机配4.5千瓦电机或8马力柴油机作动力,适用于轧碎菜籽、芝麻、花生、黄豆、棉籽等油料作物,每小时产150——200公斤,当年试制样机1台,1971年生产81台。1977年开始试制71——50型榨油机,该机配4.5千瓦电机或8马力柴油机作动力,是多种油料作物的理想榨油机械。鉴定合格后,当年产39台。1978年生产榨油机械配套的电动炒籽锅,当年产23台。1979年试产430型棉籽剥壳机,当年产50台。上述5种油料机械,是县五金厂的主要产品,远销全国21省市。1969至1984年计产粉碎机2177台,1985年产25台;1970至1984年计产轧籽机1814台,1985年产216台;1977至1984年计产榨油机419台,1985年产157台;1978至1984年计产炒籽锅515台,1985年产122台;1980至1984年计产棉籽剥壳机120台,1985年产25台。1985年末,职工133人,完成工业总产值80.5万元,利税9.8万元。企业占地面积6413平方米,建筑面积4725平方米,固定资产净值13.16万元,机床设备62台(套),其中车、刨、钻、铣、镗、滚齿等设备40台(套),自有资金31.1万元。
3、电机
1967年,县农机一厂恢复电机生产,试制JO2系列41——4、42——4两种规格的电机,当年生产15台42千瓦。继后逐年扩大生产。到1976年计产7799台32554千瓦。1970年恢复10千瓦直流发电机生产,到1975年计产629台。1975年试制江淮40马力拖拉机配套的硅整流发电机,到1976年计产12464台,由省农机公司包销。1977年7月,电机生产从农机一厂划出,恢复太湖县电机厂,厂址设东山头原矿石厂旧址。1982年县水泵厂并入,厂址迁东门大桥头水泵厂原址,1977至1978年计产硅整流发电机7804台。1977至1985年计产J02系列电机26492台74137千瓦。1983年试制Y系列三相异步电机,到1985年计产4563台15170千瓦,质量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等品要求。1985年定为国家机械工业部生产Y系列中小型电机定点专业厂之一。1985年末,县电机厂职工231人,企业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257平方米,固定资产净值93.6万元,主要生产设备65台,是县内机械行业设备最全的厂家;工业总产值182.31万元,利税12.07万元。
4、水泵
1968年,县农机一厂为支援抗旱,生产闽农4水泵612台,1969年和1978年分别生产82台和413台。1967年,县农机二厂生产SHl9水泵50台,1968至1978年计生产6B13A水泵1316台,8HB35水泵2954台,皖农6——11水泵1162台,5H19水泵330台。1979年改称水泵厂,当年生产皖农6——11水泵1723台,SH19水泵70台。1980年生产上述三种型号的水泵770台。1971至1975年还生产油泵4920只。1970至1980年工业总产值年均58.37万元,1970年最低29.09万元,1979年最高66.35万元。1980年市场变化,水泵销势下降,停止水泵生产。1983年并入县电机厂。
5、其他机械
1969年县农机一厂开始生产B650牛头刨床,当年生产4台,到1979年计生产61台。1979年后停止生产。
1975年县农机一厂研制东方红12马力小型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1台,参加全省在蒙城、太湖两地召开的联合收割机现场会实割表演,收割、脱粒同时进行,有一定效果,但未定型投产。
1977至1978年,县农机一厂试制65——2型人力手动插秧机4部,4马力机动插秧机2部,在城关、刘羊、小池等地作现场实插表演。机动插秧机1人操作,两人装秧,每天可栽秧10余亩,但未进一步研制定型投产。
