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粮油加工
一、粮食加工
1、大米
民国时期,县内主要以土砻、碾、磨、石碓为工具加工粮食。建国初期,县城有久工、恒记、工农、益民等手工碾米砻坊,承担城关稻谷加工大米任务。乡村集镇的食粮,由专业捶米组加工供应。1952年新仓有一个3人捶米组,后12个区粮站均有捶米组,最多时全县达70多人。这些捶米组以销定产、就库加工。1956年组合为全县性的手工合作米厂,厂址位于城关镇。70年代,各粮站手工砻坊解散。
太湖用机械加工粮食,始于民国24年(1935),当时徐桥有一家私营谦和米厂,有12马力柴油机,两名技工,日产大米80担。建国后,粮食机械工业逐步兴起。1950年冬,徐桥电机米厂白天加工大米,夜晚发电照明。第二年该镇又有私营信康米厂投产。1953年,公安部门组建太湖新生机米窑厂。1958年以后,陆续办起城关、花凉亭水库、北中、金鸡等米厂。由于这些厂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等方面条件的限制,以后都进行了撤并。机米生产初期,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从上料到运米,都是人力操作。60年代中期以后,经过不断改造更新,逐步实现半自动化。80年代后,机械设备更新换代,工艺流程实现了自动化、电气化。太湖米厂开始以旧式内燃机为动力,其燃料由木柴到老糠再柴油,80年代后改机动为电动。1985年,太湖、徐桥、小池米厂实有电动机106台,计567千瓦。由于技术设备的更新和生产管理工作的改善,加工大米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60年代,省、地粮食部门在太湖米厂先后召开生产现场会议。1974年起,小池米厂生产的出口精制籼米,质优誉盛。
80年代初,粮油工业企业实行“人员、产品质量、出米率、费用、材料消耗”五项定额经济承包责任制,促进了生产的发展。1980到1985年,全县年均产量13751吨,比50年代年均产量增加42.5%。
60年代初,太湖、徐桥米厂开始代农民加工食粮。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农村小型碾米机日增,这两个厂代农民加工业务暂停。1985年末,农村有碾米机1426台。
2、面粉
建国初期,全县城镇经营面粉业仅有55家,从业183人,生产数量少,经常供不应求。50年代后期,城关米厂设面粉车间,开始生产机制面粉,1台小钢磨日产面粉2吨,以后又增加65型磨粉机6台,到70年代末停产。1983年,徐桥乡镇企业开办机械生产面粉厂并投产,粮站委托加工,解决了县内标准粉供应问题。农村靠机械轧粉和石磨磨粉。1961至1964年,徐桥米厂代农民加工面粉、杂粮粉71.38吨。1985年,全县农村有磨粉机692台,淀粉加工机械219台。
二、油料(脂)加工
从清朝到民国时期,县内植物油都是用碾槽、土木榨加工。40年代中期,县城西马路河口设公营油坊一座。民国34年(1945)成立榨油业同业公会,成员百余人,经营方式是:代农民加工,或换料、购料加工,自销成品。
建国初期,国家所需的油脂,都是委托土榨油坊就地加工。1950年,全县有油坊149家,工人250人,职员269人。1951年上半年,油坊158家,加工油脂4686.5榨,351.58吨,其中菜油占十分之六,皮油、青油、棉油各占十分之一,麻油、花生油、茶油、桐油共占十分之一。
1958年,徐桥粮站综合厂购一所油坊,利用两台旧式木榨,加工油脂旧产菜油150多公斤。60年代中期改木榨为90型立式榨油机、轧籽辊;继而以95型各种红车机械生产。70年代初,各厂设糠油车间。1970到1985年,累计生产糠油517.7吨,增值73.5万元,其中徐桥米厂产糠油259.45吨,占总产的一半。
1975年,县粮食系统在大力宫创办太湖油厂,用机械榨油,以加工菜油为主,兼产青油、皮油、茶油。1980年改80马力柴油机为电动机,以后又增添了95型红车过滤机、轧籽辊、炒籽锅、炼油锅及沉淀桶等成套设备,从投料到出油基本实现半自动化,缩短了生产周期,工效提高一倍。