1974年,县农机二厂开始试制100——4型割晒机,当年试制样机5台,首尾5年共生产241台,两次参加全省割晒机现场会实割表演,效果较好,但剪刀部份易损,现场修理困难。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割晒机已不适应,故未进行研究改进,所产割晒机全部作报废处理。
1971年,徐桥变压器厂开始生产350毫米立式砂轮机,到1979年计产474台,1980年停产。
1974年,县农机一厂试制东方红75马力拖拉机配套推土铲1台,到1978年计产36台。
上列机械产品,全部属于省、地、县下达的计划产品或试制产品。
八、建材工业
1、砖瓦
解放前,民间私营砖瓦窑遍及全县,以烧制小瓦为主,青砖为辅,也有专窑烧制青砖的。1951年,县公安部门为给犯人提供劳动改造场所,在东山头建马蹄窑1口,烧制青砖、小瓦,1954年调查,全县有砖瓦窑匠159人。是年,太湖中学为兴建校舍,在东山头建砖瓦窑4口。1955年该砖瓦窑移交给公安窑厂,并扩建砖瓦窑3口,年产青砖30万块,平瓦7万块,小瓦40万块,1957年改为独立核算的太湖县砖瓦窑厂。1964年改建轮窑,机制红砖、平瓦。随着机械化程度提高,产量年年上升。1964至1970年,平均年产红砖14.3万块,平瓦12.4万块;1971至1978年,平均年产红砖126.4万块,平瓦25万块;1979至1984年,平均年产红砖279.4万块,平瓦27万块。工业总产值最高(1981年)19.64万元,最低(1965年)1.2万元。1966至1976年,计亏损12.08万元。1984年7月,因土源枯竭,35名职工随厂并入县造纸厂,停止砖瓦生产。
1963年,徐桥修建生产合作社恢复后,建马蹄窑3口,年产青砖15万块,小瓦20万块。1975年在徐桥镇东边湖畔建成30米高程烟囱、12门轮窑1座,就地取土烧制砖瓦,年产红砖300万块左右,到1982年计产红砖1800万块,平瓦27万块。后土源紧缺,不能持续生产。县二轻局决定由徐桥砖瓦建筑材料厂以县城东门大河积沙为原料,在东门河边(学寨队所在地)建厂,试制灰砂砖(硅酸盐砖)。1983年投资69万元,10月破土动工。同时,购进机械设备,设计规模年产2000万块,从取沙、运输、拌和到挤压成型,全部机械化。1984年6月基建竣工,设备安装就绪。6月20日试车投产。灰砂砖(24×11.5×5毫米)是以河沙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石灰、水份,通过挤压成型、高温蒸制而成的。经测试每平方厘米抗压强度达100公斤以上,各项指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是高层建筑的优质材料,色灰白、表面平整,一般民房建筑可免粉刷。省广播电台、《安徽日报》、《安徽科技》均作过专题报道。当年生产300万块,产值21万元,上交利税2.8万元,1985年产589万块,产值41.2万元。8月,成立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命名为太湖县硅酸盐砖厂,与徐桥建筑材料厂脱钩。年末职工95人,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68.4万元,固定资金8万元。
2、水泥
1958年8月,县委决定成立县水泥厂,厂址设驮龙山。1959年春定编54人。同年秋,县水电局、公安局、花凉亭技术大队3家石灰、水泥生产窑合并,仅有直径0.8×2.2米圆筒式小磨机1台,土法烧制水泥。到1961年,产无标号水泥147吨。10月,并入县建筑器材厂后停办。1970年,县财政投资3万元,由县工业局在驮龙山重建县水泥厂,调配工人30名,采取“会战”方式,分别由县农机一、二厂和电厂承担球磨机、鼓风机、破碎机、成球机、柴油机维修安装(直至交付使用)。厂房以毛竹、小瓦简易搭盖,住房租赁驮龙山民房,初建鸭蛋窑1口,1971年7月投产,当年生产400号水泥35吨。1972年改建年产2500吨立窑,生产生活施设逐步配套。1971至1975年,平均年产377吨;1976至1980年,平均年产2300吨;1981至1985年,平均年产4500吨。平均标号366——421号。1985年职工107人,年产水泥6000吨,产值31.04万元,利税10.6万元,主要生产机械63台,固定资产净值49.6万元。建厂到1982年,均为亏损企业,计亏72.92万元,1983年扭亏。1985年实现利润7.21万元。
3、预制构件
1958年9月,县水利工程队建龙山宫预制厂,主要生产水泥涵管等水利设施一般构件,后在破碎、张拉、拌和、振动等方面由手工操作发展到机械操作,生产预应力构件。1985年末职工52人,产值22.76万元,利税0.99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2.55万元。1971年,县建筑公司成立预制组,1973年改为预制车间,1980年扩建为预制厂,职工70人,逐步实行机械化操作,工序配套。1985年,生产4米以内预应力多孔板、平板、楼板、过梁、组合式屋架等40多个品种,年产1520立方米,产值43.15万元。县统计资料记载:1985年,全县生产水泥构件1752立方米,电杆2213根。
九、煤炭工业
1、煤炭开采
1949年秋建太平乡大达煤矿,土法开采,到1953年计采原煤1953吨,因亏损,1953年停办。1958年8月成立新仓,姑塘、太平煤矿,初用小爬笼土法开采,后建大立井,掘进、通风、排水、运输、提升实行规范化作业,3矿职工达1597人。1958年采煤9547吨,1959年采煤5.01万吨,1960年采煤5.29万吨,1961年采煤1.18万吨。年底,新仓、姑塘煤矿并入太平煤矿。由于煤层不稳定,技术基础差,盲目定井位,兼之浮夸风盛行,管理不善,连年亏损,1962年3月停办。停办时欠银行贷款22.98万元,仅库存劣质煤1400吨。停办后三差(质差、量质、价差)损失18.6万元,固定资产报废28.31万元,加上亏损,共达78万元。1970年3月,成立徐桥煤矿,开发姑塘公社狮子山无烟煤。1977年徐桥煤矿接收大石公社煤矿同时开采,两地连续开采10年,计产原煤2.89万吨,1976年最高年产量5000吨。职工最少时114人,最多时175人,共投资58万元。由于地层复杂,煤藏量极不稳定,产量低,达不到设计要求,连年亏损,计亏81万元,1979年停办。
2、煤制品
1984年,县煤炭公司为安排知青就业和方便城镇居民用煤,成立煤球厂,机械加工民用蜂窝煤,既可由顾客上门自购自运,也可由煤球厂送货上门。1985年,职工18人,工业总产值29.77万元,利税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5万元。
十、化学工业
建国前,有私营土硝、黑色炸药、枪药、蜡烛、炮竹等制造业,规模小,个体私营。1958至1960年3月,县先后成立化肥厂、矿药厂、农药厂、硫酸厂、肥皂厂、钙镁磷肥厂、合成氨厂,职工近千人。1960年仅化肥厂即有职工318人。各厂土法上马,生产多种化工产品,资料记载即有混合肥、磷肥(2435吨)、钙镁磷肥、颗粒肥、土肥田粉、盐碱蚌壳粉、过磷酸钙(11580吨)、硫酸氨、硫酸钾、硝盐、氯化钾、糠荃、甲醇、防腐素、肥皂、五合杀虫剂、七合杀虫剂、六六粉、太古油、松节油、松针油、樟脑、炸药、酒精、味精、酱油精等30多个品种,过磷酸钙全部销往福建。