全县油料(脂)加工生产,70年代年均产油92.7吨,比60年代年均产油18.4吨增长4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油料加工业采用新工艺新设备,经济效益显著。单位成本1980年与1979年相比,麻油下降7.08%,菜油下降43.77%,茶油下降7.06%,桕油下降33.16%。1980年出油率,菜油由1979年的15.85公斤提高到17.4公斤,桕油由16.695公斤提高到18.52公斤。同时,普遍推行责、权、利三结合的经济责任制,变委托加工为价拨加工。1985年,全县有90型榨油机35台,95型榨油机3台。1980到1985年,年均加工油脂816吨,比70年代年均产量增长7.8倍。
代农民加工油脂始于1963年,徐桥米厂从1963到1985年代农民加工食油661.4吨,其中1980到1985年6年的加工量占总量的十分之六。太湖油厂从1980到1985年,代农民加工食油600多吨,返饼、返油均随客户自便。
此外,1985年全县农村有76台榨油机加工油脂。
三、小食品生产
民国时期,城镇有些工商户雇工生产小食品,一般是以销定产。
建国后,粮食系统组建杂品厂,厂址设在城关镇北正街。1958年,开始生产粮油小食品,当时全靠手工操作,主要产品有米糖、三合粉、小磨麻油、饴糖等10多种。以后生产面条,并由生产标准粉面条发展到生产鸡汁、肉汁面条。面条生产开始是用手摇、日晒、火炕等方法。1977年设立炕房,改手摇为电动,增添调面机和排气通风设备,改进了操作方法,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成本。1980年,机面组扩建为粮油杂品厂(后更名为粮油食品制品厂),生产的产品由面包、面条、豆制品、糕点等10多种增加到30多种,其中有贯香糖、饴巴糖等传统产品,也有百合饼、豆沙饼等创新产品。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1984年春增添了面条半自动化生产设备和糕点远红外食品炉。
太湖豆制粉丝厂,位于城关镇北正街,1983年试车生产。为了保证质量,从外省聘来师傅传授技术,从选料、制粉、出丝到包装,严格把关。这种粉丝,细白透明,富有拉力,易熟耐煮,久煮不断不糊,味道鲜美。1984年产量19.66吨,1985年产量41.22吨,销往各地,供不应求。
1980到1985年,全县粮食系统粮油食品产量2024.67吨,年均337.44吨;完成产值共计101.66万元,年均16.94万元;实现利润2.53万元,年均0.422万元。其它系统粮油小食品生产情况见第六章《工业志》。
1、大米
民国时期,县内主要以土砻、碾、磨、石碓为工具加工粮食。建国初期,县城有久工、恒记、工农、益民等手工碾米砻坊,承担城关稻谷加工大米任务。乡村集镇的食粮,由专业捶米组加工供应。1952年新仓有一个3人捶米组,后12个区粮站均有捶米组,最多时全县达70多人。这些捶米组以销定产、就库加工。1956年组合为全县性的手工合作米厂,厂址位于城关镇。70年代,各粮站手工砻坊解散。
太湖用机械加工粮食,始于民国24年(1935),当时徐桥有一家私营谦和米厂,有12马力柴油机,两名技工,日产大米80担。建国后,粮食机械工业逐步兴起。1950年冬,徐桥电机米厂白天加工大米,夜晚发电照明。第二年该镇又有私营信康米厂投产。1953年,公安部门组建太湖新生机米窑厂。1958年以后,陆续办起城关、花凉亭水库、北中、金鸡等米厂。由于这些厂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等方面条件的限制,以后都进行了撤并。机米生产初期,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从上料到运米,都是人力操作。60年代中期以后,经过不断改造更新,逐步实现半自动化。80年代后,机械设备更新换代,工艺流程实现了自动化、电气化。太湖米厂开始以旧式内燃机为动力,其燃料由木柴到老糠再柴油,80年代后改机动为电动。1985年,太湖、徐桥、小池米厂实有电动机106台,计567千瓦。由于技术设备的更新和生产管理工作的改善,加工大米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60年代,省、地粮食部门在太湖米厂先后召开生产现场会议。1974年起,小池米厂生产的出口精制籼米,质优誉盛。
80年代初,粮油工业企业实行“人员、产品质量、出米率、费用、材料消耗”五项定额经济承包责任制,促进了生产的发展。1980到1985年,全县年均产量13751吨,比50年代年均产量增加42.5%。
60年代初,太湖、徐桥米厂开始代农民加工食粮。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农村小型碾米机日增,这两个厂代农民加工业务暂停。1985年末,农村有碾米机1426台。