1971年,徐桥矿药生产合作社生产黄色炸药,1972年更名长河化工厂,到1974年计产硝铵炸药210.76吨。因厂址设在人口集中的徐桥镇中街,影响安全,1975年转产普钙磷肥,再次更名太湖县磷肥厂,当年生产磷肥2050吨。1976至1979年,计产磷肥8908吨。1981至1983年计产磷肥1.64万吨,供不应求。1984至1985年计产磷肥5011吨,销势下降,1985年产量减少,仅完成工业总产值23.7万元,比1984年下降43.3%,利税0.95万元。产品送省化验,基本符合四级品要求。1985年末,职工119人,企业占地面积3.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09平方米,固定资产净值12.82万元,自有资金21.6万元。1971至1985年,年均利税1.25万元。
十一、其他
1、缝纫
服装制作,长期靠手工。民国21年(1932),晋熙镇庆昌祥店主周立荣从上海购回3部缝纫机,始有机制。1955至1957年,先后成立城关、徐桥、新仓、小池、寺前、黄镇、牛镇、弥陀、北中缝纫生产合作社,社员354人。经过几十年的变化,除徐桥磷肥厂尚保留1个缝纫门市部7名工人外,二轻系统仅存县服装厂1家。县服装厂建于1955年12月,以来料加工为主。1977年开始自制各种成衣,年产2——4万件,一般产大于销。1985年,生产成衣4.08万件,年产值95.5万元,销售总额67.2万元,实现利润1.7万元。由于市场变化,积压难销,年末库存产品价值26.8万元。该厂职工90人,企业建筑面积1110平方米,固定资产净值5.52万元,自有流动资金1.3万元,固定资金3.3万元,专用基金3.4万元。
2、家具制作
大型木制家具传统方式是请匠工上门制作,至今依然。民国9年(1920),晋熙镇北门街(今北正街)建立一家工艺厂,生产藤木器,27年被侵华日机炸毁。38年晋熙镇有家具制作店5家,徐桥有1家。1957年,全县9区1镇有木器社11个,均以制作家具为主,年产量近万件,款式随时代更新。50年代“苏州式”、“宁波式”占绝对优势,有专业匠工精雕细刻“双凤朝阳”,“二龙戏珠”及梅、兰、菊、竹、牡丹等花卉图案,镶在床、橱、柜、梳妆台等家具上,多姿多彩,古色古香。60年代中期视这类图案为“封、资、修”黑货,禁止生产,改为机关用的床、橱、柜、桌、椅,油漆改为清一色的枣红、蛋黄。70年代款式改为高低式,如高低床、高低橱。1980年,新仓、牛镇、江亭3个木器社合并组成的家具公司,在家具款式结构上又有新的变化,有凹凸式、弹簧式、组合式以及全钢、全木、钢木结构种种。1985年该公司制作中花床5张,花瓶床42张,在床、橱、梳妆台、洗脸架上还能制作雕花图案。该公司1981至1985年,共生产木制家具12248件,钢家具1914件,产值96.2万元,部份优质产品销往合肥、南京等地。
3、毛笔制作
建国前,晋熙镇有文明阁、文运阁、文宝阁、文会堂、文光阁、文远阁、凌云阁7家毛笔店,从业人员11人,其中雇工6名,以制作毛笔为主业,边产边销。1956年转为城关毛笔生产合作社,1982年改称县文具厂。所产毛笔质地优良。“大耐久”、“鸡狼毫”享誉县内外,平均年产4万支左右,1973年最高年产量7.5万支。80年代后,老工人退休,仅有3名中青年制作。1985年生产1.41万支,作为该厂的副产品。
4、塑料制品
县钻石工具厂于1981年开始生产塑料制品,同年5月,改名县塑料厂,厂址设在新县城长河路北边。1983年达年产200吨生产能力,生产的钙塑制品被评为全省三等优质产品。1984年投资25万元,完成内涵改造项目,生产能力也提高到年产500吨。主要制品有水瓶壳、水桶、粪桶、喷雾器、泥斗、涂料桶、薄膜袋等。1985年产330.12吨,工业总产值200万元,利税12万元。年末,职工78人,工厂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71平方米,自有资金4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41.85万元,生产设备25台,其中大型机械压力机1台,液压机3台,闭式4点压力机1台,双柱、四柱双能液压机3台,普通注射机2台,挤出吹塑中空机1台,废料回收设备7台。
5、皮革制品
1980年城关棕麻软席厂开始生产人造革手提包、手提箱、沙发等。1983年6月,皮件生产业从棕麻软席厂划出成立县皮件厂,产品依旧,完成工业总产值12万元。1985年,生产人造革制品32.25万件,产值20.07万元,获利2.5万元,年末职工43人,固定资产净值3.07万元,自有资金7.1万元。厂址设在老县城。
1985年4月,县供销社投资5万元,在县城新建皮件加工厂,生产男、女各式皮鞋,其中三接头男式皮鞋、牛仔女式皮鞋曾参加全国供销产品展销。年末职工28人,首创产值0.18万元。
6、竹、藤、棕、草制品
1954年,全县从事竹器生产的工人1188人,伞业工人44人,棕制品工人93人。1955年合作化高潮中,分别加入各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长年从事竹、藤、棕、草制品生产。年均用于工业品生产的毛竹10万根左右,仅竹制农具一项,年均产8万件左右。1963年最高年产竹制农具19.7万件。1964年,城关服帽厂开始加工草帽,当年生产2500顶。1965至1978年年均产2万顶左右,1979至1985年年均产2.35万顶。1965至1970年,城关修配社生产竹骨油纸雨伞8638把。马庙雨伞社1964至1970年平均年产油纸雨伞2.66万把,1971至1974年平均年产竹骨油布雨伞4332把。城关棕麻社,长年从事棕绳加工,年加工量10吨左右。1977年,加工棕床垫150张。80年代后,县办企业逐步停止竹、藤、棕、草制品的生产,由乡镇企业取代。
7、计量器具制造
1956年合作化运动中,城关镇3名、徐桥镇5名木杆秤制作工分别加入两地区五金修配社,承担全县木杆秤制造与检修任务。年产木杆秤500——800支,检修800——1200支。商业部门的磅秤由县五金厂1名秤工专职检修。1971年11月,县成立度量衡检修服务组,从县五金厂、徐桥五金修配社抽调5名制秤工组成,属县计量所领导。1982年8月,改为衡器厂,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内部实行计件工资。年检定台秤由1972年的295台上升到1985年521台,年检定木杆秤由1972年421支上升到1985年1169支;检定收入由1972年的624元上升到1985年1565元。1985年职工8人,木杆秤制作工业总产值2.3万元,利税0.37万元。
8、非金属矿采选
1958年8月,成立县水晶厂、矿石厂,在寺前一带采、购水晶,在玉珠一带采选钛铁矿。1959年元月,水晶厂并入矿石厂,改称砂轮厂,定编200人,外设小分队在寺前、辛冲等地采购水晶、蛭石,内设加工车间。到1960年开采石英2.3万吨,精选水晶73.5公斤,采收蛭石641吨,钛铁矿102吨,白云石104吨。加工金刚砂52.5吨,石英砂93吨,石英粉22吨,砂纸5.5万张,砂布1.8万张,上交利润15.84万元。1961年1月,砂轮厂并入县化肥厂,后停办。1965年7月,再次成立县矿石厂,厂址设在化肥厂旧址,化肥厂留守人员兼收水晶、蛭石外销。1970年充实人员,在牛镇、辛冲、寺前一带设流动收购点,收购蛭石、水晶。厂内成立水晶精选和蛭石加工车间,职工最多时59人。精选后水晶交省水晶站,不准自售。蛭石保温材料销往安庆、芜湖、南京等地。1977年并入县电机厂,继续经营石英、蛭石。1970至1977年精选水晶70.04公斤,1971至1976年加工蛭石制品1744吨。1972至1978年加工蛭石片3621吨。1970至1984年,收购蛭石8000吨,1982至1985年收购石英6574吨,1970至1978年上交利税29.26万元。
若干年份县主要工业品产量表(一)

若干年份县主要工业品产量表(二)

若干年份县主要工业品产量表(三)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