2、面粉
建国初期,全县城镇经营面粉业仅有55家,从业183人,生产数量少,经常供不应求。50年代后期,城关米厂设面粉车间,开始生产机制面粉,1台小钢磨日产面粉2吨,以后又增加65型磨粉机6台,到70年代末停产。1983年,徐桥乡镇企业开办机械生产面粉厂并投产,粮站委托加工,解决了县内标准粉供应问题。农村靠机械轧粉和石磨磨粉。1961至1964年,徐桥米厂代农民加工面粉、杂粮粉71.38吨。1985年,全县农村有磨粉机692台,淀粉加工机械219台。
二、油料(脂)加工
从清朝到民国时期,县内植物油都是用碾槽、土木榨加工。40年代中期,县城西马路河口设公营油坊一座。民国34年(1945)成立榨油业同业公会,成员百余人,经营方式是:代农民加工,或换料、购料加工,自销成品。
建国初期,国家所需的油脂,都是委托土榨油坊就地加工。1950年,全县有油坊149家,工人250人,职员269人。1951年上半年,油坊158家,加工油脂4686.5榨,351.58吨,其中菜油占十分之六,皮油、青油、棉油各占十分之一,麻油、花生油、茶油、桐油共占十分之一。
1958年,徐桥粮站综合厂购一所油坊,利用两台旧式木榨,加工油脂旧产菜油150多公斤。60年代中期改木榨为90型立式榨油机、轧籽辊;继而以95型各种红车机械生产。70年代初,各厂设糠油车间。1970到1985年,累计生产糠油517.7吨,增值73.5万元,其中徐桥米厂产糠油259.45吨,占总产的一半。
1975年,县粮食系统在大力宫创办太湖油厂,用机械榨油,以加工菜油为主,兼产青油、皮油、茶油。1980年改80马力柴油机为电动机,以后又增添了95型红车过滤机、轧籽辊、炒籽锅、炼油锅及沉淀桶等成套设备,从投料到出油基本实现半自动化,缩短了生产周期,工效提高一倍。
全县油料(脂)加工生产,70年代年均产油92.7吨,比60年代年均产油18.4吨增长4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油料加工业采用新工艺新设备,经济效益显著。单位成本1980年与1979年相比,麻油下降7.08%,菜油下降43.77%,茶油下降7.06%,桕油下降33.16%。1980年出油率,菜油由1979年的15.85公斤提高到17.4公斤,桕油由16.695公斤提高到18.52公斤。同时,普遍推行责、权、利三结合的经济责任制,变委托加工为价拨加工。1985年,全县有90型榨油机35台,95型榨油机3台。1980到1985年,年均加工油脂816吨,比70年代年均产量增长7.8倍。
代农民加工油脂始于1963年,徐桥米厂从1963到1985年代农民加工食油661.4吨,其中1980到1985年6年的加工量占总量的十分之六。太湖油厂从1980到1985年,代农民加工食油600多吨,返饼、返油均随客户自便。
此外,1985年全县农村有76台榨油机加工油脂。
三、小食品生产
民国时期,城镇有些工商户雇工生产小食品,一般是以销定产。
建国后,粮食系统组建杂品厂,厂址设在城关镇北正街。1958年,开始生产粮油小食品,当时全靠手工操作,主要产品有米糖、三合粉、小磨麻油、饴糖等10多种。以后生产面条,并由生产标准粉面条发展到生产鸡汁、肉汁面条。面条生产开始是用手摇、日晒、火炕等方法。1977年设立炕房,改手摇为电动,增添调面机和排气通风设备,改进了操作方法,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成本。1980年,机面组扩建为粮油杂品厂(后更名为粮油食品制品厂),生产的产品由面包、面条、豆制品、糕点等10多种增加到30多种,其中有贯香糖、饴巴糖等传统产品,也有百合饼、豆沙饼等创新产品。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1984年春增添了面条半自动化生产设备和糕点远红外食品炉。
太湖豆制粉丝厂,位于城关镇北正街,1983年试车生产。为了保证质量,从外省聘来师傅传授技术,从选料、制粉、出丝到包装,严格把关。这种粉丝,细白透明,富有拉力,易熟耐煮,久煮不断不糊,味道鲜美。1984年产量19.66吨,1985年产量41.22吨,销往各地,供不应求。
1980到1985年,全县粮食系统粮油食品产量2024.67吨,年均337.44吨;完成产值共计101.66万元,年均16.94万元;实现利润2.53万元,年均0.422万元。其它系统粮油小食品生产情况见第六章《工业志》。